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6~2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4.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末位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两位数乘两位数”是青岛版六年制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起始,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经过一定的引导,学生有能力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计算,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利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整合旧知、推出新知,把算理和算法加以提升,到三位数乘两数的时候就可以将方法迁移过去。
设计理念:
计算教学的核心是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1)算理和算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算法主要解决“怎样计算”的问题,算理主要回答“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算理是计算的依据,是算法的基础,而算法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和规则,它是算理的具体体现,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案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
(2)要正確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的关系,就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自主地生成算法,在算法形成与巩固的过程中进一步明晰算理
算法的形成不能依赖形式上的模仿,而要依靠算理的透彻理解,只有在真正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堂握算法、形成计算技能,才能算是找到了算理与算法的平衡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一)复习:1.23X10和23X2是怎样口算的?
2.23X2怎样变成竖式的?
2. (1)请同学们在点子图中圈出示出9╳4并说说你的想法。
师生交流,教师结合课件展示圈的过程。
(2)图中圈画出部分可以用哪个算式来表示呢?
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这个算式(12×10)用口算算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用点子图解释乘法算式的意义,既可以让学生直观感知点子图,也可以唤起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学生用点子图探究计算方法做铺垫。)
(二)同学们观察课本26页美丽的街心花园图,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1. “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2.”街心喷泉里“一共安了多少个喷头?
3.”美丽花园“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保护环境“花坛一共用了多少盆花?
学生根据课本情景图列出算式:23×12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梳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为下面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提供依据。)
二、自主交流,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估算
估算出23×12的得数。
1.小组交流讨论,你是如何估算的?
2.班内同学分享23×12的估算方法,让学生先估一估23x12的得数(学生估算的结果可能是200、230或者240.)
(2)引导学生想一想:23x12的实际得数比估算出来的数大还是小为什么(三年级学生估算能力比较弱,如果不知道怎么估算时,可以引导他们根据情景这样想:如果每排20盆,那么12排有多少盆?或者每排23盆,如果有10排,那么一共有多少盆?然后问他们结果比实际的多还是少?少算了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估算目的是引导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来分析23乘12的计算方法,为他们探究新算法找到切入点。用估算的方法来确定积的大致范围,还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计算的结果,培养学生用估算验证的意识.)
(二)口算
(三)(1)师:根据算式23×12在情景图中的含义,你算一算它的准确得数是多少?可以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师巡视指导.(老师对个别不会的学生启发引导。
(2)师生反馈,交流算法.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①23x10=230 23x2=46 230+46=276 ② :20x12=240 3x12=36 240+36=276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利用点子图圈一圈,算式算的每一步和点子图中的哪部分对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点子图揭示算理,让学生直观感知,明确每个算式对应的数量,用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生长点在于分,分的目的在于转化,即把旧知识转化为新知识,从而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笔算
让学生把上面三个横式分别变成三个竖式,然后让学生们去尝试将三个竖式再合并成一个综合的竖式。
(四)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讨论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回答预设:(1)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去乘另一个因数,再用它的十位
去乘这个因数。
(2)乘的时候,相同的数位对齐,个位乘时要和个位对齐,十位相乘时一定要和十位对齐。(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建构过程的梳理,进一步明确算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四、全课总结
请你说一说,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畅谈收获。教师适时指导。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提升两位数
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收获,关注知识、方法和学生的感
受: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概括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