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整体改革的“苏州样本”

2022-06-06 13:25吴永军
江苏教育 2022年10期

【摘 要】以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获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指向立德树人的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为分析样本,对教研与科研的融合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关注方向性的价值定位、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常态化的强力推进、工程化的专业协作、融合化的改革路径,解决区域教科研整体融合改革的现实难题,为区域教科研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参考。

【关键词】教科研整体改革;破局关注点;区域样本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34-0023-03

【作者简介】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众所周知,科研是以探索教育规律、建构教育理论为旨归,而教研则重在基于现实的教学问题,尤其是学科教学问题,探索解决问题之道,从而改善实践。长期以来,中小学科研与教研“两张皮”问题十分突出。尤为甚者,科研与教研都是重“术”轻“德”,“目中无人”,功利化倾向十分突出。那么,针对这些突出问题,如何响应党和国家有关教育教学要以“立德树人”為根本任务的时代召唤,教科研整体改革如何有效破局,形成科研与教研的实质性融合,共同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十分重大而又迫切的命题。

我们欣喜地看到,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苏州教科院”)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立德树人的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为抓手,进行了扎实有效的探索,为解决这样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区域性推进的经验。

苏州教科院的经验,笔者认为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方向性的价值定位

党的十八大确立立德树人作为国家教育战略中的根本任务,标志着立德树人成为我国所有教育教学工作,以及科研、教研等一系列工作的根本指向。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举措。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苏州教科院的研究者高瞻远瞩,从源头和本质对教科研工作进行了形而上的终极性价值思考与判断,确立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向,区域性推进教科研整体改革的重大命题。以这样一个课题为引领,实实在在地推进了苏州全域教科研改革工作,使得苏州教科研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一个分量很重的位置。

对于“立德树人”与“教科研”的关系,苏州教科院的研究者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他们从厘清立德树人理念在指导教科研整体改革方面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出发,重点探索了德性统领全面发展的教科研工作指导思想和主要策略。这里的立德树人不是空洞的口号与标签,其实质性的内容是以“全面育人的质量观”为基点,最终服务于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应当说,这样的理解站位高、立意深,直抵教科研的本质和终极价值取向,为教科研的整体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进而为下一步的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苏州教科院的研究者没有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在行动层面也做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地服务苏州全域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不仅制定了《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尝试对教科研工作的立德树人机制进行整体设计与架构,还积极探索了教科研融合发展的立德树人改革路径,即从事到人进行德性引领的改革,“扎根中国大地”,立足苏州本土,在“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的实践中,构建“服务+引领”的教科研队伍。他们狠抓教科研人员队伍建设,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为要”,通过“立教研科研规范之德,树专业学业发展之人”,把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二、系统化的整体设计

区域性教科研整体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多重性特征,涉及内外部诸多因素,为此,必须遵循系统化思维。所谓系统化思维,指的是人们在对复杂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形成的一套基本的认知模式和方法论规范,是对系统进行整体思考与推进的一种思维方式。系统化思维将社会系统看成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决定性作用,即各要素在整体系统中表现出在各自孤立状态下所不具有的性质,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必须以整合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难能可贵的是,苏州教科院的研究者把握住了整体推进教科研工作的本质特征,没有只考虑本级教科研层面的改革,而是做了系统性的整体设计,以立德树人为指向,融合科研与教研,统整市级、区级、学校三级教科研管理体系,系统化地整体推进改革工作。他们在改革伊始就出台了《指向立德树人的教科研整体改革行动方案》,建构“大教研”(教研+科研)发展模型,明确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必须具备的格局和视野。

应当肯定的是,这一系统化的整体设计与架构,考虑到了教科研改革的方方面面,涉及各方面、各层级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确保了市级、区级、校级层面相关人员(专兼职教科研人员及任课教师)与相关工作(科研与教研乃至一线教学工作)的一致性,从而整体推进苏州市全域教科研的改革。

三、常态化的强力推进

当今时代,改革成为主旋律和高频词。但是有些地区或学校的改革工作只是一种“盆景化”的展现,改革的理念挂在墙上,喊在嘴边,偶一为之,未能常态化实施。再好的设计如果不能常态化地运用于实际,其实践性功效等于零。因此,教科研改革必须确立常态化思维。所谓常态化思维是指从现实情况出发,考虑事物能进行日常性、持续性实践操作的思维取向,即在正常(常规)条件下,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能够持续性落实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举措。常态化思维着重关注的是事物(行动)在一般性条件(正常条件)下能否经常性出现或被操作,其实质是从理论思维(理论逻辑)到实践思维(实践逻辑或工作逻辑)的转化。我们经常谈到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常规制度和落实机制,就是希望某项行为或实践能够常态化进行。

苏州教科院的这项改革工作与“盆景化”改革截然不同,他们通过一系列有效的配套措施,确保了改革方案的常态化落实。比如,他们探索出“教科研结合的常态化调研机制”,在教研条线组织的各类调研中,引入科研部门人员参与,形成教科研结合的常态化调研机制,并使两个部门共同服务学校、教师的发展。可以说,这一常态化调研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原创性,为科研与教研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不可多得的成功经验。

四、工程化的专业协作

教科研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其区域性整体改革亦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程,亟待用“工程化思维”来统整相关资源与力量,以“工程化”驱动“专业化”。在“工程化”的架构中,推动专业化人员进行团队协作,正是我国长期以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体现。就我国而言,由政府及其相关的行政部门启动的各类“工程”有着重要的价值。如各地教育部门实施的“名师工程”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它可以为成千上万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具有激励性、导向性作用。

同样,我们欣喜地看到,“指向立德树人的区域教科研整体改革实践研究”就是由苏州教科院策动、统领,由市级、区级、校级层面专兼职的科研、教研方面的专业人员团结协作、共享共进的改革工程。他们借助“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全面融合设区市教科院整体力量,与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建立“市区通联”整体推进的合作机制,探索“共享+发展”的“大教研”创新路径,形成跨学校、跨部门、跨区域的多元化协同创新机制。

五、融合化的改革路径

“融合”是苏州教科院区域教科研整体性改革的一大创新亮点,他们确立了改革的基本理路,即要有“扎根苏州大地”进行教科研的格局和视野,要关注一线学校,实现上下贯通、区域协同,通过教研员与科研员的角色互换、教科研活动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出新时代区域教科研工作的可行路径,形成了可资借鉴的、可供推广的一般经验。同时,通过构建“设区市(教科院)—县市区(教研、科研)—学校(教务、教科)”—工作室(省市名师工作室)—共同体(协作联盟)”“五位一体”的工作网络,推进从点到面的整体融合改革,使教研、科研全面融入学校的实践,并探索“课程—教学—评价”一体化改革的路径,尝试通过“教科研融合建设基地”的建设完善行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