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泽清
(安庆市建筑管理处,安徽 安庆 246000)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建筑工程由于规模大、周期长,工人素质低、流动性大、露天作业多等特点,安全事故易发高发,其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已严重阻碍了建筑业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随着“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断融入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建筑业发展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建筑业健康安全发展,就要从解决事故发生的根源入手,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止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业增加值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同时建筑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建筑业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建筑工人文化素质低,管理体制机制仍不健全,企业转型升级难度大,安全观念未根本转变,正是这种粗放式的生产方式,加上建筑工程自身固有的特点,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已成为建筑业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民生大计,政府和建设管理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制度,安全管理力度不断加大,特、重大建筑安全事故得到了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安全事故发生和伤亡人数居高不下,呈现出波动的运行趋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据住建部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09年—2018年全国建筑领域发生的安全事故中,2009年—2015年安全事故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2018年反而出现了反弹回升(见图1所示)。
图1 2009年到2018年全国建筑安全事故变化情况
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各地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据安徽省住建部门公布的事故统计,2021年全省共发生建筑安全事故59起,死亡68人,分别同比上升22.9%和38.8%。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发生建筑安全事故有明显上升趋势。
从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发生这些事故充分暴露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主体责任不落实、现场施工管理混乱、安全监管缺失等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安全生产意识。项目参建单位没有正确认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忽视安全生产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不顾项目实际而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对安全生产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致使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安全投入得不到保障。
二是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普遍较低。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项目管理上,现行的项目承包制关心的是经济利益,而忽视人员、物资、资金、技术和制度措施等要素在施工项目上的有效投入,从而出现企业的项目施工管理能力与其资质不相符合的情况,最终以牺牲安全生产作为代价。
三是安全生产管理机制仍不健全。传统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与当前安全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运用,使得施工企业在现场的安全管理责任远大于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只注重对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安全资料等,缺乏对项目各参建单位系统的、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机制,缺乏施工项目安全生产条件评价机制。
四是建筑工人素质和技能水平低。目前我国建筑工人的主要力量仍然是农民工,其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未经过系统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就进入建筑工地务工,给安全生产带来较大隐患。国家统计局《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为5363万人,其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0.9%,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初中文化程度占55.8%,小学及以下占16.7%。接受职业技能专业培训的建筑工人只占30.6%。
五是政府监管有待完善和加强。政府管理部门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监管往往只注重对现场实体和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检查,而忽视对项目主体单位的安全管理行为和安全责任是否落实的监督,存在以罚代管现象。
六是行业乱象未得到根治:建筑业是我国较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业,建筑市场运行机制在改革过程中滋生的诸多问题未得到有效治理,挂靠、转包、违法分包、串标围标、恶性竞争等行业乱象难以根治,导致项目施工管理水平难以提升,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
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分为人的原因、物的原因、环境原因和管理原因。每起事故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和过程特征,发生事故的场合、时间和损失程度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和随机性。大量的事故调查显示,只要存在产生事故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原因),事故就会必然发生。总体而言,发生一定概率的某种类型事故虽然是难以避免的,但事故是可以预见、预防的。
事故致因理论也称事故机理或事故模型,用于揭示事故发生的成因、过程和结果,是安全原理的主要内容之一。
①事故因果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原理要点:事故的发生是由某个因素(A)产生的,而该因素又是其他因素(B)所引发的,其他因素又是另一因素(C)引起的,以此类推……(C)到(B)到(A),最终导致的结果,即事故及其损失。该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必然存在的,这些原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果关系,该因果关系具有连锁性,避免事故的发生就需要切断事故链进程。
现代事故因果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不能只重视作为表面现象的直接原因,而应该抓住其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强调管理原因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它是安全工作的核心,据统计90%左右的事故发生都与管理原因有关。
②轨迹交叉理论。在事故发展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与物(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在某一时间或空间的交点或相互接触,就会导致事故发生。该理论强调,人或物(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各自单独存在,并不会立即或直接造成事故,而是需要其他因素的激发。例如:施工塔吊在现场吊装作业中因超载处于不安全状态,如果未采取防护措施的施工人员在作业警示区域内进行作业(不安全行为),因钢丝绳突然断裂,就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事故因果理论告诉我们,建筑安全工作的中心不仅仅是阻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更重要的是通过现场管理来保证施工安全,也就是说不断提高企业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能力,这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根据事故交叉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接触或同时出现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在实际安全工作中更多地是采取预防和防护措施,来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隔离和防护物(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我们可以运用系统原理将人的要素、物的要素、环境要素和管理要素这四个要素看作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前三个要素(基本要素或称之为直接原因)异常相互作用(接触)而产生不安全,当系统的不安全性达到一定程度时事故突然发生,事故发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系统失控的过程,系统失控究其原因大多是管理上存在缺陷。
管理缺陷只引发系统中某一单个的基本要素可能不会造成安全事故,而需要引发两个及以上的基本要素在同一时间、空间上接触或者相互作用才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管理要素在系统中始终处于主导的中心地位,预防事故应当以安全管理为核心,就要在总体上对系统中所有的基本要素进行全面、全过程地采取管理措施。包括管理目标的设定、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设置、安全组织和监督、现场施工环境、技术方案审查、安全投入保障、教育培训和安全文化、心理和职业健康等。用图2表示安全管理在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图2 安全管理在系统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人,人在系统中是最活跃的因素;安全管理的对象也是人或者是物(机),物的不安全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人引起的;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是通过人来实施的。从目标管理来讲,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及其损失。因此认为,人是一切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心和本源,安全管理工作就要始终围绕着人来开展,人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才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最有效途径。一般来说,管理措施灵活多样、有针对性,主动性高、应对能力强,安全投入有保障,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综上所述,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是预防建筑安全事故的根本(最有效)途径,它应贯穿于工程建设施工的全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安全管理采取的措施越早、越全面,效果就越好,才能最有效地从根本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系统要素中,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误指挥、误操作、人的精神、情绪和生理状况等。而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认知能力、劳动强度、教育培训、身体状况和心理情绪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应该更多地关注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即人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人的受教育和技能培训程度、安全文化、工作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在工程建设领域,这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应受到业界和广大建设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预防建筑安全事故最有效途径应该从事故发生的根源入手,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并始终贯穿于建设施工的全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同时要更加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改善工作条件、保障安全投入、营造安全文化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切实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综合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管理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