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珺
内容提要 在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当下,主流媒体精准把握和做好经济报道要做到:把握大局大势,盯住关键领域进行舆论引领,化危为机;遵循以人为本,立足民生视角,贴近受众,通俗易懂;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报道呈现,实现互动互融,内容有趣有料。
当前,如何深刻领会中央要求,真正读懂国内国际变化,向公众负责任地迅速报道、有效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为公众提供有为、有用、有趣、有料的“四有”经济信息,以此摆脱我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主流媒体经济报道创新实践值得回顾总结。
中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面临着怎样的经济现实,用什么经济理论可以解释当下中国经济?作为国家政治阵地和思想武器的主流媒体平台,在重大经济主题报道中应该如何把握时机,站稳立场,发出权威声音?
主流媒体平台要把握住大局大势,扮演好“经济智库”的角色,既能将政府改革思想与社会意识实现同频共振;又能够发现关键领域中的积极信号,抓住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做到及时发声、理性发声、有效发声,强化舆论引导,提升经济报道的专业性、说服力和影响力,实现媒体有为!
根据现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有专家指出:“双循环”政策在我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中,尤其是在“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当下中国经济的最大现实。它既非单纯的“区域大循环”“自力更生论”,也不是狭隘理解下的“中美脱钩论”和“欧亚循环论”,而是要先进行国内大循环,然后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是区别于发达国家的、有中国特色的“双循环”。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理论作为指导来观察分析我国的经济现象、解释中国经济,是当下经济报道的强大理论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又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诸多新思想、新论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做好中国经济的新闻报道应紧跟最新实践、以创新理论作为指导,这样才能实事求是地提升我国经济报道的解释力。
在疫情蔓延、俄乌冲突持续的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使每一个国家间利益休戚相关,经济报道也必须表明态度,拿出价值判断,引导经济生活。稳定预期、加强疫情防控、厘清战争影响是当下国内经济报道的重点领域,在此过程中经济报道要及时跟进热点,主动设置议题,掌握话语主导权,增加舆论引导力。比如《参考消息》就俄乌冲突在官方微博进行经济话题设置,引发热议和关注:2月26日针对美欧英加等国发表共同声明禁止俄罗斯使用SWIFT系统后,《参考消息》推出#为什么实施SWIFT禁令会很严重#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超1.2亿。2月28日推出#俄罗斯将靠什么应对西方制裁#话题两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总阅读达7.3亿,网友转评赞超过24万。3月2日,一条#乌官员称乌克兰所欠外债应一笔勾销#的阅读达2.6亿的热搜话题,让生涩的经济学知识普及走入寻常百姓家。疫情常态化下追踪国人何时复工复产、大学生就业是否稳定、企业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疫情之下的外贸如何、房产汽车等重点行业前景预测……这些都是主流媒体关注的重点。通过梳理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一等奖的报道发现:经济时报的《决战决胜2020》《以开放的双循环迎接新变局》,工人日报的《“僵尸企业”重组盘活的N种方式》,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反弹力”》,中国民商杂志社的《“十四五”:民企如何开局》,人民网的《“数字经济看后劲”系列报道》《2021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系列经济评论》,中国房地产报的《连云港新浦工业园系列报道》,经济日报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闭关锁国——厘清当前对外开放的几个理解误区”》均涉及关键领域议题。这些经济报道在危机中寻良机,用特有角度审视经济生活;以客观冷静的分析在关键时刻发出正确的声音,是积极有为的报道。报道为防范风险、恢复经济支招,凭借相关议程设置后为共克时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以正面舆论压倒负面舆论,引发强烈反响和关注,切实有力地实现经济报道的有担当,有作为。
《金融时报》前主编安德鲁·高尔斯认为:“财经报道的关键在于内容是不是跟人们的生活相关,是不是有用。”中国主流媒体经济报道的实践操作层面遵循以人为本,立足民生视角,重视受众感受,做好亲民传播也体现了这一理念。让每个受众充分感受到经济报道不是枯燥乏味的数据、数字、制度条例,而是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
经济报道的专业术语与数据统计结果始终是经济报道的核心组成部分,专业性和复杂性是突出特征,也是造成经济报道整体理解难度较高,抬高受众接受门槛的原因之一。21世纪初期,国内主流的财经媒体十分注重经济报道的受众定位,鉴于财经报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当时经济报道的核心受众聚焦社会精英阶层,难以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经济观察报》致力于向“高端读者”“四有新人”传递资讯;《第一财经日报》关注“三最人群”(最具影响力、决策力、消费力)的反馈;《21世纪经济报道》面向“商务人士、企业经理人、专业人士”;《中华工商时报》的受众群像还是以“广大工商界人士及关心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海内外人士”为主。伴随着中国经济4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人口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财经报道的接受群体已经发生了量的升级和质的变化,财经媒体的传播对象要去精英化,走向平民化。
学者陈力丹认为公众的经济观点来源于普通生活,“将事实嵌入到广为人知的模式,就是要求以普通人熟悉的方式表达,这对于经济新闻来说尤其重要。”落实到操作层面,主流媒体经济报道要诉诸大众的日常生活经验,能将“专业语言”转变成一种口语化的“公众语言”,掌握平民化的话语方式,以此提高经济报道亲众性和易读性。经济报道平民化表达要求在报道中首先要说百姓话,回到日常交流情境中重构报道语态,做到经济报道口语化、叙事简明化;还要说好网络话,学会恰当运用网络语言,让表述更新鲜、更抓人;再次要坚持用事实说话,用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事实说话,让报道有血有肉、生动形象;最后学会用发生发展的过程说话,讲好经济现象和政策背景故事,让报道更有代入感。力求用简洁的、生动的、活泼的语言来说明复杂的经济问题。
中国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秉承以人为本理念,既能正确地解读中央及各地最新的经济政策和大政方针,又能深入浅出地阐述看似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还能讲清楚经济政策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受众是经济报道的根本服务对象,只有受众能看得进,理解并接受,从中得到启发,那么经济报道、舆论引导、信息传递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启发人的作用。
国内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立足民生视角,践行“以人为报道主体”理念。经济报道以人物活动、故事贯穿始终,通过关注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借助人物交待新闻事件、新闻主题,产生故事化效果,受众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感同身受。从人和故事出发,通过人及故事折射出背后较为复杂的经济学现象,提升了报道吸引力,从而拥有更多受众。
在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新闻故事:海南在整治环人工岛过程中拆改两难、90后快递小哥升职记、“付先生浴火重生记”的传奇经历、“品今系”私募理财造假调查中的扑朔迷离、江北下朱村里的追梦者等,都一一道出经济新风向。荣膺特别奖的人民日报作品《“十三五”,我们这样走过》系列报道,从健康、养老、就业、扶贫、社会治理、生态领域等28个民生角度呈现,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在故事化叙事中向受众展现了具象可感的集体群像,好评如潮。
在融媒体时代报道经济新闻,主流媒体要强化融合思维,实现经济报道方式与呈现手段的创新,坚持“用户思维”“产品思维”等融媒体思维方式,并通过“数据可视化”“叙事界面化”“短视频深度融合”和“场景直播社交化”等创新路径,深耕经济报道领域的可视化融合产品,以最优化的传播方式,提升经济报道传播效果。
“数据可视化”是指在经济报道中基于数据的挖掘、统计以及分析,然后借助可视化技术对经济信息进行“数据化+可视化”深度解读和传达,帮助受众获得更为清晰准确的新闻信息,也造就了一种叫做“数据新闻”的新型报道方式。数据可视化的经济报道既包含文字、图片,也包含动图和视频;枯燥的经济数据通过相关软件和制作技巧,以图形图表、动画演示、全景地图、视频音频、仿真模型等可视化形态呈现,从而提高经济报道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作为赋能技术,“数据可视化”通过动态分析、图表联动、智能钻取等智能化手段,对数据进行多维度、精细化开发,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也更有说服力。《21世纪经济报道》的“数读”栏目在数据可视化方面践行创新,大量经济报道以数据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经济现象,获得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融合报道类一等奖。
在融媒体时代,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全方位融入内容生产,以手机为代表的“竖屏”“横屏”移动终端界面,使信息的表征形式和界面的叙事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即界面”强调内容的视觉呈现和与受众的互动,用户行为的“参与性实践”和新闻内容的“跨媒体叙事”使得原本容易枯燥、专业性强的经济新闻通过新媒体界面的表现形式带给受众直观、简约、互动、有趣的视觉阅读,形成了新的界面融合叙事语言,界面叙事成为一种新的叙事语态。界面不单单只是在指尖的滑动中通过漂亮的手绘、精彩的视频、生动的动画所构成的视觉逻辑演绎社会经济故事,而是加入受众的互动,点击触控滑点,通过画中文、画中画、画中视频甚至转换表现形态共同完成叙事组接;从而让经济新闻中的数据、生产、技术等硬元素被视觉化的“图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交互性叙事界面更是提倡用户通过上传内容与原作者一同完成视觉叙事,用户的深度参与,完善或改变了叙事形态,实现了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比如经济日报旗下的《中国经济网》刊发的《喜迎百年华诞,送你红色货币》融合报道,用户通过扫描领取个性化红色货币,有效实现叙事界面的交互性,受众在交互中对党的货币发展有了深刻了解。
传统的短视频通过旁白解说、人物采访和实景拍摄等听觉和视觉符号完成对受众的传播,视听元素最终呈现的是平面二维视频效果。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与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全息图像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5G技术的渗透融合,为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受众进入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叙事时空,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获得“全感官”的在场体验,直观感受经济信息、经济成就展示的丰富魅力,AR财经新闻、VR财经新闻等三维效果的全新形态已经成为短视频报道中的创新探索。比如央视频在2022全国两会宣传中推出总台首个拥有自然语音和表情的超仿真虚拟主播“AI王冠”入驻两会报道矩阵,并推出了全新AI节目《“冠”察两会》,该节目通过自研AI虚拟主持人系统及infinity实时演播室系统,结合两会议题相关内容生成AI真人与数智人问答视频及AI播报视频,实现真人和虚拟人同屏播报的AI新闻,为两会报道注入科技“创新力”,触发经济报道形式的科技新猜想。
随着互联终端移动化、智能化、轻量化普及,经济类新闻的移动直播日益增多。有别于传统电视直播的单向性传播与观众被动式接收,移动新闻直播的主持人、记录者与受众互动的广度与深度前所未有,构建了直播场景社交化新的生态。在场景直播中,主持人主导角色弱化,受众全程参与,传受之间互动向社群互动转变,受众变成了用户。用户通过手机直播不但见证着经济事件的发展过程,还以发表评论、提供建议、转发推广等互动方式参与事件的全过程,成为直播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33届中国经济新闻奖有64篇作品获融合报道奖,这也传达出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经济报道只有与时俱进,借助技术赋能,实现创新融合,才能在互动互融中衍生出有趣有料的产品,进而得到范围更广的传播,创造出更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杨新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J].人民日报,2018-11-19.
[2]余孝忠,袁军宝.理论自信运用自觉报道自如——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导新时代经济报道的重要性[J].中国记者,2020(02):50-53.
[3]数据统计来源于《参考消息》官方微博,同时参考孙彦德.十天18个阅读过亿热搜是怎么炼成的.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2022-4-21https://mp.weixin.qq.com/s/0ymhxgKDcJMPOQPdJ3XhVw.
[4]唐亚明.走进英国大报(第一版)[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06):138.
[5]陈力丹.关于经济新闻的几个问题——读尼尔·加文主编《经济、媒体与公众知识》一书[J].新闻大学,2000(02):5-10.
[6]张艳华.经济报道的亲众诉求和易读性分析[D].郑州大学,2004.
[7]罗依坤.经济报道的可视化表达[J].中国记者,2021(07):105-108.
[8]真人和虚拟人同屏播新闻,总台首个AI超仿真主播为两会报道注入科技“创新力”!2022-3-8https://news.cctv.com/2022/03/08/ARTI859qYn0vlCHFHVXp5DLv2203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