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古时圆

2022-06-10 15:58张玉明
家庭百事通 2022年7期
关键词:古人月光月亮

张玉明

暑期,外孙女报了古诗词兴趣班。每天接她下课的路上,她会把课上学到的古诗词背诵给我听,末了,还教我玩一种类似接龙的飞花令游戏。她说一句“床前明月光”,我接一句“明月松间照”,她说“明月几时有”,我回“月是故乡明”。每句话都必须带“月”字,说过的不准重复,一方接不上来就算输。也可以选其他字来说,比如“风、花、雨、雪、火”等。

有意思的是,她每回都选“月”字。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带“月”字的诗最多,选别的怕我接不上来。我哈哈大笑,小小年纪,就懂得体谅人。我又问她,听谁说带“月”字的诗最多,她说老师说的。有时我故意答不上来,作苦思冥想状,她就可怜我,替我降难度,允许用同音字代替。比如“人约黄昏后”“越人语天姥”也算。有时见我对答如流,难不住我,她便赶紧增加难度,规定要第一字是“月”,或者最后一个字是“月”。

游戏过后,我赶紧去翻书查阅。果然,古人对月亮情有独钟,有诗为证。古人咏月的诗词,灿若星辰,不胜枚举。有统计资料显示,仅《全唐诗》和《全宋词》中,带“月”的诗词就有16044首,占诗词总量的四分之一。诗仙李白的上千首诗词中,涉月的竟有400多首。流传甚广的诗歌启蒙读本《唐诗三百首》中,与月有关联的诗也有81首。古人为月亮写诗,写得那么多,那么美。不免让今天的我们心生羡慕,怀疑古时的月亮是不是更亮、更圆,如今人们对月好像少了激情,更少了诗情。除了毛主席的“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和“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外,我绞尽脑汁,一时竟想不出别的咏月诗。

人類从茹毛饮血的远古走来。在会生火之前,人类的夜晚,只能依赖天上的月光和星光。而在无星无月或风雨交加的夜晚,人类只能蛰伏在黑暗的山洞、草丛或树林里,在恐惧中等待天明。月是长夜里的灯,更是古人心中的神。火使夜晚有了灯火,有了光明。但如豆似荧的油灯和蜡烛,也不是所有人家都点得起。即使富裕人家,也仅限于室内,室外依然是月的天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就连皇城帝都,夜晚也不能灯火通明,得依靠天上的一轮明月照亮。

诗人更是贫困户。没有灯的夜晚,什么事也做不成。村上的人都睡了,家人也早早地睡了,唯有诗人睡不着,在月下独坐或徘徊。星汉灿烂,月光皎洁,对月凝望,思绪飘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躺在床上,也是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窗外的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诗人与月亮长时间独处相对,难免日久生情,自然会有灵感迸发。许多奇思妙想,许多连珠妙语,如泉水喷涌而出。

长夜漫漫,诗人有大把的时间一遍一遍地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努力将诗句打磨得圆润光滑,千金难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古人的咏月诗,可谓字字珠玑,句句好辞,篇篇经典,穿越千年时空,任凭风吹雨打,雪压霜侵,依旧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犹如当空皓月,万众仰看,世代膜拜。

电的出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转移了人们的视线,也是如今月失宠的最主要原因。电灯、电话、电影、电视、电脑、手机纷纷出笼,惹得人心旌摇曳,芳心荡漾。人类再也无暇仰望天上的明月,再也不能安心月下的吟诵。月亮从此没有了“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的风光和魅力。

一轮明月高挂,曾照古人,也照今人。明月亘古未变,变的只是月下的人。月是古时圆,仿佛在提醒我们,应当关掉电视,离开电脑,放下手机,独自走到月下,与月深情凝视。让激情重新燃烧,让诗歌再度飞扬,让那轮明月更圆。

编辑 | 温小波

猜你喜欢
古人月光月亮
中秋的月光
月光碎落了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月光改变了我
古人到底姓什么?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