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邻里效应”

2022-06-07 19:42悠悠我心
世界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邻里小狗

悠悠我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英国多塞特郡,一名歌剧演员在家门口为邻居演唱。

看过韩剧《请回答1988》的人都会感到被治愈,剧中邻里关系的烟火气令人羡慕。这也代表了我们曾经的时代——在过去长久的岁月中,人际、邻里间的相处简单真挚,在我的记忆中,邻居间端着盛满饭菜的碗边吃边串门的画面比比皆是。但如今,你知道左邻右舍的名字吗?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信任危机”四处贩卖的当下,防盗门、电子监控、门禁卡,我们就像套中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生怕暴露一点真实。淳朴的邻里情,成了钢筋水泥丛林里的稀缺品。

是因为邻里关系变得不重要了吗?在我们一度这么怀疑时,这几年邻里关系突然火速升温,开始了一场“破冰之旅”。受疫情影响,不少城市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封控管理。当封闭在家,我们会不得已退缩成一座座“孤岛”。好在患难见真情,小区里团菜有团长,送菜上门有志愿者,各种琐事有居委会,柴米油盐互通有无。很多人通过业主群、互助群正式见面、互相帮助,迈出了社区身份认同的第一步。原来“点头之交”“咫尺难辨”的邻居变得熟络起来,守望相助、共同抗疫。在经历了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之后,邻里之间又多了一种奇妙的连接,每一座“孤岛”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一道道新的风景线,让“邻里效应”在疫情下有了新的体现。

“邻里”不单指邻居之间,而是广义的社交关系,指占据一定空间区域,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感情、传统和历史的地区,受到一系列生态、文化和政治力量影响的人和机构,构成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基础。邻里效应,指地方社会环境的特点可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式。

桑普森在《伟大的美国城市:芝加哥与持续的邻里效应》中列举了犯罪、贫困、儿童健康、社会抗议、公民参与、房屋止赎、利他行为、未成年产子、流动性、社区效能和移民等文化现象,认为人们居住的地方决定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关于邻里效应,社会心理学家也有过一系列实验研究。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在上世纪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5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而后,3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另有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警察专科学校也做了研究,他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6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3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结果,学生们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四五个字母。

好邻居值千金,咱们古人早就深谙此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而在《南史》上也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不贵,这100万元买屋,另外1000万元是买邻的。”宋先生认为,有了好邻里,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每个人都不是孤岛,都与身边圈子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避免出现不愉快。同时,人们在互动过程中,都会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回报。这些都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邻里效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人生走向。

疫情期间,一个小伙子从苏州搬家到上海,第一天进入业主群后就被强势“围观”,大家纷纷惊叹他是“华夏第一勇士”“勇得离谱”。但玩笑归玩笑,左邻右舍特别热心,在群里进行各种指导解答,帮助他尽快融入新圈子。

在大家的一贯印象里,业主群平时基本是“我忙着呢,别烦我”的状态,日常遇见最多点点头,彼此之间不聊天、不打听、不八卦。但如今局势发生了变化,暖心的故事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双向的守护,成为疫情下邻里情最自然的流露。

在山西太原,连吃了两天泡面和面包后,司女士在社区群忍不住“吐槽”:“明天蒸包子吃吧。”邻居们马上在群里回应。一上午时间,邻居们就蒸了100多个包子,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们。网友纷纷点赞:“这样的好邻居,请给我来一打。”

在上海,装修工人刘师傅因为疫情滞留小区半个月,居民们接连送来食物、被褥、洗漱用品……随后,他当上了小区临时“配送員”,他说:“大家帮助我,我也要给小区作贡献。”

上海的高小姐对门住着一位九旬阿婆,小区封控后,高小姐担心阿婆的生活,在阿婆门口贴了一张纸条询问她的需求,没想到阿婆在纸条上回复说:“我们物资充足门口挂着蔬菜,你随意取用。”

不少人曾热衷于诗与远方,忽略了身边的邻里关系;曾热衷于个人自立,淡化了相互帮扶;曾彼此心存戒备,笑问“邻”从何处来。但在抗疫过程中,一度消失的邻里关系又回来了,志愿轮流值班,搬运食品物资,照顾老人孩子,共享疫情信息,赠送抗疫物品。这种特殊时期的邻里关系让一栋栋居民楼成为抗击疫情的一座座坚固堡垒。

武断、冷漠、自私,远比病毒本身更可怕。保护世界的不一定是超人,也可能就是你身边的人。而疫情下的“邻里效应”新面貌,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听过一句冷笑话:出来“混”,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出来”。

要想有好的“邻里效应”,首先要“走入”,这就需要我们“打开”自己。有个有趣的寓言故事:一只小狗走进宫殿,宫殿有1000面镜子。它一走进就看到镜子里有一只狗很凶,而1000面镜子里有1000只狗都在对它面露凶相。于是它马上对着镜子里的小狗狂吼,结果1000面镜子里的小狗都对着它狂吼。当它发现四周的狗都这么凶,它更加不甘示弱,最后它累得精疲力尽,发不出一点声音。这时,所有的吼叫声都停止了,小狗很好奇,慢慢爬起来,看着这“1000只”小狗,它也不再吼叫了,冲它们笑了,于是所有的小狗都对它笑了。

这就叫“如是因,如是果”。其实世界就是我们心境的反映,邻里也是我们自己的折射。越是留意自己的声音,才能听到别人的声音。如果我们以恶对人,就像镜子回照一样,身边必然也是以恶回应。反之,我们若能与自己和解,以温和积极示人,也能收获良好的邻里效应。

网上流传着一个帖子:囤了足够多可乐的上海业主孙先生,在小区微信群里宣布,自己在楼下架子上放了一箱可乐,已用酒精擦拭过,想喝的邻居可以去自取。很快,有邻居用辣椒酱换走一听可乐,随后有人用一瓶牛奶换了可乐。渐渐左邻右舍都来了,架子上的东西越来越多,啤酒、方便面、咖啡、汽水……大家都拿出自家富余的物品换到食品柜上。孙先生说,当时看到有邻居想喝可乐,就搬了一箱下去,没想到一场无偿的可乐分享最终演变成了暖心的邻里换物。

这些举动让我想起《请回答1988》中邻里之间互换美食的搞笑画面:晚饭前,家里孩子端着菜去邻居家“换菜”,这家一盘沙拉换了一碗米饭和一些萝卜泡菜,那家一盘青椒牛肉换到一篮橘子,另一家一盘青菜换来一盘海苔。于是大家的餐桌上,很快从冷清的一两个菜变成一桌丰盛大餐。以物易物就像缝隙里照进来的光,让我们看到抱团取暖、守望相助的力量。

除了物品的互换互补、想他人所想,在人格尊严的对待上,我们更应该做到尊重,重他人所重。一个女孩在一家肉类加工厂上班,因下班前在冷库例行检查,门意外关上,她被反锁在冷库,大声呼救却无人听见。正当她在濒死边缘,工厂保安奇迹般打开冷库门,救出了她。她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来开门,这不是你的日常工作啊?”保安解释道:“我在这里工作了35年,每天几百名工人进出,你是唯一一个每天早晨上班向我问好、晚上下班跟我道别的人。今天你像往常一样来上班,和我说‘你好’,但下班后,却没听到你跟我说‘明天见’。没听到你的告别,我隐约感到可能发生了一些事。”这是几年前的一个真实报道。女孩给了保安尊重,保安给了她第二次生命。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当我们用爱去面对世界,世界会反过来用爱来拥抱我们。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以金相交,金耗则忘;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合伙做事也好,人际交往也好,我们都应以诚相待,以心相交,这样就能必得善果。

叔本华讲过一个寓言故事:一群豪猪因为寒冷群暖,越靠越近。可是身上的刺毛却在互相攻击,让它们痛得难受,只好各自跑开。天气越来越冷,它们又靠在一起想要互相取暖,不一会儿又嗷嗷叫跳着离开。如此循环往复,最后才找到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相处既温暖又没有刺痛感——它们找到了适当的距离。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交往频率与喜欢程度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也就是说,过低与过高的交往频率都不会使彼此的喜欢程度提高,唯有中等交往频率时,彼此关系提升速度最高。我们在日常中与周边相处要把握好度,既要古道热肠,又要亲密“有”间,才能让“邻里效应”走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很多人说:经过这次疫情,要去多买几个冰箱冰柜,以备不时之需;也有人感慨:远亲都是浮云,近邻才是刚需。其实,我们不仅需要冰箱的冷藏储备,更需要“邻里效应”的温暖辐射。西方有句谚语:“养育孩子需要一个村庄。”这折射了“邻里效应”的真谛——我们的人生需要温馨有爱的生态圈。不管你见或不见,理或不理,“邻里效应”就在那里,不声不响,不离不弃。

(责编:南名俊岳)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邻里小狗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小狗的憧憬
小狗
小狗走丢了
温州卷
你为邻里理发,我为你倒茶
城市社区异质性与社区凝聚力——以社区邻里关系为研究对象
基于邻里关系传播与模式合并的谱聚类
养猪致富不忘乡亲邻里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