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健英,段文军,李 冲
(南宁师范大学 旅游与文化学院,广西南宁 530100)
广西自然环境优美,少数民族风情浓厚。广西位于祖国的南部,与越南接壤,中越边境地区旅游种类丰富独特,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边境旅行已成为中国陆地边界的支柱产业和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发展成为“兴边富民”重要的战略支柱产业。为了提高边境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对边境旅游进行资金、项目、政策的倾斜,大力发展边境特色旅游。对边境旅游助推兴边富民的效率进行评价,有利于衡量边境地区旅游政策实施的效果,为实现兴边富民提供重要支撑。
1930 年初,游憩地理学和经济学家首先关注边境地区的旅游活动,直到二十世纪70 年代末才开始对边境游进行探究,有利于提高边境旅游地区国内生产总值[1]。国外主要以边疆旅游需求研究、边境旅游供给研究和边境旅游综合效应研究为主。我国学者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边境旅游发展阶段、政策评价、耦合关系、精准扶贫为主[2-7],另一方面,根据例子分析,有广西、中越边境、黑龙江省、中俄边境、云南省、老挝、中缅、中越边境等地为代表[8-13]。自我国1991 年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以来,随后众多学者对该领域开展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兴边富民行动的研究方法主要以定量和定性为重。张嘉斐,陈默等[14-15]运用满意度评价法、AHP 方法、专家赋权法对政策实施前后效果进行了比较和绩效评估;孙久文,张翱,黄朝阳等[16-18]用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小结了兴边富民行动的特点发展模式,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边境旅游、兴边富民,学者开展了诸多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却鲜有学者将“兴边富民”“效率评价”和“边境旅游”结合进行研究,耿桂红[19]研究了边境旅游的兴边富民效应,王美钰[20]研究边境省区入境旅游效率评价。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在边境旅游研究方面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相关实践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兴边富民方面,中国的研制相对较晚,存在下列不足:研究内容上,大多是从兴边富民政策出发,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一般性研究,缺乏完善的系统研究。在探究方式上,定性探究是探究的主体,缺少有理论支撑的定量探究,特别是对微观单位的深入研究。研究对象上,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某地整体兴边富民经济成效上,在成效评估和典型经验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广西8 个边境县(市、区)为例,运用DEA-BCC、MI指数和ArcGIS 10.2,对2015—2019 年边境效率进行测度和分析,以期提升我国边境旅游,助推兴边富民的经济成效和社会效益。
文章选取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兴市、上思县、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那坡县和靖西市等8 个边境地区。近几年来,广西紧紧围绕强基固边、民生和对外开放,对兴边富民行动进行了统筹部署。文章分析了8 个县(市、区)的效益评价,对相关地区边境旅游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广西边境地区与越南交界,文化与习俗相近,由于自然、地理等原因,拥有独特的边境旅游资源。
本文数据源于2015—2019 年8 个边境县(市、区)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广西统计年鉴和政府工作报告。边境旅游效率能够反映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根据不同地区旅游的实际情况。在收集各县(市、区)数据的前提下,参考其他文献中的投入、产出指标[7,21],见表1。
表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
DEA 是一种以多投入和多产出为决策单位的非参数评论方式。BBC 模型以规模报酬率为变量,当DMU 为1 时,资源配备效益最优;DMU 介于0~1 之间,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
对于任何DMUj,基于无效率,圆锥度和极小化的假设,形成一组变量,得出如下规模可变的DEA 模型,即BCC 模型:
文章需要研究边境旅游效率随着时间变动的情况,生产一般是个长期连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技术本身是在发生变化的。技术是指科学技术发展对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功效。用Malmquist 指数分析各决策单元的时候段,表述如下:
此表达式用于形容从t 到t+1 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如果技术效率变动指数(effch)>1,说明其在边境游中起着重要功效;如果说effch=0,就表明这一时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若effch<1,表明其对边境影响不大。
利用DEAP 2.1,计算2015—2019 年广西边境8个县(市、区)的综合效率,如表2 所示。从整体来看,广西边境整体的旅游综合效率平均水准为75.4%。各县(市、区)之间差异较大,旅游综合效率平均最低为43.9%,最高为100%,体现出层次清晰、分布不均的特点。其中,平均综合效率低于8 个地区的平均水准的有东兴市、凭祥市、龙州县和靖西市,结果表明,这些县市旅行业对经济的推进功能并不明显。在这8 个地区中,始终保持着DEA 的有效水平是那坡县。此外,只有宁明县、大新县、防城区和靖西市达到DEA 的有效水平。从时间维度来看,2015—2017 年旅游综合效率相比前一年均有所下降,2017—2019 年旅游综合效率总体呈递增趋势,防城区和那坡县总体达到DEA 有效水平除外,旅游综合效率整体较好。
表2 旅游综合效率
在广西边境8 个地区中,防城港市的防城区的综合旅游效率高于平均水平,东兴市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崇左市四县市中,凭祥市、龙州县旅游综合效益较高,宁明县、龙州县旅游综合效益高于百色市两县市平均水平,靖西市旅游综合效益低于平均水平,那坡县始终保持DEA 最佳状态。
从表3 能看出,2014 年以来的四个时间段中,前三个时间段的边境游五年平均值为0.999,tfpch 均小于1,最后一个时间段均大于1,表明广西边境游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总体不断提高。从结构上看,技术效率是tfpch 的主要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技术效率同比升高3.9%,技术进步指数同比下滑3.9%。纯技术效率平均增加1%,规模效率平均增加2.9%。研究表明,推动广西边境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2016—2017 年的effch 小于1,2017—2019 年的effch 大于1。第一、二个时间段的effch 小于1,中间两个时间段的effch 大于1;说明广西边境旅游的生产率指数波动受effch 的影响,广西边境旅游的发展得益于旅游技术进步。
表3 曼奎斯特指数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出各县(市、区)数据表现的时间变化规律,在探究个体年份效率的同时引入MI 分析。MI 分析即在一个地理单元内,通过相邻两年的数值比较,显现出相关变化趋势。其计算结果如表4 所示。总体来看,广西边境各地区旅游效率的平均MI 大于1,年均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大于1,其余数值接近1,这说明了广西边境各县(市、区)旅游效率随着时间不断增加。全部县(市、区)的MI 平均值均大于1,说明旅游业的发展确实为广西边境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2015—2019 年效率变化标准差是0.091、0.044、0.165、0.170、0.039,效率变化分布极不平衡,2015—2016 年改变幅度减少,2017—2018 年改变幅度增长,2019 年改变幅度减少。
表4 旅游效率变化
运用DEA 方法计算出2015—2019 年各项边境旅游效率,使用ArcGIS 10.2 自然间断点的分类方式对各县(市、区)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直观展示了2015—2019 年广西沿边8 个地区的旅游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析了空间分布差异。
从综合效率的角度看,按自然间断的分类,可分为四种类型:有效型,相对有效型,相对中等有效型和相对无效型。2015 年,DEA 的有效区域是宁明县和那坡县,相对高效的地区包括防城区、大新县和靖西市,相对高效的区域包括东兴市和龙州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效率相对较低的地区包括凭祥市;2017 年,DEA的有效区域是防城区和那坡县,相对有效区域是东兴市、靖西市、宁明县和大新县,龙州县是相对中等效率区域,凭祥市是相对低效率区域;2019 年,DEA 的有效地区是大新县、那坡县、防城区、宁明县和靖西市,东兴市是相对有效的地区,龙州县是相对温和的地区,凭祥市是相对低效的地区。2015 年和2017 年,东西部高中分布较低,2019 年,南北部高中分布较低。
从纯技术效率的角度看,按自然间断的分类,可分为三种类型:有效型,相对有效型和相对中等有效型。2015 年,东兴市、那坡县、防城区、宁明县和大新县为DEA 的有效区域,相对有效区域为凭祥市和靖西市,龙州县为相对中等有效区域;2017 年和2019 年,DEA 的有效区域是东兴市、那坡县、防城区、宁明县、大新县和靖西市,相对高效型有龙州县,相对中效型有凭祥市。2015 年总体上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2017 年、2019 年总体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特征。
从规模效率的角度来看,按自然间断的分类,能分为三种类型:有效型,相对有效型和相对中等有效型。2015 年和2017 年,宁明县和那坡县为DEA 的有效地区,龙州县、大新县、防城区、靖西市是相对有效型,相对中等有效型是东兴市和凭祥市;2019 年,防城区、那坡县、宁明县、大新县和靖西市为DEA 的有效区域,东兴市和龙州县为相对有效区域,凭祥市为相对中等有效区域。2015 年和2017 年,东西高中的分布特征较低,2019 年,东西北高中和南低高中的分布特征较高。
以广西沿边8 个区域为探究对象,采用DEA 与ArcGIS 数据可视化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沿边地区的效率和奎斯特指数分析研究其测度,揭示了其空间演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
(1)2015—2019 年,广西边境8 个地区的旅游综合效率平均为75.4%,处于高水平。旅游业的平均综合效率最低,为43.9%。只有那坡县才能保持DEA 的效能。在过去五年中已达到DEA 有效水平的有宁明县、大新县、防城区和靖西市。根据BBC 模型对边境游效率的分解结果,2018 年广西边境旅游纯技术效率平均水平为93.3%,平均为93.4%的规模效率,表明其边境旅游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较高。在所有未达到DEA的地区,凭祥市和龙州县要注重提高旅游业的纯技术效率,东兴市、凭祥市和龙州县要在提高旅游业纯技术效率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旅游业的规模效率。
(2)通过曼奎斯特指数计算可知,从2015 年以来的4 个时间段中,广西边境地区旅游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大体呈上升的趋势,这说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变起着重要的功效。2015—2019 年,广西边境沿线8 个县(市、区)旅游效率平均变化大于1,表明旅游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功效。
(3)利用ArcGIS 10.2 软件计算2014—2018 年广西边境地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空间状态,在2015 年、2017 年,综合效率总体上表现东西高中间低的态势,2019 年,大体上表现南北高中间低的态势。2015 年,东西部纯技术效率较低,2017 年和2019年,南北部纯技术效率较低。2015 年和2017 年,规模效率东西部低,2019 年东西部高,南部低。除崇左市的凭祥市和龙州县外,其他地区的技术效率与DEA相当,除了防城区和那坡县达到DEA 有效,其他区域应提高旅游规模效率,进而达到最优程度。
针对广西边境8 个地区的旅游状况,对其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在促进兴边富民边境旅游方面起着主导功效。针对广西边区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市场发育不充分,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不够,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完善边境基础设备,进一步促进要素集聚。提升边境游资源承载力匹配度,解决假期旅行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问题,满足假期旅行需求。加快推进各县(市、区)交通通达度,达到各区域交通顺畅,村村通公路。实施农村网络改造,提升边境地区网络运营质量,生产和生活要素加快流动,形成经济聚集效应。大力发展幸福产业,例如:旅行、文化、体育、卫生、敬老等,满足当地群众需求,全面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筑。
(2)建设独具特色的边境旅游示范基地。建设边境风情旅游示范区,提高吸引力。对于过度追求旅游人次,造成当地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失衡的情况,应合理控制旅游接待人数来优化边境游效率;在跨国德天瀑布景区加强和越南的特色产品合作,打造特色边境旅游产品商业街,进一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岗位,提高边民的生活水平;在东兴贸易边境口岸,开放越南特色节目演出权利,让游客体验中越风情;针对地理位置优越和民族特色突出的村镇,打造特色旅游村寨和乡镇。
(3)进行边境地区电子商务的普及。鼓励当地大学生回归家乡,发展农村经济,采取“旅游+ 农业”等模式,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受疫情影响,旅游业陷入低迷,为解决当地居民的收入问题,社会形势催生了电商产业的快速发展,边境居民能通过互联网向中国各地销售地方特色旅游产品,实现在家也可以体验不一样的美食或者旅游产品。大力扶持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发展,通过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政策培育和壮大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金花茶、八角、肉桂等特色产品,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边境旅游能否达到兴边富民的效果,通过DEA 模型对边境旅游效率进行评价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进行,对效率指标的选取也是众说纷纭,应对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探索和优化。对于运用空间可视化的方法仅能从宏观层面分析边境旅游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应进一步探索微观尺度下边境旅游效率的空间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