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杨淑云
隨着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优化,实验教学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化学、物理等多个科目的教学中。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传递给每个高中学生,刺激他们的触觉和视觉感官,加深他们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和认知。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展开深入分析,探索出有效应用实验教学提升物理教学效率和品质的最佳措施。
一、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虽然明确了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依旧在教学过程中占据着传授知识的主导地位,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高中物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开展中要重视实验教学的价值,科学应用实验教学方式助力高中物理课堂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高中物理教师要注重自身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切实提高自身物理教学技能,为高中生提供良好的教学体验,保证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高中物理教师要把物理现象和规律以更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物理课堂上科学操作,高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对于物理实验中的现象要认真分析,并以实验现象为依据,逐步探索出其中的物理定律,进而获得实验的最终结论[1]。
二、创新高中物理教学实验内容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要突破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案例,实现高中物理教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和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发挥教学上的主导作用,积极对实验方法进行革新和升级,将一些复杂的实验步骤简单化[2],简单化并不是投机取巧,教师要保证实验步骤简化的过程中同样能保证物理实验的效果。简化步骤之后的物理教学实验要保证在教学中的可行性,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教学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目标。
三、引导学生掌握实验中的主动权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是十分关键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实践操作,掌握实验中的主动权,学会自己动手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增加物理教学中的实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给予他们学习上的引导和探究思路,让学生根据理论知识自主探索其中的奥妙。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物理实验设计,做到因材施教。
四、教师要善于发问引发学生思考
现阶段我国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缺乏课堂上的存在感,学生也仅仅是按照教材内容中的实验步骤循规蹈矩地进行操作,然后依照教学惯例进行总结物理教学理论知识点,整个实验过程过于传统而守旧,难以实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严重违背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初衷。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可以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科学发问,在提前备课的时候针对实验过程进行科学设问,问题设计要密切结合实验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避免实验流于形式而导致学生无所收获。教师在进行提问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做到教学上的分层次发问。实验中的设问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学生中途分散精力,又可以避免学生机械实验的过程中过于枯燥。
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课堂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发挥着重大的意义。基于高中物理学科知识的抽象性,高中物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和个性差异对物理实验进行科学设计,不断更新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在实验的过程中科学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动手参与物理实验,全面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红琴.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化措施[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18):42-43.
[2]陈银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以及优化措施分析[J].新课程,2020(1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