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荣 李晓晖 陈文武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河南 开封 475000)
帕金森病(PD)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性疾病,起病隐匿,逐渐加剧,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丧失,目前PD的治疗尚只能依靠药物进行控制,尚无完全根治的方法,其慢性病程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PD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现有PD患者约达到200多万,且每年新增的患者达10万左右。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PD与年龄老化、环境毒素以及遗传易感有关[2]。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PD发生的危险因素,帮助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了解帕金森病潜在的风险,为后期PD干预性研究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PD患者90例作为PD组,另按照1∶1的比例选取同期同科室就诊的其他疾病患者90例作为非PD组。PD组患者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7.56±7.66)岁。非PD组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42例;年龄43~13岁,平均年龄(67.74±7.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比较(P>0.05)。
纳入标准:于本院进行治疗;患者家属对患者基本信息了解较为全面,能配合研究的正常进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由脑炎、动脉硬化、一氧化碳或肿瘤所导致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合并多系统萎缩表现;合并脑血管疾病史;存在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资料不全。
1.2 PD诊断标准符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PD诊断[3],患者由于病因不明逐渐进行的静止性震颤齿轮样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反射障碍,上述四项主征中有两项以上呈阳性,且多巴胺治疗有效。
1.3 调查工具与方法依照目前相关研究所提出的PD可能危险和保护性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经专家修订并反复测试和修改,主要内容:年龄、性别、婚姻、教育程度、职业、饮酒、饮茶、杀虫剂接触、锻炼、社会活动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Logisi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影响PD发生的单因素分析在婚状态、存在饮酒史人群PD发生率与其他人群比较(P>0.05);农民或工人、杀虫剂接触史人群PD发生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受教育程度较高、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参与户外娱乐活动、饮茶、经常进行阅读和写作人群PD发生率低于其他职业人群(P<0.05),见表1。
2.2 影响PD发生的Logisitic多因素分析将上述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项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赋值:职业(农民=0,工人=1,军人或行政干部=2,教育、医疗或科研人员=3,个体、商服人员=4)、受教育年限(>6=0,≤6=1)、规律体育锻炼(是=0,否=1)、参与户外娱乐活动(是=0,否=1)、饮茶(是=0,否=1)、杀虫剂接触史(是=0,否=1)、阅读与写作(是=0,否=1),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杀虫剂接触史是P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规律的体育锻炼、积极参与户外娱乐活动、饮茶、经常进行阅读与写作是PD发生的保护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PD发生的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PD是由于大脑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神经递质多巴胺减少,多巴胺与乙酰胆碱间动态平衡失衡,乙酰胆碱作用相对亢进,从而产生帕金森症状。PD患者临床表现为静止状态下手、嘴、头不自主震颤,肌肉僵直、姿势平衡存在一定的障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
职业能够反映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基础,陈芳萍等[4]研究表明务农是PD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农民PD发生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这可能是由于不同职业人群社会背景和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不同结局,本研究分析具有杀虫剂接触史人群与无此特点人群PD发生率差异,得出杀虫剂接触史人群PD发生率较高的结论,这也侧面说明了农民由于长期暴露于农作业环境中,接触或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相对来说其他职业人群具有较低的危险度。苏英等[5]研究5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PD发生情况,发现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患者PD发生率随之降低,本研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者PD发生风险更低,与其研究结果一致,同时经常进行阅读与写作的人群PD发生的可能性较低。本研究还发现积极参与户外娱乐活动对PD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PD发生的保护因素,积极参与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反映出了一个人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降低PD发生的可能性。万长敏等[6]研究发现饮茶与PD的发生呈现负性相关,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离子螯合剂的作用,是PD发生的保护因素。
综上所述,职业、杀虫剂接触史是PD发生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阅读与写作、规律的体育锻炼、参与户外娱乐活动、饮茶是PD发生的保护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