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阈下校地党建共建的探索与思考

2022-06-09 02:04张婕徐赛楠张雅萍陈伊玲费丹艳
海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地学院育人

张婕 徐赛楠 张雅萍 陈伊玲 费丹艳

一、校地党建共建的现状及意义

(一)校地党建共建的现状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基层党建工作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基层党建校地共建模式是新形势下创新地方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对于激发高校党建活力、形成高校党建与思政合力有重要意义。高校与地方基层由于地域较为接近,在党建方面进行合作能够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党建提供一定的空间资源。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校地合作党建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但校地党建共建的现状仍不容乐观。一是,校地合作双方存在“一冷一热”的现象,往往表现为学校热情而地方冷淡,学校主动而地方被动;二是,校地合作模式较为单一,没有很好地结合党建工作,突出其育人属性;三是,校地区域化党建的合作机制不完善,存在理论先行、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发挥有限。因此,在新形势下探索校地区域化党建共建的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二)校地党建共建的意义

1.深入共享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校地党建共建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共享资源,这种合作模式既能弥补高校社会实践基地不足、资金匮乏等不足,为大学生党员提供锻炼与实践的平台,又能缓解地方专业人员欠缺、工作创新性缺乏等难题,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技术、理论等优势,取长补短,提升高校育人和地方工作的成效[1]。

2.促进党建共建,激发合作活力。作为一项复杂的长期性系统工程,校地党建共建亟需校地双方主体建立长远的、密切的、稳固的合作关系,不仅要依托高校的独有优势,更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广泛的地方基层开展一系列党建共建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和保证了地方与高校的合作与交流。可见,校地党建共建将成为校地合作得力的基础载体与动力引擎。

3.推动校地协同育人,实现党建赋能。校地党建共建作为响应国家“推动产教融合”的有力举措之一,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当前高校育人的质量和水平。一方面,基层党群组织与高校的党建合作能够灵活调动校内外资源,推动校地双方活动的融合和创新;另一方面,随着共建广度和深度的推进,将有利于达成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质效双赢效应,实现党建赋能。

二、校地党建共建的模式和效果

为充分发挥校地党建的积极作用,杭州M大学G学院大力探索高校基层党建与地方政府、乡镇和社区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共建合作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些启示。

(一)聚焦党史,校地合作项目化

以党史项目为例。该项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学院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发挥双方优势,达成政校合作。在杭州对口支援西藏25周年之际,为弘扬不朽的援藏精神,杭州市政府提出“口述援藏故事”项目,学院积极响应,由教授领衔负责,学生党员选拔参与,共同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深入调研,受到了杭州市委党委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双方合作出版了《雪域雄鹰——口述杭州援藏25周年故事集》一书,获得高度肯定与好评。次年,学院继续发挥高校的知识、人才优势,选拔师生与杭州市政府开展口述史合作,开启“大运河畔的第一面党旗——鸭兰村党支部口述史”党史工程项目。调研过程中,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整个实践过程,其访谈、文字、调研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增进了对党史的深刻认识,使党史教育在实践中生动起来[2]。

(二)志愿带动,特色项目品牌化

志愿服务是进行校地党建合作共建的重要活动载体,也是实现实践育人长效性的有效手段。学院党支部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志愿活动为载体,充分挖掘社会实践的有效资源。经过多年传承与创新,学院建立了以学生党员为主体的四史宣讲团和支教队伍,逐步形成了“莹光”支教、“丹史青传”两大独具特色的志愿品牌项目,实现了从校内到校外、从自我封闭到开放共享的转变。“莹光”支教项目自2018年开展以来,不仅前往温州乐清大荆镇镇安学校、杭州萧山党山金迪学校,更走出学校,为多个乡镇的留守儿童开展暑期支教活动。“丹史青传”项目则巧妙利用高校教育阵地,走进杭州诸多社区,为居民群众开展党史故事宣讲,受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两大志愿项目在加强校地合作双方的党建文化交流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热情与社会基层服务需求的紧密结合,有效实现了校地党建育人协同发展,发挥了品牌化的引领效应。

(三)搭建平台,合作模式专业化

以项目合作协议为基础,校地双方明确各自主体责任,互通有无,互补优势,共享资源。立足自身人才、学科、队伍和组织优势,学院与杭州市第一社会福利院、杭州市残疾人联合会、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等几十个单位签订了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为本院社会学系师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平台。针对地方改善老年人認知障碍和情感障碍等现实需求,院党委秉持“党建+社工”的理念,建设起一支以社会工作专业教工、本科生、研究生3个党支部共同组成的优势队伍,创新学院本科生、研究生能力素质培养和深入服务基层的方式,重磅启动“爱在金秋钱塘”项目,并不断利用专业优势孵化更多精品项目。仅2021年上半年,学院师生党员便已前往金秋钱塘养老院、杭州市第二福利院等实践基地开展了16次专业社工服务,志愿时数累计超过1300小时,服务效果喜人[3]。

(四)学术赋能,治理成效持续化

挖掘地方党建资源,学院一方面以专业化视角剖析地方党建不足,提供可行建议,帮助地方提升自身发展;另一方面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凝练出具有普适化的制度建设路径。合作更是朝着课题化设计、项目化管理、工程化推进方向不断深入。杭州市潮都社区面对诸多难题,采取设置三级网络等创新举措,治理成效显著。学院师生前往潮都社区开展调研,探索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七式治理模式”。调研成果“混合型转制社区老年志愿者培育”等也已成为地方政府和机构实施同类项目的样板。学院教授扎根后陈土地,剖析“后陈经验”,为打造农村基层监督制度升级版提供重要支持。双方共建的后陈经验与基层治理研究院、服务站等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党员、地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实事。双方保持着良好的校地合作关系,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初显成效,并于2019年举办了首届“后陈论坛”学术研讨会,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校地党建共建模式的思考

(一)存在的局限性

校地党建共建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模式、新举措。杭州M大学G学院在探索校地党建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阻碍了当前党建共建育人工作的进一步深化。这也反映出了许多校地党建合作模式存在的共性问题。

1.需求难以衔接。由于高校与地方党组织隶属不同的体系,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两者在党建合作的目标、理念、认知等方面存在偏差,尤其在对党建共建工作的育人属性这一认识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共建双方关注点不一致,在协调育人的目标方面难以形成共识,合作效果不明显。如“爱在金秋钱塘”共建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基地的工作人员对于共建活动呈现出较为消极的态度,未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尽到应有的责任,承担相应的义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服务开展受困,党建合作的效果随之大打折扣。

2.活动影响有限。目前开展校地党建共建合作多以项目活动为载体,其活动影响力具有特定的范围,即只针对参与党建活动的少数群体具有效果,而广大未参与人员则被排除在外。育人,育的是部分人、少数人。以“口述援藏故事”项目为例,项目招募的学生多以人文、历史专业相关为主,且多由老师推荐选拔,其他专业同学不仅缺乏了解该项目的渠道,更难以获得参与机会,使得该党建共建项目的受众面狭窄。此外,参与项目的成员数量较少,项目覆盖面小,协同育人的效果欠佳。

3.项目缺乏创新。党建工作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必须坚持。然而,尽管校地党建共建可以算是新时代基层党建的新模式,但在具体的共建项目上,呈现出陈旧的弊端。一些已获得部分成就的党建共建项目在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走老路”“吃老本”,拘泥于原有的形式和内容,缺乏时代性和创新性。如“莹光”支教项目在近年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从支教内容还是授课方式等内容,一味照搬过往的经验和“套路”,表现出守旧的特点,尚未充分发挥其品牌优势。

(二)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校地党建共建合作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加强党建合作的顶层设计,完善育人机制。高校与地方党建工作面向对象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上的多样性。然而,要想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校地双方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党建活动与育人目标的有效衔接。校地基层党支部需求同存异,立足双方共同需要,围绕着利用党建合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开展有效合作。同时,校地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在深度开展合作项目的基础上,强化活动的育人功能,实现党建与育人的有机结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为地方基层党组织与高校党组织的共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2.加大党建项目的宣传力度,提升育人广度。党建育人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与人才培养的大工程,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离不开各个高校与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大力宣传与呼吁。校地双方基于深层次的利益共赢展开党建合作,应共同致力于增强党建育人项目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在宣传渠道上,基层党组织可以分别利用自身已有宣传平台对开展的党建共建项目进行宣传,也可以创建双方合作的专门宣传平台,共同管理。在宣传的方式上,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使用不同的宣传形式,使其对党建育人项目加深理解,产生兴趣,成为项目参与者与宣传者,扩大育人范围。

3.创新党建活动的开展形式,激活育人活力。地方发展离不开高校人才“血液”的输送,高校的内涵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地方“土壤”的支持。社会发展要求地方与高校党组织增强创造力和战斗力,激发党建的育人活力,这意味着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4]。多样化的党组织合作形式可以激活广大受众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在常规活动与特色项目的基础上,校地双方应大胆创新,利用互联网与其他科学技术,结合双方优势,增强活动的吸引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形成特色活动与模式,成为基层党组织的明信片。在多样化的党建活动中,助力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

4.增强校地组织的需求衔接,共享育人成果。校地党组织之间的共同需要是开展党建共建的基礎和前提,这意味着必须搭建利于双方表达需求的交流平台。只有关切并明确对方需要,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基于这样的合作共识,校地双方可以通过构建“双主体”的校地联合党支部的方式,对在校学生党员进行“双培养”“双考核”,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形成共建合力,增强协同育人的效果。在合作过程中,高校要充分考虑与地方的利益共赢点,发挥人才优势,而地方党组织也应为大学生党员提供相关就业培训、实践机会等社会资源,甚至给予优秀人才以就业机会,实现育人成果的共享。

参考文献:

[1]史正东.探索校地党建共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2011,31(1):44-46.

[2]张攀.高校参与区域化党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4):28-30.

[3]苏翔.校地合作模式在党建育人共同体中的应用:以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6,30(6):146-148.

[4]谷传亮,谢金之.基于协同发展理念的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共建机制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54-56.

猜你喜欢
校地学院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校地审计人才合作发展探析
校地战略合作新模式,校企人才培养促共赢
广东高校“校地结对 实践育人”计划正式启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高等教育质量模式提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