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敏在鄂豫边区党的建设中的贡献文道贵

2022-06-06 21:17刘江
铁军 2022年5期
关键词:边区党性支部

刘江

陈少敏是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重要领导人之一,在鄂豫边区抗日斗争时期,她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工作,为边区党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注重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鄂豫边区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影响,导致党员队伍成分不纯,党员干部的思想、行为不统一,影响了党的团结与战斗力。对此,陈少敏深刻分析了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对党内思想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思想理论学习教育,提升干部理论修养。六届六中全会后,鄂豫边区党委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边区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陈少敏身体力行,领导党员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她指示边区党委收集、汇编了许多读物供军队和地方干部学习。在对部队干部读书情况进行调查后,她发现这些干部长期参与战争,只注重军事斗争,不注重文化学习,觉得不学习也没有什么影响;还有些干部认为部队天天都在行军打仗,没有办法学习。于是,陈少敏用毛泽东在长征途中生病时还叫人到处找破旧报纸、抽空学习和匡衡凿壁借光学习等故事教育那些找借口不学习的干部。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学习,她从实际出发,提出了5种学习方法。边区党校建立以后,陈少敏亲自到党校授课,帮助干部学习文化,提升干部的理论水平。

(二)重视党性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养。1941年,陈少敏在后方机关工作人员大会上作了题为《加强党性》的报告。她结合边区的实际情况对党性及相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首先,她用党20多年的历史说明加强党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党性薄弱的表现及其思想根源。她指出党性薄弱表现在个人英雄主义、官僚主义、本位主义等15种形态。“党性薄弱的根源,就是非无产阶级的意识搞鬼”。她针对党性薄弱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党性的方法。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无产阶级化;加强党的纪律,养成责任心;个人服从党的利益;加强调查研究;发扬自我批评等。陈少敏关于党性问题的总结,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使党员干部及时明白自己在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和政治素养。

二、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陈少敏高度重视组织建设,在边区动荡、复杂的三角斗争环境中积极推进党的组织工作,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坚强保证。

(一)大量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抗战初期,中共中央提出“大量地十倍地发展党员”的任务。而边区党组织基础薄弱,党员数量与基层组织需要不适应等问题突出。为此,陈少敏坚持大力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队伍。陈少敏总体上坚持边发展边巩固的方针,不断恢复和巩固各级党组织,依托党组织去发展党员。1939年12月,边区召开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陈少敏要求根据会议精神,指导边区各县委开办训练班培养基层干部,并通过新培养的党员干部到新地区去建立党组织。在边区第二次组织工作会议上,陈少敏提出“为发展10万党员而奋斗”的口号。边区发展党员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边区地方上的党员一度发展到1万多人。由于一些地方党组织只注意党员数量而忽略了党员的质量,出现了“集体入党”“入党手续简单”等问题。1940年10月,边区党委召开了第三次组织工作会议。陈少敏要求各地党组织从审查党员、动员地方党员入伍、改进领导作风入手,加强党组织的整顿和巩固,推动党组织的质量提高。在陈少敏的积极推动下,边区党员队伍逐渐壮大,党的组织不断巩固,各个地区的党员分布和党组织分布也基本趋于平衡,促进了边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重视支部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陈少敏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她深知基层组织的重要性,对基层组织建设有自己的思考。她能够根据边区的形势和任务,有重点地确定基层组织的任务。在边区初创时期,大力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通过组织发展来推进根据地的建设;在根据地巩固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改造基层党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她曾深刻地指出基层党组织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党员成分复杂,地主、富农、商人等各种出身的都有;二是党员思想状况复杂,整体上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无所谓的、投机的、政治面目不清的、封建势力打进来的等不同表现;三是支部难以发挥作用,支部生活不能正常进行,不对党员进行教育,导致党员对党的政策不了解,不能提高党的战斗力。面对这些问题,1942年9月,在边区党委召开的第四次组织工作会议上,陈少敏提出“在斗争中建设党”的方针,重点就如何改造党的成分,健全支部生活,提高党的战斗力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在改造党的成分方面,她强调,“领导群众斗争,是改造党的有力量的武器”;在健全支部生活方面,强调“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支部工作是组织部门的主要工作,把健全支部生活的工作提高到组织工作部门的第一位是应该的”;在改造思想斗争方面,提出要从两方面进行,“一面从组织上改造,一面从思想上改造,改造思想是治本的,改造成分是治标的”。

(三)重视团结和使用知识分子干部。陈少敏在边区干部的任用上,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正确执行任人唯贤的党的干部政策,团结并大胆使用知识分子干部。她积极支持洪山公学的创办,主动吸收从武汉、北京等地来边区的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抗战的骨干力量。当时,边区党委秘书长顾大椿、组织部长杨学诚、宣传部长夏忠武、民运部长吴祖贻等都是知识分子,陈少敏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他们尽快和边区的广大党员干部融合在一起。

三、注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陈少敏重视边区党的作风建设,带头转变工作作风,努力结合边区实际开展工作,为边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一)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陈少敏曾尖锐地批评主观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所谓的指挥只是在闭门造车,全凭经验办事,不学习新的理论,害党害己。1943年11月,鄂豫边区全面整风开始以后,陈少敏认识到“调查研究工作,是全部工作深入、工作转变、克服主观主义的关键”。要反对主观主义,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并且要在实际工作中开展反对主观主义的教育,让党员干部和群众认识到主观主义的危害。在如何搞好调查研究方面,陈少敏更是身体力行。为了弄清楚京山县小焕岭这个模范支部为什么会产生宗派小组织问题,她亲自率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支部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调查,同70多个党员进行了谈话,终于弄清了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二)以身作则,密切军民关系。陈少敏十分注重新四军与地方的团结工作。她经常带着地方干部去慰问新四军指战员,看望伤病员,号召地方为军队筹粮,发动妇女为伤病员缝补衣服。同时,教育军队干部提高认识,没有地方工作的支持,军队就会没有粮食吃没有衣服穿。每当农忙时节,她还会亲自带领部队指战员帮助群众进行生产建设,赤脚下田,挖草种菜。在生活上,她更是以身作则,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吃穿用都和普通士兵一样。部队有时为了照顾她身体,会多发点生活物品给她,结果她都转手分发给战士或者送给伤病员。

(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开展整风运动不整人。鄂豫边区全面整风开始以后,陈少敏根据边区的实际,提出了在斗争中整风,推动整风运动的健康开展。在陈少敏及其他领导人的领导下,边区党委总体上坚持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方针,正确开展了党内斗争。在整风斗争中,坚持以教育为主,帮助那些思想上、作风上存在问题的同志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在开展思想斗争时,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以理服人。边区的整风审干斗争,没有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没有搞“逼供信”。对待犯过错误的同志,也是进行热情帮助,鼓励其真正认识自己存在的问题,不对其进行打击报复。

陈少敏在鄂豫边区党的建设中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对于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分别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共党史党建专业研究生)(责任编辑 金锋)

猜你喜欢
边区党性支部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支部联建润“甘泉”
瑶山党支部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党性体检”让党员更“健康”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宣传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