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朱倩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经济形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2月7日,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西省委、省政府高规格召开全省深化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明确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为“一号发展工程”,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数字经济重要要求和党中央战略部署,立足江西发展新方位、新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全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大局。发展数字经济对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高校理应主动对接、积极作为,在发展数字经济中彰显力量、做出贡献。
优化学科专业,紧密对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要调整学科专业方向,紧密对接省里确定的20个产业赛道,精准聚焦发力。所有学科专业要有“数”。主动融入数字经济领域,培育数字经济的学科专业增长点。涉“数”学科要“聚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要认真审视当前的发展定位和方向凝练,特色不明、水平不高、前景不大的学科方向、专业要当机立断,该掉头的要掉头,该换阵地的要换阵地,要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中把握学科专业发展的机遇。同时,新设置的涉“数”学科要“求新求特”。数字经济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高校的学科专业不可能做到大而全,必须坚持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凝练发展方向,确定主攻目标。
改进教育教学,培养充足的数字经济产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数字经济对于高素质人才的依赖高于以往任何经济范式。要加大对大数据、数字经济领域本硕博一体人才培养,与企业共建博士后工作站,做强数字要素坚实根基。进一步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与特色优势产业相关的学科或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大数据人才多学科交叉培养。开设新一代产业学院,建设高水平数字经济实践教学平台和实训基地,发展订单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培养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人才。
汇聚人才队伍,打造过硬的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团队。目前高校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队伍比较分散、学科背景多样,特别是缺乏拔尖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必须加强人才队伍的优化整合,要整合现有涉及数字经济领域的人才,把现有的力量集中起来。同时引导相关学科的教师向数字经济领域集结。最重要的是坚持引进和培育并举,加快领军人才及其团队建设,实施高校数字经济师资队伍提升工程,制定数字人才需求目录,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把人才队伍建强做优。
致力科技创新,为解决数字经济核心关键技术贡献有效管用的科技成果。要整合现有创新平台,聚焦数字经济领域细分方向,重新组建一批高水平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平台。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梳理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技术目录,精准实施关键技术攻關。与企业共建科技协同创一体,实施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力争在数字产业化技术上取得新突破,在产业数字化技术上取得新进展,加快突破物联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积极谋划布局重大前沿技术,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让数字经济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政策环境。要创新学科建设领域,将数字经济学科专业纳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范围,列为本科、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试点领域,给予优先支持。要创新人才引进政策,自主认定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采取年薪制、协议工资等办法,在研发、落户、住房、医疗、配偶就业、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支持。持续推进科技项目“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构建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优化技能型人才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人才适当延长评价考核周期。畅通特殊优秀人才高级职称直接申报渠道。探索竞争性人才使用机制,面向市场遴选首席科学家、首席教授,建立健全高效灵活的人才引进、培养、评价及激励政策,充分发挥人才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