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落实,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完善,教育工作者们在不断探求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中小学生阶段是身体与思维的快速发展时期,艺术类教育对中小学生有关键性作用,同时国家也将舞蹈课程纳入了义务教育阶段。考虑到中小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借助芭蕾舞蹈中的跳跃练习训练形式在肢体运动中渗透舞蹈元素,对于推进美育教育有探索性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旨在浅析古典芭蕾以跳跃练习为主的舞蹈动作在中小学舞蹈中的应用,探索应用路径,提出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芭蕾舞是欧洲古典舞蹈,作为一种轻盈、飘逸、温婉的舞蹈,芭蕾舞有很强的观赏性。芭蕾教学体系科学严谨,在岁月的推敲和沉淀之后留下了很多不同规格的动作,相互组合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练习体系。我国近年着着力强调美育教育,也正在慢慢发掘和开拓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中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低柱和发展动力,也应该具有评价美、运用美、创造美的能力。芭蕾是科学严谨的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可以与中小学舞蹈敩育部分相结合,取其精华,通过不断的欣赏与实践来提高孩子的艺术品鉴能力与运用能力,促进全面发展。跳跃类技能作为人类动作发展的一项有机组成部分,重点是促进人类身体在空间中产生的一种向高向远的弹射能力。而芭蕾基训课中的把下的跳跃练习部分是集训课体系模块核心,也是最后一部分,可以说慢板的动作为跳跃练习打下基础。与体育课中的跳跃练习不同,芭蕾中的跳分为小跳、中跳和大跳,在小中大的基础上又可以分为原地的、带移动的和带转身的。芭蕾部分的跳跃动作更加注重的是空中舞姿的准确优美、避免僵硬,跳跃类练习的上身和脚下的区别很大,上身要尽量柔美,而下半身则要快速变化,在跳跃的同时也要注重遵循芭蕾的规律。
中小学跳跃实践一般都是通过体育课进行专门的训练来完成的。体育老师在编写教材时往往采用运动项目来安排课程时间。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忽视了青少年对于动作的开发与理解,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只是一味的学习动作,内容相对单一。第二是无法结合实际将跳跃类技能的训练和体育课程中其他教学环节建立关联,内容脱节,难以形成长期的记忆。
中小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体系的芭蕾舞训练,所以训练目的可以更加明确,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训练重点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力量素质训练
芭蕾跳跃练习是需要抵抗重力,力量训练需强调爆发力和弹跳力的训练,而芭蕾基础训练利用克服自重水获得肌肉的训练方式避免了传统体育运动中的负重造成肌肉增粗,更加利于学生纤细体型的保持,以一位小跳 (Passaute)为例,小跳是所有跳中最简单的一种,也是学生们学习的第一个跳类的动作。一位小跳主要训练的是柔物的蹲,膝盖的外开和身体的协调稳定,同时向上的运动趋势也可以练到学生腿部肌肉的能力,落地时 蹲(pile)可以起到保护膝盖,缓冲的作用。
跳跃类技能作为人类动作发展的一项有机组成部分,重点是促使人身体在空间中产生一种向高处或者远处位移的弹射能力,涉及起跳、腾空空以及落地三个环节,基于中小学的研究背景,结合动作发展研宄的相关内容,学生首先应该了解跳跃类运动中含有的身体弹离地面、着地缓冲以及空中控制等技术知识,逐光培养学生跳跃类技能的实践能力,在联系跳跃力量时可以不用太注重学生的脚下外开程度,更加注意学生跳起后腿部的直立和跳跃的高度。
二、协调素质训练
芭蕾训练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脚下的换脚配合以及手部、头部、身体的协调,同时还要与音乐相配,因而组合难度较大。因此教学时需同时培养学生身体内各部分动作的协调和动作与音乐节奏的连贯,才能有效提高协调能力。中小学生对于协调性的掌握没有特別的训练,以立定跳远动作的发展情况为例,在学生六岁左右便能够初步了解立定跳远的相关知识,要想确保中小学的学生掌握比较稳定的跳跃类技能,教师应该关注学生自身上下两肢协调能力的培养。而通过芭蕾动作练习可以着重训练协调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第一种,音乐的律动练习,它是通过不同的音乐动律来进行肢体协调性与节奏性的训练,把律动训练安排在准备活动或放松活动的组合里,既能对自己的身体部位进行放松,还可以提高节奏感和协调性,同时可以加在简单的小跳组合中,通过节奏的切分来训练协调性。音乐可以选择芭蕾组合中的音乐相似的钢琴曲,以此调动学生们做动作的积极性。
第二种,脚部动作的协调,可以通过单脚双脚,脚的前后左右的切换以及宫延芭蕾舞蹈的舞动步伐水设置动作,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也能锻炼到学生的大脑思维活跃度。以jete为例,jete本意为“抛,扔”,是双起单落的跳,可向旁前后三个方向做,可按en face(正面),croise(交叉),efface,和ecarte做,也可带entournant做,依据jete的做法我们就可以延展出许多具有训练价值的动作,包括芭蕾的连接动作也可以使用丰富组合。
三、体态直立的训练
这些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弯问题己经非常严重,学生长时间坐在教室里低头学习,使脊柱难免会有被压迫的情况。据统计,我国脊柱侧弯病人几乎是在以每年30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超过半数为青少年,并且高度集中手10-19岁的年龄段。青少年正处在发育期阶段,不能让发育期的学生过多消耗在座椅子上,要多运动,多放松,因此课间操训练就成了学生日常锻炼身体很好的机会,芭蕾对于体念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芭蕾对于体态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以挺拔的姿态完成所有的动作,因此是很好的体态训练方式。
跳跃类舞蹈技能动作,由上肢动作和下股动作以及躯干动作组成。我们再以小跳 (Passaute)为例,首先在准备小跳的时候我们就会要求学生先站在·-个直立的体念上,对手上身的要求与下身配合的要求较高。身体底部是跳跃的基础,对跳跃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应从最底部开始。脚部尽可能地外开,脚部膝盖大腿并上并夹佳,脚后跟并佳,同时要将整个胸的锁骨外打开,注意不要打开肋骨,肋骨很自然的收回去,同时也要向上,頭顶有牵拉感。在开始进行跳跃训练之前,对于身体的体态就要有一定的练习(可以手位练习的方式来训练后背与肩胛骨以及肩膀的稳定和规范)。跳跃的时候有两个注意的点,第一个是跳跃的时候不要先要求跳跃身体和蹲的规范,应该让学生先学会跳跃,正常身体在跳跃的时候就会用pile来保护自己的膝盖,这是我们人生来就具有的本领。应首先要求学生的高度,通过做游戏,比较的方式促进学生跳的更高。第二就是原地跳跃,小跳是原地起跳的动作,如果在跳跃的时候有移动的话,说明是上身或者重心有一定的偏差,应着重要求。
四、对于中小学生跳跃与芭蕾建立的有效构建
思路,可以做出如下解释
此次设计的内容,主要目的是间接性普及舞蹈,在以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中小学生身体的延展与肢体的协调,将舞蹈动作与体育动作充分结合,让学生在课余生活中有一定的体育锻炼和美育的熏陶。它不是强行植入舞蹈进去,强行加入的话可能会引起两级分化:很多同学认为芭蕾舞较为困难,自己肯定学不会,受不了,由于内心预设,而导致教学上的困难。第二就是男女分化较为严重,女生的接受度会比男生高,许多男孩对于跳舞这件事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所以选择接受度较强的跳跃动作。跳跃动作技巧性较高,中小学生正处于求知好学的年龄,他们思维发散性、求知欲望强,十分活跃。在运动中渗透舞蹈动作容易激起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在教授期间,最大限度地将跳跃类技能转变为动态化的表象展现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自身的跳跃类技能水平,达到训练的效果。
教案设计应结合舞蹈,合理运用中小学生自身身体的各个器官,将学生下肢运动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发展情况进行深入的优化与提高,结合舞蹈的柔美性与伸展性,有针对性的对中小学普及舞蹈运动,同时讲述芭蕾舞蹈的相关历史知识以及欣赏相关芭蕾舞蹈视频,结合自身的具体实践,让学生们了解舞蹈,提高中小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中小学生体育与艺术美学的综合素质。在舞蹈的不同层面的创新优化,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促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志良.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跳跃类技能教学内容的构建[J].安徽教育科研,2018(11):113-114.
[2〕芭酱基础训练在中小学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现代教育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 〕,2020:3.
作者简介:高懿珊(2001.8),女,陕西西安,本科在读,研穿方向: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