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眼光看中国援助

2022-06-07 12:53:11亚历山大·吉莱皮斯
环球时报 2022-06-07
关键词:受援国太平洋地区言行

新西兰国家广播电台6月5日报道 原题:中国在太平洋:新西兰需要言行言行一一致致本本周(新西兰总理)阿德恩与拜登会谈。有一个“挑战”在双方联合声明中反复出现︷?来到太平洋地区的中国。声明被塞入一种并不太隐晦的言论:一个与我们价值观和安全利益不一致的国家在太平洋地区建立持久存在,将从根本上改变地区战略平衡。但愿该声明将促使新西兰在增加对地区援助方面言行一致,否则对中国的影响力表达“关切“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尽管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约占流入该地区所有援助的55%左右,但两国的支出远未达到联合国的推荐值——海外援助占国民总收入的0.7%。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被(太平洋岛国)视为有吸引力的替代选项。毕竟,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没有殖民包袱,其本身就是发展中国家,无论在发展还是在减贫方面都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飞跃。

目前,中国仅占该地区接受的所有外部援助的6%左右,但正辅之以相关玄助和贷款及商业项目等。-这些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宏伟计划相一致。北京显然着眼于与该地区发展长远关系。

其实,完全不必消极地看待中国在当地的这种存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在适当情况下,中国的援助可对受援国产生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果。总体而言,未必需要对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采取对抗”态度。为了该地区利益,有关国家应想方设法合作行动。

至关重要的是,援助国、受援国和区域机构之间应该形成协调、高效、切实可行的伙伴关系,与中国的合作将成为这种伙伴关系的一部分。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力和实力是一种现实,既不会因某些人的一厢情愿就消失,也不会轻易被暗中削弱。(作者为新西兰怀卡托大学法学教授亚历山大·吉莱皮斯,丁玎译)

猜你喜欢
受援国太平洋地区言行
大国核试验对太平洋地区的环境影响——以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核试验为例
中国援非对受援国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
如何加强与太平洋地区的文化交流
环球时报(2022-06-02)2022-06-02 15:27:29
不是传统“受援国”,而是“合作伙伴”
新民周刊(2021年39期)2021-11-01 07:50:20
公共外交视角下的澳大利亚新科伦坡计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东南亚纵横(2020年5期)2020-09-10 07:22:44
请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谨言慎行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儿童保护工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民政(2016年9期)2016-05-17 04:51:30
妙语连珠
税收征纳(2013年3期)2013-04-10 14: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