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卓倩 王刘霜
关键词:发热门诊;管理现状;相关因素;分析
【中圖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16--01
发热门诊为传染病防控感染期间对患者实施筛查、救治工作特殊窗口。自2019年12月在武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对感染患者早期筛查及救治工作开展成为后续防控干预关键[1]。疫情期间,发热门诊为院内防控管理难点区域[2]。既往发热门诊管理模式的开展,无法满足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需要,因此,如何完善发热门诊管理,提高预检分诊率,实施有效防控工作,防控疫情蔓延及保障医护人员安全,成为医护工作者重点管理内容[3]。文章对广西多分支瑶族山区医院发热门诊管理现状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0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广西多分支瑶族山区医院发热门诊管理情况,本次基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一站式发热门诊实施诊疗工作医务人员总计22人。
1.2 方法
1.2.1发热门诊管理中相关危险因素
①发热门诊布局不合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对院内发热门诊布局管理上,仍然为原有布局,无专门发热门诊,没有区分三区两通道,医务人员与患者同一通道,交叉感染风险升高。②发热门诊预检分诊不到位:由于早期阶段医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不熟悉,分诊护士在面对部分发热患者时,难以准确辨别患者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是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③医护人员对疫情知识掌握不足:疫情发展到后期,国家发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流行病学标准改变。诊断排查中,准确询问流行病学病史为患者诊断依据,部分患者表述不清、有意隐瞒对后续鉴别诊断造成不必要麻烦。④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诊疗职责落实不到位:发热门诊主要责任为接诊、筛查患者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依据患者检查结果决定患者治疗方案,对确诊患者需进入隔离病房治疗,排除感染患者转至普通门诊治疗。从申请采样至检验报告出具时间为3~4h,医护人员未予以对症处理,未考虑到发热患者自身需要及时治疗。⑤防控知识宣教不到位:媒体部门对新冠病情的渲染,造成群众对疫情恐慌。医护人员未能通过专业角度与患者进行交流,未能及时提供新冠相关防控知识等。
1.2.2管理措施
1.规范发热门诊布局: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在相对独立的区域设置发热门诊。按照“三区”“两通道”和“两缓冲”设置原则规范内部布局流程,保持通风良好,设置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规范各个区域的标识及流程。医务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并要求在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隔离屏障。加强通风,注意风向流动,防止交叉感染。2.预检分诊管理:院内设立唯一进出口,要求就诊患者需经预检分诊进入诊区,提高体温监测敏感性,做好人员分流。配备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手消毒液、喷雾酒精,向就诊患者发放一次性外用口罩,并指导检查患者正确配带口罩及规范手卫生。依据门诊量对门诊人力资源合理调整。分诊台为2~3名护士分诊,多位患者预检期间,协助患者排队,维持安全距离,做好“一米线”的宣教,有序候诊,测量体温。对发热患者,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等信息登记。医务人员正确进行个人防护。3.完善工作制度和流程:严格实行预检分诊制度,认真落实病人登记报告制度。修订发热门诊工作制度、流程和指引,如《发热门诊工作制度》《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消毒隔离制度》《疑似传染病患者就诊检查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要求》《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流程》等,并将工作制度、流程制作上墙,使医务人员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工作。4.人员培训:针对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及防控知识进行培训,并加强对发热门诊工作人员手卫生、防护用品穿脱培训。4.职业防护:依据预防原则及医疗操作传播风险性及工作暴露风险,规范选择防护用品,做好个人防护。5.消毒隔离:诊室内每日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进行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60分钟。地面、门、窗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随脏随清洁。体温计使用后用75%酒精浸泡,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抹布、拖把分区使用,及时清洁消毒,留观病人被服,要求用500mg~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专人专用,每日消毒。6.人员管理:如发现疑似病人时,发放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指导病人正确佩戴,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发热门诊,对疑似患者立即进行单间隔离留观。限制患者探视或陪护,对发热门诊就诊患者进行区域物理隔断,相关陪护人员重点作为高危人群管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7.健康知识宣传:根据相关文件,制作新冠防控知识板报、宣传资料,电子屏幕滚动相关提示标语,指导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正确佩戴口罩,普及手卫生及咳嗽礼仪知识,提高山区群众防控意识和能力,与山区群众一起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2 结果
发热门诊配备22名医护人员,分别来自于感染科、急诊科、内科等科室,所有人员依据发热门诊流程完善各项工作,工作期间未出现漏诊、交叉感染等现象。
3 讨论
自2003年非典爆发以来,发热门诊依据国家卫生部门相关标准启动设置用于传染疾病预防及控制模式。研究指出[4],近20年以来,随着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以及埃博拉病毒等重大传染疫情发生及发展,造成全球多数人类死于传染类疾病,而发热门诊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医疗企业防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第一道屏障,为传染病患者筛查、防控关键手段。随着新冠肺炎病毒疫情蔓延至全球,极大威胁公众健康安全。基于疫情传播性及多变性,传统发热门诊无法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求,需按照目前疫情传播情况制定完善管理方案,保障医护人员健康基础上,做好发热门诊管理工作[5]。
新型冠状肺炎作为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及管制,对其病情传播途径、治疗方案及防控干预上,多处于空白阶段,部分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仅参考2003年非典要求进行防控管理,但仍然存在较多漏洞,易出现交叉感染。为做好疫情防控管理,降低交叉感染发生,对发热门诊及感染科管理人员而言,及时发现存在风险因素,做出合理应对措施管理,为降低交叉感染及保障医护人员安全重点[6]。本次疫情管理从2020年1月至今,所有人员依据发热门诊流程完善各项工作,工作期间未出现漏诊、交叉感染等现象。进一步指出,我院初步建立发热门诊管理措施实施方案上,适应我院现状,并起着显著成效。疫情防控管理期间,做好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感染发生。通过人性化科学管理,最大程度保障医护人员安全前提下,充分发挥发热门诊团队疫情应对能力及工作效能,提高发热门诊感染防控水平及预检分诊能力,提高救治工作质量。完善发热门诊科学构建,快速完善预检分诊管理,对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工作及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尤为重要。完善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培训,优化分诊队伍,推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筛查及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可保障患者及医务工作人员安全。
综上所述,分析发热门诊中相关危险因素,及时制定合理管理措施干预,有效降低医院交叉感染率,有助于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玲,徐蓉,黄海珊, 等.发热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20,20(6):851-853.
[2]贾丹,何谦,赵淑珍, 等.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管理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5):675-678.
[3]王贤华,费军,杨秀华, 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综合医院发热门诊的防控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8):729-731.
[4]肖雪莲,林婕,胡炜, 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优化改造[J].东南国防医药,2020,22(3):307-309.
[5]中华护理学会护理管理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护理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发热门诊护理规范专家共识[J].护理学杂志,2020,35(12):1-4,11.
[6]李园,尹军花,周静, 等.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广州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的应急检诊与防控管理[J].实用医学杂志,2020,36(12):1558-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