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ACK框架的混合式教学助推学生“4C”能力培养

2022-06-07 07:50胡兆鹏徐欢潇陈虹云刘琴琴
山西青年 2022年11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能力

芦 欣 胡兆鹏 徐欢潇 陈虹云 刘琴琴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2

一、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一)传统学习与网络学习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老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灌输式”“填鸭式”或“喂养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导致学生慢慢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更谈不上会有什么创意和创新。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利用网络来学习已经是一种常态,智能时代的学生,能熟练地操作各种电子产品,也能快速掌握各种信息化技术,与其打游戏来耗费时间,不如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探究一些未知事物。网络学习平台有海量的资源,图文并茂,绘声绘色,最主要的原因是网络学习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中的所见所闻,会自然引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利用网络在线上学习也可弥补传统课堂学习的不足,互补中能让学习者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时间环境的自由化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每位同学的学习基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混合式教学解决了时间、环境的局限性,比如:大学里的公共基础课,多数是大班教学,人数多、基础各异,老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同学,通常都是按照教学计划来安排课程进度,这会给一些接受能力慢的同学带来一些困扰。有了混合式教学,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混合式教学中老师可将课程资源以信息元的形式进行设计分析,形成学习任务点,对课程结构进行重构,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没有时间和环境的限制,想学可以反复回放,24小时的随即服务让学习不再无助。

(三)深度学习的有效方式

狭义的混合式教学即“线上+线下”教学,课堂上的面授教学与课堂外的网络学习有机结合。而广义上的混合是多元素、多方位、多条件的混合,既有跨学科知识的混合,也有跨时空、跨群体的实践环境和组织活动的混合。开展基于TPACK的混合式教学,其最终目的不是去简单的使用某种学习平台,也不是为了单纯的构建数字化、信息化的各种教学资源,更不是去为了开展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希望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深度体会学习的内涵。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有机融合在一起,互补互助,达到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度学习的目标。

二、“4C”能力的内涵及价值

以制造业和农业为主的20世纪,人们具备数学、阅读和写作能力即可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步入全球化的21世纪,要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批判思维和创造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美国的教育家和学者认为应该是有效的学习,或者更深层次的学习。非营利性联盟组织P21确定了21世纪学生必须具备最重要的四个学习技能即“4C”能力,即沟通交流能力(Communication)、团队协作能力(Collaborations)、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创新创造能力(Creativity)。

(一)沟通交流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是社会人生存与合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沟通交流能力主要是指可以利用各种沟通手段,如交谈、指导、通知、E-mail、表情、手势等,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信息传递。其实,沟通技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婴儿,当他需要被人关注的时候,就会发出声音,做出哭或笑的表情,将自己所需传递给能帮助他的人,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沟通。无论在原始社会,还是智能时代,沟通交流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技能,是促进知识跨越场域边界而充分流转的前提条件,是职业环境中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1]。对教育教学来说,沟通交流能力的核心价值在于具备良好有效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可帮助学生利用高阶认知技能合理处理实际难题。

(二)团队协作能力

人是社会之人,既不能孤立存在,更不能孤立发展。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解决复杂问题或面对困难时,团结协作是必要的、必须的。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在信息获取的广与深之间进行分析和筛选,没有哪个人能掌握解决问题全部的知识与技术,因此团队合作尤其重要。团队协作能力是社会发展发挥群体智能的重要保障[1]。为高效完成任务,团队协作过程中,要学会虚心、真诚地倾听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团队的集体精神,形成一种攻不破的凝聚力,营造一种相互信任、互帮互助的氛围,成员都能各尽所能、责任共担、协同工作,发挥团队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团队的战斗力,最后能胜利完成任务。

(三)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即辩证地看待问题,社会发展远超于个人接受能力的发展,想要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便要摆脱前人对自己的思维束缚[2]。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的前导条件,没有批判性思维,事物发展就会停滞不前。批判性思维通常会以推理、系统思考、质疑、判断与决策、发现并验证假设、多角度看待问题、反思与自我批判等方法对现有的事物、知识、方法或技术等进行分析比较,深入研究。其价值在于,批判性思维是信息化时代保持思维独立性的必要条件[1],也是未来人才打破原有理论束缚,不断创新创造的核心能力。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应该是以客观辩证的态度来审视各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经验。批判性思维的本质是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既不能盲目对权威论俯首称臣,也不能简单的对经验拒之千里。

(四)创新创造能力

创新与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变是永恒的,墨守成规只能停滞不前。创造需要批判性的思考、需要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更需要所有成员团结一致、勇于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开拓新契机。促进创新、创造能力发展的常用策略包括:专家判断、头脑风暴、辩论、革新、设计、发明、梦想、即兴创作、设问和实验等。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可见,创新创造能力是未来信息化智能社会人才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国家不断前进,突破自我的核心力量。

三、TPACK框架下混合式教学助推学生“4C”能力培养

基于TPACK框架的混合式教学不仅仅是线上线下的简单混合,其内涵是将知识、技术与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全方位的融合[4]。C语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知识和技术有效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4C”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图1 TPACK框架下C语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

在TPACK理论框架支持指导下,“在线”+“离线”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习者,使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线上平台可将各种学习资源进行云盘存储,丰富的学习资源为求知者提供了学科知识的解释、技能的演示和方法的拓展,为学生独立学习提供多种渠道和方式,这些都有利于启发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构思。积极的思考是创新、创造的源泉,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提早了解课程知识与实践技能,探究过程中自由加批判性的思考可激发创新思维,带着一些疑问走进线下课堂,同学们会自发的交流、讨论,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享予同伴和老师,讨论、辩论、说画合一,经过分析→设计→测试→总结,最终提出有价值、有意义的观点、方法或理念。基于TPACK理论框架的混合式教学,可以让师生充分的交流与沟通,让彼此更加信任;有效的团队协作,让成功的信心增添满满;分组PK,增加参与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提升协调能力,增强责任心。老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后,只是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角色(配角),犹如团队中的长者成员一样,可参加讨论,把握方向,纠正错误,关键的时候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学生是混合式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主角),是要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培养的后备力量。在这种气氛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更加紧密,减少了不必要的拘束,基于TPACK框架的混合式教学能助推学生主动学、多动脑、勤练手、常沟通、促合作,改变原有被灌输知识的“小木偶”形象。学成毕业时,回首仰望,曾经的线上知识探究,课上思想碰撞,都是优异成绩的有效保障,更是未来创新创造的源泉力量。

线上的学习资源(视频、文档、随堂练习、抢答、问卷等),课上的头脑风暴、重难精讲和实验指导,平台中的测试、讨论与评价等都能从各自的角度和层面,将知识、技术和教学法相融合,培养学生的“4C”核心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根据社会需求,单位的需要尽快融入新环境,工作过程总结经验与教训,批判性的思维,激发创新,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基于“4C”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4C”能力培养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高等教育培养的是能力人才,而非狭义的知识人才。高等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独立思考、头脑风暴、群体集智、创新创造。学生“4C”综合核心能力的培养是智能时代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判定优秀人才的科学标准。

四、结语

智能时代的到来,国际合作、区域交流将会更加繁多,社会岗位需求必将以高行为能力人才为主流。高等院校作为培养科研及应用人才的基地,应以时代和社会的需求为根本,从本质上转变传统教学的思维模式,将原有的以学科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基于TPACK理论的混合式教学,其方案设计采用多层次、多样化、多元素的技术、知识与方法的全方位混合[5],让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融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4C”能力。实践证明,此种方式能有力助推学生通过交流与协作,将自己的独特见解分享出来,经过融合提精,形成群体智慧来迎接未来的挑战,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潮流。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