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茶馆》创作内幕

2022-06-10 15:05
华声文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天津日报曹禺茶馆

早在1956年8月,老舍带着一个尚未定名的剧本初稿来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剧本朗读给曹禺、焦菊隐等几位剧院领导听。这是个四幕戏,从1898年戊戌变法写起,主角是政治主张各不相同的秦氏三兄弟,其中第一幕第二场是在清末的一家大茶馆里。经过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茶馆这场戏非常生动,可以此为基础再发展出一个新戏。因为茶馆是三教九流汇聚之地,以小见大,能够反映整个社会的变迁。

带着这个想法,曹禺、焦菊隐专程到老舍家中与之商量。老舍听后立刻说:“好!这個意见好!我三个月后给你们交剧本!”这一回,三幕戏都发生在茶馆里,原剧本中的秦家三兄弟只留下主张实业救国的秦仲义,但第一幕充实了社会各阶层的许多人物,整体气势宏大,更为精彩。曹禺后来回忆说:“我记得读《茶馆》剧本第一幕时,我的心怦怦然,几乎跳出来,我曾对老舍先生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这四十来分钟的戏,也可以敷衍成几十万字的文章,而老舍先生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把泰山般重的时代变化托到观众面前,这真是大师的手笔。

经过近4个月的排练,《茶馆》于1958年3月29日首演。

(摘自《天津日报》)

猜你喜欢
天津日报曹禺茶馆
《茶馆》
主题报道如何出新出彩
——以《天津日报》“见证天津”系列报道为例
探索传播规律 创新党报理论宣传理念
天津自贸区媒体形象建构——以《天津日报》相关报道的话语分析为例*
曹禺与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成立始末
曹禺与一出没有鲁大海的《雷雨》
从《日出》看曹禺怎样处理戏剧结构的矛盾
清雅茶馆
报业转型路径——天津日报传媒集团篇:以机制革新应对转型挑战——对话天津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天津日报传媒集团董事长杨桂华
曹禺三下“鸡毛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