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的形象在艺术作品中广泛出现始于秦代,并在秦、汉、唐三代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对中国秦汉时期传统雕塑中马的形象进行分析,一方面马成为艺术创作对象集中在秦代;另一方面,这一时期马作为雕塑艺术创作对象有了较大的发展,能以点带面梳理出马雕塑艺术在造型上的演变。
马作为雕塑创作的主题内容,在秦朝以前就已出现。先秦马的雕塑的体量较小,马的整体形态上多采用圆滑的线条以表现马的整体形象,细节刻画不多,主要集中在马头上,对马身的刻画不深入,在创作手法上,已经有了将圆雕和浮雕相结合的方式,刻画马的生动形象,但略显粗糙。这一时期的马的形象体型憨态,却无神骏气态,加之体量小,细节刻画有限,与秦以后马的雕塑形象存在差异性。但先秦时期的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实性,如山西曲沃晋侯墓地发现的玉马,就已经对马休息时的状态进行了刻画,马前蹄直立,后蹄微曲,脖子略低,做休息状,马目平视前方,虽没有对肌肉细节进行刻画,但在整体上有所塑造,能看出马身肌肉丰盈之态。
一、秦代马的雕塑造型
(一)秦代马的雕塑造型影响因素
秦统一六国依靠的是全国尚武的风气、奖励军功政策和强大的军事实力,而马在古代战争中是重要军事装备组成部分。秦国依托良好的地理位置,聚集了众多野马,因此秦国自上而下有养马的传统,这使得马在秦代相较于其他牲畜地位相对而言更为重要,这些因素的叠加造成秦代尚马的传统,也为秦国统一六朝奠定军事基础和马成为艺术形象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奠定基础[1]。
秦代雕塑中马的形象塑造受《相马经》影响较大,《相马经》是秦穆公时期孙阳善所著,指导人如何判断马的优劣的书籍。秦穆公时期正是秦国疯狂扩张领土时期,由于马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选择优质战马显得尤为重要。孙阳善指出,优质马额宽,眼鼻大,耳形短小硬直相拢不散,上嘴唇紧密有力,下嘴唇方正发达,颈部长而弯,胸廓宽厚,背部平而广,腹部充实,股部厚重,尾根高,肘腋欲开,膝骨圆大,四蹄欲厚且大。《相马经》能够通过马的外形推测腹部脏器健康与否和马的耐久力等,并综合各方面分析马是否能够达到战争所需,书中提及,鼻大则肺大,眼大则可断定心大,思维敏捷,在战争中能适应长途征伐,且反应迅猛。《相马经》对民间甄别马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在秦代成为选马的即行标准,书中对优质马特征的描写直接影响了秦代雕塑,秦代诸多以马为题材的雕塑中都可以看到《相马经》中优质马的特征。
秦代虽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废除了分封制,但在丧葬文化上沿袭了西周以来的习俗,陪葬品成为显示墓主身份高低的凭证,在现今已抢救性发掘保护墓葬文物中,以马为创作对象的雕塑陪葬品也是屡见不鲜的。以马作为陪葬品是为了显示墓主的自卫能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寓意即使往生,仍有军队对自己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护卫自己的灵魂到达灵魂净土。雕塑马的功能属性促使其在造型上与现实的马匹有一定共通性,对马的体态等方面都做出了新的要求,而不仅仅像先秦时期只要求初具马形即可[2]。
(二)秦代马的艺术造型特征
秦代马雕塑造型集大成者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中的陶马与铜马,秦代马的雕塑形象以写实为主。由于秦代治国理论采用法家思想,功利主义盛行,因此在雕塑上,无论是使用者还是创作者都希望作品具有功能属性,这促使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写实,马雕塑形象与生活中的马相契合。
以秦始皇兵马俑为例,秦始皇兵马俑创作初衷是显示秦朝雄厚的军事力量,让秦始皇在死后仍旧能够统领千军万马。所有有关马的雕塑都是尽量还原实体,如兵马俑中的马匹四蹄触地,马头呈前倾状,通过肢体塑造出蓄势待发之感。同时,细节刻画十分细致,利用圆滑的曲线对马的颈脊,马腹、马臀三处线条的深入刻画,勾勒出马身的肌肉线条,凸显出马的强健雄伟之态。在马的五官刻画上,创作者运用多种技巧,体现雕塑马栩栩如生之感。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应用了商周以来刻阴阳线的方式,勾画五官,利用阴线雕刻眼部,利用阳线,刻画鼻孔,使得五官从平面变得更为立体,与创作实体越发接近[3]。
写实是秦代马的雕塑最大的特征,注重体量感,追求力量感,但也不可避免地使雕塑具有笨拙、粗狂,整体上马身采用圆线条勾勒外形,整体浑圆,给人厚重结实的感觉;局部上方圆相结合,局部上形成方与圆的对比关系。除了方圆对比和线面对比明显外,创作上更有层次感,层次最多、变化最丰富的莫过于马头,马头脸颊为半圆外轮廓,脸部则较为平面,线条与面的交叠促使马头成为秦代雕塑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部分,也是整个马的雕塑具有神韵的地方。
二、汉代马的雕塑造型
(一)汉代马的雕塑造型影响因素
汉代马的雕塑是在秦代基础之上发展的,在诸多方面都对前代的艺术成果进行了吸收借鉴,但汉代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指导思想,这促使汉代马雕塑与秦代在造型上略有不同。同时,汉代存在的时间比秦代长,在经济各个方面比秦代更为稳定,汉代早期休养生息政策也为经济增长提供条件,物质条件的变化为艺术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汉代雕塑创作也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汉初期马的雕塑造型,既有前朝的严谨写实特征,又具有楚文化神秘古朴之意,在两种文化的影响下,早期汉代雕塑艺术在整体风格上呈现了静穆古朴的风范。以马踏匈奴为例,在体量上继承了秦代,创作技巧上也是大量使用圆雕手法,整体造型呈现庄重威严,但对细节刻画较少,着重体现雕塑的体量感,并且对马蹄下的匈奴刻画没做镂空处理,而是将匈奴士兵填充在马腹之下,整个雕塑浑然一体,在一定程度上为观赏者留下想象空间,创作者将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作品之中,体现着楚文化的浪漫。
(二)汉代马的雕塑造型特征
不同于秦写实主义下的马的雕塑艺术,汉代马的雕塑对神韵有一定追求,细节刻画上没有秦代马的雕塑刻画深入,强调雕塑的整体传神,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创作者的思想,而不再是单单追去对实物的极致写实。
汉代雕塑中的马的艺术造型多为动态,造型上整体有清晰的线条勾勒外形,对体型感塑造到位,头部重点内容塑造上继承秦代写实风格,但同时,也注入了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对马的动态性重点刻画。如《跃马》这一雕塑,马首上昂,微斜,眼睛目视前方,口微张,鼻子呈运动状,颈部前倾,后肢卧于地面,前肢向前弯曲,呈现准备奔走状,使观赏者即使看到是身体卧于地面的马,但明显能够从这些局部塑造中感受到马即将要一跃而起的動态。技法上,圆雕与浮雕的相互配合,圆雕突出整体形象,浮雕起强调作用,以此凸显马的雕塑动感。汉代的雕刻家们擅长利用石材的原有形态,利用石材本身的形态进行构图,真正达到“藏其形,为其神”的效果,这与秦代有着较大的区别[4]。
除了传神性之外,汉代马的雕塑创作内容上更具有想象性。东汉时,《铜奔马》成为了雕塑艺术杰出作品之一,造像上写实技巧更加精湛,圆雕技术更加成熟,无论是在局部还是整体上对比前代都有所发展。《铜奔马》描绘的是马的疾驰形象,创作者采用夸张手法,在马蹄下附加一只飞燕表现马的速度,除此之外,马头鬃毛飞扬,马口呈嘶吼状,马耳也在风力作用下微微向后;颈部略弯,腰身与腹部紧凑,马蹄三蹄悬空,一蹄落于雨燕背部。既描绘出了马的奔跑状,又突出了马的庄严凝重。这也与秦代马的雕塑形象相差较大的地方。
三、总结
马的雕塑艺术发展取决于不同社会艺术审美的发展程度、经济发展状况和技法等多个方面。秦代由于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尚马传统习俗和现实的需要等多方面因素,促使马的雕塑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但秦代马的造型艺术上注重实用性,追求写实性,雕塑的创作者们的思想不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雕塑更多为统治者、雇主所服务。但这也促进了雕塑家们创作技巧的提升,创作方式的优化。
汉代,创作者们继承发展了秦代关于马的雕塑艺术,技巧应用更加娴熟,同时,由于汉代统治思想的变化,为马的雕塑艺术发展提供了表达空间,马雕塑的创作者们不再拘泥于实用的功能性,而将自己的创作想法融于雕塑之中,既应用了秦代雕塑技巧,又善于应用多种艺术表达技巧,促使汉代的马的雕塑形象神大于形。
正是有秦代对马雕塑艺术造型的创新和汉代的继承与发展,才促使在唐代马雕塑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将秦汉两代优势集中于一体。研究马的雕塑艺术造型单看某一朝代马的雕塑艺术,而应该联系起来,用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才能从中分析出各个朝代的特点,对于马的雕塑艺术发展有重要意义。马的雕塑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且具有代表性,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天更是要在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将马的雕塑艺术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维阳.对秦代动物雕塑中马的艺术特点的分析[J].艺术科技,2013(12):56.
[2]郭维阳.秦汉马雕塑造型风格比较[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4(2):67.
[3]薛文杰.秦、汉、唐马形象雕塑的艺术表现以及对当代艺术的启示[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6.
[4]庄鹏.论秦汉时期的马艺术[J].科技信息,2009(19):122.
作者简介:程俊杰(1996-),男,漢族,湖南长沙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术与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