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至堯
過去一年最火的概念莫過於「元宇宙」, 特別是在臉書(Facebook)改名為Meta後,這個概念幾乎被全球所有投資者追捧並被年輕人掛在嘴邊。然而,若提到近年大量出現在金融、投資圈及商管文章的關鍵字,則應當首推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環境、社會、企業治理)莫屬。在世界各國紛紛設立明確碳中和指標的趨勢驅動下,ESG成為各國企業與投資機構關注的焦點。
Q1. ESG產生的背景?
在傳統的商業學理論中,「股東價值論」認為公司所需承擔的責任, 是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最大化股東的長期利益。但隨著社會發展及經營環境的變化,民眾及政府對商業巨頭的期望絕對不再只是為股東利益負責,更重要的是要創造出一個更加美好的社會。
「利益相關者論」便是在這種背景下興起,當企業責任被擴展到考慮整個社會的共同利益,加上近年環境惡化及財務造假層出不窮,環境保護及公司治理等題材被納入其中,便成為大眾認知的ESG。它試圖在政府幹預最小化的前提下,激勵企業承擔更多社會責任,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環境污染、貧富差距等挑戰。
ESG首次出現於聯合國 2004 年發佈的「Who Cares Wins」報告中,內容明確闡述了重視ESG的企業對其長期財務表現的影響。研究發現,越重視ESG的企業,在市場遭遇波動時,其表現相對其他企業來的更加穩定,較不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因此有越來越多機構陸續提出以ESG作為評估企業運營指標的建議。
Q2. ESG的組成因子?
ESG不同於傳統對於企業財務績效的評價,它是一種關注企業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績效的投資理念和企業評價標準。政府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可以通過對企業ESG績效的觀察,評價投資對象在促進環境保護、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表現,進而在投資決策方面採取相應的行動。
ESG三個英文單字的縮寫,分別指的是:
1.環境保護(E,environment):溫室氣體排放、污水處理、能源管理、燃料管理、生物多樣性影響、廢棄物處理、產品包裝等環境汙染防治與控制。
2.社會責任(S,social):社區關係、客戶資料隱私、員工關係、薪酬福利、工作風險、多樣化與共融等相關利害關係人面向。
3.公司治理(G,governance):商業倫理、競爭行為、報告審計、供應鏈管理、系統風險、公共安排等與公司穩定度及聲譽相關。
Q3. 為什麼我們要關注ESG?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此前因為疫情受到忽視的問題,例如「碳中和」,將重新回到聚光燈下,不再盲目追求經濟的增速,轉而進入關注高質量發展。在2020年「兩會」上,「碳達峰」及「碳中和」成為全民熱議話題。減少碳排放本身也是社會責任的一種,為了實現「E」、「S」,更需要企業管理理念、治理結構等根本性的改革,因此ESG三維度是相輔相成的。而「十四五」規劃已為未來5年綠色化轉型與發展定調,明確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文鮮明(Kenneth Man),明略科技集團副總裁、董事會秘書、生態公司(明勝品智)聯合創始人兼首席財務官(CFO)。曾任財富500百勝中國(NYSE:YUMC)財務總監、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監。多次帶領專家團隊完成大型上市(IPO)及併購交易(M&A),並主導成功落地多個大型企業資料生態戰略轉型。文鮮明(Kenneth Man)表示,每一家企業都必須意識到關注ESG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未來如果政府加強社會責任方面的監管,那麼在這方面投入多做得好的企業,價值必然會有所上升;而只關注利益並逾越紅線的企業將可能面臨處罰等經濟損失。這一切都明確表明,綠色、低碳轉型將成為今後商業發展的重要趨勢,ESG的投入成為投資者密切關注的對象。
Q4. ESG對企業的重要性?
「2021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金融年度論壇」上,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與騰訊金融研究院等機構指出,投資人已意識到應當將ESG因素納入到分析企業價值的財務模型之中。相關研究表明,具有較高ESG水平的上市公司有較好的風險控制能力, 重視ESG的企業通常也擁有較透明的財報及相對穩定、低風險的營運狀況。從企業角度來看,推動 ESG更可為公司經營和聲譽帶來正面影響。因此,ESG做得好的企業,極有可能比其他企業走得更遠,產生更多價值。
一勢咨詢ESG項目負責人Jack林永振顧問,擁有20年咨詢顧問經驗,近兩年積極協助企業推動ESG轉型,從規劃設計到落地,帶領客戶從思維轉變帶動全員快樂地踐行企業可持續發展理念、培養永續人才到成為行業先行者帶動行業實踐ESG轉型。Jack林永振顧問表示:「企業在過程中顯性成本會上升,但隱性成本會逐漸下降,為公司省下更多其他支出,更能提升企業正面形象、員工敬業度、工作效能及組織歸屬感。尤其對於企業招募, 吸引人才有極大的幫助。」
Q5. ESG帶來的機會是什麼?
實踐ESG的資金需求量非常大,比如實現「碳中和」可能需要上百萬億的投資。高的資金需求,也催生出眾多新的融資手段。以碳交易市場為例,根據特斯拉(Tesla)2020年的財報,其盈利的主要來源是在碳交易市場向其他傳統燃油車企售賣碳排放額度所得,總金額是15.8億美元!這是特斯拉從其他燃油車車企手中賺來的。
隨著2021年碳交易頂層指導意見出臺,按工信部公佈的2020年車企碳積分排名顯示,比亞迪以75萬積分位居第二, 而市場平均以3000元(人民幣,下同)/積分的價格進行交易,比亞迪光賣碳積分就能賺到超過20億的收入。當碳積分成為具體可衡量的金額之後, 企業必將認真考慮如何提升碳積分並將其效益最大化。
文鮮明(Kenneth Man) 明略科技集團副總裁表示: 碳積分的交易不止將重塑整個汽車行業的格局,也會影響到其他碳排放量高的行業,比如能源、鋼鐵、水泥、建築、航空。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財富將從固守一隅的傳統企業手中,向ESG改革走在前列的企業轉移。
Q6. ESG未來可以預見的挑戰是什麼?
科技龍頭亞馬遜與超過100間企業包括Visa、Ikea、微軟等聯合簽署氣候承諾。這些企業承諾在2040年實現淨零碳排,而亞馬遜自身亦承諾在2025年完全以再生能源經營業務。在這種形勢下實踐ESG的企業數目正在上升,部分企業為展示對環境負責的正面形象,宣傳虛假信息的行為,稱之為「綠漂」(g r e e n washing)。在ESG成為風口的當下,這樣的公司也不在少數。
另外一個挑戰是由於能夠自建「評估企業ESG表現」的投資公司極少,市場上協力廠商ESG評等機構,採用的評等方法仍存在相當程度的不同,因此容易造成各家ESG評等機構對同一間公司的「ESG評等」,可能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傳統企業需要承擔轉型所帶來的陣痛,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多少會影響其短期利益,需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才能擁抱增長機遇。另外ESG監管指標現階段還沒有統一標準,企業需付出額外精力緊貼不斷完善的監管法規,種種合規成本短時間內都是不可避免的。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與股東利益最大化兩者並不必然是相互矛盾的。以長遠來看,ESG是以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等三大構面來進行評鑒,唯有穩定獲利且有明確商業模式的企業才有額外能力來實踐保護環境、回饋社會的承諾。從這個角度來思考,也更加說明了ESG如何能影響長期財務表現。
一家在社會責任投入較多的企業,除了將更受到民眾的愛戴,同時也將更加受到投資人的青睞。這些都將最終反映到它的商業價值上。不止賺錢,還能兼顧永續市場並且改變世界,無論是新創或是獨角獸企業,都要將ESG與其商業策略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