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1型圆环病毒与鸭3型腺病毒共感染的诊断

2022-06-07 02:49颜一鸣王梦鸽张和阳傅光华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3期
关键词:腺病毒核苷酸鸭群

颜一鸣 王梦鸽 张和阳 黄 瑜 傅光华,3*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福州 350013;2.福建省禽病重点防治实验室 福州 350013;3.龙岩学院 福建龙岩 364012)

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是2003年发现的可引起鸭生长不良的病原,该病毒可感染不同日龄和品种鸭,且流行十分广泛[1],主要侵害并损伤鸭的免疫系统,导致患鸭免疫功能下降,易遭受其他病原体侵害[2]。鸭3型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是2015年以来开始在我国出现的一种引起番鸭肝脏出血并死亡的新型鸭腺病毒,发病鸭表现为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和不规则出血斑,肾脏肿大、出血,脾脏肿大、出血,胆囊积液[3-5]。鸭感染鸭圆环病毒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在临床病例诊断,尤其是出现其他病原共感染时,极易导致漏诊、误诊,从而大大影响治疗效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2022年2月福建古田某番鸭养殖场饲养的25日龄番鸭发生DuCV-1与DAdV-3共感染的诊断报道如下。

1 发病情况

该肉鸭场饲养的3 000羽番鸭于19日龄时开始发病,鸭群个体大小不一,部分鸭体况消瘦,羽毛凌乱,发病2 d后开始陆续死亡,采食量明显下降,排黄白色稀粪,送诊时鸭群发病率约为51%,病死率约27%。

2 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雏鸭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大量出血点和不规则出血斑,肝脏呈淡红色,肾脏肿大、出血,脾脏肿大、出血,胆囊充盈。无菌采集病死鸭肝脏、脾脏、肾脏等脏器进行实验室检查。

3 实验室病原检测及诊断

将上述采集的组织分成2份,1份用于细菌分离与鉴定,1份用于鸭常见病毒(RT-)PCR检测。

3.1 细菌分离培养用无菌接种环自肝脏内部挑取适量样品,划线接种在LB培养基以及麦康凯琼脂平板,放置于37℃温箱内培养48 h后,未见细菌生长。

3.2 病毒检测将无菌采集的病死鸭肝脏、脾脏及肾脏等脏器剪碎后制备成混悬液,于8 000 r/min离心5 min后取200 uL上清,按照全式金公司的病毒DNA/RNA抽提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提取样品中的核酸。以获得的核酸作为模板,开展鸭甲肝病毒、禽坦布苏病毒、鸭圆环病毒、鸭星状病毒、水禽细小病毒、鸭3型腺病毒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等鸭常感染的病毒病核酸检测。(RT-)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观察结果。

电泳结果发现,应用针对以上7种病毒的(RT-)PCR检测技术从样品中检测到鸭圆环病毒和鸭3型腺病毒(见图1),其余病原均呈阴性。将扩增产物送福州尚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测序,获得序列经NCBI blast在线比对发现,所获得鸭圆环病毒基因片段与GenBank数据库中鸭1型圆环病毒MH11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7%。扩增获得的鸭3型腺病毒基因片段与GenBank数据库鸭3型腺病毒FJGT01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

图1 病毒(RT-)PCR扩增产物电泳图

3.3 诊断 根据以上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并结合发病鸭群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诊断该病为鸭1型圆环病毒与鸭3型腺病毒共感染。

4 讨论与体会

1)鸭圆环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动物致病性病毒,该病毒最早于2003年在德国鸭群中发现[1],傅光华等2008年在我国大陆地区鸭群中首次检测到鸭圆环病毒感染[6]。DuCV已成为威胁我国养鸭业的重要免疫抑制性疫病之一,可引起鸭生长迟缓、羽毛杂乱断裂甚至脱落,现已在欧洲、北美及亚洲等地的鸭群中广泛流行[7],各地阳性率高低不一,感染的鸭包括半番鸭、番鸭、樱桃谷鸭等[1-2,6-7]。临床上该病毒与其他病原共感染现象比较普遍,如DuCV检测阳性病例,常伴有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菌、巴氏杆菌或鸭肝炎病毒感染[2]。DuCV包括DuCV-1和DuCV-2两种基因型[7],两种基因型的病毒在临床上都有流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变异。该病例检测到的鸭圆环病毒为基因1型,其基因序列与早期鸭1型圆环病毒分离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与鸭2型圆环病毒MH25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90.3%,差异较大。鸭圆环病毒临床流行毒株的变异为该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和疫病防控带来较大挑战,因此加强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将为实时掌握病毒的变异规律和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积极助力。

2)禽腺病毒在家禽中存在较为广泛,对家禽的健康养殖构成了较大威胁。2014年张新衍等[3]从广东地区发现一种感染鸭实质性脏器尤其是肝脏肿大,并出现散状出血的疫病,该病主要在30日龄以内番鸭中流行,发病率20%~50%、病死率40%~60%[8],经血凝试验、理化试验、透射电镜观察及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确定该病病原为鸭3型腺病毒。随后万春和[4]、程龙飞等[5]先后报道了该病在福建等地的发生和流行。该病例检测发现,扩增获得的鸭3型腺病毒基因片段与GenBank数据库鸭3型腺病毒FJGT01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与鸭2型腺病毒和1型腺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66%左右和40%以下。

3)近年来,鸭圆环病毒及鸭3型腺病毒在番鸭中发生愈发频繁,尽管从检测结果表明两种病毒序列未出现明显变异,但因这两种病都还没有商品化的疫苗进行有效防控,导致在我国番鸭群感染较普遍,尤其出现两种病共感染时,对番鸭的危害更加突出。因此应在做好鸭场生物安全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快这两种病致病机理及生物学防治研究,进而研发出针对这两种病的特异性生物防疫制剂,尽早建立针对这两种病的有效生物防控体系。

猜你喜欢
腺病毒核苷酸鸭群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一例鸭群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过程和诊治
鸭浆膜炎的防治措施
认识腺病毒
一例鸭感染鸭瘟病毒的诊治
宝宝持续高烧不退当心是腺病毒肺炎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进展
鸭群中的鸵鸟
吃味精会对身体有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