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珍珠与琥珀

2022-06-09 16:36张奕雄
收藏与投资 2022年4期
关键词:琥珀珍珠中药

摘要:中药鉴定学侧重于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在实践中不断辨析、探索及更新药源问题。宝石学是以矿物及岩石学为基础,注重宝石的鉴定、评估。本文通过对上海中医药博物馆有机宝石藏品珍珠和琥珀的研究,从中药鉴定学与宝石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其外形、颜色、质地、纹理特征和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鉴赏、分析。

关键词:中药;文物;有机宝石;珍珠;琥珀

天然有机宝石是由自然界生命活动导致的符合宝石工艺要求的基本物质。其成分主要与动植物有关,是源于生物在漫长生长过程中活动后留下的精华。虽被冠以有机宝石之名,其组成又含无机质。特殊的形成条件和生长过程,造就了天然有机宝石美丽、耐久、稀有等特点,普遍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多数为名贵中药材。

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藏为例,运用中药鉴定学基础知识,结合宝石学鉴赏技巧,对馆藏精品珍珠与琥珀进行鉴赏、研究、分析。

一、 珍珠

(一)珍珠的来源及历史

珍珠,别名真珠、蚌珠、珠子等,一般为外来物落入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壳内,外套膜受刺激不断分泌珍珠质所形成的产物。珍珠按成因和水域划分,有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两大类,其中马氏珍珠贝所产的珍珠被称为海水珍珠,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所产的珍珠被称为淡水珍珠。

我国是最早采捕和使用珍珠的国家。早在3000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淮夷滨珠”的记载。宋代,庞元英所著的《文昌杂录》,详细记载了先民养殖珍珠的方法。明朝初期,上至皇家,下至民间,对珍珠的追求近乎狂热。

作为珍宝的珍珠还备受佛教信仰者青睐。寓意美好的珍珠寄托着人们对幸福、吉祥的向往,象征纯洁的珍珠,是美好品德的代名词。

(二)馆藏珍珠的形状及大小

图一所示珍珠标本为马氏珍珠贝(海贝)所产养殖海水珍珠,是数十年前所得,当时处于上海中医药博物馆建馆前期,产地为广西沿海地区。

跟其他宝石不同,即便是养殖珍珠,也算天然成形。市场普遍认为珍珠圆度越好,价值越高。随着时代及审美的变化,某些异形珍珠逐渐成为市场热门。

一般人认为同类珍珠越大越贵重,图示珍珠标本大小中规中矩。养殖珍珠形成时的核基相对稳定可控,比天然海水珍珠更容易形成外观、品质卓越的精圆珠。图一为珍珠标本,外形上略有差异,有的形状很圆,有的外形偏小。形状和大小都是判断珍珠价值高低及品质优劣的依据。

(三)馆藏珍珠的色彩

珍珠色系繁复,类似彩虹,不仅有体色、伴色,还有晕彩。其致色原因复杂,部分与所含微量金属元素有关。图示珍珠标本在紫外灯下可见荧光效应,是养殖珍珠的一大重要特征,在中药鉴定学上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珍珠单论色泽,没有高低之分,个人偏好占主导地位。然一类色系的优劣,与个体所携带的晕彩和伴色密切相关,这类“珍珠虹光环”和“珍珠结构环”就是其具有的典型特征,但主要还是视觉审美的差异,影响价值深远,图示珍珠标本在色彩方面表现力不强。光从外观上基本无法区分一般珍珠到底是养殖还是天然,馆藏珍珠标本也不例外,因此还要结合其他特征作综合性评价。

(四)馆藏珍珠的光泽

光泽代表着珍珠个体表层分子结构等组成规律,是致密度的反馈,这与结构致密度有所差异。珠质表面光反射等光学效应能清晰反映珍珠质地的均匀、干净及松密程度。图示珍珠标本个头虽偏小,其表现的光泽度却明显优于同个头淡水珠。这说明,形成水域也是影响珍珠光泽的重要方面。

(五)馆藏珍珠的珠面质量

珍珠的摩氏硬度普遍为2. 5 ~4. 5,密度一般为2.60~2.85 g/cm3,主要以碳酸钙、壳角蛋白和少量水组成,其中碳酸钙比例高达九成以上。珠面质量,与珍珠表皮粗细、匀净、光洁程度及内层厚度密切相关。

肉眼观察图示珍珠标本可以发现,其表面虽细腻光滑、纹理不显,但在30倍放大镜下表面可见鱼鳞状纹理,在显微镜下更可见全覆盖结晶状物质。

珍珠普遍都微透明,透明度的高低除了明显影响观感外,还能反映价值。珍珠层厚度主要跟形成条件及时间密切相关;野生珍珠的形成期长,故相对厚,质地相对致密,形成条件苛刻,常有类似树木年轮样纹理,瑕疵也多;图示珍珠标本形成期短,珠层相对薄,质地略为松散,珠层层次少,分离度低,自然瑕疵也少,可判断出其养殖条件相对稳定。

除了肉眼观察,专业仪器的参与也必不可少,尤其是针对那些价值不菲的彩色系珍珠,可运用内窥镜鉴别法、强光源照射法、X射线衍射法及磁场反应法等。

有别于宝石学,中药学对珍珠的利用更注重其品种及产地,对色彩、光泽等品质的鉴别反而不太重视。图示珍珠标本作为养殖珍珠,其意义在于,相对价格昂贵的天然珍珠,养殖珍珠更符合藥用市场及人民生活的需求。

(六)馆藏珍珠的药用价值

珍珠性寒,味甘、咸。珍珠入药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药大辞典》称珍珠具有镇心安神、清热除痰、生肌解毒等功效。《中国药典》描述珍珠可用于惊悸失眠、疮疡不敛等症。《中华本草》则归纳分析了珍珠的抑制脂褐素、清除自由基及抗肿瘤作用。

各种古代医药专著都有记载珍珠的药用功效。如成书于汉末的《名医别录》,南朝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唐代李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圣惠方》《开宝本草》,金代的《雷公药性赋》,包括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皆记载过珍珠的药用价值。

由于珍珠粉除了清热解毒外,还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过敏及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因而把珍珠作为天然护肤品,使用珍珠粉面膜保养皮肤,用珍珠粉定妆增强精神面貌,睡前舌下含少量珍珠粉用于助眠或改善肌肤状况,成了许多爱美人士的追求。可以说珍珠已然渗透到人们生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

二、琥珀

(一)琥珀的来源及历史

琥珀是一种名贵的有机宝石,是远古时代某些松柏科、杉科、豆科等树脂,历经几千万年的地质作用在数个阶段后形成的生物化石。

国家标准中对于琥珀已有明确的鉴定与分类。按产地分,有海琥珀和矿琥珀两种类型,主要分布在波罗的海沿岸,美国、加拿大、智利、新西兰、缅甸、黎巴嫩、伊朗等国家及我国辽宁、河南、云南、福建等地。结合国家标准并按我国传统商业习惯分类,主要有血珀、金珀、蜜蜡、虫珀、花珀、蓝珀等类型。

在我国古代,琥珀曾有“江珠”“兽魄”“遗玉”等别称,尤其是“虎魄”,言简意赅。我国琥珀雕饰物的出现可追溯至有4800年历史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作为在原始社会就被使用的宝石之一,琥珀饰物与我国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早至战国时期,《山海经·南山经》中所载的“育沛”,便是琥珀的别称。琥珀作为珍宝,很受佛教青睐。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文人雅士,亦热衷于追求琥珀。因此,唐诗、宋词中屡见其踪影,如“琥珀光”“琥珀香”“琥珀杯”等,这些诗词都是后世研究琥珀的重要依据。

(二)馆藏琥珀的形状及大小评价

图二所示琥珀是清代“月中桂”琥珀摆件,藏品整体呈不规则块状,虽然不大但外形较规整且有厚度,也属良材,经人为雕刻处理,自成摆件。

天然琥珀个体多伴有不同色彩且不透明的自然风化皮壳,有薄有厚。“月中桂”虽有外壳,但作为文物,历经数百年形成了再生风化纹皮壳,且有明显开片等特征;这件馆藏琥珀摆件表面存在类镀膜样包浆,与天然琥珀历经千万年所形成的表壳存在本质区别。

(三)馆藏琥珀的色彩

琥珀色系丰富,以黄红居多,白次之,蓝、浅绿、淡紫更次之。不同色彩的琥珀价值差别巨大。以白色为例,纯白如白蜡的价值远大于白黄相间的花蜡或花蜜。图示琥珀经研究分析,其在自然光下表面呈金棕并发橘红,内部颜色略浅,结合历史、工艺等要素,且未发现热处理痕迹,其前身为金珀的可能性巨大。

(四)馆藏琥珀的光泽

琥珀经加工抛光后通常呈蜡状至近玻璃光泽,由于光泽的相似性,一些乳化玻璃、玉髓、塑料、树脂等经常会被人用来冒充琥珀。馆藏琥珀作为文物,历经数百年,包浆浑厚,视觉滋润,且透明度颇高,能清晰辨认内部所含花粉状物质,将其命名为“月中桂”有一定依据。

由于内含成分的特殊性,馆藏琥珀在紫光灯下可见荧光反应。这对传统琥珀的鉴别有一定参考意义,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五)馆藏琥珀的质地及工艺

琥珀质轻而浮,摩氏硬度普遍为2.0~2.5,密度为1.08 g/cm3左右,人的指甲稍用力便能在其表面形成刻划痕迹,成品握感温润。其主要由琥珀酸及琥珀树脂等有机物组成,其中,琥珀脂酸质量分数最高。馆藏琥珀均匀细腻、晶莹通透,几乎不见杂质,同时含稀有植物包裹物,实为上品。

明清时期,琥珀雕刻工艺处于发展巅峰,并有大量精品传世。结合细致入微的阴刻修饰工艺,馆藏琥珀雕刻图案主要为双龙,线条饱满,气韵生动,年代特征明显。双龙为香草龙(明清时期民间常见的一种身躯如藤蔓般无爪龙形图案),口衔抽象风格的灵芝,双龙戏珠,寓意吉祥、喜庆,配以如月如镜的圆珠,别有一番意境。

琥珀具有摩擦起电特性,既不耐酸,又不耐热,易溶解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是非常“娇贵”的宝石品种。琥珀形成时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个体差异还会直接影响其本身的原料价格及药用价值。

(六)馆藏琥珀的药用价值

琥珀性平,味甘。《中药大辞典》称琥珀具有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的药用功效。《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了琥珀可用于惊风、癫痫、心悸等症。

陶弘景在其旧说中提到虫珀的形成、入药方法及功效。明代李贤、彭时等撰修的《大明一统志》详细记载了琥珀的产地、形成原因及颜色、品级优劣的判断,尤其提到药用琥珀,这类琥珀一般是无法加工成珠宝首饰等名贵工艺品而被弃用的原料。《本草纲目》特意提到琥珀来源于植物。近代医家曹炳章的《增订伪药条辨》很好地诠释了琥珀与老松香的众多差别(颜色、密度、香气等),尤其是形成条件和时间所导致的药效差异。

此外,《雷公炮炙论》《本草经疏》《本草拾遗》等古代药物学专著均有对琥珀入药的记载。

用非宝石级标准、质地松散的琥珀入药,一是考虑入药时材质的形态及硬度更容易加工成粉末;二是材质本身有瑕疵等原因导致无法加工成名贵的珠宝首饰,只能挪作他用;三是药效不变的情况下,此类琥珀更廉价,更符合大众的消费承受能力。

馆藏琥珀因其材质优良,虽具有药用价值,但更适宜作为文物予以研究和收藏。

三、结语

多角度赏析、研究名贵有机宝石,如珍珠和琥珀,不仅能了解馆藏文物、标本藏品材质及加工工艺方面的真伪优劣,还能根据其颜色、纹理、质地、特殊的光学效应等特征推测其产地和来源。除了参考材质的物理、化学等属性有效对其进行分类收藏、保管外,了解其文化及经济价值,尤其是突出的药用价值,更有助于引导人们对其加以合理利用及充分保护。

作者简介

张奕雄,1985年生,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博物馆馆员,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普影像家协会会员,高级艺术品鉴定师,长期从事玉石、字画、紫砂壶等鉴赏与研究,擅长羊皮画制作。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張蓓莉.系统宝石学[M].2版.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3]张恩,彭明生,胡林玉,等.珍珠层有机质特点及其药用探讨[J].矿物学报,2010(增刊1):22-23.

[4]林其溪,林江,单华.药用海水无核珍珠的检测及鉴定方法研究[J].广西中医药,2010(3):58-61.

[5]张志强,周树礼,程志兵,等.琥珀的特性及价值[J].超硬材料工程,2012(6):46-51.

[6]肖诗宇,徐世球.琥珀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定[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0(4):27-28+59.

[7]李海波,陆太进,沈美冬,等.覆膜琥珀的鉴定及定名[C].北京:2011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1:134-137.

[8]李耿.有机宝石[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9]穆朋朋.珍珠鉴定与选购从新手到行家[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6.

[10]廖望春,范星宇.琥珀宝石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琥珀珍珠中药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夏日玩虫三部曲:昆虫“琥珀”DIY
“种”珍珠真神奇
教你如何识别真假琥珀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雨珍珠
取珍珠
真假琥珀如何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