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圣
摘 要 依據课标提出的“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从小培养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特点出发,通过研究采用不同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在小学体育课中开展活动性体育游戏,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让小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参与体育运动,最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体育游戏是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因此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通过活动性游戏教育教学,不仅可以活跃教学氛围,发展学生身心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合作学习精神。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游戏 教学策略
体育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游戏内容为丰富,形式多样,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积极的体育游戏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比较活泼积极、不喜欢长时间做单一练习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进取精神,在体育教学中起到了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一、活动性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活动性体育游戏增加学生的兴趣
兴趣指一个人力求认识自己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教学活动的心理问题倾向,它由内心世界发出学生自身实际行动的源泉。在内容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可以培养和激发个人潜在的兴趣,从而逐渐扩大。当体育活动的内容与个人兴趣相结合时,学生的快乐体育就会得到体现。体育教学游戏恰好具有这个发展优势。由于我国体育教育游戏具有快乐性,吸引着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趣味,在精神上得到放松。当学生对体育教育的兴趣增强时,他们将自愿学习体育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将有意识地充分利用体育锻炼的时间来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活动性体育游戏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技能的特殊性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使一些学生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例如,焦虑心理、恐惧心理、孤独心理、厌恶心理等,主要形成心理、生理和学业成绩以及不良人格心理等方面的缺陷。例如,有些学生身材矮小、肥胖、虚弱或者在某些方面有残疾。他们担心自己在练习中表现不佳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从而产生畏惧运动、心理失衡、责备他人或自遣等情绪,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针对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利用体育游戏活动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很好地起到促进作用。由于体育游戏是平衡的,易于练习,它们可以减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恐惧,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由于体育运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可以让学生在非常放松的精神状态下进行体育锻炼,促进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
(三)活动性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班上的一些学生总是表现出很强的运动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则表现出很差的运动能力和缺乏自信心,所以当他们遇到一些困难时,他们就会退缩,心理上有一种“我做不到”的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学生变成了体育界的“困难户”。通过集体运动会,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从而让一些运动“困难户”也体验到团队成功合作的快乐。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教会学生进行相互学习交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商讨、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都能安全到达彼岸。在普通的游戏中,学生可以逐渐理解和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和成功。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与他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性体育游戏在教材中的选用
(一)选用活动性体育游戏教材
首先,了解活动性体育游戏的分类,从而帮助我们了解教材的性质。每一个活动性进行游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对象和任务来选择使用。例如,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大纲中“老鹰抓小鸡”、“通过封锁线”等列为活动量较大的游戏,但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是用来作为不分队的游戏。这是根据中、小学生体育教学任务的不同来决定的。对学生来说,运用活动性游戏主要是以发展儿童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活动量为前提的,但是思想品德教育应寓教于其中。
(二)活动性体育游戏教学要有计划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各年级的游戏教材。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地域特点制定出教学工作计划。在安排教材时,要根据季节和气候的不同来分配各种性质活动游戏。有大量活动的游戏可以在冬季使用,如“大鱼网”“换物赛跑”等;夏季就适合采用活动量较小的游戏,如“传接球竞赛”、“叫号接球”等,并且要遵照循序渐进、趣味性、系统性原则来安排教材。特别是兴趣,没有兴趣,根本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加强游戏的趣味性,首先要增加游戏的竞争因素,如我们常用的“接力赛”、“换物赛跑”、“比投准”等;其次要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如提高“惊险性”(但要能确保安全)、“象征性”(青蛙跳、大象走等);再次就是加深游戏的故事情节,特别是小学生低年级,如“插红旗”、“小蜜蜂采花蜜”等,都充分发挥了小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特点。
三、活动性体育游戏教学环节
(一)讲解和示范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必须生动而形象化,简明扼要地说明了游戏的方法和规则,一定要结合示范(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或学习新教材时)。讲解游戏时,队列要多样,如“圆圈式”“横队式”“方阵式”等,但不能让学生迎风或面向太阳。
(二)确定游戏的引导人和分队
分队的游戏要有引导人,确定引导人的方法很多,如教师指定、学生推荐、学生轮流担任、抽签决定等。但所有的这些方法都要根据课程的任务、游戏的性质、游戏者情绪和游戏的时间来决定。分队或分组主要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健康发展状况和身体训练水平,大致上遵循男、女生分开,或搭配要适当等原则。分队或分组的方法也很多,例如“报告编号分组法”“日常活动固定分组法”“队长选择法”等。
(三)游戏裁判工作
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应当严肃、公正、准确、客观,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体现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根据比赛规则,裁判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要全面发展观察学生游戏的过程,如果一个游戏组别多,可以让体育委员或见习生担任,也可以由引导人兼任裁判工作。认真地评定游戏者的成绩和监督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是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的重要措施,如果成绩评定不公正,就会降低学生情绪,使纪律涣散并丧失教育的价值。
(四)游戏中调节运动负荷(活动量)
判断学生的活动量,主要以学生发生疲劳时的外部表现特征为依据。结果表明:(1)学生参与游戏的兴趣降低,游戏效果不佳;(2)學生极度兴奋或抑郁,课堂纪律、犯规次数和犯规次数急剧增加;(3)学生进行面部或者发青或发白,满面流汗,呼吸急促,沉默,手脚颤抖,反应缓慢等等。调整运动量的方法可以为增加或减少项目的强度、比赛次数、游戏规则、场地的扩大或缩小等。
(五)游戏的安全
在游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游戏本身就包含了丰富的教育因素,教师的组织管理要周密考虑,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要注意学生选择一个安全的场地和器材,应当培养学生逐步增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性,使学生认识到要服从集体,要接受裁判的判决,听从队长的指挥,这些都是展现良好纪律意识的行为。
(六)游戏的结束
结束游戏的最佳时间是学生满意但不疲惫的时候。
四、游戏总结
教师应作出简短和全面的评论和总结,并首先公布游戏的结果和成果,为此教师必须根据规则要求,对游戏的胜负影响结果可以做出一个明确的、公正的评定。然后评价学生在整个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指出每个群体或个人所使用的技术和战术的优势和不足,运用集体智慧,执行规则,遵守纪律。表扬获胜的团体或个人,提出希望和要求。失败的团队或个人帮助他们分析和总结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积极争取下一个胜利。
五、结语
活动性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的教育技术手段,如果我们能够得以科学合理地有效提高运用,必将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一个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在积极活动中接触现实、改变现实,促进自己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积极的体育游戏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精心编制和选择设计,巧妙组织,合理使用,以适应学生的水平,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融入自己的要求,通过他们的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体育游戏,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蔡文方.探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2022(08):16-17.
[2]赵亚楠.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2(02):184-185.
[3]刘玉玲.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J].漫画月刊,2022(Z2):54-55.
[4]孙云红.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新体育,2021(24):86-89.
[5]钱煊.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开展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A2):112-114.
[6]云凯悦,贺征征.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及模式探索[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2):24-25+66.
[7]关槐秀.体育游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