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一大召开历程回顾

2022-06-10 21:11邵明众
百年潮 2022年5期
关键词:张太雷纲领青年团

邵明众

近代以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是中国青年孜孜以求的梦想。五四前后,一群新青年觉醒起来,从改造社会出发,走上了救国救民的新路,又在对社会主义思潮的辨别中认定了马克思主义。从上海渔阳里到广州东园,一群19世纪的“90后”“00后”的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帮助下,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5月5—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5人,代表15个地方团组织、5000多名团员。中共中央领导人陈独秀、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审议了团纲,审议了有关团的规章制度的决议案,决议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加入青年共产国际,并且选举了青年团的中央领导机构。团一大的成功召开使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完全统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明确纲领和具体奋斗目标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正式诞生了。而后,青年团组织几经易名,最后定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时至今日,青年团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光辉历程。100年来,在党领导下,广大团员青年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进步不懈奋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的建团和整团活动

1919年3月,共产国际(第三国际)正式成立。短短两个月后,中国就发生了五四运动,引起共产国际的关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后成立的苏俄政府于1919年7月25日、1920年9月27日、1923年9月4日三次发表对华宣言,表明了列宁友好的对华政策,进一步促使中国先进分子接受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1920年4月,在共产国际批准下维经斯基偕同秘书马马耶夫和翻译杨明斋来到北京,试图摸清五四运动的情况,探索是否能与中国的进步力量建立联系。

在北京,维经斯基与李大钊等人会见。接着,在李大钊的介绍下,他又前往上海拜访了陈独秀。经过接触和商谈,陈独秀接受了维经斯基的建议,于8月成立了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会谈中,维经斯基曾提到苏俄青年团的情况。正如1920年8月17日,维经斯基写给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信中提到的,“我在这里逗留期间的工作成果是:在上海成立了革命局”,他还提及了想要把有进步思想的青年吸收到“总的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去,并选择团的代表参与革命局的问题。这种情况下,陈独秀决定“收罗左倾及有革命性的青年,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从青年中培养和挑选预备党员。根据张国焘回忆,在陈独秀看来,上海小组应立即进行的各项工作,其中一个就是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或可说是共产主义预备学校。

这说明一开始陈独秀等人试图将青年团作为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希望当时共产主义思想尚未具有普遍影响力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把倾向各种社会主义者,尤其是无政府主义的青年,聚拢起来从事社会革命,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把他们吸收进入中共组织之中,来扩大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远东书记处领导人舒米亚茨基的讲话则表达得更加直接,他清楚地知道中国的青年运动阶级成分不够纯粹,并非无产阶级的运动,但是依然试图把青年团作为一个筛选和转化进步青年的学校来运作,因此过早地提出共产主义青年团无疑是不合适的。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不同信仰的青年之间冲突难以避免。为了更广泛地凝聚各种思想倾向的青年,青年团一开始被称作“青年社会革命党”,但是经过多达九次的会议后,还是确定了叫社会主义青年团。因为名称问题上意见难以统一,有无政府主义思想倾向的青年宣告退出。

1920年8月22日,上海社會主义青年团成立,图为部分团员合影,前排左为罗亦农(罗觉),右为袁笃实(达时);后排中为俞秀松,右为谢文锦

俞秀松

最终,1920年8月22日,在陈独秀的倡议下,派出党小组内最年轻的俞秀松出面主持,以施存统、俞秀松、沈玄庐、李汉俊、金家凤、袁振英、叶天底八个人的名义,创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俞秀松为书记。因为“社会主义”和“青年团”的英文开头字母分别为“S”“Y”,所以当时社会主义青年团简称“S.Y”,团址设在上海霞飞路渔阳里6号。在俞秀松为书记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联络下,也是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领导下,从1920年8月至年底,北京、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相继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一开始,青年团并未明确限制年龄,年长的陈独秀、李达、杨明斋也参与其中。基本上每个星期举行一次会议,大家搬来椅子,坐在一起就开始谈,并没有一定的形式。为了便于团结、培养进步青年,于1920年9月在团的机关创设了“外国语学社”,杨明斋为负责人,俞秀松为秘书。外国语学社以公开办学的形式,掩护党、团的活动,学员少时为二三十人,多时达五六十人,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1921年8月初,中共上海地方组织选派的130多名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抵达莫斯科,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编为中国班,随即建立旅俄中国青年共产团,负责人罗亦农,团员有任弼时、萧劲光、刘少奇等。

上海外国语学社旧址

张太雷和施存统整顿青年团

5C6940E3-0EB2-4303-926D-9C7480CD69F9

到1921年5月前后,各地青年团先后出现了组织涣散和活动停顿的现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各地的团组织没有确定明确的信仰,遇到事情,常常提出不同的方案,难以磨合。二是由于本来上海青年团承担着事实上的核心作用,但是维经斯基离开后,团的经费不稳定,上海青年团组织成员大都去苏俄留学,因此工作难以继续展开。正如1922年4月1日的《先驱》第五号指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运动,第一期……因为缺乏全国集中组织的缘故,所以过去的团结只不过是很少的人数,即人数不少,亦不过像‘一盘散沙实在没做出几件具体的事业来。”各地的早期组织急需要全国统一的领导机构。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在这次会上,讨论了青年团工作问题,张国焘回忆说:“青年团工作之联系及指导问题……都只略略谈到大要,就决定交未来的中央负责处理。”李达回忆说,会议中决定:“各地都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从团员中提拔进步分子入党。”1921年6—7月,张太雷回国,决心根据青年国际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局的决定,对青年团组织进行恢复和整顿,促使青年团组织再次活跃起来。11月,张太雷主持并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一是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名称;二是规范了命名,“各地方团以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名之,为本团之一部”;三是表明了主义,团“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行社会改造及拥护青年权利为宗旨”;四是明确了职权,明确团中央机关尚未建立之前,以上海团的机关代理团临时中央局。同时,作为中共中央局书记的陈独秀签发《中央局通告》,要求全国团员人数在8个月内数量要超过2000人,还要求各地切实“依新章从速进行”。1922年初,施存统回国后到了上海,担任青年团的临时中央局兼上海团的负责人。在他和张太雷等人共同努力下,在团的章程的指导下,团的组织开始恢复,工作也逐步开展起来。从1921年11月到1922年5月,全国已有18个地方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数量有5000多人。根据团的临时章程规定,正式建立全国性质青年团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了。

1922年2月22日,施存统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理书记”之名向全国各地青年团组织发出通知:“于2月12日开会,议决开全国大会,其办法如左:1.会期一礼拜,从四月一日起。2.地点在□□。3.代表每区二人,超过二百人之区得增派代表一人。4.代表盘费,由各区自筹。急开全国大会之最重大理由有二:一、议决正式章程,组织正式机关,以联络统一全SY运动;二、预备在五月一日,做大规模运动。贵区对于此事有何意见,望速示复!”

虽然团临时中央在1922年2月筹备团一大时把时间定在了4月1日,地点定在了上海。然而,由于1922年3月社会主义青年团忙于组织反对基督教学生运动,仍然按照预定4月1日召开团一大已经不现实。在地点上,考虑到上海开会也很不安全,团组织发展状况较好的广东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负责人谭平山遂提议改到广州召开,因为“比较的自由”。根据张国焘的回忆,考虑客观情况和当时的形势,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局最终选择将马克思诞辰纪念大会、团一大、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三会合并放在广州召开。

1922年4月,陈独秀在上海会见达林以及社会主义青年团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处的成员张太雷、刘仁静等,讨论团一大议程和有关组织事项。为了抓紧时间起草大会文件,达林与蔡和森、张太雷先行去汕头、广州。其中达林代表青年共产国际,张太雷代表筹备代表大会的组织处,蔡和森代表中共中央。4月中旬,他们从上海起程,乘船先到汕头,准备再由汕头赴广州。1922年4月19日,到汕头后,他们相互配合拟定了青年团纲领和章程草案以及各种决议草案。1922年4月25日,为了安全起见,达林和張太雷、蔡和森先后乘轮船经香港赴广州。达林在回忆录中错将蔡和森记作尚在莫斯科的瞿秋白。不过,团一大筹备会记录明确记载,“达林的草纲,众以为有不妥处,推蔡和森修正”。团临时中央局书记施存统的回忆证实说:蔡和森在青年团代表大会中起了很大作用,“大会的几个主要文件是他起草的”。

张太雷

从4月27日至30日,根据达林建议,中共中央局在广州素波巷19号(今广州第十中学院内)召开党、团干部会议。陈独秀、张国焘、张太雷、蔡和森、谭平山、林伯渠等20多人讨论了一次劳大和团一大以及对国民党的态度问题。

5月1日至6日一次劳大召开,陈独秀等人到会讲话,张太雷代表社会主义青年团致贺词。会后,张国焘等人离开广州,而陈独秀则仍留在广州,指导青年团大会的工作。在劳动大会期间,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筹备工作陆续展开。5月1日下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一大筹备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决定将设立“中国SY第一次大会办事处”,由总务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审查委员会组成。2日,总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俞秀松为主任,总务委员会下设三股,并就会议有关文件的起草进行分工。3日,总务委员会举行第二次会议。陈独秀始终在关注和指导团一大的工作。陈独秀出席了筹备团一大办事处总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讨论了达林起草的青年团纲领,认为有不妥之处,推举蔡和森进行修正;会议通过了张太雷起草的青年团章程;会议还决定,由张太雷起草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各团体之关系,由施存统起草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报告,由陈公博起草教育改良问题等事宜,由陈独秀负责起草“中国青年工人之经济状况及改良之奋斗”议题的有关文稿。

团一大正式召开

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5月5日下午,团一大的开幕式在广州东园的一个广场上举行(关于具体场所,高云鹏考证指出:“5月5日的大会开幕式是在东园‘新世界游乐场中‘演出粤剧、魔术、杂耍的演出场地召开的,而5月6日至10日的会议是在东园小溪上西边那间约700平方米的‘双层木阁楼召开的”)。5C6940E3-0EB2-4303-926D-9C7480CD69F9

开幕式的主席台,设在一个茅竹搭起来的棚子里。主席台正中挂着一幅马克思画像,画像下面是一个讲台,张太雷主持会议。这一天正好是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以此明确表明团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出席大会的代表共计25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广州、长沙、武昌、南京、唐山、天津、保定等15个地方团组织。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朝鲜青年代表太洪,中共中央局领导人陈独秀、张国焘,以及彭湃、刘尔菘、张善铭、郭瘦真、周其鉴、李启汉、谌小岑、胡占魁、王果等人出席了会议。此外出席全国劳动大会的代表及来宾1500多人也出席了大会开幕式。25名团一大代表名单有4人长期难以确定,直至苏联档案解禁,全部25名代表名单才公之于世。他们是:蔡和森、邓中夏、张太雷、许白昊、方国昌(施存统)、俞秀松、易礼容、王振翼、陈子博、谭平山、莫耀明、李树彝、吕一鸣、王仲强、谭植棠、金家凤、张仲毅、张继武、张绍康、梁复燃、陈公博、叶纫芳、李峙山、梁桂华、谢英伯。

因尚没有会歌,经大会主席提议三呼“社会革命万岁”,大会全体起立,向前一年牺牲的黄爱、庞人铨致哀。张太雷致开幕词,讲道:“社会主义青年团一方面为经济革命运动,同时联络各种革命势力,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势力。今天又是马克思的诞生纪念日,我们纪念他,非因他是大学问家,而是因为他是革命的实行家,而且与其他社会改革家不同,他指出革命的方法—经过无产阶级专政,达到共产主义的社会。”陈独秀作了题为《马克斯的两大精神》的讲演。青年共產国际代表达林也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国际帝国主义与中国及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演说。在青年团大会结束后,陈独秀同其他青年团的代表返回上海。

大会一共开了六天,共举行了八次会议。会议先后听取了方国昌(施存统)代表的青年团临时中央局和上海团的情况报告,以及各地代表谭平山(广州)、邓中夏(北京)、易礼容(长沙)、莫耀明(南京)等人所作的关于本地团的情况报告。10日下午,大会讨论了选举中央执行委员的办法。邓中夏提议先提出候补人;施存统提议中央执行委员凡SY团员都可推举,先推为候补员,到会每人至多各提一人,过半数通过,无记名投票。

施存统

高君宇

10日晚,会议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团的纲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明确提出“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当晚,大会还讨论通过了《青年工人农人生活状况改良的议决案》《关于政治宣传运动的议决案》《关于教育运动的议决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各团体的关系之议决案》等文件,并一致同意加入共产国际领导的无产阶级青年国际组织—青年共产国际。原本按照青年共产国际二大出台的章程,属于共产国际的组织,一律要以共产主义命名。但是考虑到当时的中国时局复杂,为避免反动势力的迫害,大会认为公开提出共产主义名号的时机还未到来,加上为了更广泛地吸引凝聚青年,最终团还是选择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一名称。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投票选举,高尚德(高君宇)、方国昌(施存统)、张椿年(张太雷)、蔡和森、俞秀松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冯菊坡、林育南、张秋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11日,在团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方国昌被推选为书记,团机关报《先驱》的编辑由蔡和森担任。会议决定俞秀松、蔡和森、方国昌三人住上海。张椿年、高尚德两人住广州,高尚德未到以前,以候补委员冯菊坡代理其职务。

团一大实现了青年团组织指导思想的统一

马克思说:“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是人们用以判断这个政党的活动性质与水平的界碑。”团的纲领,就是团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方略,是团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是团想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标志,规定着团的奋斗目标,指明团的前进方向。中国的革命运动应当如何革命,团结谁?斗争谁?维护谁的利益?团一大较早提出了较为成熟的革命斗争策略。

团一大讨论通过的团章、团纲高扬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其中很明白地说:“社会主义青年团为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团体”,这表明青年团已经知道以前那种不标明主义的方式是走不通的,青年团以前走过的弯路,吃过的苦头不能再来了,所以他们十分明确地打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大旗,让青年们在这个旗帜下汇合起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以下简称《纲领》)一开始就是从世界的眼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思考问题。根据严谨的科学理论,团纲提出了科学的预言:

第一,提前17年就准确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必然会爆发。《纲领》详细分析了当时“最近十年间的世界情形”,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也暴露出来,尤其是欧美资本帝国主义的资本主义大企业发展越来越大,可是产品仅仅销售在本国远远不够,还想占有别国的市场,抢夺原料产地。“现今他们竞争最烈的大市场就是亚洲。因此印度、中国和高丽等国就特别受世界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

《纲领》分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所签订的合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该体系的形成,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逐渐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而实际上只不过各自都有自己的打算,会议中的分赃问题,肯定会为“第二次世界战争的导火线”。后来,正如团的纲领分析的,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激化了德意日国内矛盾,它们先后在世界各地发动一系列侵略性战争,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5C6940E3-0EB2-4303-926D-9C7480CD69F9

第二,《纲领》提前近20年预言日本和美国的战争将不可避免。华盛顿和日内瓦会议,也不过只是为将来的大战暂缓一些时日而已。因为列强一方面要借助这些所谓的和谈会议,积蓄力量,以图再战。另一方面,则加紧侵略和掠夺弱小民族,来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证实了《纲领》的分析。

《纲领》分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列强更会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各资本主义的国家,都以中国“有广大的肥美土地,多量的贱价原料和多数的消费人口”。因此在列强眼中中国只不过“是一块肥美之肉”,他们都“想夺取比较他国更多的权利,遂至互相争夺”,这就造成中国一直被列强欺凌的状况。

1922年5月15日《先驱》第八号上登载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大会的相关报道与团的纲领及章程

《纲领》分析,帝国主义列强想要达到侵略的目的,自然要努力破坏中国的独立和自强,扶植军阀使之互相争斗,以收渔人之利;同时又因为列强间利益的冲突,它们会各自特别扶植各自的军阀势力使之互相争斗。这样中国就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地步,列强就会趁机瓜分中国。除了列强、军阀之外,还有“一班由国际资本养成的外国资本家走狗、汉奸、卖国党,在现在及最近将来更能把中国一切的经济生命尽量卖给外国资本家,例如种种权利之割让,最廉价的原料之输出,最廉价的劳力之供给等都是”。在这其中,中国的大城市又会出现一些“欧化的资产阶级”,他們也采取外国资本家同样的形式来剥削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这不能不导致中国社会的衰落。

在分析清楚了中国革命的敌人是谁之后,团的纲领指出,中国的出路在于:

第一步,进行民主革新战争。组织“中国社会的最多数最重要的分子”,也就是“农人、小商人和小工厂主或工厂主以及知识者等小资产阶级”进行“反抗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抗本国封建武人的压迫”。《纲领》认为,“这种反抗封建的民主革新战争,在政治和经济进化之历史的过程上有重大的意义”。根据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我们无产阶级和最苦的农民都应该援助这种革命的争斗”,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造成无产阶级的真实力量”。这一点可以说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基础。由此,从团一大发端,中共的革命策略已经开始考虑现实的问题。后来在党的二大上,再次确认了这样的观点。

第二步,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纲领》指出“接着民主的革命成功,便会发生无产阶级对抗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这种革命之目的是采用劳农制度,即是将政权归诸无产阶级”。而“这种革命实现之快慢”,最终依靠“世界状况及中国无产阶级组织能力和战斗能力之强弱而定”。

根据以上的分析,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将自己定位为“中国青年无产阶级的组织”。具体行动上:

要在政治方面“铲除武人政治和国际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争取“工人和农人在各级议会和市议会中应获得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应有绝对的自由权”。

在经济方面,维护青年工人利益,促进男女平等,保证女工的产假权利。

在教育方面,促进青年的知识和社会觉悟,以启发并养成青年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及批评力,使一般贫苦青年得受初步的科学教育。

在思想文化上,“帮助各种青年团体反抗各种迷惑青年、阻损青年思想进步的政治或宗教运动。”

在基本战略上,团的纲领指出,“解放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问题是一个世界问题”,“要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非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共同起来革命不可”。

1921年3月,俞秀松受青年共产国际邀请赴莫斯科参加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同时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俞秀松向大会作了题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在青年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报告虽是初步的,但已具有学运必须与工运相结合,把中国青运与世界青运密切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思想。其大会发言赢得国际共运界甚至革命导师列宁的赞誉。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是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芒,具体联合中国现实状况,较早提出了较为成熟的革命斗争策略,对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积极探索的历史文件。

团一大建立了初步完善的团内规章制度和行动方案

除《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团一大还讨论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青年工人农人生活状况改良的议决案》《关于政治宣传运动的议决案》《关于教育运动的议决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中国各团体的关系之议决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与国际青年团之关系议决案》等文件。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是团的第一份正式章程,使初生的青年团有了正式的团内章程。共有九章,包括团员、组织、纪律、会议、报告、机关、经费、机关报和附议决案五则,为团组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规章制度。关于入团的年龄,章程规定凡是15岁以上至28岁以下的青年,认同团的纲领和章程,即可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凡年满28岁仍在团组织中的人员,称之为特别团员,只有发言权。不过附则中又补充如果实在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特别团员也可以有被选举权。关于团费,团员入团第一次要缴5角钱,以后每个月缴1角,劳动者入团费用免缴。当时,1919年、1924年北京的米价每10斤平均价格分别为0.54元和0.79元。所以5角钱差不多相当于10斤大米。后来团二大修改团章,考虑实际情况又把这个费用降低了,第一次入团缴费只用缴1角即可,失业及在坐牢的团员不用缴团费,穷苦的团员同志酌减免缴。还规定,团的最高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并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出中央执行委员会,任期是一年。中央执行委员会总负责人由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相互选举而产生,这个总负责人团一大称呼为“书记”,到了团二大改称“委员长”。中央执行委员会下设书记部、经济部、宣传部。当时团的基层组织被叫作“小团体”,规定各“小团体”每周开会一次。后来团二大时改称“支部”,并沿用至今。总的看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虽然经过后来的实践证明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但是这宣告着青年团的第一份正式章程(之前有过一份临时章程)的诞生,对团内规章制度建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团一大旗帜鲜明地打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制定了一系列的纲领规章制度,使得新生团组织健康茁壮发展起来。团一大选举产生了团的中央领导机构,则使得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组织上的完全统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简称“团中央执委会”)就此诞生。团一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明确纲领和具体奋斗目标的全国性的先进青年组织正式诞生。

(责任编辑 杨琳)5C6940E3-0EB2-4303-926D-9C7480CD69F9

猜你喜欢
张太雷纲领青年团
改革开放以来张太雷与青年运动研究综述
1992—2022年张太雷研究综述
“青年团早期组织创建与‘团一大’ ”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张太雷研究的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向
张太雷:化作惊雷震碎旧世界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普京的总统竞选纲领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的竞选纲领
统一俄罗斯党的竞选纲领
青年团北平市工委办青年团学校干部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