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学科教学的根本目标已经从知识的传授转向到生命质量与价值的提升上。现今使用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从内容上来讲,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人对生命的感悟,为“教”与“人的生命发展”联系起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作为当代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教材文本内容发现、整合、重构关于“生命”素材进行视角,以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更为语文教学从“教材”走进“生命”,使师生的“教”与“学”都能够从生命立场去思考、去辨别,构建一种基于新常态学习的生命教育,释放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彰显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1]。
一、换视角:于文本人物的生命再识自我与作者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与价值感唤醒。”这话直白而有深刻地指明:教育是一项具有生命活力的事件。但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致力于“鲜活的‘生命体能否熟练地于学习、生活中运用汉语这门语言”,却并未关注“生命体”的生命情怀、民族精神及人格形态,致使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与价值被弱化,且失去活力[2]。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切不可小看他们,认为他们的年龄尙小、阅历不丰,根本不懂的“生命至上”。其实,他们有着基于他们年龄、心理的一种“生命”领悟。例如,《老王》(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课堂上,教师一改往常的教学设计,致力于学生在“对话”中识生命。对话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与文本内容的对话。精读“我常做老王的三轮……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让学生从“蹬三轮”“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田螺眼,瞎的”“偏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等词语中识得老王生活的“苦”;读“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让学生从“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不要钱”等语句中体会老王的“善”。从生活的“艰苦”与人的“善良”对比思辨中,领悟到“老王”的“活命”状态。
二是,与自我生活的对话。与自我的“活命”状态进行对话,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业”“生理”及“居住”三方面尝试进行归纳,并按照“学业对职业”“生理对生理”“居住对居住”的逻辑关联对比“老王”与“自我”,找到老王“活命”状态与自我“活命”状态的“同”与“异”,自然而然地进行自我反思,主动地思考自我生命的价值与质量,初步领悟到“生命质量”“生命价值”与“经济条件”并无显著的关联。
三是,与文本作者对话。以“问题”为驱动,让学生从“文本构思”“文本立意”“作者背景”等维度与文本作者——杨绛进行对话,意在让学生从直观地词语、句子、内容中架起一座连通“自我”与“杨绛”的连心桥,自然而然地走进杨绛,进而让学生水到渠成地关联、对比杨绛与老王的“活命”态度,聚焦于“老王去世后,杨绛之心的‘不安”,并主动地思考“杨绛‘不安的缘由”、辨析“杨绛‘不安到底该否”,同时也推动学生从老王的“苦”与“善”,强化学生对“生”与“死”的认知,对“生命至上”产生懵懵懂懂的高层次认知,引领学生主动地进行“生命”与“生命”的对话。
通过符合逻辑惯性的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向自我,更结合自我阅历与情感体验穿过文本“见”到文本作者,穿透外显的语言“挖”到文本的内涵,进入一种“生命场”,实现生命对生命的解读,生命对生命的理解。在一次次的思维激活,情感唤醒中,领着學生“沉入到词语”的深处去,领悟到“平平淡淡,无阴无晴”中的“苦心经营”,感受到“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在一次次的灵魂叩问中,不断地丰富着学生的心灵,也丰富着学生的语言。
二、重思辨:借助立体化文本引领少年生命成长
素质教育深化推进的今天,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浸润生命教育?已有许多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进行了诸多尝试。
在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他们持续地创新、创造,努力的探寻、探求,能够引领少年生命成长的生活氛围。结合以往的探索与实践,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发:
(一)整合教材资源,领悟生命至上的内涵
新课改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教教材”转向为“用教材教”,却也彰显出教材对师生“教”与“学”不可替代的地位。教材内的每一个单元、每一篇文本,都对学生的茁壮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叶澜教授说过:“一个具有生命自觉的人,无论在与外部世界的作用中还是自我发展的构建中,都是一个主动的人。”为学生创造参与“生命”大主题的探索机会,对他们领悟“生命至上”的内涵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笔者为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个体意识以及独立的人格,选定了“生命”这一主题的文本,分别为:余华经典作品《活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师陀的《说书人》、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及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并确定了《活着》为主要文本。
课堂上,教师一改单刀直入地“说生命”,而是引领学生从“活着”联想到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话:“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让学生对“活着”生出深探的欲望,进而从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深刻地认识到:活着本身很艰难,延续生命就得艰难的活着,正因为异常艰难,活着才具有深刻的含义,进而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思考,并顺利地走进多篇文本中的“生命”。
《我与地坛》集中思考和表达了“生命”的困难与意义,这是史铁生在漫长的艰难岁月里对生命循环反复的思考咀嚼和叩问所得。作者赋予了地坛里面所有的生物生命活力,通过作者的描写,表达出作者对地坛一草一木浓厚的感情。园子里的一切事物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些事物都是美好的,又是残缺的,随着时间的迁移展示了生命的过程,启示人们珍惜生命、珍惜当下。
《最后一片叶子》是一篇充满人性之美的文章,琼西和苏的友谊、贝尔曼的牺牲精神以及最后一片叶子所蕴涵的深远意义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却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人们不断向前,去改变现状并追求美好的明天,那就是人性的真、善、美。同时,通过对极端环境的营造来进一步剖析人性最为隐蔽的层面,进而引入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上,这些有机因素的组合触及了人类情感深处,“在短暂的人生路上,人们应如何去面对?”与《我与地坛》相同的是,两篇文章都以不同的心境选择了“活着的路”,但《说书人》中的主人公却走上了另一条自己的生死无法选择的道路。作者通过“说书人”孤苦、善良、被弃三方面的叙写,比较完整地刻画了作为社会底层一个“苦人”的形象。然而,更准确地说,说书人是一位旧时代“多余人”的形象。”从生病到病重到死亡这个动态过程的描写,它固然是为了渲染说书人故事的悲情性,同时死亡过程的强调与完整言说,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对生命价值——说书人的文化价值的叩问,是为了不断地反拨社会认识价值与文化意义的价值。同时是作者对生命寂寞无常的感叹。“说书人”中年时也曾感动过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听书人,但时间流逝听客们老去、离开,“说书人”自己也逐渐老去终于了结一生。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寂寞无常”这一亘古不变的哲学命题的思考。399EC4B6-D604-47E4-8CE4-AF09ADACF4F0
从《活着》看向《我与地坛》《说书人》《最后一片叶子》及《品质》,就走进了神秘多变的“生命”,从“变”中领悟到“不变”——生命至上,认识到:生命的高度在于宽度和深度的延伸,而不仅在于生命的长度。
(二)重构分层议题,推动生命格局的进阶
生命的“宽”与“深”不能够局限于“自我”,因而作为当代一线的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根据生命的高度外显,即:“我”“家”“国”构建进阶式议题,使学生探索议题中推动生命格局的进阶。以统編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教师在教学本教材时,选取第一单元的《“飞天”凌空》,第二单元的《回忆我的母亲》《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藤野先生》,第四单元的《背影》《我为什么而活着》七篇文章,以“人生”为主题,立足教材,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之下不同文本中所蕴含的同一个思想内核,逐步达成探寻生命价值高度的教学目标。教师将七篇文章整合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作进一步的层次划分,在“人生”主题的整合体系下,再将其分布到三个子议题中(见图1)。
以个体的“我”为子议题,整合《列夫·托尔斯泰》《美丽的颜色》《我为什么活着》三篇文章中的独立人物形象,以坚毅、深邃的精神世界启迪学生对生命中“自我价值”的思索。《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如“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这里作者通过写眼睛来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美丽的颜色》一文最大的特色是生动细致的描写叙述,如对残破的顶阁小屋的描写,再如对人物深入细致的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做深入细致的描写,从而反映出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开门见山回答作为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他活着的三个理由或三个目标,作者用“纯洁”“强烈”两个词来形容这三种感情,它们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奋斗不息的强大精神动力。
以社会中的“家庭”为子议题,整合《回忆我的母亲》《背影》两篇文章中父亲。母亲的人物形象,有效触发学生的亲情体验,促使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相融合。《回忆我的母亲》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朱德从广阔的社会背景去追述一位平凡母亲的事迹和对自己一生的影响,在简明平实的叙述语言中,流露出思念母亲的真挚感情。《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最后,教师以“国家”为子议题,整合《“飞天”凌空》《藤野先生》两篇文章中在群体中闪闪发光的爱国主义情怀,触发学生将生命价值放到“国家”层面。《“飞天”凌空》这则新闻实时地记录了前中国跳水运动员吕伟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夺冠的情景。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以及以印度观众“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也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藤野先生》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穿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
议题的整合重构使得学生其对于生命价值的探寻上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之上,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感慨,对于人生方向和价值的思考。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教”理当站在“生命教育”的立场,以一种积极的、发展的、美好的眼光去审视教材文本,通过多维度地辨别为学生提供体验生命价值、感悟生命意义的平台,使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促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释放出“光”与“热”,推动每一位学生走进生命,领悟生命之美与生命之魅,体会“生命至上”的理念[3]。
参考文献:
[1]李明霞.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J].中学语文.2021(18):96-98.
[2]李云飞.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华夏教师,2018(32):54-55.
[3]何毅.生命教育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基础教育研究,2019(4):22-23.
丘玉香,广东省中山市南朗街道云衢中学教师。399EC4B6-D604-47E4-8CE4-AF09ADACF4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