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441300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医院,湖北随州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因腰椎间盘受到外力影响或自身退行性病变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所致,缺少运动、不良生活习惯均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使得患者出现下肢放射痛、腰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为股神经以及腰部、背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在疾病的早期,最为典型的症状是腰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在长时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中最为多发。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率也具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群体日趋年轻化,给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极大困扰。对于该疾病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有研究报告,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辅以阶梯式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疗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2]。本研究旨在了解阶梯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随州市曾都医院接受治疗的3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0 例。研究组男100例,女90例;年龄23~78岁,平均(49.36±4.87)岁。病程1~9年,平均(5.62±0.48)年。对照组男98 例,女92 例;年龄22~79 岁,平均(49.31±4.83)岁;病程1~10年,平均(5.67±0.42)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首先对患者展开健康宣教,告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保守治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其次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治疗的信心,告知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缓解其负面情绪的同时提高治疗依从性;最后强化病房管理与饮食指导,使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中就医,同时保证身体营养状态。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1)入院后在不增加患者疼痛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臀肌与腹肌训练,教会患者正确起床和佩戴腰围的方法。通过图文、视频以及宣传手册等方式,给患者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正确站、卧或坐姿在维持椎间盘正常功能中的作用。(2)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容易出现不良情绪,所以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之间加强交流,实施同伴教育,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心态,增强其治疗依从性。(3)住院期间指导患者进行直腿训练和踝泵练习,以免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下蹲拾物和起床方式,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进行四头肌练习。(4)出院时指导患者加强康复训练,适当延长站立和走路时间,综合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指导患者正确穿衣、脱袜等,尽可能减少腰椎损伤。叮嘱患者做好下肢和腰部保暖。出院后给患者发放康复训练宣教手册,叮嘱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训练,训练方法如下:①退走锻炼。指导患者到空旷、宽敞的位置,使其进行退走训练,1 次/d,约30 min/次;②飞燕式锻炼。指导患者呈仰卧位躺在病床上,以此开展上半身后伸,同时抬举双下肢,身体两端同时抬离床面以及交替抬举双下肢等训练动作,进行大约10 次/d;③运动疗法。使用Mckenzie 躯干肌伸展训练法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指导患者呈仰卧位躺在床上,把自己的胸部以及肩部抬起来,同时吸气,接着慢慢地放下,同时呼气。指导患者呈仰卧位躺在床上,将双腿屈曲,接着抬起臀部,将胸部挺起,注意挺直腰部,同时吸气,再慢慢放下,同时呼气。将双腿并拢伸直,抬起臀部,将腰部停止,同时吸气,接着慢慢放下,同时呼气。将上身慢慢抬起,同时吸气,慢慢放下,同时呼气。将双腿伸直,依次将其抬高。以上动作每天重复>10 次。反复搓腰。指导患者把自己的双手置于侧方腰大肌位置,自上往下,再由下往上搓10~15次,直至腰部有发热之感。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①采用日本骨科协会治疗评估(JOA)下腰痛评分表对患者治疗4 周后的下腰痛情况进行综合评分,主要由临床体征、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度3 个项目组成,总分越低说明患者的功能障碍越严重。②采用改良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定患者治疗4 周后的自我功能状态,得分越高患者的功能障碍越严重。③采用疼痛评分量表(VAS)评分法评定两组治疗2 周、治疗4 周后的疼痛程度,分值范围为0~10 分,分值越低表示疼痛越轻。④疗效评定:根据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JOA 评分改善率评定两组疗效。a.痊愈:治疗后腰腿部疼痛症状消失,JOA 评分改善率>95%,直腿抬高试验角度>70°;b.显效:腰腿部疼痛症状显著改善,JOA 评分改善率75%~95%,直腿抬高试验角度50°;c.有效:腰腿部疼痛症状有所好转,JOA评分改善率25%~75%;d.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JOA 评分改善率<2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 统计学分析系统展开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JOA 评分和OD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JOA 评分、ODI 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4 周后JOA 评分、ODI 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JOA和ODI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JOA和ODI评分比较(±s,分)
?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2 周后、4 周后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s,分)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2周 治疗4周研究组 190 6.15±1.29 2.94±0.83 1.52±0.57对照组 190 6.18±1.27 3.65±1.14 2.08±0.94 χ2 0.228 6.940 7.022 P 0.819 0.000 0.000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较之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该疾病患者主要因腰椎间盘受到外力影响或自身退行性病变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所致,可导致患者出现下肢放射痛、腰痛以及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4]。有资料显示,年龄增大可加速椎间盘退变,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即腰椎间盘自身生理性退变,腰椎间盘生理构造是导致其退变的重要基础[5]。外因主要指外界不可抗力和相关不当活动所致,如长期不良姿势、糖尿病、妊娠、嗜好烟酒等[6]。腰椎间盘突出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且康复较慢,所以加强对该疾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情况具有显著意义[7]。
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合理调整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对患者实施有计划的腰背部功能锻炼,以促进患者功能恢复[8]。同时阶梯式康复护理干预还包括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的内容有反复搓腰、飞燕式锻炼、躯干肌伸展训练以及退走训练等。通过进行这些训练,将会进一步促进患者的积液吸收,使患者的腰肌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强化患者的腰肌强度,调整其脊柱平衡性,进而稳固其腰椎关节的核心,在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基础上,使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得到一定的降低,同时能够使患者腰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得到有效促进,对于患者的腰椎发挥着有效的保护作用,可大大促进病人的韧带以及腰肌康复。有研究报告,将该干预模式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9]。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实施阶梯式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和腰椎功能,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