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翔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下,绿色化成为粮食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优化粮食物流活动中的资源利用,不光对于粮食流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对中国在农业领域中实现碳中和、碳达峰也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粮食绿色物流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山东省粮食绿色物流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建立一个政府、粮食企业和社会公众多方参与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山东省的粮食绿色物流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 粮食绿色物流 激励机制 多方参与
一、引言
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地球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恶化,为了应对全球变暖的危机,人类开始重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这一背景之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人类文明走向更高级的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物流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低碳、绿色、环保等理念也逐渐渗透到了粮食物流之中,实现粮食绿色物流是必行之路。在过去的几十年来,我国的物流发展从起步阶段然后再到发展,直到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融入了国际物流。物流在我国还处于一个相对的落后阶段,我国粮食绿色物流的推广激励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还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粮食物流作为农产品物流的一个分支,是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枢纽,适应当前低碳经济要求实现粮食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能够使到全社会都积极的参与,并且充分的调动各方的力量来激励粮食绿色物流,是推动粮食绿色物流发展的根本问题[1]。
二、山东省粮食物流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山东省粮食物流还处于一个高成本低效率的阶段,绿色物流程度较低。
(一)粮食生产现状
山东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也是粮食生产大省,近年来农业发展迅速,连续几年粮食产量稳定在千亿斤以上,占全国1/8,农产品的出口量占全国近1/4。2020年山东省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089.4亿斤,比上年增加了18亿斤。2021年,山东省又实现了夏粮丰收,总产、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达到了527.4亿斤,比去年增加了13.6亿斤。
(二)粮食仓储现状
仓储设施方面,山东省现有的仓库规模较小,布局分散,功能不健全,粮食损失严重。而且省内粮食仓库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的仓库利用率较低,存在着空置的问题;另一些地区仓库负荷较高,急需建设更多的仓库。此外,大型粮食仓库的需求量大,缺乏高标准粮库以及大规模的粮食物流中心。
(三)粮食运输现状
山东省的内陆地区的粮食物流以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为主,沿海城市以海运为主,港口运输实力雄厚,粮食物流潜力巨大。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粮食四散化运输,即通过散装、散卸、散运、散存等方式来进行粮食运输,与普通的包装运输相比效率高,成本低,同时可以减少粮食的损耗。山东省的“四散化”运输起步较早,首先在烟台,青岛,日照等港口城市进行推广使用,同时山东省的一些内陆城市也逐步开始推广。近几年在“四散化”运输的推广过程中,山东省粮食的运输方式日趋灵活,南北海运贯通,粮食物流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3]。
三、山东省粮食绿色物流存在问题
(一)政府管理有待加强
山东省的粮食物流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但是粮食绿色物流的观念还是比较落后,组织化程度较低,缺少对于整个物流链的整体布局。首先,粮食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其次,实现粮食绿色物流需要协调物流管理,界定好物流管理部门职能,当前对于粮食绿色物流进行监管的过程中,部门职责不够清晰,迫切需要建立粮食物流专门管理机构进行专项管理。此外,关于粮食绿色物流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大多数的评价体系仅仅是针对农产品绿色物流,对于粮食物流细化的评价体系还不健全。这可能导致粮食企业不愿意绿色化,同时也会因此增加政府的管理成本。最后,当前我国关于粮食企业绿色物流的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还没有完善,迫切需要适应当前低碳经济的绿色物流激励机制[4]。
(二)粮食企业积极性有待提高
山东省的粮食企业众多,但大部分企业仅局限于自身的利益,缺乏社会责任,绿色化程度较低,落实粮食绿色物流的积极性较低,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 物流设施与设备。当前山东省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仓储设施和运输设施难以满足当前粮食物流的巨大需求,现有的陆运、海运规划不合理之处也影响着粮食绿色物流的发展。此外,粮食物流的标准化程度较低,山东省的许多粮食物流的主体是小农户或者小企业,许多硬件设施和粮食运输设备规格不一致,企业与企业间的物流环节受到影响,机械化程度受到制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 物流信息化。在山东省过去的粮食物流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够畅通,粮食供需信息不能够及时的交流,常常会造成粮食在运输以及仓储过程中产生损耗和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对于粮食物流废弃物排放的控制。信息化是粮食绿色物流的必然要求,山东省的粮食物流信息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能够整合粮食物流信息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大数据平台。
(三)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粮食及粮油产品的消费品种多种多样,社会公众对于粮食绿色物流认识还处于一个较低的程度,对于粮食物流行业中低碳水平的关注也较低。在消费领域,消费者在购买成品粮油时安全意识不高,不能够关注保质期、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同时,社会公众的消费观念导致他们往往追求包装华丽,忽视粮食包装是否使用低碳环保材质等环保问题。对于粮食企业的物流活动,社会公众大多关注粮食的质量以及物流时效等问题,很少关注在物流过程中是否绿色环保。
四、激励机制设计
粮食绿色物流的实现单靠政府出臺相应的政策难以有效的推进,为此,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粮食企业、社会公众三方积极参与的激励机制。D7777E48-A4C1-4BA7-888A-B85C56E56482
(一)政府行为
粮食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对粮食企业的绿色物流进行监管和激励都是必须的。针对当前粮食绿色物流存在问题,结合激励理论,本文认为,各级政府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1. 用法律法规手段激励粮食企业实现绿色物流。由于粮食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粮食企业对于实现绿色物流缺乏动力,这就需要政府对于粮食企业的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和物流监管体系。首先,要以法律法规手段来规范粮食绿色物流,通过制度建设强化对粮食企业物流的监管,比如参考欧美国家的相关制度,实行排碳收费制度和许可证制度。最后,政府在实施扶持政策的时候,应该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提高相关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物流政策的连续性和透明度[5]。
2. 完善粮食物流运输设施,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粮食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运输设施的完善和粮食物流体系的建设,山东省应当针对沿海城市与内陆城市不同的特点规划,一方面发挥青岛、烟台、威海等一些港口城市的运输优势,大力发展海运,做好连接东北与南方的交通枢纽,也为粮食国际贸易提供交通便利;另一方面,在畅通本省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基础之上,建设内陆城市粮食物流节点,增加粮食物流专线,完善铁路网络,发挥山东省的农业优势和运输优势,打造山东粮仓[6]。
3. 培养粮食绿色物流的专业人才。粮食物流要实现低碳化绿色化的发展,离不开各行各业人才的支撑,粮食物流的管理需要物流方面和农业经济方面的高学历人才,同时也需要大量能够熟练操作粮食装卸、运输的一线工人。所以,为了推进粮食绿色物流,一方面要对于管理方面的高学历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另一方面也应对于一线工人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设立绿色物流技术培训课程,完善相关职业技术资格证制度,对于粮食物流行业中的工人进行资格认证[7]。
(二)粮食企业
要促进粮食企业实现粮食物流的绿色化转型,可以从生产端和销售端两方面进行激励。
1. 生产端。粮食绿色物流的实现离不开粮食生产企业的作用。首先,粮食生产企业需要激励物流各环节技术创新,加强粮食绿色物流科技创新,培育创新型粮食企业。其次,通过规模化加工的方式来提高加工效率,将粮食物流环节与流通加工环节相结合,提升粮食物流的效率。最后,激励粮食企业实现绿色化还应充分发挥物流信息技术的作用,建设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提高信息传递效率,降低在物流过程中的沟通成本。
2. 销售端。粮食销售商在粮食绿色物流当中也有巨大的作用.可以通过一定措施激励提高粮食物流绿色化水平。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对于绿色粮食的宣传,在粮食领域对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进行专门认证,提升消费者的认可度。在进货渠道的选择中,粮食销售商可以选择以绿色物流为主的粮食企业进行进货,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优先选择成本低、碳排放量少的物流渠道。此外,在粮食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对粮食物流进行绿色化管理,控制粮食物流的碳排放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既是粮食物流的消费者,又是粮食物流过程中低碳行为的监督者。社会公众需要价格低廉,服务周到、安全保障的绿色粮食。同时对于粮食企业中的低碳行为,作为公众也有着监督的责任。一方面需要激励社会公众低碳消费,树立低碳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监督也是十分重要的,在粮食物流过程中,社会公众应当对粮食绿色物流行为进行监督,对于超标排放、污染环境等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五、结语
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粮食物流也必然要走向绿色化的方向,这一过程需要政府、粮食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以山东省的粮食绿色物流为研究对象,分析山东省粮食物流的问题和现状,最后设计一套多方参与的激励机制,以推动山东省粮食绿色物流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首先,当前粮食绿色物流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需要完善粮食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粮食物流过程的监管,同时发挥积极作用,采用惩罚与奖励结合的激励措施来激励粮食绿色物流。
其次,粮食企业在进行粮食物流过程中存在着积极性低的情况,政府在针对粮食企业进行管理过程中,应当对于粮食企业实行补贴,从经济效益出发,一方面提高粮食企业的绿色物流意愿,另一方面还要增加粮食企业的经济效益。
最后,社会公众对于粮食物流绿色化的参与程度较低。社会公众应当增强低碳环保意识,对粮食企业粮食物流过程进行监督,积极提出对于政府政策以及监管方面的建议,有效的促进粮食物流绿色化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胥健.对做好现代粮食物流项目建设的再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19(01):51-54.
[2]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实施意见[J].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8(04):1-6.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26):30-35.
[4]杨煜舟.低碳物流技术应用的阻碍因素分析与激励机制研究[J].纳税,2017(30):181.
[5]薛小力. 低碳物流技术应用的阻碍因素分析与激励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6]马宏声. 黑龙江省大宗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4.
[7]褚肖依,安立华.山东省沂水县电子商务环境下粮食物流发展策略探讨[J].森林工程,2015,31(05):150-155.
(作者單位: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D7777E48-A4C1-4BA7-888A-B85C56E56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