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2022-06-11 17:37贾伟
工业设计 2022年5期
关键词:应用

贾伟

关键词: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加快,工业化城市的发展为自然环境带来破坏,良好生存环境的构建成为当下国人迫切的需求,也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基于此,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利用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的创新与迭代。

1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概述

1.1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近些年,教育界提出了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围绕项目的教学形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构建的动态课堂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学生自己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探索,逐渐获得更深层次的知识。总的来说,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循序渐进,可以让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与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1]。此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學生解决问题与创新的能力,可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的项目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1]。

1.2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2.1 体现项目的核心性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项目的核心性,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组织,基于既定的课程章节进行教学引导。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对项目进行依次扩展,按照递进的模式划分任务,便于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提升。

1.2.2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给学生提出对应的任务,后续安排学生通过现有的知识研究问题的本质,合理地与其他学生一同处理问题,实施项目任务。在此期间,教师不是作为教学实践的主宰者,而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启发和指导,实时地监督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继而落实有效的教学工作。

1.2.3 促进团队合作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形成队伍合作精神,和以往的课程形式加以对比,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凭借队伍合作的力量落实学习任务。所以学习组织形式体现了项目合作的意义,教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系统性掌握了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

1.2.4 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呈现评价模式的多元性,以往课程模式强调理论知识传递,以期末成绩考核为主,评价的模式比较单一化。在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中,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体现了项目开发的主线,依托队伍合作的力量落实项目任务,所以教师会综合分析学生的日常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教师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小组之间的评价等,不断强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为此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有效地实施了多元化的评价模式。

2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2.1 教学思想存在滞后性

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教学思想体现滞后性,环境设计专业,涉及较多方面,如艺术设计学知识、环境学知识、雕塑学知识、装饰学知识等,各个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有机地形成结构体系。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具有学科综合性,且能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专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机械化的教学手段,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实践能力的养成。

2.2 教学缺乏互动性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性不强,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体现出新颖性,确保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尚未树立,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潜能挖掘,还会影响师生关系。主要原因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感觉不到环境设计专业课程学习带给自己的欢乐,可能会失去学习动机,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3 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学校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环境设计专业包含较多的知识,教师对单一的课程理解会有偏差,长时间之后可能会出现学生对知识生成误解的结果,降低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不能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产生学生汲取专业知识不够全面的现象,影响到环境设计专业的后续创新效果。

3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3.1 有利于项目驱动式学习与递进型教学模式的结合

递进型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实现学生知识构建的连续性,而项目驱动式学习则是从学生知识创造的角度出发。两者有互补的关系,相互融合效果会更明显。第一,递进型的课程开展是依附项目或者任务进行的,因此活动目标性更强。但是在项目驱动式学习中,要想加强项目间的关系,就要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效率,实现学生知识的螺旋性更新与迭代。第二,项目驱动式的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相合作,递进型的课程能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两者结合可实现学生与同伴、教师之间的沟通。第三,项目驱动式学习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但需要在连续中增强个体知识的构建效果。而递进型课程则是通过加强课程中与课程间项目的关联性进行持续性学习,可以以“项目”为载体,提升课程的黏性,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

3.2 增加各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性

由于高校有按专业知识点来设置课程的传统做法,给课程之间的教学衔接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方法,由于受传统美术基础教学模式的影响,形式和内容僵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稍显滞后。需要重点训练综合设计的能力,但通过日常的教学练习无法得到明显提高,时间不充足,深度也不够。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根据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科学规范地设置课程体系,有利于各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专业基础和项目之间具有紧密的学科联系,呈阶梯状上升态势,为学生的学科知识搭建了合理的金字塔结构。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进一步落实在教学活动设计、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效果评价模式中。在环境专业课程教学期间,应综合各项知识内容,深度分析出学科知识之间的联动性,不将知识内容局限在某一个特定的思维之中,而是通过学科之间的有效交互,将思维进行深化处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创造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有利于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把项目视作关键媒介,可以因时制宜地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操作。教师不需要机械化地进行理论知识介绍,而是通过驱动项目给学生介绍学习任务,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同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实施团队组合的指导方案,明确对应的学习计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室内设计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事先考察本地区的设计工程,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想法,接下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解决室内设计遇到的问题。

3.4 有利于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在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运用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程结构体系的转变。环境设计专业具备一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要围绕实际的项目优化学习方案。项目的实现是比较繁琐的过程,在此阶段包含分析环节、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凭借单一的课堂教学指导是不能落实任务的。要想全方位提高项目的教学质量,应该进行市场调研项目、项目研究活动,也就是纳入校企合作的理念,依托校企合作的过程整理环境设计专业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优化,使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作为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有机转化的一个媒介。

3.5 有利于实现师资力量的有效配置

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施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能够落实师资力量的有效配置。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师资力量的发挥效果不强。比如在具体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调动自身的理论素养,可是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全方位地给学生介绍实践操作的要点,也就是教师存在着理论素养较强而实践素养不强的教学能力,显而易见,此种师资力量的发挥不能全方位体现环境设计专业教学的价值。所以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更多地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素养,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能调动自身的艺术设计知识,让学生深入地挖掘环境设计的知识要点,不断发挥自身的教学指导作用,体现了师资力量的合理分配。

4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思路

4.1 创设交互式教学场景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设计包含多个学科领域中的知识,作为该专业的教师,要思考如何科学指导,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与迭代。进而要扮演好“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积极调动學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课堂中教师询问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意义与价值,让学生充分反思[2]。另外,可让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计划,构建互补性强的学习小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但不能直接组织。为了实现学生自我知识的创新,教师要营造学习环境,即以递进型项目为载体,结合问题导向与案例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快寻求完成项目的方法[3]。

教师在创设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环境时,应结合该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递进型项目,引导学生进入该学习环境中。同时,应当注意到课程教学任务的设定与递进项目驱动教学目标的建设等,保证整个专业设计教学的衔接性,起到主观调节的效果。在递进项目驱动教学的课堂中,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适合的学习团队则是关键。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将学习活动与自身发展相结合,学生学习后可以反思,明确指示的意义。另外,还需掌握谈判技巧,学生能有效地与同伴或者教师沟通学习方法,理解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学习团队的构建,需要每一名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在团队中形成成员的互补,然后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积极思考与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在环境设计专业中,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构特点与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决定该专业学生要利用团队合作解决系统性、复杂度高的问题,有良好的学习积极性才可以增强面对困难的决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2 创建学习小组

若将高校中环境设计专业所在系部作为一个自主创生系统,其内部关系就像身体中的器官与细胞一样,不是从属与并列的关系,而是一个单独的细胞,运用自身变化促进器官的变化,以此确保个体的“自治”。学生可以依据个体自主行动,创建自组织团队,可以是“生生”组合,也可以是“师生”组合。如成立各种形式的学习小组,可以是完成一个项目而成立的小组,也可以是递进型驱动项目式学习的小组[3]。学生在自组织学习团队的时候,要考虑其中个体的互补性,积极吸纳不同学科能力强的学生进入组织,提升团队面对困难的解决能力[3]。

4.3 注重课程知识间的过渡与衔接

根据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施环境设计的时候要注重教学内容设计的重点,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兼顾课程内部子课程和课程外部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连续性。在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与过渡。在项目进行时,教师要随时提示学生将现在接触的模块与前后模块对应平行课程,强调学习的综合性,教师可以串讲下一级的内容,为学生进行下一项目的探究做好铺垫。

4.4 开展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关键在于项目的进行要层层递进。以环境设计专业中的空间设计为例,第一周是在教室中教师讲解专业基础知识与有关学科知识之后,剩下的几周就可使用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第二周是以户型知识学习与确定研究主题为目标,教师布置借助互联网与实地测量,收集本市不同区的十个楼盘信息,第一节课在教室中进行,主要以回顾上一周知识为主;第三周以学习装饰材料为目标,借助互联网信息与图书馆书籍,各小组先了解空间室内装饰的材料,然后到多个建材市场进行实地考察,最后一节课回到班级中汇报对装饰材料收集的成果[4] ;第四周项目化驱动学习的主体设置是让学生多去建筑工地参观学习,整合建筑工艺方法与施工流程[5]。在这四周中,除了第一周,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变为项目化的学习方式实施递进式教学,第二周到第四周的主题无明显关联,缺乏层层递进,但在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观察与创造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实现了项目化学习的高效性。

4.5 深化教学实践与课程理论对接的力度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以图形语言表达为核心,以不同属性的学习平台为框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种主动式的学习思维,提升学习效果。从理论角度来看,综合设计表达可分为平面表达、立体表达、语言表达三个部分。其中平面表达是以构思设计、方案效果、设计报告书、工程制图、设计说明为主;立体表达以研究模型、计算机数据模型、仿真模型、展示效果为主;语言表达则是以现场讲解、语言综合答辩为主。在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构设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到自身专业的发展特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递进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则可深化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之间的对接力度,以项目教学为平台,为学生搭载一个专业跳板,深化知识之间的衔接,避免出现知识盲区现象,提高学生自身的答辩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教学任务来讲,可利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接,将知识内容进行传输与转化,由主体任务、分化任务进行联动处理,增强不同课程之间的连接性,使个体创造知识,强化知识之间的连贯性与辅助性,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诉求。同时也可辅助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思维进行规范化引导,深化教学效用,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5 结论

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运用具有较大价值,可以利用任务衔接不同课程内容,进一步实现课程内的子任务之间到课程间任务的平稳过渡,学生的知识呈整体性塑造,解决以往学习中知识点吸收碎片化的问题。因此,递进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是提升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