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一种“时代病症”吗?

2022-06-09 22:11予歌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慕斯内心患者

予歌

戴着耳机,拿着面包和牛奶,背着书包,我们顶着相似的表情和灰蒙蒙的精神底色,奔向不同的教室。教室里,坐在相似的书桌前,拿出书本、卷子开始一天的学习。放学回家,做完作业便拿出手机,一个人在一方小天地里上网冲浪……英国广播公司对全球5.5万人开展了孤独实验,结果显示,在16岁至24岁的人群中,有40%的人表示他们经常感到孤独。在不断重复的生活里,在越来越快的节奏里,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里,在压力和焦虑里……这个时代好像生了一种叫“孤独”的病。

01孤独不仅仅是一个生活坐标

过去,孤独或许像一个偶尔光临的客人,而现在它更像是如影随形的影子,有光亮的地方就会有它。

对慕斯而言,孤独是一间玻璃屋,隔开了老朋友,也阻拦了新朋友。中考结束后,慕斯考去了市里一所不错的高中,和朋友们相隔甚远。以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如今分散各地,在学业压力下,她们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慕斯说,一开始大家还常常在群里问候,互相关心,但随着学业变忙碌,大家都不常在群里说话了。以前热闹的聊天群最终变成了一潭死水。而慕斯在新班级里也没能交到好朋友,每每看到其他女生结伴上厕所,她都会心生羡慕。但慕斯不知道如何踏出与人交往的那一步,孤独就像雪球,越滚越大,最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她袭来,让她动弹不得。

发表在《Journal of Adolesc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全世界 36 个国家的青少年的孤独感在上升。正如上文所举,孤独感的产生有许多种可能,而绝不仅仅是一种生存坐标,是独身一人的状态。孤独感可能是精神上的疲惫;是无法被理解的萧瑟;是在人声鼎沸中强颜欢笑;是大家明明都共处一个空间,做着差不多的事,却觉得离其他人好像很远;是明明大家都坐在一起,却互不言语,只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机……

孤独感已逐渐成为我们新的时代“病症”。

02新时代的“孤独患者”们

陈奕迅在《孤独患者》中唱道:“我不知为何/活像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外向的孤独患者/需要认可。”歌曲发表已十几年,如今再看,这几句词所描述的情形仿佛更甚。

孤独的泛滥,或许和我们的压力有关。从幼儿园的基础辅导,到升小学、升初中、考高中、考大学……我们的生活被各种压力填满。尽管“双减”正在推进,但我们依然要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挑战。

在这些压力之下,我们过早地“被催熟”了。学生时期我们并非全然活在象牙塔中,升学的压力让老师不断提醒我们:“好好学习,不然以后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就业的竞争让家长也日日担忧:“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工资才3000块。你以后要是也这样怎么办?”在这些话语中,我们的成长不断加速,似乎必须比其他人跑得更快才能过得好。但并非出自本心地一路向前,让我们的内心充满了迷茫和困惑,这些情绪像乌云罩顶,自己都尚未参透,就更难为他人所理解,因此一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也就油然而生。

何明就是感到不被理解的“孤獨患者”中的一员。爸爸妈妈的期望、老师的耳提面命,让每天与学习为伴的他有点喘不过气。何明说:“尽管我也知道要好好读书才有出息,但是内心却觉得未来的事离我还很远,为了遥远的目标而被逼着努力,让我每天都很压抑。想和爸爸妈妈倾诉,但又怕会被责怪不懂事。”

谁的青春不曾迷茫?对父母、老师而言,我们的情绪或许都是他们经历过的,是小事。但对我们自己而言,或许我们就像是大海上的船只,为了远处的宝藏而航行,但旅途的漫长,不知确切目的地的迷茫,在空无人烟的大海上的寂寥,都催生了我们的孤独感。

也因此,孤独的我们或转向朋友的安抚,或转向智能手机的怀抱,寻求一丝慰藉。

03手机能让我们不孤独吗?

深夜,躺在床上,乐乐刷着微博。偶尔是一条关于“树洞”的微博,吐槽投稿人遇到的离奇的事情;偶尔是几张漂亮的照片,博主穿得美美的,挎着野餐篮去春游;偶尔是几个笑话,妙语连珠的网友,逗得乐乐连连发笑……明明是一个人在安静的房间里,乐乐却能从手机里感受到他人的丰富世界。互联网和手机,将我们与屏幕另一端的网友联结得更紧密了,也似乎将我们的孤独感消除了一些。

乐乐的表妹阿宁就是一名重度手机“发烧友”。寒假在家,她每天的屏幕使用时间都超过12小时,喝奶茶要用手机点外卖,无聊时要点开抖音刷视频,兴致来了要打开手游排两把,手游玩腻了就点开微博刷一刷,日常交流能用手机则绝不出门……

这样“充实”的生活,不用上学、上课,想想都觉得她会很开心。谁知阿宁叹了口气,说:“有时候真觉得放假能玩手机的日子还没有上学有意思呢!上学还能和好朋友聚在一起聊天,苦中作乐,现在一直玩手机,玩着玩着,就觉得没意思了。”

或许有人会觉得难以置信,毕竟没有什么孤独是一部手机不能解决的,但高远却不这么想。由于父母工作很忙,平常家里只有他和爷爷奶奶,高远成了那个可以自由使用手机的幸运儿,但手机能让他的生活更幸福吗?没有妈妈的关怀,没有爸爸的念叨,没有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的温暖。手机能够传达父母的话语,却传递不了现实的温度。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青少年使用电子信息设备的时间明显增长,面对面的社交和活动的减少,或许给青少年带来了更多的孤独感,毕竟无论网线的另一边有多少朋友和活动,你始终还是一个人。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网络上曾流传着孤独感的10级排名,从一个人吃火锅到一个人动手术,没有人陪伴的生活变得异常可怕。于是,陪伴缺失所带来的是一片新的经济蓝海——陪伴经济。“孤独患者”创造了需求,这种需求又反过来向我们“贩卖孤独”。诸如“陪玩”“陪聊”服务、养成类及恋爱类手机游戏、直播等,贩卖陪伴的经济产品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然而短暂的快乐并不是一剂良药。

“孤独患者”需要一些来自内心的救赎。

孤独的来源之一,是内心的空虚。打败这种空虚,需要的自然是充实的生活与面对生活的责任感和信念感。杨绛先生在丈夫钱锺书和女儿钱瑗相继离世后,独自度过了十八载光阴。在百岁时,她写道:“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写作和整理钱锺书的文稿充实了她的日常,而关于生活的责任感和信念感,则是支撑她走过漫长孤独道路的精神动力。当你感到孤独时,不如换一种心态,去利用孤独,写下一行行能够得到共情的文字。

孤独也来自无人可倾诉。孤独的我们往往将自己视作孤岛,或许是不知道怎样去交朋友,或许是觉得内心难以被理解,最终导致无人能游过大海,抵达我们的内心。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诗中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不如敞开心扉,去尽情倾诉,哪怕他人还无法理解,但踏出一步就已是胜利。

电影《绿皮书》中,两位主角黑人音乐家和白人保镖,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却内心孤独;一个失业潦倒,却家庭美满。两个天差地别的人在种族歧视盛行的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踏上了一场奇妙的公路旅途,最终他们打破孤独,成为朋友。在旅途中,他们互相了解、互相改变,或许最后他们仍不能完全理解彼此,但他们成了彼此生活中的重要的人。

尽管越来越多人将孤独视为生活的常态,孤独的泛滥也在慢慢弱化我们的社交能力,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对温情、对友谊的渴望绝不会因为孤独而改变。它们不过是暂时藏起来了,等待着我们踏出勇敢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慕斯内心患者
慕斯蛋糕
王振义 放弃专利为患者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被爱的滋味你尝过吗?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恐高患者
春日下午茶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美妆High Tea
一块生锈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