杨岱 张翔
历史人文纪录片《书简阅中国》用书信打开历史篇章和故事,分别从小人物、爱情、友情、人生智慧、家风、家国6个主题,讲述古人的喜怒哀乐和聚散离愁。节目组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选30封书信,从中国最早的实物家书黑夫木牍,到三国时期嵇康写给好友山涛的绝交信,再到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副将寄给父母的诀别书等,30封书信涵盖中国历史的诸多阶段,同时蕴涵游子的乡愁、断肠的爱恨、柔婉的倾诉以及古人的锐意进取和家国情怀。在叙述视角上,纪录片采取“大历史+小历史”的双重书写方式,将书信中的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互融合;在拍摄手法上,纪录片借鉴电影方式,将人物形象塑造、悬念设置、细节描写汇通一体,呈現出较高的叙述水准;在视觉制作上,纪录片秉承“真实”追求和“审美”追求的双重标准,利用“情景再现”的手法还原书信背后的人生故事,给观众以极致的视觉享受,同时彰显书简文化的艺术价值。
一、历史的双重书写:宏观代言+微观自述
“非虚构”“纪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属性,对于历史人文纪录片而言,宏观历史的书写为纪录片建构起真实框架,保障纪录片具有客观真实的叙述前提,而微观层面的个体呈现,则满足大众对纪录片故事性、娱乐性的需求。自21世纪以来,部分纪录片创作者为提升作品叙述魅力,开始尝试更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在题材选择上,顺应主流文化;在内容创作上,采取以局部看整体、以微观事件言说宏观历史的叙述方式,用形形色色的“区域”填补宏观历史事件的空白,实现对历史完整性的梳理和重塑。纪录片《书简阅中国》采用“宏观代言”与“微观自述”相互交错的叙述策略,将大历史背景“隐匿”在节目的叙述链条中,微观视角则对准历史褶皱中的鲜活个体,通过个人情感故事引申出对国家、民族的整体性思考,而书信作为一种极具个人特色和真实性的特殊文体,成为纪录片走进古人,了解其所思、所想、所为的第一手资料。
《书简阅中国》第6集主题为“留取丹心照汗青”,筛选岳飞、任环、文天祥、林则徐和陈京莹5位民族英雄的书信,为古人的精神气度和家国情怀寻找坐标。其中最后一封书信,是1894年北洋水师“经远号”战舰二副陈京莹写给父母的绝笔书。在书信中,陈京莹以军人的敏锐视角,客观理性地分析时局变化,并预知北洋水师折戟沉沙、饮恨黄海的命运。家书上半部分是大众熟知的甲午海战的时代背景,在信中,陈京莹一语道破北洋水师之弊:“海战只操三成之权”“盖日本战舰较多,中国只有北洋数舰可供海战,而南洋及各省差船,不特无操练,且船如玻璃也”。家书下半部分语调深沉悲怆,“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而(耳)”“但尽忠不能尽孝,忠虽以移孝作忠为辞,而儿不孝之罪,总难逃于天壤矣”。从书信内容可以看出,在当时像陈京莹一样的北洋士兵,早已深知形势危急,依然选择身先士卒、保卫海疆,在1894年甲午海战中,陈京莹血战牺牲。如今,这份跨越时空的历史遗声,既是一份珍贵的文物史料,同时也钩沉出古代英雄人物精忠报国的精神气魄。
《书简阅中国》以书信为媒介,在对大历史的书写中注重“人”的回归,基于个体视角,将大众熟知的历史事件从文献资料中解脱出来,在历史的纵深处寻找生活纹理,使观众重新感悟古人的精神世界。第4集《孤独的路,勇敢的心》以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为主题,在这一集中,5封信件的执笔人都拥有超越时代的境界和眼光。狂人李贽在明代末年就提出男女平等的观点,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陶朱公范蠡在乱局纷争中清醒地认识到“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凉,于是远离争权夺利的朝堂,创造了自己的商业传奇;清代文学家袁枚在写给堂弟的家书中认为,子女是单独的个体,为人父母者替子孙孜孜营求的样子可悲又可怜。这些观点放在今时今日,依然能彰显出超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袁枚在教育问题上的达观和释然,在当下社会也值得为人父母者深思自省。
此外,《书简阅中国》未采用传统纪录片“空镜+解说+采访”的模式,而是通过“解说词+人物独白”的方式,赋予古老文字质感和深情,使观众更真实地“触碰”到历史人物的心跳。在声音制作方面,节目组找来30多位声音扮演者,配音演员仔细揣摩古人书写信件时的心境,使观众在千百年后,再次感受到一份穿越时空的人文关怀。比如从二娘子寄给母亲的家书中可以看出,二娘子是一位热情亲切而且喜欢操心的女孩,此时配音演员读信时的语调轻松跳脱,充满生气。而在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诀别书》中,读信的语调则是不卑不亢、勇敢果断,使卓文君立场坚决、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跃然于屏幕上;此外,还有黑夫的憨直、嵇康的洒脱、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刚直不阿,贴合人物气质的声音与人物形象幻化为一体,起到既“传神”又“还魂”的艺术效果。纪录片解说词负责从全知视角解说书信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通过限制视角进行口述式独白,宏观层面强化历史厚度,微观层面注重人物的真情实感,“大历史”与“小历史”互相交错,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彼此穿插,使观众更深刻地在字里行间感受古人的真挚情感。
二、电影化的叙述方式:人物+悬念+细节
电影化叙述是自新世纪以来历史题材纪录片常用的叙述方式,金铁木导演在《书简阅中国》中,依然延续自己一贯的创作风格,通过设定人物、构建悬念、展示细节等方式,增强纪录片的叙述活力。从纪录片《复活的军团》开始,金铁木导演就有意识地挖掘历史事件中不为人知的情节,引入故事片的编剧思维,整合零碎的历史信息,用流动影像阅读历史、记录历史。通过电影化的叙述方式,历史资料不再是传统纪录片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解说词,而是根据有限历史史料进行合理推想,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重现”尘封的时光岁月,保证“艺术真实”的同时,增强历史的现场感和诉说感,使作品既像纪录片一样真实,也像故事片一样好看。
(一)人物设定
《书简阅中国》一共6集,每集用5封书信诠释一个共同主题,通过上百位演员的无台词表演,立体呈现书信背后的百味人生。纪录片除优秀的声音扮演者外,还选择了众多贴合人物形象的演员,提升作品的真实感和亲和力。演员全程没有台词,完全依靠肢体和表情完成对书信内容的诠释,信的内容是真实的、演员的表演是真诚的,带给大众的便是直抵人心的力量。比如节目组根据黑夫木牍的内容,推测出其中叫“黑夫”的秦国士兵,应该是一位面色黝黑的小伙子,而黑夫的哥哥很可能具有风风火火的大嗓门,在还原人物过程中,观众看到的不再是秦始皇帝陵中冰冷的地下兵团,而是有血有肉、乐观开朗的兄弟俩。除此之外,还有娇弱病态的东汉才女徐淑、性情率真的“老顽童”袁枚、清廉洒脱的“大清第一农夫”郑板桥等。作品通过“真实扮演”的方式,让历史人物鲜活地站在观众面前,从历史人物视角切入,描述历史事件,使那些沉睡的历史片段充满“人情味”,从而提高纪录片的审美价值和文化韵味。
(二)悬念设置
纪录片在历史叙述真实性的基础上,会通过制造悬念的方式保证故事情节的奇特性,合理的悬念设置既能增强故事戏剧性,也能快速调动观众好奇心,使观众对事件发展产生期待心理。总导演金铁木、执行导演戴修扬在《书简阅中国》的创作手记中提到,节目组寻找的每封书信,都像历史赠与的“小盲盒”,其中一位粟特女子写给丈夫的信,真正触碰到《书简阅中国》的精神肌理。在1700年前的敦煌,一位粟特女子在写给丈夫那奈德的书信中写到:“宁嫁猪和狗,不做你的妻”,这位粟特女子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如此怨恨她的丈夫?她的丈夫是负心薄幸还是遭遇变故?他有没有收到米微的信件?在种种疑问驱使下,节目组便以“那奈德,收到请回复”为主题,带领观众寻找这封书信的前世今生。与此同时,纪录片先出现富有戏剧性的人物画面和书信内容,然后再适时插入对书信内容的解说释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书信背后的故事曲折生动,同时,松弛有度的叙述节奏,也能激发观众的探索欲望。
(三)细节叙述
“纪录片细节性叙述方式的生存魅力在于,通过解读细节我们能发现隐藏于纪录文本的叙述者保有何种态度、思想和价值倾向,最终达到读解整个纪录文本的目的。”[1]人们对历史的了解,通常会以编年、国别、纪传体等官修正史为主,这些正史往往着眼于帝王贵族的家族本纪和精英人物的列传,缺乏对芸芸众生的书写。《书简阅中国》通过细节的展现使概念化的众生形象变得鲜活饱满,使纪录文本由“纸上的生命”变为真实的影像存在。比如纪录片运用大量人物特写,放大人物内心世界,呈现执笔人的内心纠葛。陈京莹的扮演者在书写绝笔书时,脸部表情坚毅肃穆,当写到“伏望勿以儿为念”“则免儿忧愁于地下矣”时,面部肌肉微微颤抖,随即闭目留下一行清泪。纪录片通过细节渲染气氛、凸显人物内心张力,将人物忠孝难两全的遗憾、慷慨赴国的信念传达给每位观众,也使故事本身更入情、入理、入心。正如纪录片所说,“书写历史的从来不止帝王将相,还有那些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无碑无传,从他们凝固在书简中的温情中,我们得知他们来过、生活过,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三、视听语言的奇特化表达
作为视听艺术,纪录片除内容上做到引人入胜外,视听技巧的运用同样重要,尤其是历史人文纪录片更应通过特殊的视听技巧运用打通传统与现代的屏障,使现代人能深刻感受到古代人的精神世界,同时还不失趣味性、观赏性、娱乐性,《书简阅中国》在此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动静结合的视听元素
“视听奇特化是视听语言发展到数字媒体阶段的产物,数字技术与数字特效的应用,使视听语言的创作重心从拍摄转移到后期的编辑制作上。”[2]视听语言由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两种因素构成,其中,视觉语言包含图形、图像、文本等静态元素以及影像、动画等动态元素。《书简阅中国》在后期编辑制作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将视觉语言中的静态元素和动态元素相融合,在纪录片中,很多冷门的历史知识都会运用动画的“热媒介”方式进行科普。比如在动感欢快的节奏中,纪录片用二维动画介绍中国古代驿传制度的发展、秦代的军功授爵制、汉代的边疆戍卒制等;同时还用充满趣味性的游戏界面介绍书信的历史背景,王羲之与王献之书法展大比拼、漫画版的唐代朋党之争、校书郎标新立异的观点直接上了“古代微博热搜”,除融合大众喜闻乐见的游戏界面、特效动画、微缩景观外,创作团队还向“超级玛丽”“黑客帝国”等经典影视、经典游戏致敬,借助新奇顽皮的方式解读枯燥的历史知识。互联网性质的动漫制作与厚重的历史文化碰撞出火花,使纪录片呈现出图、文、声、像并存的立体美学特点,动静结合的解读方式,如同在今人和古人之间架起互通桥梁,使历史不再抽象和苍凉,让观众以更为轻松的视角感受千年前的书简文化。
(二)文本语言的娱乐化
“出门打仗缺钱咋办?急,在线等!”“大唐‘北漂’的幸福生活”“二丫头的奇遇人生”,这些充满现代感的语言是节目组为每封书信选取的标题名称,富有创意的名字不仅直观生动地表达了古人书信的内容,还能给观众以一种穿越时空的快感。通过纪录片可知,最早将“送你一朵小红花”落实到行动的人是康熙皇帝,这是他在奏折的朱批中送给曹寅的专属福利,观众据此得知原来严肃的帝王高兴时也会童心大发;汉高祖刘邦在病危时,谆谆告诫嫡长子刘盈要勤奋读书,不要像自己一样“吃了没文化的亏”;2000多年前,“恐婚一族”秦嘉快30岁时才找到志同道合的爱人,与东汉才女徐淑的爱情故事被称作“小确幸”;清代文学家袁枚秉持豁达的态度指导儿子阿通的“高考人生”。古人的人生抉择和处世哲学被娱乐性的网络流行语包装后,迅速挑起观众兴趣,网络流行语化解了古人书信的疏离感,严肃考究的书简文化稀释了网络语言的荒诞,节目组将纪录片的创作内容与现实生活中人们熟悉的生活方式、行为话语和社会议题紧密结合,通过精准的二次创作使寄信人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为观众创作了一个个“熟悉的陌生人”,也使书简文化以形而下的方式走进大众日常生活。
(三)视觉制作的奇特化
随着数字技术和数字特效不断发展,奇特化影像在叙述、光影、剪辑等方面带给大众视觉享受,而且精巧有趣的视觉制作,还能在有限时空中传达出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书简阅中国》片头第一秒就蕴藏着主创们精妙的构思,制作团队用CG特效制作出信笺版的骏马、锦鲤和鸿雁,骏马在古道中奔腾飞驰,鱼儿在历史长河中跳跃,鸿雁承载着深情在昏黄的历史尘封中一路前行,奔向代表思念和团圆的圆月,跨越千山万水将最真诚的情感传至他乡。“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鸿雁传书”这些在古代诗歌中经常被提到的典故,通过现代数字技术呈现出立体化的视觉效果。同时在每封书信开篇,创作者通过“信上人”的方式使古老的文字更加立体、有趣,执笔人在昏黄的纸页上或低眉深思、或抬头望月、或辗转反侧,恰当地诠释了“信上人”即“心上人”的概念。在正片中也不乏精美的视觉制作,代表王朝衰落的黑云欲摧、乌鸦啼叫,象征勃勃生机的满目青葱,彰显君子之风的山高水长,这些创意浓缩了文字语言的言简意赅,又有视觉影像的表意抒情,同时辅以戏剧性的故事情节,达到让观众既“赏心”又“悦目”的艺术效果。
结语
历史人文纪录片《书简阅中国》从30封古人书信中打捞沉淀千年的历史哲思,以“大历史+小历史”的书写方式,带领观众走进古人的人生故事,品味书简文化的历史意义。作品用电影化叙述方式,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相融合,既关照个人情感,又以小见大衍射出大时代背景下的人情物状,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现代视角走进执笔人内心,通过新奇顽皮的表达方式解读古人的情感世界,使观众在历史的真实和温情中,重新体会久违的书简文化。此外,《书简阅中国》用6集时长所架构起的长时段历史,亦成为此类纪录片的一次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张华新.纪录片细节的叙述分析[ J ].电影评介,2011(03):9-11.
[2]张剑.数字媒体视听语言美学解析[ J ].湖南社会科学,2014(04):263.
【作者简介】 杨 岱,男,江西上饶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
张 翔,男,湖南芷江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9年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课题“德育、美育、设计实践‘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模式研究’”(编号:Z20001.19.502)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