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往开来:秦帝国的文明整合与规制开显

2022-06-11 11:52刘长明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

摘要:秦人先祖自就封秦地开始,就在周朝的西部边陲逐渐拓展,由此积累起并吞八荒的资本。自秦孝公起,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历程。及至始皇,大一统文化一以贯之,统一六国,开疆扩土,底定幅员辽阔的大中华版图。实现天下一统的秦帝国,立即开启了塑往开来、整合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包括疆域一统、政治一统、权力一统、文字一统、经济一统、道路一统、法律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在内的大一统规制,将中华文明定于一尊,堪为百代范式。秦人经过几百年奋斗而筑起的帝国大厦,虽然二世而亡,国祚仅有十五年,但是,其帝国规制蕴含的天下一统大义,开显出中华文明的千年长青基业。秦制如玉,秦治有瑕,秦之失在于治而不在于制。站在历史隆起带的制高点上观秦帝国之伟业与小疵,才能真正回到历史长河中去感悟大一统文明的脉动。

关键词:秦帝国;塑往开来;文明整合;千年规制;百代基业

中图分类号:K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9-0005-18

秦人在建邦立国之路上可谓百折不挠、筚路蓝缕:秦之始祖皋陶、伯翳(伯益)乃少昊后裔,在大禹治水中有辅助之功,被帝舜赐予嬴姓;周穆王时,擅长驾车的先祖造父为穆王御,日驱千里以平定徐国之乱,功成被封于赵城,宗族曰赵氏;约公元前900年,因怀养马绝技而深得周孝王赏识的秦人先祖秦非子获封秦地,为周王室附庸;周宣王时,秦庄公击败西戎,获封西陲大夫;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护卫周王室有功正式获封秦国,有嬴秦之称,位列诸侯。秦人来自东方而成于西方,秦人先祖自就封秦地始,即杂糅华夷、刚柔并济、文武兼采。在我国西部甘肃、陕西一带立国的嬴秦,秦穆公时实现有决定意义的崛起,在周朝的西部边陲逐渐向北、西、南三个方向拓展,称霸西戎。自秦孝公起,变法图强,开启了大规模的扩张历程,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秦国一跃成为统一天下的中坚力量。始皇顺应历史大潮,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依次并吞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彻底终结了自春秋550年来诸侯分裂割据的混战局面,并北击匈奴,南并百越,乘势开疆扩土,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在历史的关节点上立盖世功勋,赢得“千古一帝”的美誉。研究秦帝国塑往开来的历史,深入分析其文明整合与规制开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并吞八荒:秦人的天下一统传统

在周幽王无道、犬戎大闹镐京、周平王迫不得已东迁的危急时刻,秦襄公挺身而出,扶周朝大厦于将倾。因护佑王室有功,秦人获得立国的第一桶金,被封为诸侯。由此,秦国始封——封地位于西周故地、关中腹地。从崛起于西陲到雄霸于天下,从公元前770年被册封到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人在天下一统之路上奋斗了整整550年。秦国,生于动乱而止于一统。天下一统,是根植于秦人心底的梦想与荣光。正是在那“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前赴后继的呐喊声中,以36代君主为代表的一代代秦人为最后一位秦王——嬴政开显了天下一统的光明大道。

(一)秦国始封,杂糅华夷

秦国之始,源自一位善于养马的能手:非子。史载:“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①非子驯养的马匹,作为军马中的标配,雄俊无比。周孝王将秦邑封赏给非子,“使复续嬴氏祀”,赵氏,名非子,“号曰秦嬴。”①司马贞《史记索隐》有“非子息马,厥号秦嬴。礼乐射御,西垂有声”的赞誉。当时,马匹之于一个国家军事、经济的重要性,颇似今天的汽车制造和造船业。因此,周孝王赐封优秀“牧马人”,实乃深谋远虑之举。作为被周王室正式分封的秦人先祖,非子是秦国当之无愧的奠基者。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有功,得封诸侯,至此,秦升格为周朝的正式诸侯国,秦襄公成为秦国正式位列诸侯后的第一任国君,和天下诸姬同为诸侯王,“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①并获赐强国基地——岐山以西的周朝祖地。作为回报,周平王允诺秦襄公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①周平王将岐以西之地赐之,但此时关中地区尽为犬戎所占,因此,这更像周天子的一张“空头支票”。未曾想到,秦国在讨伐西戎之战中一路凯歌,仅仅20年就将岐山之地尽收囊中,秦襄公及其子秦文公将这个“支票”一一兑现。秦文公之后,历经几代国君的努力,灭掉西戎诸多部落,秦国版图向周边滚雪球式推进,定都于雍(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南)。秦人长期拱卫周王室的西部边陲,强国戌边,对抗西戎,基本解除了周王室的心腹大患。至此,秦人经东周前期百年的艰苦创业,异军突起,控制了关中平原大部分土地,成为西方新兴强国。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在离乱中迫不得已东迁。东周开始,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是年,秦始建国。封赐秦国,是周平王在即将失控的华夏棋局上布下的一枚最重要的用以收拾残局的棋子。历经创业之维艰,方能守业之恒久。与关东各诸侯国的领地主要源于周武王分封而来不同,秦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靠秦人百战所得,其中包括秦襄公在内的多位国君在与西戎交战中战死沙场。在与虎狼一般的犬戎进行的长期鏖战中,秦人磨砺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练就了强国的雄心和并吞八荒的担当。秦国是在与戎人的长期作战中发展壮大的,西、北、南皆与少数民族接壤的地理位置,不允许秦人有丝毫的懈怠。正因如此,自立国之日起,秦国没有奢靡之风和靡靡之音,上下同欲,作风硬朗,皆以强国为第一要务。来自华夏腹地的秦人,在逐步适应西陲恶劣环境,夺回被戎、狄占领的原周朝领地和遗民的同时,也汲取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强国之路上一步步累积着脱颖而出、窥视关东的资本。

(二)开疆拓土,翘首东望

意志坚强的秦人,以艰苦卓絕、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由西周时卑微的西部附庸国,到东周元年仅领了一张“空头支票”的诸侯国,经过北上、南下、西拓等一系列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成功战略操作,至秦穆公时,彻底征服西戎,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成就春秋霸业。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秦国的强盛,离不开一代代君王的励精图治、知人善任、艰苦创业。建国伊始,首任君主秦襄公就战死于伐戎战争,肩负着历史使命的秦君,接过襄公手中的剑前赴后继,有“西戎克星”之称的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君王中最为杰出的代表。秦穆公广招贤才、任贤使能、虚心纳谏的佳话,在当时列国中广为流传。穆公“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②,内修政理,外御戎狄,“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①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志在天下的秦穆公,在稳定了大后方后,积极参与中原争霸,被史家誉为春秋五霸之一,为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牢固的基础。此后,历代秦君矢志不移,担负起安定天下的历史使命。凤翔的秦陵乃春秋时期秦国历代国君的墓地,考古发现,凤翔秦陵的所有陵墓与“南面称王”的传统不同,全部坐西朝东。其后,秦东陵昭襄王及其母宣太后、孝文王、庄襄王和秦始皇等五个陵园的陵墓,也都延续了坐西面东的传统。这一历史事实说明,从秦穆公开始,征服东方,一统天下,成了秦国朝野魂牵梦绕、世代相传的目标,也成为一代代秦君改革创新、奋斗不息、蚕食诸侯的强大动力:秦简公废除贵族带剑的特权,赋予百姓和官吏佩剑权,继而通过“初租田”政策,承认勤劳农民和小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秦献公继位后革除弊制,将所有秦人编入户籍,废除流传已久的从死(陪葬)制度。这些改革举措,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铺平了道路,奠定了秦国胜出的坚实基础。

(三)六世之烈,剑指一统

战国初期,七雄中秦国较落后,故“诸侯卑秦”。可以说,战国七雄都有一统天下的可能。然而,历史大任总是赋予有担当者。从秦孝公开始,六世秦王皆完成了历史赋予自己的励精图治、富国强兵、争霸天下、削弱六国的使命,为秦王嬴政扫平六合、一统华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62年,年轻的秦孝公(秦献公之子)初立,对穆公以后秦国的落后现状痛心疾首。东周元年因功受封的秦襄公不属于周人直系,加之地处西陲,故一直受到各诸侯排挤。直到秦孝公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夷翟遇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①秦孝公以此为耻,“常痛于心”,遂下决心变法图强。为广招天下英才,他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①老秦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土地,都舍得与英才分享,足见其求贤若渴的决心。在列国饱学士子纷纷入秦的大潮中,“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①献上“循名责实,赏罚必明”的变法大纲,教孝公以霸道之术。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重用商鞅进行变法图强,对内以法治国,奖励军功,鼓励耕织,编制户口,实行连坐之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对外则连横而智战诸侯。公元前350年,商鞅第二次变法,秦迁都咸阳,废井田制,统一度量衡,设县置,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商鞅变法,“法大用,秦人治,”皆“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秦国与日俱强,一跃成为战国中后期经济发达、家给人足、军力强盛、制度最先进的诸侯国,“天子致胙”而“诸侯毕贺”。秦国据河山之固、东向以制诸侯的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

公元前337年即位的秦惠文王(秦孝公之子)励精图治,改“公”称“王”。他即位车裂商鞅,但“秦法未败”。为谋求战略主动,秦惠文王审时度势,选贤任能,重用纵横家张仪,对六国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公元前318年,秦军击败韩、赵、燕、楚、魏五国“合纵”大军。取得对关东六国的胜利后,秦惠文王适时采用大将司马错的建议,南并巴蜀,北灭义渠,东出函谷,使秦“擅巴蜀之饶”,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从此拥有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再无后顾之忧。

公元前310年即位的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率兵东进中原,攻取宜阳,控制东西二周和周天子,设三川郡,形成问鼎中原之势。他生前有言:“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①秦武王在位虽然只有三年,却给秦国的统一大业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公元前306年即位的秦昭襄王(秦武王之弟),年幼时其母宣太后(名芈月)以母后之尊主掌秦政。他主政后拜为相的范睢献“远交近攻”之谋,成为兼并六国的百年国策。秦昭襄王用白起为将,率军攻拔楚都郢和楚之黔中,击溃赵魏联军于华阳,歼灭赵军主力于长平,灭亡东周,将东方六国的大片河山收入囊中。其在位后期秦国实际控制国土已经接近东方六国总和,从此天下唯秦独大,统一终成定局。

公元前250年即位的秦孝文王(秦昭襄王之子),虽怀一统之志,但天不假年,即位三日而亡。

公元前249年即位的秦庄襄王(秦孝文王之子),重用吕不韦为相国,占领韩国的成皋、荥阳等军事重镇。自此以后,秦军打通了直达大梁的通道,随时可以马踏中原。在赵、燕鏖战之机,秦庄襄王乘机派军攻取赵国榆次等三十七城,使其国力进一步削弱,为秦国统一天下继续添砖加瓦。

综观自秦孝公以來的六位秦君,个个是有为之主,完成了实基础、弱六国的阶段性任务,为秦国实现大一统目标出色履行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其中,不拘一格、唯才是用、用人不疑是成功强秦的关键:秦孝公倚重卫国人商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秦惠文王启用魏国人张仪成功拆解合纵联盟,秦武王对楚国人甘茂委以重任,秦昭襄王将魏国人范雎的“远交近攻”作为国策,秦庄襄王重用卫国人吕不韦,等等。惟其如此,嬴政才能奋六世之余烈,水到渠成,亡六国之诸侯。

二、一扫六合:秦王嬴政的盖世之功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嬴姓,“名为政,姓赵氏,”③又名赵正(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弱冠为王,成为秦国第36代国君;公元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加冕亲政,主国于秦;39岁时“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④,终结了诸侯割据的乱局,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帝国的创立者,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改革家,两千多年来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奠基者,被誉为“千古一帝”。一统华夏后,他马不停蹄地开疆扩土,南服百越,北击匈奴,西进大漠,东拓海疆,修筑万里长城,奠定了今日中国版图的基本架构。从始创皇帝制到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史上所有皇帝无出秦皇之右者。对始皇帝“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③的煌煌功业,史家历代传颂。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一)海纳百川,志在一统

经过六世秦王的开拓,“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③列国离散、唯秦独强的战国格局,预示着已到了大一统果实的收获期。足以“强殆中国”⑤的底牌,加上秦王嬴政这个绝世无双的博弈高手,实现华夏一统已成箭在弦上、高山滚石之势,为了加速扫六合、一天下的进程,秦王嬴政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广招贤才的措施:

海纳百川,识才用才。原为楚国一介布衣的李斯,学成“帝王之术”后,被嬴政破例拜为“长史”,为秦灭六国和平治天下做出了重大贡献,终成一代名相。嬴政品读韩非子《孤愤》《五蠹》之书时,如获至宝,感叹道:“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⑥之后,嬴政想方设法迎韩非于秦国,长谈一统天下之策。秦王慧眼识尉缭,“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③授权他统管军机大事。为了消耗秦国民力财力,使其无暇东顾,韩国派水工郑国至秦鼓动兴修水利工程。在发现郑国的疲秦之谋后,秦始皇权衡利弊,赦免郑国,让他继续主持完成著名水利工程郑国渠。郑国渠非但没有过度消耗秦之国力,反而成了强秦横扫六国的资本,“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⑦奠定了关中平原千年富庶的基础。在押官吏程邈,服刑期间潜心研制文字,删繁就简,将推广不久的小篆圆折改成更容易书写的方折,推陈出新成新体字——隶书。秦始皇阅后,赦免其人,推广其字。荆轲的助手高渐离,刺秦计划失败后流亡民间,“秦始皇惜其善击筑,重赦之”⑧,命他为宫廷乐师。

虚心纳谏,善于改过。郑国疲秦之谋败露后,嬴政从秦国贵族之言,驱逐六国“客卿”,颁《逐客令》。李斯在离秦途中上《谏逐客书》,嬴政乃收回逐客令,再度重用列国人才。因未采纳名将王翦的意见,用人不当,伐楚失败,嬴政登王翦门谢过,复令其率60万大军伐楚,并亲送王翦至灞上,终于赢得灭楚之战。

任人唯贤,用人不疑。始皇帝人才战略高明,用人政策开明,且既用之则信之。他先是将20万大军交与李信伐楚,继而将60万倾国之兵大胆交给王翦再伐楚,后委任蒙恬率30万大军镇守北疆。年轻气盛、立功心切的李信伐楚失败后,秦王嬴政没有一味追责,而是自担决策之过,继续委李信以重任,命他辅助王贲一起攻燕,立下俘获燕王之功。

在秦始皇海纳百川用人政策的感召下,天下英雄皆入秦,悉归秦用,聚集在秦始皇身边的一大批客卿,后来成为扫天下、理国政的重臣。可以说,秦据西北僻陋之地而得以迅速崛起,广揽天下人才是重要原因。在用人识人方面,秦国表现出对东方六国的全面超越。在重大问题上,嬴政总是先咨询各路人才,但最终的决策,始终出自始皇自己。

(二)远交近攻,扫平六合

长平之战后,六国皆弱,只图自保甚至相互削弱,既无合纵抗秦之谋,亦无合纵抗秦之力。至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齐、秦领土已接壤,赵、楚通道被切断,对韩、魏呈三面包围之势。秦王嬴政顺应天下归一的历史潮流,科学规划统一六国大业,不失时机地拉开了统一战争的序幕。自公元前230至前221年,在李斯、尉缭等智囊的协助下,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战略和策略,拆解六国同盟,谋形造势,发动灭六国之战。

从公元前230年并灭已经臣服的韩国到公元前221年最后灭齐,短短十年间,秦先后并吞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滅韩,置颍川郡;公元前228年秦攻占赵都邯郸,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公元前225年灭魏,置砀郡;公元前223年灭楚,置会稽郡、九江郡、长河郡;公元前222年灭燕、赵,置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公元前221年灭齐,置齐郡和琅琊郡,终于完成“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⑨的历史伟业,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第一次完成大一统伟业的始皇帝,在上下8000年的中华文明画卷上挥洒出浓墨重彩的一笔[1]。

综观秦王嬴政一统天下的过程,战略决策高瞻远瞩,战术运用精准得当,所制定的灭韩、攻赵、降魏、破燕、伐楚、吞齐的统一路线图,既彰显了气势磅礴的大手笔,又不乏细微之处的战术运用。在扫平六国的过程中,除了在灭楚之战中大意轻敌外,秦王嬴政基本上没有重大失误。对这场规模空前的统一战争的决策和全局把控,体现了秦始皇的远见卓识和历史担当,这也是秦能迅速并灭六国的决定性因素。秦始皇既是当时举世无双的一代雄主,也是其他诸侯国国君望尘莫及的贤明君主。假如不是秦王嬴政,统一天下的进程或许有变。

秦国的统一战争是正义之战,是“德并诸侯”“诛戮无道”“烹灭强暴”③之战。在统一天下之初,秦在一道诏书中,曾历数六国君臣的“失德失信”、苟且偷安。史实确如诏书所言,在秦王嬴政的统一战争前后,六国间互相攻伐,国内君臣离心离德,黎民百姓苦不堪言:赵王迁昏庸无道,宠信奸臣郭开,诛杀战国名将李牧,致使秦国的反间计轻易得逞;燕王喜意气用事,鼠目寸光,肆意挑起燕赵之战,劳民伤财,互相削弱实力;魏国安厘王昏聩无能,惧战偷安,以地赂秦;韩国君庸臣叛,率先灭亡;楚国贵族争斗不已,亲小人而远贤臣,三迁都城,国力渐弱;齐王建暗弱,生活糜烂,国无贤臣良将,军无斗志,竟坐视秦灭其他五国而无动于衷,最后不战而降。反观秦国,君明臣忠,上下同欲,贤臣尽责于内,黎民耕战于野,将士拓疆于外,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秦国之所以仅用十年即完成统一战争,既有赖于秦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也取决于高超的谋略。正因如此,在整个统一之战中,秦军从未屠城,而总是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战略预期,践行了“伐谋”“伐交”“伐兵”,最后迫不得已而“攻城”的战争哲学,攻伐齐国时则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三)疆域倍增,底定版图

实现华夏一统并不意味着统一大业的结束,对秦始皇而言,这不过是新一轮开疆扩土的开始。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在完成“六王毕,四海一”的阶段性目标后,秦北河拓进、岭南置郡、西陲用兵以及东海扬帆,全方位开拓,播撒文明火种。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北逐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当秦始皇一统华夏时,匈奴第一代单于头曼也完成了对各部的统一,建立了北方民族第一个国家政权,南下与秦朝争雄,始皇帝给予迎头痛击。史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⑩秦朝军队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置九原郡。在秦朝军队的强大攻势下,匈奴被迫退往阴山以北,始皇帝旋即在榆中以北、黄河以东、阴山以南的广袤地带设置34县。为了防止匈奴的侵袭,加强北部边防,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和直道。公元前214年开始,秦朝修复战国时秦、赵、燕所筑长城,并顺势连接成“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⑩的古代世界伟大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万里长城代表了当时世界军事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也是秦朝强大国力的体现。与此同时,秦又徙民几万家于河套,屯垦北疆,巩固边防。自始皇大军“却匈奴七百余里”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④,转而开始了向欧洲迁徙的历史进程。

南定百越,威加岭南地区。越族人自古散居在岭南地区和东南地区,俗称百越(今广东、广西、福建及越南北部)。越人“被发文身,错臂左衽”,从事农业和渔猎。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军灭楚后继续挥师南进,降服越人一部,置会稽郡。秦灭六国以后,秦軍立即展开了统一岭南地区的战略攻势。公元前219年,秦发动“攻百越之战”。史载,秦始皇派遣“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在“百越之地,尽皆俯首”后,秦朝置南海、象郡和桂林等郡,并派50万军队长期驻防,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入秦朝版图,纳入中央政府管辖——这些区域除越南北部外都在今天中国版图内。为了打通粮食、武器等军用物资运输线,始皇帝委派监御史禄凿通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得以贯通。

西击戎狄,德化荒蛮之地。秦始皇派兵西出漠北,经过扫荡匈奴其他部族的漠北之战,多数匈奴人被迫西迁。为了有效治理刚刚纳入版图的西南夷,秦始皇下令修建通往西南的最古老的官道。由于道路宽仅五尺,史称五尺道。这条道路虽然狭窄,但与宽达五十步的“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云南与蜀的重要商道。

东海扬帆,挺进千里海疆。徐福东渡的目的,绝不是寻仙问药,而是一次开拓海疆的历险行动。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海岛,同样在始皇帝的视野之内。以天下为己任的秦始皇不会满足于统一大陆,开拓海疆,将未知国土收入囊中,是他的宏愿。因此,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多次巡海,并在琅琊所立的碑文中写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③当秦始皇东巡到达琅琊山时,遥望苍茫大海上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便决意拓展海疆,宣示对名为三座神山实则为今天韩国济州岛、中国台湾岛和日本列岛的主权。有丰富海上经验的徐福临机受命,成为征服万里波涛的先锋,第一次无功而返。公元前210年,为了能够在传说中的海岛上繁衍生息、长期占领,秦始皇令徐福带上3000名童男童女、能工巧匠和精选的五谷良种,再次启航,寻找新大陆。显然,这次有组织的移民活动,是为了在可能存在的海岛上长期安营扎寨,有效地进行海外殖民。但是,奉秦始皇之命开拓海疆的徐福,从此杳无音信。当然,极有可能徐福派人回来汇报战果时,秦始皇已仙逝巡视途中,继任者昏庸无道,于是徐福便坚定了在日本列岛独立发展的决心。这种情况给后人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以致儒者想当然炮制的秦始皇因迷信长生不老而派徐福东渡寻仙药的谣言,以讹传讹至今。

徐福东渡的目的绝不是寻仙问药的原因:其一,秦始皇一向不信鬼神。在琅琊碑文中,秦始皇对“假威鬼神,以欺远方”的“古之帝者”③,持尖锐批评态度。其二,始皇称帝,夙兴夜寐,无私忘我,废分封而行郡县,以他的远见卓识和雄才伟略,断无可能相信长生不老的鬼话,更不会派人寻找自欺欺人的长生不老药。其三,从秦始皇的各种安排看,希望延年益寿是人之常情,但有生必有死,所以登基伊始,即开始筹划自己的陵墓,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陵已初具规模。其四,如果是寻仙问药,何必带包括能工巧匠在内的3000男女和百谷之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要此何用?其五,秦始皇深知,没有长生不老药,自己不可能将皇帝当到地老天荒,因此,自称始皇帝,继而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其六,即便是徐福有意瞒天过海,谋士如云且自身大智大勇的秦始皇会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轻易上当?

经过长期征战,秦帝国不但平定了六国,而且对周边地区也施行了有效的行政管控,首次明确划定了中国版图。秦朝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政治控制力最强的国家,疆域面积340万平方公里,形成“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③的庞大帝国,远远超越了秦本土与六国故地,领土几乎比战国七雄控制范围扩大了一倍,基本上奠定了中华大一统的疆域基础。

三、定于一尊:秦帝国整合中华文明

秦完成历史赋予的大一统重任,功莫大焉。但是,军事斗争的胜利仅仅促成了形式上的统一,正所谓“得天下易,守天下难”,巩固军事斗争胜利的成果,是一项比武力征服更为艰巨的任务。长期的诸侯割据,各国离心离德、各行其是,致使“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面对如此乱象,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大刀阔斧地对中华文明进行整合,以雷霆手段扫除有碍统一的种种之“异”,开展标准化运动,定天下于一尊。为了庆祝统一,秦始皇名中国曰“中华”,寓天下之大、唯我独尊之意。在去异趋同方面,建章立制,着重采取了以下战略举措:地同域——“六合之内,皇帝之土”③;政同制——普天之下,同为郡县;权同一——权杖法令,皆出于一;书同文——统一文字,规范语言;度同则——器物制造,统一规则;车同轨——统一道路,便利交通;法同律——律法不二,一体遵守;文同化——化成天下,对各国的文化基础进行釜底抽薪式的改造;学同道——学必有道,道必一统,焚妖书而坑腐儒。正是上述使天下定于一尊的“一法度”方略,打造出中华文明的基准范式,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使中国历史真正进入了大一统时代,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一)疆域一统,九州共贯

如前所述,始皇帝扫平六合后,继续扩军拓土,呕心沥血,四方征战,实现了北击匈奴、南征夷越、西平羌狄、东渡大海的历史任务,从而奠定了大一统的空间基础——疆域一统。特别是万里长城的修建和连接,客观上起到了保卫华夏文明完整性的作用。后世多次修建长城,足以说明长城的重要性。匈奴是游牧民族,善骑射,机动性强,活动范围很大,经常伺机袭扰边民。如果没有高耸稳固的边防线,就需重兵防守,疲于应付,会大大增加人民的负担。长城横空出世后,匈奴骑兵南下受阻,北部边境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极大地减轻了人民负担。

为了确保大一统疆域,共贯九州,防止割据局面的重演,秦始皇“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③;另有大批六国遗民或实边,或迁到百越、巴蜀、南阳、三川等地,既便于监视他们,又加强了民族融合。同时,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③,尽力消灭六国贵族再次裂土割据的任何可能。秦王朝翻天覆地、开疆拓土的历史功业万邦传颂,以致“秦人”此后很久一直是中国的代称。China之称,就是欧洲人称中国为“秦”字的读音转变而来。

(二)政治一统,制必郡县

与仅仅陶醉于征服而不重视制度建设的马其顿亚力山大大帝、古罗马凯撒大帝等征服者不同,秦始皇高度重视征服后的制度建设。在他看来,建立确保长治久安的稳固政治制度,是与开疆拓土同等重要的急迫任务。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定鼎天下,承商制,分封宗室和功臣。史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在分封制下,“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③,因而极大地威胁着大一统架构。实施郡县制还是分封制?始皇帝面临抉择。公元前221年,秦朝初立,以丞相王绾为代表的多数大臣力主实行分封制,请封诸皇子为燕、齐、楚王。廷尉李斯出于政治忠诚和公天下之大义,力主废分封而立郡县。秦始皇经综合考量之后,力排众议,果断采纳李斯的建议,废诸侯,立郡县,分天下为36郡,其后除新征之地置郡外,陆续析出东海、恒山、济北、胶东、河内和衡山等郡,增加至46郡1000多个县。

郡,是秦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每郡有守、尉、监各一:郡守主理全郡政务,乃最高行政长官,直接对中央政府负责;郡尉辅佐郡守,主管郡内军事,相当于防区司令;郡监相当于监察大员,掌管监察工作。郡下设县,郡守与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县是秦朝统治链条上关键的一级组织,具有相对独立性。县以下设乡、里和亭,改称人民曰“黔首”。

秦朝开创的郡县制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离散局面,杜绝了“国中之国”和相互攻伐历史的重演,可谓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大创举,堪为大一统最关键的举措。郡县制乃秦始皇最大的政治遗产,历史地成为中国强大的制度保证。公元前219年的峄山刻石,清清楚楚地载明:“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家,壹家天下,兵不复起。”后世史家公正评论道:“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攻伐之患。”⑨这一跨越时代的政治制度设计,使中华民族至今受其赐。

始皇帝废分封而改行郡县制,绝非为皇族一己之私,实为开显中华民族的千秋长青基业,当属大公之举。他拥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彰显了“天地大公无私之德”[2]。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在经典名著《封建论》中指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顺应历史大势,并赞誉说:“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非圣人意也,势也。”之所以说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因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王子皇孙及其世袭者,而是由皇帝择贤能而任之;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而是大一统天下的“黔首”;德、能、勤、绩标准取代“尊尊而亲亲”的周代用人范式,官吏可上可下。有鉴于此,柳宗元全面肯定郡县制:“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秦朝至清朝中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除了先进文化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始皇所创政治制度的优越。

郡县制的推行,李斯功不可没。关键时刻,李斯不惜得罪等待分封的皇室子弟和有功之臣,力主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如果秦承周制,有大功于秦朝的李斯绝对在首封之列。然而,在大一统伟业与自己的私家封地之间,他选择了前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明代思想家李贽盛赞李斯等秦始皇身边的高级幕僚“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并高度评价李斯力倡郡县制的主张为“千古创论”。

(三)帝制一统,中央集权

为加强中央集权,使权出于一,秦始皇在政治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进行帝制改革,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王赢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大一统政权,功业远远超越史上的三皇五帝,开千古未有之大局面,他也理所当然地以千古一人自居,认为一直以来的帝王之号已经不足以表明其丰功伟绩,于是,“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的嬴政,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组合成“皇帝”称号,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之号的君主,故称“始皇帝”。皇者,大也,辉煌也,古之人有把祖先或者神明称作“皇”的习惯。帝,乃上古时代先民构想的拥有超凡能量的万物主宰和最高神明。皇帝,极言高也,贵不可言也,无出其右也。皇天之下,凡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总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③自秦朝始建皇帝制度至清末,凡2100多年,这一称号为历代王朝所沿用。

进行官制改革,推行三公九卿制度。始皇帝以秦国官制为基础,凝练升华成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內史),构成中央首脑机关。“三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钳制:丞相协理国家行政事务,太尉执掌军机要事,御史大夫负责群臣奏章与皇帝诏令的上通下达,兼理司法。“三公”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九卿:卫尉掌管京畿卫戍,郎中令掌管警卫事务,太仆掌管宫廷车马,廷尉掌管司法诉讼,典客掌管外交事宜,奉常掌管礼仪制度,宗正掌管皇室内部事务,少府掌管山河湖海税收和制造业,治粟内史掌管财政税收。三公九卿的权力边界非常清晰,在这个分工明确的体制中,只有皇帝才能提领朝纲,所谓“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为了集思广益,秦朝建立了朝议制度,但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这从“议帝号”的过程可见一斑:首先,秦王嬴政提出“议帝号”议题;然后,群臣广泛朝议,各抒己见;最后,嬴政择善而从,择不当而改或加以完善,形成“皇帝”制度。在这个制度设计中,丞相只是“助理万机”而已,“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辩于上”,而最终则“皆决于上”③。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以三公九卿为核心架构组成的封建朝廷,是代理皇帝政務又绝对受制于皇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首脑系统。为了有效控制封建朝廷、节制地方权力,皇帝直接任免“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秦始皇任用“三公”的标准是“贤”和“能”,而不是“亲”和“贵”,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世卿世禄制。这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常其事”的制度设计,与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要在中央”的政治构想不谋而合。在这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设计下,地方政府受制于中央,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均没有独立性。中央政府的命令,会很快按层级下达。如此高效的机制,得以“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从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有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始皇帝奠定的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师法。

(四)文字一统,书必同文

历经春秋战国时期550年的分裂割据,各国文字渐行渐远。特别是战国时期,诸侯各行其是,各国文字的基本结构虽然大同小异,但字体繁简、笔画顺序、书写方式和偏旁位置差异很大,五花八门,许多文字各国甚至互不认识,文化隔阂日益加深。这种“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文化乱象,严重抵消着疆域一统和政治一统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始皇帝启动了致力于“书同文”的文字整合提升工程,将书体各异的文字校正、规范为小篆。这一彪炳史册的文字改革任务,主要是由文字学家、丞相李斯完成的。李斯受命统一文字,撰写《仓颉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他以秦国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参照六国文字,凝练出笔画简约、形体圆整的新字体——小篆,并推出规范文本,颁行全国,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在官方将小篆作为法定标准文字的同时,程邈创制了笔画更为简略也更容易书写的隶书,隶书打破了古体汉字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书写大大提速。如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墓出土文物,就是使用“秦隶”书写。

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到秦始皇“书同文”,国人始终使用象形文字符号系统,其稳定的信息传输性能,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深度融合。秦代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统一的帝国由此获得了最广泛的文化认同,也使收天下之心成为可能。共同的语言文字是形成特定文明形态的重要因素,也是文明前行的重要力量。“书同文”的重大举措,有力地促进了“文同化”和共同文化基础上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中华文明的整合与升级换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千百年来,汉字一直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识。汉字是表意文字,某一汉字虽然因方言因素读音略有差异,但字面意思具有恒定性,这为字母文字所不及。虽然天南地北的人们说话时南腔北调、方言庞杂,但是最后写在纸上的时候,字形与字义一同。国人的所思所想,完全能够通过一种文字进行表达,功归始皇帝。文字的统一,为大一统国家编织了一条韧性无比的纽带,此后的中国再没有陷入长时期的分裂,暂时的分裂后总要归于统一。

(五)器物一统,形必同制

秦统一六国以前,各国都拥有自己的一套度量衡制度,度量衡工具千差万别,严重阻碍了经济活动和军事行动的顺利开展。秦统一六国以后,规范度量衡、货币和兵器形制,势在必行。

统一度量衡,规范度量单位。度,是长度尺码,如寸、尺、丈;量,是体积单位,如斗、升;衡,是称重工具,以斤、两为单位。对此,秦朝都一一给出了统一规范,依法设定了度量衡器误差的阈值。后世出土的秦朝文物,许多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11年)颁布的统一度量衡的诏书。这一规范化举措,扭转了度量衡参差不齐的乱局,为理顺经济、文化交往关系奠定了基础。

统一货币,改革币制。为了统一货币,秦始皇主要采取了两方面举措:一是统一铸币,国家牢牢掌握铸币权,严禁私人铸币。二是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统一发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上币黄金量度单位为“镒”,二十两一镒;下币铜钱量度单位为“半两”,重如其文,币面注明“半两”二字,俗称“秦半两”,后世言“孔方兄”。“秦半两”的圆形方孔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统一的货币,便利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流通,加快了大一统进程。

统一兵器形制也是大一统不可或缺的环节。早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为适应并吞六国的需要,秦国就建立了可靠的武器供应保障机制,率先实现了武器装备标准化、模具规范化和工艺流程的可重复性,并有相应的制度设计。正是秉持领先世界的标准化理念,秦国批量制造出统一六国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并率先把当时顶尖的青铜制造技术运用到兵器生产上。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兵马俑坑里发现的几万支三棱箭头,其底边宽度的误差居然不到1毫米。与关东六国遗留下来的轻重不等、规格各异的兵器不同,秦军阵地上发现的同一类型兵器的造型和尺寸几乎惊人一致。秦军大多数兵器的零部件可以互换通用,和现代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说明在武器制造方面,秦国素有标准化批量生产的传统,统一六国后,秦朝将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六)道路一统,车必同轨

传输信息、运送物资、调兵遣将需要统一的道路、车马规制,否则疆域一统、政治一统和经济一统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顺应统一的大势,秦朝推出“车同轨”的重要举措。

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前,列国之间没有统一的道路和车马规制,车道有宽有窄,马车大小不一。为了有效治理迅速倍增的疆域和人民,秦朝对车的宽度和形制制定出统一标准,将两轮间距一律规范为六尺(引申为车宽以六尺为制)。“车同轨”使天下车马有了统一的规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升了军队和商队的运输效率。

在“车同轨”的同时,秦始皇首创驿站制度,修建全国性道路系统。公元前220年起,规划、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包括驰道和直道在内的三条交通要道:东达燕、齐地区的驰道,南通吴、楚地区的驰道,北向经过云阳直达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的直道。相当于古代高速公路的驰道,路宽50步,车轨宽6尺,中间为皇帝御道,道旁植树,每隔三丈一株。此外,还在西南地区修筑了今四川宜宾以南至云南昭通的五尺道,在南方修建翻越五岭的新道。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可谓四通八达,把全国各地联为一体,极大地便利了交通往来,巩固了大一统成果。始皇帝多次循着驰道巡游郡县,在多地刻石记功,以“威服海内”。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车同轨”“道同距”为车行天下提供了保障,显示了無可比拟的长途运输优势,具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意义,保证了大一统帝国的运转,维护了大一统格局。只有粮草得到保障,所向披靡的秦军才能有效震慑六国遗族的反叛,抵御外敌的入侵。

(七)律令一统,法必同律

大一统国家需要上下一致且完备的法律制度。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重视以法治国,到秦始皇时法治理念已深入人心。如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又称睡虎地秦简或云梦秦简),提供了自秦孝公至秦始皇时期陆续颁行的秦律的部分内容,打破了“刑不上大夫”的奴隶主贵族的法律特权。秦统一后,将商鞅以来的秦律为基础,参照六国律,凝练出新的成文法,“明法度,定律令”,缘法而治。有秦一代,为了用律法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万民皆知所避就”,大力推行以法治国,将法家思想升华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思想。

必须说明的是,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张弛有度——既有强度,又有温度,并不像后世儒者说的那般苛刻。睡虎地秦简记载,“失期”较短,口头批评;“失期”较长,仅为城旦(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的处罚,并没有以讹传讹的“失期当斩”的规定。秦法中还有许多环境保护的内容,睡虎地秦简之《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关东六国的许多底层民众纷纷入秦,这佐证秦国人民生活比有着大量奴隶制残余的关东六国人民境况更好一些。统一中国后,秦王朝下令“更名民曰黔首”,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生产有所发展,人民生活也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秦王朝没有想象中的“赋敛无度”,更不似儒者信口开河的那样:“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从出土的里耶秦简看,秦始皇时期的田赋税从未超过9%,平均税赋是十二税一,户赋和汉初差别不大。史载,李斯辅助始皇帝“缓刑罚,薄赋敛,以遂主得众之心”⑨,与出土秦简相互佐证,当属实。

为了加强大一统帝国的统治,秦朝实施了必要的移民行动计划,辅之以若干惠民措施: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迁百姓三万户到瑯琊台居住,免除十二年的赋税徭役;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修直道,迁三万户到骊邑、五万户到云阳,皆免除十年的赋税徭役;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迁三万户到北河、榆中地区,每户授爵位一级。可见,秦始皇时期的移民行动计划是和免徭役、减税赋、授爵位政策相辅相成而进行的,并非一味强制,这些措施促进了人口增长、社会发展、边地稳定。里耶秦简的其中一枚载明: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迁陵县55534户,比汉代长沙国下辖十三县43470户还多。

经凝练后的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影响深远。后经汉朝的损益,秦律成为唐代以前800多年法律的蓝本。

(八)文化一统,六合同风

原六国百姓之间存在的巨大文化习俗差异,严重影响着大一统历史进程。消除文化习俗之异,实现文化一统、六合同风,是大一统系统历史工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正定国庆,崇尚水德。根据五德终始说,秦得水德,水德尚黑,因此秦的礼服、旌旗等皆用黑色。统一中国后,始皇帝仍然定黑色为秦朝的国色。秦帝国国庆日,正定为农历十月一日,十月一日成为秦王朝一年之始。“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③秦始皇对各诸侯国原来采用的不同历法予以废止,规定统一采用《颛顼历》——这是中国第一部通行的历法。

封禅泰山,受命于天。统一全国的神界,也是秦王朝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解决的问题。秦襄公受封之始,便启动了争取祭祀天帝权力的工程,作西畤用事天帝,初现王天下之心。之后,秦宣公立密畤于渭南,祭祀青帝。“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统一天下后,时人有谶语:代周而帝者必须到泰山行封禅大典,方可得到天帝的认可,成为天下新君。作为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封禅被赋予了特定含义:在泰山上筑土坛祭天谓之“封”,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谓之“禅”。封禅泰山,实现了自秦襄公以来历代秦君希冀以天下共主身份名正言顺地祭祀天帝的梦想,完成了秦王朝受命于天、祭祀天帝、昭告天下的历史使命。正如秦朝传国玉玺的刻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民行同伦,天下承风。统一之始,秦王朝为了“匡饬异俗”,即着手实施“黔首改化,远迩同度”“大治濯俗,天下承风”的文化政策。在“端正风俗”方面,秦始皇倡导“礼义”,反对“淫逸”,褒扬具有封建时代特色的精神文明。公元前219年,他巡视到有“礼义之邦”之称的齐国故地,便在《泰山刻石》中记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施于后嗣”的典雅风俗,予以表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巡视至越国故地,发现此地淫逸之风盛行,男女大防不严,便在《会稽刻石》中对伤风败俗的陋习予以批评,并试图以杀奸夫无罪的条文进行矫正。始皇帝甚至把端正风俗、化成天下提高到与灭六国同等重要的程度。为了教化民众,统一人们的文化习俗,秦朝在各地设置专门掌管教化的乡官三老。

秦朝立国之初,始皇帝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吸纳六国学有所长的诸子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代表性很强的参议辅政集团。秦始皇为其长子扶苏挑选的老师,就是儒学大师淳于越,其在文化方面的包容性可见一斑。

(九)思想一统,学必有道

天下初定,思想领域极度混乱,六国余孽和诸多方士、儒生等各怀私心:他们有的在国宴上公然鼓吹、美化分封制,反对、诋毁郡县制;有的“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阳奉阴违,诋毁始皇帝的法家路线和以法治国方略;有的铤而走险,进行暗杀活动;有的更名改姓,潜入民间,蠢蠢欲动,打着遵从传统、恢复分封制的旗号密谋复辟,等待复国时机。可见,秦初尚属乱世,六国余孽尚在,奸佞之徒未化,妖言惑众之徒成为大一统大厦的现实威胁。在此严峻形势下,治国理政既需包容之心,亦靠雷霆手段。欲要树立学术正统,必须禁绝不利于统一的言论和学术思想,重塑共同的天下一统价值观。韩非有言:“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意指禁止奸邪,最好的办法是禁止奸邪的思想。秦始皇对分裂割据的思想和政治倾向进行了坚决斗争,断然采取了被后世儒者诟病的战略举措:“焚书坑儒”(分别发生在公元前213年的焚书和公元前212年的“坑儒”),开展思想统一运动。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焚书:学术正统,独尊天下。一些儒生、游士等,不改以己之所是为是、己之所非为非的陋习,对《诗》《书》、百家语等,断章取义,以古非今,对秦王朝的治国理政方案横加指责,旨在复辟割据旧梦。公元前213年,这场难以调和的斗争终于在国宴上公开爆发。为了庆贺秦王朝北筑长城、南取百越的胜利,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席间,仆射周青臣借敬酒之机称颂始皇帝虽富有四海却推行公天下的郡县制,德润八方,颂词虽不无阿谀奉承的成分,但基本符合事实。一向厚古薄今的太子师、博士淳于越向周青臣发难,欲托古改制,分封诸侯,进而提出以周为复古样板的“师古”大纲。对有意制造思想混乱的淳于越,丞相李斯针锋相对,并建言:“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③秦始皇从李斯议,下令焚烧混淆视听的各种书籍,史称焚书。在秦始皇颁布的法令中,并不是所有书都烧,主要焚烧作为淳于越之流以古非今武器库的《诗》《书》等;即使在焚烧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典籍的同时,在咸阳宫也留存了副本。对于农牧、医学等实用技术类和卜筮类书籍,则全部保留。所谓“烧尽天下书”,不过是信口开河之词。真正导致古籍彻底绝版的罪魁祸首,是西楚霸王项羽。攻入咸阳后,项羽纵兵屠城,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而不灭。弥足珍贵的古籍藏书,就此付之一炬。

李斯所议,当然有封建文化专制之嫌,但也是迫不得已之举。其实,实行思想一统始终是君主专制政治无可回避的历史课题。当西汉王朝稳定了政治经济局势后,统一思想的历史任务便再一次被提上议程。董仲舒适时向汉武帝建言:“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坑儒:妄议之徒,依法坑杀。少数原六国学士、方士、儒生等,利用私学互相勾结,以诬蔑皇帝来提高自己的声望,以妄议皇室来显示自己的高明,以长生不老说忽悠善良民众,哗众取宠,装神弄鬼,“妖言以乱黔首”,煽动不明真相者对抗国家的法律、政令,严重影响了思想统一。对此类“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③之辈,始皇帝下令依法查办。在审问过程中,方士、儒生、六国余孽互相告发,共有460余人被查实,证据确凿,按律当斩,秦始皇下令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于咸阳,使天下尽知之,以惩后。此即所谓“坑儒”——坑杀对象主要是江湖术士、六国余孽、祸乱天下者,当然难免也会伤及无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始皇帝焚过书,但并非尽毁,所焚者大都是诸生以古非今之书、过于杂乱之书,这是为了统一文字而迫不得已之事;坑杀过诸生,但所坑之生大都是妖言惑众、坑蒙拐骗之徒。鉴于这样的史实,康有为指出:秦焚书,六经未因此而亡;秦坑儒,儒生未因此而绝。在秦朝初立、政局不稳、分裂势力相互勾连的非常时期,秦始皇采用如此雷霆手段,当在情理之中。这也是毛泽东主张“焚坑事业要商量”的原因所在[3]。当然,其手段略显激烈且操之过急,但客观效果是明显的,经过焚书坑儒,极大程度上统一了思想,夯实了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东汉王充首次把二者区别开来:“燔《诗》《书》,起淳于越之谏;坑儒士,起自诸生为妖言。”

四、帝国规制:开显百代大一统基业

尽管秦王朝的国祚仅仅延续了15年,始皇帝“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梦想没有实现,但这个伟大的王朝出色地完成了历史赋予她的整合中华文明的光荣使命,所开创的统治模式代代延续。始皇帝高瞻远瞩、超越时代的大一统规制,谋略万世,影响深远,规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大致范式和基本方向。秦王朝的大一统,是中华大地的第一次真正统一,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统一,是包括地域、经济、标准、文化、思想精神在内的全方位统一。秦王朝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大一统規制,将地理上很容易割据分裂的中华大地永远连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此后两千多年长江等地理环境因素再也没有成为割裂中华文明的天然屏障,大一统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间或的分裂不过是短暂的插曲——五代十国不过53年,三国鼎立也仅有61年。李学勤高度评价道:“(秦统一)带来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融合,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折点。”[4]

代秦而王天下的汉王朝“承秦制”,使得中国政治文化步入新境界,并在历史的风云激荡中愈益完备。秦王朝的制度建构和一整套治国理政体系,在整个中国帝制时代一直沿用,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才退出历史舞台,正如毛泽东那穿透历史风云的锐评:“百代都行秦政法。”后世尽管也会与时俱进,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未能超脱秦始皇预设的政治架构。以此观之,铁血秦朝虽二世而亡,秦始皇仍然得以在另一个层面上实现了将大业传之万世的理想。直至今日,秦留下的中央集权政治架构仍然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或隐或显的作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钱穆指出:“中国版图之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5]

(一)领土完整,统一大义

对中国领土贡献最大的王朝,首推并吞八荒、开拓四方、奠定了中国疆域基本架构的秦王朝。此后,维护中国之域的完整性一直是大一统的核心要义。

定型于秦皇的中国之域,扩疆于汉武。汉继秦之大一统,强力拓展、经营中国之域,巩固了天下一统的疆域基础。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拓展疆域的时期。为彻底解除匈奴威胁,汉武帝派名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规模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夺取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封狼居胥,将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进到阴山以北的广袤地区,汉初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基本解除,为后来将西域并入中国版图打开了通道。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由此启幕。《汉书》评论刘彻“雄才大略”,《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至汉武帝驾崩时,中国之域南抵岭南,北达贝加尔湖,东临大海,西到巴尔喀什湖和葱岭。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一直以来,史家有“功莫大于秦皇汉武”之说。自秦皇汉武始,天下一家,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更改的基因。为了维护中国之域的完整性,公元前36年,汉臣陈汤在西域灭匈奴郅支单于,留下传世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唐太宗李世民说过:“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域得秦皇而后定、得汉武而后拓。被毛泽东并称秦皇汉武的二位帝王,足可傲立中国帝王之林,作为维护疆域一统的楷模,闪耀在历史丹青的扉页上。

(二)郡县制度,千年一贯

秦朝的郡县制成为历代王朝基层行政机构的标准建制,规定了此后两千多年的行政理路。继秦而立的汉高祖刘邦统一全国后,迫于功臣的压力,曾有短时间后退,一半施行郡县制,另一半则施行分封制。汉初,受封的异姓诸侯王在封地内拥兵自重,形成国中之国,构成了对皇权的严重威胁。解决异姓诸侯王的问题,一度成为刘邦面临的主要任务。异姓诸侯王的问题解决后,刘邦又开始大封刘氏宗亲为诸侯王。久而久之,这些同姓诸侯王又日益坐大,威胁着中央政权。文帝和景帝时期,同姓诸侯王叛乱时有发生。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中央朝廷险些被倾覆。分封导致的“七国之乱”,用事实再一次教育了人们:郡县制优于分封制,分封制实乃分裂之道。通过近百年的拉锯战,至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实施推恩令,才大大削弱了分封制,继而在全国强力推行郡县制。为了维护大一统架构,后来的唐、宋、元、明、清各封建王朝都沿袭了秦始皇始创的郡县制。中间虽然几经变化,比如唐朝实行“道路制”,元朝实行“行省制”,但万变不离其宗,变化的只是形式,郡县制的核心要旨仍然贯通其中。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6]

郡县制的精髓,贯通至今。即使在今天县改市的大背景下,“县”仍然是中国人心中真正的老家。

(三)中央集权,功在后世

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其始创的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2100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和大致走向。从秦始皇始创中央集权制到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最终形成,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完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尽管中国社会分合无定,但是确保国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一直是中国历史演进的主旋律。风云际会的中原逐鹿,争战离合的政权更替,大都围绕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主线展开。在这个过程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愈益强化,最终沉淀为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文化基因。始皇帝通过其血缘子孙“二世三世至于万世”的梦想虽然未能如愿以偿,但其以中央集权制为代表的大一统规制却为后来的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经由另一种意义上的“华夏子孙”“传之无穷”。史家坦承:“三十七年,兵无所不加,制作政令,施于后王。盖得圣人之威,河神授图,据狼、狐,蹈参、伐,佐政驱除,距之称始皇。”③班固虽然先入为主、人云亦云地沿用“暴秦”“暴君”之说,但在铁的事实面前,也不得不充分肯定秦始皇建构的以中央集权制为核心的“施于后王”的制度。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称赞道:“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7]

(四)秦代文字,百代宗法

文字,是构成文化的最基本元素。秦王朝的“书同文”,使统一的文字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础,从而疏浚了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李斯在秦国流行的大篆和六国文字的基础上,整合创新出小篆,从而第一次统一了杂乱无章的文字,而后推陈出新,演变出隶书、楷书、宋体,直到新中国推出统一文字升级版——雅俗共赏的简化汉字,汉字神韵一脉相承,由繁到简,步步升级。毫不夸张地说,作为承载中华文明的最基础的媒介,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成熟、最稳定的文字系统。

(五)币制一统,经世济民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克服了货币换算上的困难,降低了交易成本,疏通了商品交换和物资交流渠道,使粮食等重要物资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作为统一货币形制的“秦半两”,在中国币制演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始皇帝的币制一统理念,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特别是半两钱的圆形方孔形制,开创了钱币史上圆形方孔之先河,成为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钱币的基准定制。一直到清朝,基准货币始终遵循圆形方孔铜钱的制式。

(六)道路形制,四方通衢

道同制、车同轨之后,路、车皆实现了标准化。两千多年前开展的这场世界上最早的标准化运动,大大方便了军事调动、货物运输、人员往来。秦王朝的伟大,不仅仅在于制定了“车同轨”的行动计划,而且使这样的行动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因此,秦朝国祚虽短,但仍然創立了足可供后世参照的路、车标准体系。这样一套全国通行的标准体系,大大便利了车辆维修和部件更换。拥有这样一辆由标准化零部件组装的标准化车马,足以畅行全国各地。始皇帝发起的这场领先世界的标准化运动,成为后世仿效的基准交通范式。今天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运行规制之要义,与秦时的“车同轨”异曲同工。

(七)以法治国,万法归宗

商鞅变法,使秦国步入以法治国的轨道。统一后始皇帝将这种法治精神贯穿到治国理政中,成为后世的滥觞。太史公认为:“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⑨汉王朝全盘继承了秦朝的法律体系,甚至连被后世诟病的禁止民间藏书的“挟书律”,汉初也照单全收。秦时建立的保甲制度,沿用至中华民国时期;而户口制度,今天仍是基本的人口登记制度。自秦以降,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可以概括为“阳儒阴法”,或者称“名儒实法”,虽然口头上总是以儒家相标榜,而实际上采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法家手段。用儒家学说教化百姓,而用法家方法统御天下,成为帝王“牧民”的不二法则。

(八)文化统制,化成千年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秦朝的一系列制度设计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因其在实践层面的实效性外,还在于厚重的文化当量。秦王扫六合,天下归秦,域内各族群都成了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秦人。尽管秦二世而亡,汉代秦而立,可是周边民族还是习惯上把汉朝人称作“秦人”。这一方面是因为以刘邦为首的丰沛集团对始皇帝的顶礼膜拜,汉承秦制,文化一贯,定都关中;另一方面是因为秦皇虽死,余威却久久震撼异域,始皇帝的文化统制带给人们的文化冲击力实在太过强大。因此,直到魏晋时期,虽然中央政权统治下的汉族人自称“中国人”,但周边民族仍然称“中国人”为“秦人”。十一世纪时,突厥族喀喇汗王朝学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编纂的《突厥语大词典》中,自称喀喇汗王朝下辖的以喀什噶尔为中心的区域为“下秦”,称辽朝为“秦”,称中原宋朝为“桃花石”,亦即“大秦”,特别强调王朝与中原自古都是大秦一脉。清康熙时期,噶尔丹建立的准噶尔汗国,依然标榜所立汗国始终“在中华皇帝道法之中”,并且与“中华一道同轨”。对秦朝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统一方略,李学勤指出:“秦的兼并列国,建立统一的新王朝,使秦文化成为后来辉煌的汉代文化的基础。”[8]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等一系列文化整合的战略举措,奠基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结构,留存了永远抹不掉的文化记忆。

(九)中华一统,根深叶茂

自从伏羲一画开天,文明初创,薪火光耀黄河流域,至黄帝时百里之国万区,商代方国三千,周初封国一千八,春秋时有上百个国家,战国时七雄并立,最后秦灭六国,中华人文始祖魂牵梦绕、管仲勾勒的大一统蓝图终于尘埃落定[9]。此后,祈望四海一家、万邦协和的心理趋向愈益强化,天下一统观念成为中华文化的永恒主题。志在中华一统的始皇帝,功盖千秋万代。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公允地评论道:“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政治实在是抱有一种伟大的理想的。”[10]283秦朝推行的旨在消除任何分裂可能的重大举措,锻造出链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韧性十足的纽带——这条纽带历经两千年沧桑岁月的洗礼和磨合历久弥坚,越来越具有韧性,任何力量都割舍不断。即使在分裂时期,也是形散而神不散,大一统观念在裂土割据者的思想深处一直占主导地位,以国家统一大业作为首要任务。

五、史海钩沉:巅峰帝国何以二世而亡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视途中病逝于沙丘,赵高、李斯合谋,发动沙丘政变,胡亥矫诏篡位。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即位,是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奏响了秦朝灭亡的序曲。公元前206年,刚刚称王的子婴投降,“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③,将象征着无上权力的皇帝玉玺献给沛公刘邦,标志着历经540年的奮发图强、养精蓄锐,历时10年的厚积薄发、统一六国之战,终于建立起的凝聚着秦人梦想与荣光的秦朝国祚,仅存15年便土崩瓦解。

古往今来,秦朝速亡是学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个过程中,儒者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秦王朝的短命,给了儒生们妖魔化的口实。在真儒退隐、犬儒当道的漫长历史中,一些儒者硬是将千古一帝泼污成万古罪人;而伟大的秦朝历史,也被后世儒生随心所欲地描写得污秽不堪。特别是儒学被确立为国家正统思想后,儒者凭借对话语权的垄断,不遗余力、持续不断地对秦朝进行口诛笔伐,极尽妖魔化之能事。汉初陆贾之所以在肯定“蒙恬讨乱于外,李斯治法于内”的事功后,得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天下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的结论,只是为汉初的休养生息提供理论依据,目的并不在妖魔化始皇帝。成书于汉景帝、汉武帝之交的深受道家影响的杂家著作《淮南子》,仍然能够实事求是地记载:“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接于郡县,复稽趋留,戍五岭以备越,筑修城以守胡。”贬损秦朝以增强合法性,符合汉朝统治者的利益。迎合“上意”的儒生贾谊,成为妖魔化秦朝的始作俑者,开启了虚无历史的先河。他在感染力很强的政论美文《过秦论》中,以优美的文笔过度渲染所谓的“暴秦”后,得出完全不着边际的结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虽然贾生之言也有针砭时弊、借古讽今的考量,虽然这些不实之词和言过其实的奏议遭到多数将相的弹劾和斥责,但他在华丽辞藻掩盖下的信口开河,成为后世妖魔化秦朝的滥觞。至司马迁时,儒术当道,不得不顺应妖魔化“暴秦”的大潮:“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③为了坐实秦朝的严刑峻法,司马迁不惜杜撰出“失期当斩”的严苛律条。千年后的杜牧根据子虚乌有的阿房宫撰写的《阿房宫赋》,以特有的凌厉笔势得出南辕北辙的结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在大多数文学家的笔下,秦始皇被“脸谱化”成“暴君”,秦朝被打扮成“暴秦”。在一代代儒者的妖魔化接力中,秦人先祖被偷梁换柱成异族西戎,秦始皇横扫六国被泼污为“暴”,秦朝被成功地塑造成暴虐统治的代名词,秦王朝灭亡的原因被统统归罪于法家路线,甚至秦始皇的身世也被别有用心者虚构成吕不韦的“孽种”。万里长城的叙事更可谓荒谬绝伦。如此巨大的经典工程,竟然是始皇帝听信一个子虚乌有的江湖术士一句无从考证的“亡秦者胡”谶语而决策的。司马迁将其记录在案,《汉书》也大为渲染,杜撰出因长城之祸,“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真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战国七雄哪一个不修长城或类长城,万里长城不过是将秦、赵、燕三国长城修复连接而已,另有齐长城、魏长城和楚长城。

雄才大略、彪炳青史的秦始皇,真的是残暴不仁、喜怒无常的暴君?秦朝统治果真像以讹传讹的那样暴虐?秦始皇在位36年间,没有杀过一位功臣。在灭六国过程中,无一屠城、坑卒的记录,也没有对六国的王公贵族进行屠杀,王翦等秦将荡平五国时皆以最小代价降服五国,内史腾兵不血刃拿下韩国。他统一全国后,不但没有诛杀功臣,反而宠爱有加,继续委以重任,秦国名将王翦等皆得以善终。如此气魄,如此胸怀,如此勤政,不愧千古一帝。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那么,秦朝为什么二世而亡?剖开被刻意遮蔽了两千年的历史切面,历史的真相清晰可见。

(一)失在于治,不在于制

既然郡县制能够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长治久安,为什么秦朝却二世而亡?柳宗元答曰: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就是说,“人怨于下”,所以一呼百应,揭竿而起,很快被推翻。应当说,柳宗元“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的回答比较接近史实。确切地说,应该是:秦之失,失在于治,而不在制与政。

始皇帝的高屋建瓴加之荀学传人韩非、李斯的运作,秦朝开创了大一统规制,这样一套制度设计,是中国全面、持久发展所必须的。所谓“秦法之严”,只是误传而已。自秦孝公时商鞅变法,到秦王时已是第七代,秦法深入人心,法家治国成效显著。秦始皇时期,东方六国很少有人敢反抗,六国遗民也开始慢慢适应这种放眼长远、谋略全局的制度设计。当这种伟大的制度设计还没有尽显优越性时,应因势利导,在理政方面尽可能让六国遗民逐渐习惯于大一统条件下的以法治国环境。但是,在没有经验可循的情况下,秦朝统治者过于自信而操之过急,转弯太过迫切,治理举措推出太快。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胜利者,在长期群雄逐鹿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不完全适应统一后庞大帝国的社会治理。基于此,太史公言:“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③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一边快速开疆拓土一边进行战后重建和国家治理的始皇帝。与历史上在推翻前朝基础上建立的新王朝不同,对秦始皇来说,从公元前230年开始实施并吞六国计划,到公元前221年扫平六合,再到统一六国后的北逐匈奴、南服百越、东渡大海、西进大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前后21年间,始皇帝一直有很强的开疆拓土使命感,就是说,他一直在“取之”,所以很难将“取之”与“守之”截然分开,二者总是同时推进、交替进行。在此非常情势下,许多治理举措利在千秋,却危及当下。诚如史学家吕思勉所言:“秦始皇的政策虽好,行之却似过于急进。”[10]283秦治之失,导致了后世对秦制与秦政的差评。

(二)功亦开疆,败亦开疆

秦王朝强烈的统一使命感和迅猛的开疆拓土,一方面泽被千秋,恩及华夏;另一方面兵力集中在边疆,内部一旦有事,会无兵可用。秦军连年征战练就了百万精兵,那么,各地义军起事时,被称为“虎狼之师”的帝国百万雄师又在何方?大多数在边疆布防:50万大军镇守刚刚并入秦朝版图的岭南地区;30万大军北击匈奴,镇守长城一线;另有10万大军集结西部,待命西出。秦军主力全部摆在开疆扩土的有利位置上,国内有变,措手不及。在秦朝大军忙于开疆拓土的同时,内部起义军乘虚而击之。陈胜造反时,很长时间竟然没有遇上过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朝廷也没有快速做出反应。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都亡于兼并战争,没有一个诸侯国亡于内部起义,这也是始皇帝精于外部开拓而疏于内部防范的客观原因。

(三)帝国大厦,疏于维稳

斯大林指出:“一种社会制度被另一种社会制度所代替,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革命过程。”[11]然而,始皇帝及其智囊集团却严重低估了秦制代替周制的复杂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在兼并六国之后,秦始皇有点急于求成,在开创大一统规制的同时,他将余力几乎全部用在快速开疆扩土上,而忽略了六国旧部的强烈抵抗意识。六国虽灭,但残余势力并没有彻底铲除,只是潜隐锋芒,这从后来的反秦斗争中可见端倪,六国后人都在秦末重新崛起。在六国贵族蠢蠢欲动的同时,各国遗民也因不习惯新法而强烈反弹。在荡平六国的过程中,六国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被秦军各个击破。六国破灭后,一致对抗秦王朝上升为主要矛盾,秦朝统治者的潜在敌人比统一前更容易团结起来。如果说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仅是秦朝大厦的纵火者,失去政治经济特权的六国旧贵族势力,则成了煽风者。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认识颇有见地:“始皇帝并吞六国之后,进而废置各国的王室和封建贵族,并由秦国的官僚处理政事,这项激烈的措施使得这些牺牲者感到难以忍受之苦,这些强硬作风使他们因敏锐地感受到失去独立而更加难以忍受。”[12]做梦都想复辟奴隶制的六国旧贵族势力,对秦朝恨之入骨,集家仇国恨于一身。例如,楚国遗族项羽以灭秦为最高目标,起事目的就是为恢复楚国落后的奴隶制,这也是其在反秦战争和楚汉战争中时不时露出奴隶主贵族残忍本性的重要原因。攻破咸阳后,项羽放纵军士烧杀抢掠三日,充分暴露了此类旧贵族复辟势力对秦朝大一统的刻骨仇恨。“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叫嚣,代表了楚旧贵族等六国余孽的心声。韩国遗族张良,“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后用重金雇佣刺客,刺杀巡视中的秦皇于博浪沙。公元前216年,始皇帝在咸阳微服私访时,再次夜遇刺客。“散处闾巷之间”的“六国公族”,有的混入义军,企图借力义军“报父兄之怨而成割地有土之业”,实现野心;有的割据为王,拥兵自立;有的用歪理邪说影响义军领袖,转移斗争方向。關键时刻,陈胜坚决拒绝了孔丘后代孔鲋等鼓噪的“兴灭继绝”的歪理邪说,粉碎了复辟势力“立六国后”的阴谋,表示:“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所幸,虽然帝国大厦顷刻间灰飞烟灭,但六国贵族的复辟大梦终未成真。

暗流涌动的强大反秦力量,却被忙于开疆拓土的始皇帝忽略了。也许,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他夙兴夜寐,“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我预订出每天必须过目的竹简,以分量计,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不达目标绝不歇息。作为大一统的胜利者,在扫平六国后的短短十年间,秦始皇使大中华疆域在原七国基础上扩大了一倍,致使消化不良,统治基础不稳。在局势尚不稳定的情况下,他仍然冒险巡视全国各地,在路上数度遇险。如果他有强烈的维稳意识和相应举措,进行适当收缩;如果能稳扎稳打,在开疆拓土以及连长城、凿灵渠等重大工程上徐图之,历史注定改道而行。

(四)始皇驾崩,历史拐点

天不假年,上天没有给秦始皇足够的时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视途中,一路鞍马劳顿,突患疾病,七月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始皇的突然驾崩成为历史的拐点:各派势力粉墨登场,优选着有利于自己的最佳方案,皇位继承发生变故;大一统帝国的缔造者突然辞世,打乱了帝国前进的节奏;原本尽在秦皇掌握之中的帝国大厦,瞬间危机四伏。这个看似偶然性的事件,给本来稳步前进的历史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始皇帝离世四年后,秦朝灭亡。这个嬴政奋六世余烈、凝毕生心血建立的泱泱大秦王朝,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浓缩为惊鸿一瞥。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

若是秦始皇不死于巡视途中,若是临终前有足够的时间传位扶苏,若是提前谋势布局,或许利欲熏心之徒不敢造次,历史将改写。“陈胜假其名犹足以乱天下”,况扶苏亲政乎!

(五)沙丘之谋,坑杀秦朝

始皇帝深知,长子扶苏与自己政见虽时有不合,然而,为人却“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⑨,加之大将蒙恬的辅佐,无疑会光大秦朝基业。然而,秦皇驾崩后,赵高伙同李斯篡改遗诏,胡亥篡位,他们各怀其私,共同导演了君臣昏暴而天下同祸的悲剧。

秦帝国大厦,首先是从内部攻破的。完成从内部攻破堡垒这一特殊使命的,正是六国旧贵族代表赵高。赵高本是赵国旧贵族后代,后来全家成为秦的官奴婢,赵高本人也改做宦官。他“痛其国为秦所灭,誓欲报仇,乃自宫以进,卒至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采取各种卑劣手段得到秦始皇重用。这个秦二世矫诏篡位的始作俑者,实际控制秦政权后,立即在“大赦罪人”的幌子下,赦免并重新启用被秦始皇作为镇压对象的六国余孽,“收举余民,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③,成功为秦朝中枢系统植入“木马病毒”。非法上位的秦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先后任赵高为郎中令和丞相,上下其手。为彻底瓦解秦帝国的统治基础,赵高煽动秦二世“灭大臣而远骨肉”“尽除去先帝之故臣”⑨,对宗室朝臣大开杀戒,以蒙毅、蒙恬、冯去疾、冯劫为代表的文武大臣和始皇帝的二十多个公子、公主,皆以莫名其妙的罪名被诛杀,受牵连者不计其数,致使“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⑨,秦朝中央政府内部很快陷入瘫痪。所有这些,导致众叛亲离,直接瘫痪了秦王朝的最高指挥系统。反秦联军以蒙恬冤死为例来劝降秦将,屡屡奏效。

赵高为故意激化社会矛盾,与秦二世共谋篡改秦法,变本加厉地将秦朝律法推向极端,一改秦始皇时期的“缓刑罚,薄赋敛”政策,转而实行残暴统治,横征暴敛,甚至公然恢复了秦献公时代就已明令废止的人殉,致使“黔首震恐”“家自为怒,人自为斗,各报其怨而攻其仇,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在农民起义的火星被点燃后,陈胜一呼而楚境震动、关东沸腾。在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中,六国旧贵族乘机掀起复国运动。

可见,赵高篡权是秦朝灭亡最为关键的直接原因,是秦帝国大厦倾颓真正的幕后纵火者。秦亡与关键岗位用人失察有直接关系,以致后世对一生杀伐决断的秦始皇有“何故偏饶一赵高”的叹息!

始皇帝塑往开来,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550年诸侯割据、相互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带入大一统时代,建立了千古独步的煌煌功业。幻化为宇宙间大音希声的15年国祚,尽管短暂,但始皇帝的使命担当,在上下8000年历史长河中的塑往开来,已定格为永恒的丰碑。经始皇帝整合的中华文明,堪称文明的正源。对秦帝国的文明整合与规制开显而言,先秦者,秦朝不遗;后秦者,不遗秦朝。在秦帝国的大一统伟业中,既有对肇始自伏羲一画开天后的文明整合,也有对此后两千年的规制开显。这位真正的王者,在短短11年的时间内,塑往开来,对于中国之大一统、中華文明之整合、中国政制之开显、中国版图之拓展、中国标准之初定,都起到了开创性的作用,堪为百代范式。中国之文,源于伏羲;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皆源于秦;中国之域,定型于秦皇而扩疆于汉武。正是始皇帝的塑往开来,规避了中华文明行将中断的危机。但誉满天下的始皇帝,同时也谤满天下。对此,明代思想家李贽在《藏书》中早有洞见:“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祖龙是千古英雄挣得一个天下。”对作为“古代封建帝王的事业”的“秦皇汉武之业”[13],毛泽东高度评价:“秦始皇比孔夫子伟大得多。……秦始皇是个好皇帝。”[14]这里用得着章太炎在《秦政记》中盛赞秦始皇的话:“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有功于华夏的帝王很多,但只有秦始皇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正因如此,他不允许后世追加任何谥号,“始皇帝”三字足矣,其他皆为多余。

注释:

①出自《史记·秦本纪》。

②出自李斯《谏逐客书》。

③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④出自贾谊《过秦论》。

⑤出自《荀子·强国》。

⑥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⑦出自《史记·河渠书》。

⑧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⑨出自《史记·李斯列传》。

⑩出自《史记·蒙恬列传》。

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出自许慎《说文解字·叙》。

出自《荀子·儒效》。

出自柳宗元《封建论》。

出自《申子·大体篇》。

出自《汉书·贾谊传》。

出自许慎《说文解字》。

出自《商君书·定分》。

出自班固《汉书·食货志》。

出自《史记·封禅书》。

出自《韩非子·说疑》。

出自《汉书·董仲舒传》。

出自《论衡·语增篇》。

出自吴兢《贞观政要·贡赋》。

出自《新语·无为》。

出自《淮南子·泰族训》。

出自《汉书·严安传》。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

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出自《孔丛子》。

出自《汉书·刑法志》。

出自苏轼《东坡志林》。

出自司马贞《史记索隐·考证》。

参考文献:

[1]刘长明.哲学文化隆起带现象观止[J].东岳论丛,2018(2).

[2]刘长明.易学建构的生态文明之维——兼论易学生态文明与十九大报告精神的会通逻辑[J].周易研究,2018(5).

[3]中央文献出版社.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361.

[4]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94.

[5]钱穆.秦汉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4:20.

[6]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翦伯赞.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04.

[8]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175.

[9]刘长明,刘广鑫.管子的天下一统观探赜[J].管子学刊,2019(3).

[10]吕思勉.中国通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

[11]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0.

[12]汤因比.历史研究[M].香港:源成文化图书供应社,1978:550.

[13]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61.

[14]陈晋.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下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1155.

作者简介:刘长明(1963—),男,汉族,山东昌乐人,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三级),研究方向为和谐文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E0173B8F-C24A-4F07-9F30-19104D9063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