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党史视野下的科学家精神

2022-06-10 00:25:51陈雷刚
党史文汇 2022年9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科学家中国共产党

陈雷刚

一部百年科学史,就是一部科学家精神的发展史。100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科学家精神的孕育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科技工作和科技人才重要性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也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接续奋斗的科学实践。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科学家精神仍历久弥新、催人奋进。我们要深刻把握科学家在长期科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广大党员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营养剂。

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不断深化促进了科学家精神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民主与科学思潮逻辑进化出的果实。100年来,党始终没有停止对科学技术探索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对科技思想和科技人才思想等理论体系的升华。陈独秀、李大钊在求学中接触到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唯物主义科学观。在西方科技的熏陶下,毛泽东潜心钻研严复转译的《天演论》和 《物种起源》,实现了现代科技思想的启蒙。瞿秋白提出“科学的发展能助长技术的进步”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原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军需工业技术,宣传群众性卫生防疫知识,将革命、科学与实业进行了有效结合,积累了科技工作的经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技术的功能、性质等展开论述,提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先后发布《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欢迎科学技术人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实践上,1939年5月建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后为适应抗战建国和发展陕甘宁边区经济的需要,改为延安自然科学院。解放战争时期,党对技术进步实行奖励制度,各解放区派遣青年出国学习科学技术,培养了大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者。

新中国成立后,党把科学技术看成解决新中国经济问题的关键。1956年初,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并制定和实施“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赶超战略。为扎实推动“向科学进军”和科技赶超战略,党和国家制定了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明确知识分子的工人阶级身份;增加对科学研究的经费支持,改善科研设备条件,改善科學家的生活待遇;科学领导科技攻关实践行动,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为科学家服务、为科学研究事业服务,等等。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将科学技术转向经济领域。1982年党中央在政治上为知识分子拨乱反正,充分肯定知识分子的历史贡献和社会地位。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他还表示“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的同志当后勤部长”。1988年,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构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到“第一”的地位,实现了马克思科技生产力思想认识的历史性飞跃。2001年,江泽民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标准内涵。他还明确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科技人才,要注重德才兼备,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创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胡锦涛充分强调科技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21世纪初期,我国相继启动探月工程、南水北调和载人航天等科技重点工程。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着眼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潮流,提出“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创新驱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梳理和总结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和科技人才思想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科学事业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作用以及科技人才和科学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与科学家精神的产生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推动了科学家精神的产生,科学家精神反过来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敢于创新的革命精神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科学家群体在祖国大地上孕育了一座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设立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制定“培养具有基本科学知识、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革命通材、业务专家”的教育方针,聚集了一批科学家群体。化学系的陈康白系哥本哈根大学研究院毕业的化学博士,他在延安自然科学院建设发展过程中,用自己比较熟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和掌握的科学技术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哈工大校长、中国科学院秘书长。生物系的徐伟英结合边区大生产运动,参加南泥湾自然环境调查,为第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垦荒种地提出了科学依据。为发展边区农业,她还投身于甜菜、烟叶的引种和培育新品种工作。延安自然科学院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自然科学教育与研究的先河,在中国近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科学家群体,书写了一篇新中国高科技大文章,集中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崇高精神风貌,孕育形成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为基本内涵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党中央“向科学进军”口号的鼓励下,科学家们怀抱科技报国的初心,掀起科学技术研究高潮,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出现曲折的情况下,相继取得“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电子计算机等重大科技成果。在“两弹一星”的研制过程中,许多科学家默默奉献,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最终在科学家的协同攻关下,我国成为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由此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除“两弹一星”外,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71年,屠呦呦从青蒿中成功提取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1973年,袁隆平团队育成中国籼型杂交水稻,陈景润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这些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国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实践中,广大航天工作者培育形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明确把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纳入“863”高技术发展计划。1992年,党进一步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并科学确定“三步走”的发展目标。2010年,党又适时作出空间站建设的重大决策,提出在2020年前后建成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充分发挥效益的空间站。新时代,“建设航天强国”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航天人不仅把“长征”“神舟”“嫦娥”“天宫”成功送入太空,而且将“四个特别”的宝贵精神财富写入浩瀚太空。

在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中国北斗人孕育形成“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北斗系统是党中央决策实施的国际级重大工程。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开始立项。先后有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参研参建。他们在陌生领域从无到有进行全新探索,在高端技术空白地带白手起家。2020年7月31日,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深刻把握科学家精神的基本内涵

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钟南山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极为相似的精神气场,他们用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铸就了一座座光耀千秋的精神丰碑。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所在。钱三强、钱学森、陈能宽、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怀揣“救我中华”的心愿,前往国外深造,为建设新中国毅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面对核武器威胁,于敏、王大珩、邓稼先、程开甲、彭桓武等一大批科学家站出来,用双手托起中国人自己的“两弹一星”。1956年,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在写给郭永怀的两封信中,对尚滞留美国的郭永怀发出“快来、快来!”的呼唤,并认为:“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者的乐园!”郭永怀回国后在一次事故中遇难,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血肉之躯死死护住绝密实验数据。南仁东为“天眼”的设计与建设,于深山之中呕心沥血;钟南山作为抗击疫情一线的战斗者,80多岁高龄“逆行”驰援武汉。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内核动力。半导体物理学家黄昆在《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一文中说:“科学研究贵在创新。”中国北斗系统的基础产品实现完全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了22纳米。华为率先突破5G技术,深圳柔宇科技研发出0.01毫米全球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屏;深圳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室发现中微子“第三种振荡”,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12年度全球十大科学突破,这些都是科学家精神开拓创新特质的最真实展现。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本质要求。求真务实是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底色。“龙芯”首席科学家胡伟武在《创新文化就是求实文化》中指出:“创新的目的是什么?自主创新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科研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向科学进军”的奋战中,科学家们没有学术弄虚作假的动机,没有任何违背人类科研伦理道德的逾矩行为,更不存在任何学术专制行为,科学界学风作风非常纯正,他们执着求真、求实,不盲从不迷信。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突出品格。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众多科学家毫不犹豫选择牺牲与家人的天伦时光,义无反顾地牺牲个人科研发展前途和科研兴趣,放弃自己长期耕耘的研究方向,转向其他研究领域,从头攻克新的科学难题。“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功埋名30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他说:“我和我的同志們,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中国科学的新方向》一文中写道:“须群策群力用集体的力量来解决眼前最迫切而最重大的问题。”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实现科技赶超战略目标,我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协同攻关,最终直接跨入核技术、卫星技术等世界尖端技术领域。进入新时代以来,为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关键领域对我国进行“卡脖子”,我国实施新型科技举国体制,部署建设了一批国家实验室和重大科学装置,其定位就是占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根柢源泉。数学家苏步青倡导并实现了“培养学生超过自己”的目标,被称为“苏步青效应”。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作‘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拉我上去再做人梯。”这是他作为优秀教育家的真实写照。

精神无形,却能激发出无穷的力量。回溯百年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史和科学家精神发展史,为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负韶华的时代担当、实干兴邦的决心意志,不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辉煌。

(转自《党史资料与研究》202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科学家中国共产党
《晋控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4年1期)2024-05-12 15:11:52
《晋能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同煤科技(2023年5期)2023-11-29 05:35:40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假如我是科学家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