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朝 丽
在积贫积弱、灾难频发而政府乏力的近代中国,慈善在救济民众、缓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慈善义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通过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不仅能够将中国慈善史研究向更纵深领域推进,也能拓展社会文化史和城市史的研究范畴。对近代慈善义演的研究,从“慈善内史”角度进行研究很有必要,但从“慈善外史”角度研究更有价值。研究近代慈善义演的社会功能、群体心理及背后的慈善伦理、慈善义演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有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
慈善价值观是慈善行为发生的基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慈善价值观,分析中国近现代慈善义演的思想蕴含,有助于发现中国慈善事业的演进脉络和发展规律。近代中国慈善义演发端于晚清,民国时达到繁荣,其最大特点是慈善主体的民间性和慈善目标的社会性。通过慈善义演研究,可以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慈善心理的文化衍变。
近代慈善义演有三个关键性事件,可以看作是中国现代慈善义演价值观形成的标志。第一个事件是1876—1879年间的“丁戊奇荒”,慈善义演以义赈的形式在当时的中国首次出现。上海鹤鸣戏园在《申报》发出声明,承诺“所得余银愿为山东赈款”。此后演戏筹赈风气在上海逐渐形成。时人认为演戏助赈使得“乐善好施者,借此既可娱目赏心”,又可“广积阴功”。此时,国人的慈善行为以赈灾为主,但媒体对其精神价值进行了提升,包含了提振中国精神和国民意识等更高层面的意义。
第二个事件是京津地区的“惠兴殉学”。清末新政时期,惠兴女士在杭州兴办女学,因借贷无果而服毒自尽,并留下遗书以唤醒世人对女学的重视。《北京女报》主笔张展云和梨园界名人田际云成立民间组织妇女匡学会,以惠兴的事迹排演新戏《惠兴女士传》,在湖广会馆演出,以演出所得资金邮寄给贞文女学堂。“自惠兴一死,北京女学逐渐发达”,“提倡女学风气大开”。京津地区义务戏演出筹款的目的主要是助学,标志着慈善义演取得新的进步。传统慈善的目的以养济为主,包括养老、育婴、施医、施药、赈灾等,救急不救穷,是消极的慈善,而兴办学校尤其是女学,则意味着慈善方式的变化,慈善救助开始关注提高民众的教育、文明程度和健康水平,拓宽了慈善事业的救助范围。
第三个事件是1906—1907年的“徐海水灾”。在这次大水灾中,上海、北京首次为救灾筹款联合起来。与之前义演主要集中于戏园、参与群体主要是戏曲界艺人不同,此次义演涉及的范围和地域逐渐扩大,学生、商人、戏曲界及票友团体均展开广泛的募捐义演活动。从慈善价值观角度来看,慈善义演冲破地域和行业范围,救助全国范围内素不相识的民众,不再局限于熟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说明现代慈善观念逐步形成,民众国民意识初步觉醒。
国人慈善价值观的重要转变是在抗战时期。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各地开展支援抗战的筹款运动。劳军义演、抗日义演、筹款义演在全国各地纷纷举行,演艺形式包括举办义务戏、音乐会、话剧、游艺会、电影义映等,举办单位包括政府、学校、戏园等。所筹善款多用于购买战争物资、慰劳前方将士。如为援助1936年的“绥远抗战”,南开大学校友呼吁:“我们援助的办法,最好的当然是捐款了。”“南开校友们当然要尽一份国民的天职。”从当时各种报道可以看出,在民族危亡时刻,国人的慈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被充分激发,义演从“慈善救助”快速转向“民族公益”的大方向,彰显出参与者的民族大义和责任担当精神。
郭常英教授、岳鹏星博士新著《中国近代慈善义演研究》中也提出中国近代是现代慈善义演的形成期,国人的慈善价值观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结论对慈善义演研究提供了学术意义上的引导。近年来慈善义演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系统地对慈善价值观的变化进行梳理的研究尚属空缺,晚清和民国时期是中国民众慈善价值观从传统到现代过渡的关键时期,对慈善价值观的研究能够厘清中国民众慈善心理微妙的演变历程。中国传统的慈善价值观以救济灾难、扶助弱小为主,体现了“恻隐之心”的民众心理和“天下大同”的社会愿望。晚清以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大慈善”观逐渐树立,这种慈善观更加重视慈善的公益属性,注重慈善在造福社会、塑造民族爱国精神方面的作用,形成了中国现代特有的慈善价值观,即日常慈善源自仁爱恻隐之心,多表现为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甚至学缘的互帮互助,而一旦发生洪水地震等重大灾情或者国家面临外来危机,人们心底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怀很容易被激发,具有强烈的集体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近代慈善义演在价值观形塑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更清楚慈善义演的价值形成过程。同样,也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到慈善的价值并不在于捐了多少钱,而在于对和谐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友爱互助精神的传播。人们从事慈善的功利心在减少,不再是积德行善以求来世回报,而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当然,近代慈善义演还有很多不符合伦理规范的地方。如《中国慈善义演研究》中探讨了近代上海青帮以举办慈善义演作为漂白其罪行、树立其形象的工具等事例。这些弊端给中国慈善事业带来警示:一是要避免慈善工具化,避免慈善沦为某些个人或企业谋取利益、形象和声望的工具;二是要避免把慈善商品化;三是要避免强势慈善、暴力慈善。这些弊端都不利于从内到外地激发民众的慈善心,不利于慈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近代慈善义演的外延影响体现在弥补国家社会救助短板和促进民族认同两个方面。首先,慈善义演有效地发挥了安抚社会弱势群体、救助普通民众、抚平战争创伤和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其次,慈善义演培育了社群认同和民族认同。在慈善义演中,不同的社会群体出于社会救助的需要参与慈善活动,在彼此合作中逐渐形成价值认同,有助于改善社会各阶层的关系。如社会阶层较低的戏曲界,由于在慈善义演中表现出色,受到社会民众的一致赞许,提升了社会地位。而在国家遭遇外敌入侵时,慈善义演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观念通过艺术的形式向社会民众传播,起到了凝聚民族力量、塑造民族精神的作用。可以说,慈善义演在当时培育和塑造了民众的爱国意识,增加了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近代慈善义演承担起了时代和民族发展的社会责任,跳出了救灾救难的“小慈善”圈子,将慈善义演作为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形成了“大慈善”的氛围。对于这一规律的研究和总结,能够使慈善事业在中国民众认知中的价值度得到提升,也将慈善义演研究升华到了国家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新高度,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代慈善义演的作用机制在于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让社会各阶层民众找到在社会网络中的身份认同感、成就实现感和社会责任感。在慈善义演中,社会精英的形象得以塑造,行业组织的互助功能得以彰显,艺人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感得以彰显,民众的积善行德观念得以实现,才有了社会慈善氛围的整体提升。这一研究结论充分说明,慈善事业的根基在民众,让民众有机会有渠道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并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是慈善事业发展繁荣的关键。
将慈善义演作为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载体,从城市发展史和社会文化角度进行研究,具有开拓性的重要价值。以往的思想史研究多注重慈善义演所体现的思想,并未将慈善义演作为思想的载体,从而观察慈善义演在思想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慈善史研究则缺乏针对慈善义演的专题性系统探究。将慈善义演研究与城市发展历程、文化娱乐形态、社会文明进程等结合起来,能够拓宽研究思路,挖掘更多新议题,带来更深层次的启迪,突破现有慈善史研究的瓶颈,实现新的学术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