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文化推进“候鸟儿童”集群式成长

2022-06-06 13:25季玲姚翕蔚
江苏教育 2022年10期

季玲 姚翕蔚

【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中随迁儿童人数增加。随迁儿童往往被称为“候鸟儿童”,其数量增加使城郊学龄人口随之增加,给地处城郊的学校带来一定压力,异地文化融合与再生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时代挑战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和美文化主张让“候鸟儿童”在校园内从外在形式的“聚合”走向具有文化内核的“融合”,从而实现集群式成长。基于对“候鸟儿童”、和美文化等相关研究的脉络梳理,可以寻找到体现和美文化的集群式成长路径,从而实现学校办学转型的重要突破。

【关键词】和美文化;校本实践;集群式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4-0029-04

【作者简介】1.季玲,江苏省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171)校长,高级教师;2.姚翕蔚,江苏省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171)教科室主任,一级教师。

当前,中国社会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中随迁儿童人数增加。随迁的儿童往往被称为“候鸟儿童”,这一部分儿童数量增加使城郊学龄人口随之增加,给地处城郊的学校带来一定压力。对“候鸟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与之相伴的异地文化融合与再生问题也需受到关注。[1]面对这些问题,和美文化主张让“候鸟儿童”在校园内从外在形式的“聚合”走向具有文化内核的“融合”,从而实现集群式成长。

一、研究缘起

以和美文化推进“候鸟儿童”集群式成长的研究,需要对“候鸟儿童”、和美文化、集群式成长等相关研究进行脉络梳理,从而找到相应的理论起点和逻辑支点。

1.理论起点:研究现状呈散点式、关联低

当前,对“候鸟儿童”受教育的研究,以及对和美文化探讨的着力点不尽相同,总体呈现出研究相关度较低、以理论研究为主的特点。一方面,“候鸟儿童”是我国特有的研究热点,政府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关爱“候鸟儿童”行动。另一方面,国内已有将和美文化作为教育理念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以“和美教育”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文献15篇,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学校立足“和美教育”的核心理念,基于学校教学、管理、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探讨。

2.逻辑支点:研究价值显生长式、导向强

近年来,学者对和美文化、“候鸟儿童”、集群式成长等话题虽都有一定研究,但没有构建系统的关系,鲜有将儿童集群式成长作为学生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式的研究。针对解决“候鸟儿童”文化适应、学习适应及素养提高等问题,如何在已有的经验和基础上,进行校园文化和学生文化生长式建构,建立相对完备的儿童集群式成长运行机制体系,应成为研究的逻辑支点。因此,立足校本实践研究的生长性和导向性,应凸显以下两点研究价值:其一,将和美文化概念予以转化,进行校本表达,赋予其校本化意义;其二,基于文化育人的具体实践操作方式,将和美文化建设与“候鸟儿童”集群式成长结合,构建相应的实践路径。

二、和美文化从聚合走向融合的现实依据

和美文化推进“候鸟儿童”集群式成长,需关注儿童特点,观照本地文化符号。

1.和美文化需要观照“候鸟儿童”特点

经过调研可以发现,一些地处城郊的学校,生源急剧扩张,施教区生源情况复杂,文化样貌丰富。以江苏省无锡市S校为例,截至2022年2月,该校4029名学生中,非无锡籍的有3843名,无锡籍的仅186名。学校聚集来自全國不同地域的随迁学生,多数学生出现文化不适应和学习不适应等问题。学校放假期间,绝大部分非无锡籍的学生会被家长送回老家,主要由老人负责看管。他们身上显示出定期迁徙的候鸟般的属性,间接导致了这些学生缺乏地域归属感和幸福感,造成了“回到老家成游客,归来无锡是外人”的尴尬局面。为此,学校需要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周边资源,以文化的耳濡目染让他们更快融入全新的生活,促进其健康成长。

2.和美文化需要引入本地文化符号

“候鸟儿童”随迁入学是形式上的聚合,学校应以文化为纽带,促进学生实现心灵、精神上的融合,达到和美状态。比如,S校从聚焦个人发展转向关注群体的成长,以集群式成长作为涵育和美文化的路径进行校本实践,并以此作为学校转型突破的抓手。同时,S校借助当地文化符号,构建文化课程,建设课程基地。[2]学生在课程中体验并感受团结一心的力量,体会合作与分享的快乐。这为学生更快融入当地文化,产生爱乡情怀、归属感与自豪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和美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思维路径

要让和美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就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校本化解读,提炼学校文化内核,并进行校本实践。

1.校本解读,渐进式提炼学校文化内核

一是提炼和美学生文化。和美原是一种朴素的愿望,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共同的美好理想追求。于学校而言,和美是尊重差异、存异求融、和而大美的文化主题。和美文化是针对学校随迁子女众多、多元文化交汇的独特学情提出的文化主张。这一文化主张以和为根、以美为魂,强调对差异性的欣赏、包容和融通,让学生在差异性中学会融入、协作和共享。

二是进行“小候鸟”属性的校本定义。“小候鸟”是对“候鸟儿童”的亲切称呼,他们随着父母在学习地和家乡所在地之间往返,于相对固定的时间在两个场所之间“迁徙”,身上既有“老家”文化的属性和烙印,也逐渐显现出当地生活的些许样态。

三是确定儿童集群式成长的目标。集群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因某种关联或需求而产生的组合方式,与分散式相对而言。儿童集群是以儿童为主体组建而成的学习和活动的集合体或共同体形态[3],指向满足“小候鸟”文化适应和学习适应的成长需求。例如,S校针对影响“小候鸟”快乐成长、文化相融的问题,充分认识儿童文化对其成长的价值意义,开展集群式德育主题活动,实施集群式学科课堂学习,以集群的方式重塑学生成长生态,从而实现个体的健康生长和整体的协作共进。[4]

2.校本实践,集群式涵育和美学生文化

其一,构建成长机制——集群式成长的脚手架。S校建设“小候鸟”儿童集群式成长机制,从而保障校本实践有效推进。“小候鸟”儿童集群式成长机制包括时序性集群机制、板块式任务集群机制和项目式任务集群机制。学校利用“行走”的即时性评价、“袋子里”的反思性评价和“百和千美”展评性评价[5],搭建儿童集群式成长评价框架。穿插在整个活动之中的评价,既注重结果,又兼顾过程,充分展现了儿童集群式成长中“小候鸟”各美其美的状态。

其二,德育主题活动——集群式成长的五彩桥。[6]S校开展“小候鸟”儿童集群式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多维沉浸体验。首先,开发儿童集群式德育资源。在校内建立集群式德育主题活动场所,同时,主动与文化站、公园、文化馆、周边院校等各级平台合作,“小候鸟”在丰富的物型资源中能够充分体验当地文化,触摸当地文化的生动样态。其次,开展儿童集群式主题活动。学校围绕校本元素开展主题活动,组建了班级同窗成长群、学校同伴成长群、校际同盟成长群、社区同行成长群、云上同心成长群。每个群落自成体系,又相互融合,形成有序交融的整体,采用游戏、表演、竞赛、探究等方式让“小候鸟”在集群式主题活动中深度沉浸。最后,积累儿童集群式教育案例。学校对实验班、年级项目组、家庭、社区等活动个案进行跟踪,通过观察、记录、访谈、问卷、拍摄视频等方式积累有意义的活动案例,充分掌握“小候鸟”的成长轨迹。儿童集群式德育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让跨文化理解得以自然渗透,“小候鸟”实现了文化的融通和品格的塑造,促进了“小候鸟”的文化适应。

其三,学科课堂协同学习——集群式成长的快车道。儿童本就是文化的创造者,集群式成长是儿童应有的成长方式,是涵育和美文化的有效路径。儿童集群式课堂学习的设计和实施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实现学科育人方式的突破,有效解决“小候鸟”学习适应问题。涵育和美文化有利于缓解文化冲突、实现文化融合。S校组织开展“小候鸟”儿童集群式学科课堂学习,对教学方式进行同步变革。学校以国家课程中适合儿童集群式成长的学科协同学习实践为切入口[7],打造语文学科的“快乐读书吧”、数学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学科的“动手实验”等。同时,学校以学科学习为切入点,研究涵育和美文化的“小候鸟”儿童集群式学科课堂学习的实施策略,充分挖掘儿童集群式课堂协作学习方式,发挥项目化学习等协同学习方式的优势。在专家的协助下,学校展开结构化梳理,逐步形成儿童集群式学科课堂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建构具有校本特质的儿童集群式课堂协同学习体系。在参与不同学科和年段开展的种子课例和项目学习的过程中[8],“小候鸟”逐渐提升了协同学习的能力,摆脱了学习适应问题的困扰。

四、和美文化从外延走向内涵的实践反思

学校是不同地域文化交融的“文化场域”,是为学生文化培根的主阵地。校本实践研究提倡多元异质文化之间的尊重、包容和融通,为缓解多元文化冲突而生,对不同地域文化走向融合,提升跨文化理解和适应能力具有重大意义。[9]但是,面对当下教育环境的转型压力、学生流动的动态挑战和专业师资力量配备有限的问题,要真正实现从外延走向内涵的转变,还存在诸多困难。

1.班级学额对集群方式产生挑战

学校的班级学额是主要问题。例如,S校当前的每个班级学额接近45人,从前期实施情况来看,集群式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较大。

2.学生流动性大呈现动态波动

随着学生升学毕业和新生入学,学校生源结构、文化样态和师生需求会呈现以一年为单位的动态变化。学校只有对相关数据进行持续监测,在数据的调研中真正了解学生,才能真正描绘出学生个体独特的行动样式。

3.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教育改革不仅强化了“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着力点,更对新时代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事实上,教师在深化学科育人的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教育背景、教育信念、教学知识等因素的差异,对其教学的设计力和课程的实践力有直接影响。学校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改变以讲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10],优化教学设计,对学科育人进行深入探索,从而基于和美文化的校本解读和实践,助推學生集群式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笑地.新时代中小学文化育人的内涵、困境与路径探索[J].教师教育论坛,2020,33(12):63-66.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钟启泉.“协同学习”的意涵及其设计[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1):8.

[4]郑杰.为了合作的学习:让课堂变革真实地发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冯晴.新时代小学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22):11.

[6]尹纳宇,张弘.ETDTA理念:任务驱动下的小学德育主题活动设计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31):91-94.

[7]陈静静.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8]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连接儿童学习的当下与未来[J].人民教育,2017(23):58-61.

[9]夏雪梅.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融通学科素养和跨学科素养[J].人民教育,2018(1):61-66.

[10]石莉.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困境与突破之策[J].中小学管理,2020(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