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发上网战术逐渐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2022-06-07 21:38高琳张春珀
体育时空 2022年8期

高琳 张春珀

摘   要  发球上网战术作为网球战术组合中的一种,在近年比赛中的使用次数逐渐减少并出现边缘化的趋势。本文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自进入新世纪以来,职业网球赛事中发球上网战术使用次数逐渐减少的现象进行剖析、归因。结果表明:由于网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战术优化组合以及“博弈理论”战术思想等内部因素和网球赛事场地类型与球具的演变发展等外部科学技术因素对于发球上网战术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使得在新世纪以来的ATP赛事中此种战术选择的频率下降,并呈现出边缘化现象。

关键词  网球战术  发球上网  边缘化原因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对现役世界优秀男子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对于发上网战术选择应用逐渐减少的现象进行分析、归因。

(二)研究方法

1.录像观察法。通过观看2019赛季ATP重要赛事的比赛录像,记录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发上网战术的次数并统计此项技术在整场比赛中所有技术类别所占比例。

2.逻辑分析法。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于网球运动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发上网战术在网球比赛中被选择应用的次数逐渐减少的原因。

3.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國知网、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渠道搜集有关网球技战术的发展趋势的资料文献,并结合各大论坛关于网球发上网战术逐渐没落原因的相关讨论,探寻发上网战术在当今职业网球赛事中的使用逐渐减少的原因。

二、分析与讨论

(一)内因:职业网球发展对于战术应用的选择性

1.球员素质对于发上网战术的影响。公开赛时代,球员为了在体能下降不是十分明显的竞技状态中比赛,会以尽可能快的节奏进行比赛,发球上网战术得到广泛应用。以埃德伯格、贝克尔、桑普拉斯和亨曼等人为代表的上网型打法成为主流。然而近年来,关于身体功能性筛查的应用逐渐普及,在单项竞技运动中,对于专项身体素质的训练尤为重视[1]。以专项体能训练为基础的多种训练理论应运而生,使得职业球员的专项体能素质水平明显提升。球员在比赛中当中的体能储备足够维持较长时间的高强度竞技比赛,这会使得球员在比赛中对于战术的选择偏于侧重稳定、注重效率的打法。发球上网作为一种带动比赛节奏,节省体能的战术选择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然而当今职业网球运动员在先进训练理论的支撑下,比赛当中出现的体能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球员对于战术打法的选择仍是以个人特长技术和打法类型为基础,良好的体能储备也使得网球运动员更加偏向于选择全场跑动的磨掉型打法。而且当在比赛中选择发球上网时,如若不是非常高质量的截击回球,往往大部分球员能够迅速跑动并且完成救球,这使得上网球员面临被穿越的几率大大提高,因此对于发球上网战术的选择使用也逐渐减少。

2.多元化战术组合。关于战术组合通常在双打比赛中的变化居多,根据之前提到,在单打比赛中,运动员的战术选择大多以自身的个人特长技术和整体打法类型决定。例如纳达尔在比赛中惯用手是左手,因此他在比赛当中所执行最多的战术选择就是“压反打正”,这就使得与其比赛的对手对于纳达尔的战术选择十分明朗,在比赛中会针对性回击球,阻碍其战术的顺利使用,这也迫使纳达尔需要构建更多的战术组合。面向所有职业网球运动员而言,每一位ATP球员都会围绕自身针对性地构建一种甚至多种的战术组合,当一种战术的实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术效果时,球员会能动性地选择使用其他类型的战术。

3.“博弈论”思想对战术选择的影响。博弈理论指出在交互策略行为中博弈方遵循纳什均衡策略或者混合纳什均衡策略思想,并指出要随机化自己的策略选择,不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一旦被对方熟知即可被利用来增大获益[2]。同理,在公开赛年代初期,诸多顶级球员对于发球上网战术的使用过于频繁,使得此项战术更加具备球员代表性,在正式比赛中若与相类似球员竞争,会有意地针对其发球上网的战术特点进行博弈。基于此种战术思想,发球上网的重要前提是有高质量的发球作为保障,然而针对接发球能力,各选手会针对不同发上网类型的球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接发球能力得到提高,使得回球质量提高,上网选手在面临高质量的接发球时,一次截击得分的几率大大降低,面对当今主流的全场磨掉型的打法,发上网的回报率相较于之前有所降低。发球上网则通常作为一种非常规手段,在特殊分值(关键分、保发分)时对于发球上网的选择较为侧重,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这其中也体现了网球运动员战略战术行为“混合策略”的使用以及随机化选择都是以个人特长技术、整体打法类型得为基础,全场磨掉型的打法从另一个角度也使得发球上网在如今的比赛中使用次数减少。

(二)外因:科技发展对网球运动的影响

1.网球场地类型的变化。网球是一项诞生在草地上的贵族运动,在公开赛时代之前草地赛事是网球赛事的主要场地类型,天然草地网球场地是历史最悠久、最具传统意味的一种场地。

草地球场的特点是球落地时与地面的磨擦小,球的反弹速度快,对球员的反应速度、灵敏性、移动速度、移动步伐等要求非常高,同时球员也利用此特点大举“攻势网球”,发球上网、随球上网等各种上网强攻战术几乎被视为在草地网球场上致胜的唯一法宝,底线型选手在草地网球场常常无功而返。并且草地最有利的一点,是把发球的威力无限放大,在草地上同样是时速180千米的发球,接发球一方所面对的困难要大很多。球经草地的摩擦速度损失很小,同时弹起高度还低,留给接球者的反应空间实在很小[3]。底线型只有那些身材适中,反应灵敏,接发球预判过人的球员,他们更能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力打力,同时辅以快速的奔跑创造穿越机会,方可处在优势方。基于以上特征,与发球上网相类似的战术打法在草地中也如鱼得水。但随着网球赛事的职业化和全球化,草地球场对于草的特征、规制要求极高,加之环境气候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草地赛事大多只是集中于英伦三岛上,在全球范围内的建设并没有广泛普及。而硬地球场的铺设工艺统一,技术成熟,也使得在全球范围内的职业网球赛事中硬地类型的比赛占到一半以上。以2019赛季为例(表2),硬地场地所举办的比赛数量占总数量的57%,而草地在三种类型的场地比赛中所占的比例仅仅是12%。场地类型的变化也使得在比赛中战术应用产生相应改变,全场磨掉型的打法更适合于占比较大的硬地球场。

2.球具变化对发上网战术的影响。与网球比赛有最直接关系的球具就是网球、球拍以及球鞋。网球运动自诞生以来,网球的材质经历了从布制到橡胶的演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网球的弹跳、旋转和速度等性能[4]。网球拍在最初的木制球拍发展演变为现在的纳米材料网球拍[5],使得球拍在击球瞬间所产生的作用力效果大为不同,拍框强度和击球威力明显提升,增加了稳定性,使球拍的性能更加出众,控球能力明显提高,球速和旋转结合的更加完美[6]。并且随着球拍的演变,网球比赛中击球也越来越具有力量,同时也有些人也批评此类的改变,认为球拍演变使网球比赛每一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降低了比赛的趣味性。而为了回应此事,ITF1995年还建议使用新球,此种新球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网球比赛的速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发上网战术的使用次数逐渐减少。除此之外,网球鞋的设计更加立足于运动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对于运动员脚部整体的包裹性大大提高,能够在高速移动中完成大幅度变向而不影响身体的稳定性,这对于运动员的移动能力起到极为显著的促进作用[7]。移动能力的提升对于被截击后完成救球甚至于打出穿越球的能力有极大的提高,这也使得运动员对上网战术在比赛中的应用慎之又慎,少之又少。

3.科技应用促进网球技战术的更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各种运动项目的传统特征发生演变,当今网坛甚至发展出一种崭新的职业形式:利用计算机科学计算,对每一位职业运动员的打法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用计算机数据计算的形式来分析运动员的优、劣势,在比赛中根据计算机分析的数据特征来选择自己的战术形式[8]。高科技技术在网球运动中的渗透应用使得不同运动员的自身打法特征趋于透明化和公开化,大多运动员不会局限于一种战术类型的训练,往往会针对自身的特征设计构建不同的战术形式,以期在比赛当中面对不同类型对手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战术策略。计算机则是通过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为运动员设计出众多不同类型的战术组合,促进战术组合的多元化发展,不断丰富战术类型,并且基于不同内部和外部影响环境下采用模拟技术来设计专门的战术组合。计算机模拟在网球战术组合构建中的应用,使发球上网战术成为众多战术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并且在比赛中的实际应用还因为限制于直接接触物的发展,没有占到较大的数量。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在进入新世纪的ATP公开赛赛事中,发球上网战术在现在的比赛中已经逐渐边缘化,底线型打法使得运动员大多时候都是在固守底线,寻求反击的机会。伴随着职业网球赛事的不断发展,关于网球战术选择的影响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由于内部球员身体素质、战术优化和博弈思想以及内部场地类型、球具等不同要素变化的影响,使得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众多网球赛事中发球上网战术的使用次数大幅减少。相较于公开赛时代流行的“攻势网球”打法,当今网坛主要以全场磨掉型的打法为主流,发球上网战术仅仅是在面对特殊分值或者各内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并且使用回报率与风险成正比,良好的发上网战术的使用,需要用高质量的发球、精准的回球路线预判、柔和的手感和广阔的回球视野来保证,这也使得在高水平职业比赛中,球员对于发球上网战术的使用选择慎之又慎、少之又少。

(二)发球上网战术的未来走向

尽管现如今职业网球比赛的共性特征趋向为“以后场为主,由内到外,由后向前”的打法。但在球员底线技术愈发成熟的背景下,发球上网战术就目前看来正逐渐边缘化,但是当底线技术不能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时,发上战术将会经历一个特殊的变革阶段。从“博弈理论”出发,就像底线技术从过去发展到现在,成为发上网战术的一个重要克制因素;发上战术也同样会经历一个改革进程,成为现阶段底线技术的一个克制因素。并且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战术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发上网战术将会在网球职业赛事的大环境下不断演进变革,并成为众多技战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球战术选择的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刘畅,唐建军,高凯.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能力与专项身体素质的相关性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02):86-91.

[2]刘文明,杨忠令,楼恒阳.网球战术行为“混合策略”理论验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08):124-130.

[3]住哪儿,知识.草地网球场的特点[EB/OL].http://www.zhuna.cn/zhishi/2495849.html.

[4]齐佳.网球橡胶内胆复合材料性能研究[J].粘接,2020,43(09):73-76.

[5]许荟蓉.新型网球拍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开发与力学性能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與应用,2019,48(04):73-76.

[6]赵伟科,杨三军.网球拍弦磅数变化对优秀网球职业运动员底线击球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2):130-133.

[7]张玉秀.网球鞋面和鞋底材料应用以及运动功能性研究[J].染整技术,2018,40(02):13-15.

[8]陈贞祥,仰红慧.DataVolley软件在排球技、战术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0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