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画作中的意味

2022-06-06 00:44张含笑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意味苏轼

摘 要:苏轼善画枯木与怪石,但留给后世的画作不多,《枯木怪石图》也是近几年重回祖国的怀抱。基于此,以《枯木怪石图》和《潇湘竹石图》为基础,从苏轼的家庭教育、仕途的转折、贬谪路上的功绩三个方面来分析苏轼画作中的意味。

关键词:《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苏轼;意味

苏轼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一位文学家、书法家,但很多人都忽略了苏轼在画作上的造诣。苏轼爱竹、喜怪石,其现留存于世的画作不多,只有两幅,一幅名为《枯木怪石图》,另一幅就是著名的《潇湘竹石图》。

看到《枯木怪石图》这幅画的名字,人们很容易会想到,这幅画的主角就是枯木、怪石。说起来,这种题材在画作中并不經常出现。苏轼另辟蹊径,其实有其更深的用意,这些古怪的题材反而更能传达出他所提倡的“文人画”中“萧散简远”“古雅淡泊”的境界,影响深远。进入元代,枯木、怪石也如墨竹一般,成为极受文人青睐的主题。中国著名画家、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曾在《古书画过眼要录》中对《枯木怪石图》这样评论:“东坡以书法余事作画,此图树石以枯笔勾皴,不拘泥于形似。小竹出石旁,萧疏几笔,亦不甚作意。图赠冯道士,其人无考。冯示刘良佐,良佐为题诗后接纸上。更后米芾书和韵诗,以尖笔作字,锋芒毕露,均为真迹无疑。书画纸接缝处,有南宋王厚之顺伯钤印。”

历史学家邓拓曾说:“千秋何幸留遗墨,画卷潇湘竹石奇。”《潇湘竹石图》是苏轼采用长卷式构图,利用近水与云水、蹲石与远山、筱竹与烟树强烈的对比作为画面的焦点展开描绘,画面自远至近而又及远,繁简、大小、疏密、动静等布局合理,段落分明,层次丰富,结构严谨。同时,画作以潇湘二水的交汇点为中心,从而使画面出现惊涛拍岸般的高潮。在这幅画中的竹子,淡妆与浓妆搭配相宜,竹子虽密集但不给人壅塞之感。其中,浓墨画出的竹子作无规律的穿插,而为了整体的连贯性,画家又在叶间增添了许多小枝。小枝的墨色很深,透过叶面仍可看到。叶尖铦锐又鲜活,楚楚有生气。

一、传承——家庭教育的丰沛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这四句诗正是苏轼家境的写照。苏轼豪迈的气度、逆境中的平和、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将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态度,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苏序。1037年,苏轼出生那年他的祖父63岁,洒脱而不羁、豪放而好酒、善良而怪诞。苏序不但卖田产救乡邻、存稻谷防天灾、破迷信砸神庙,而且醉眼迷蒙接文书,倒骑毛驴把歌唱。别看苏序行为怪异,在子孙读书这件事上,他是非常重视的。他说:“吾欲子孙读书,不愿富。”为了给子孙树立一个好榜样,他晚年开始努力读书,据《苏轼族谱》记载,苏序晚年不但识字读书,还喜欢写诗。

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对孩子的教育,讲究潜移默化,遇到一个问题便教导孩子一个道理,并且身体力行地去做。其一,《记先夫人不残鸟雀》中有这样一件事,苏轼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种有许多植物的庭院,里面种了柏树、桐树、竹子,生意盎然。更奇妙的是,桐花凤鸟特别喜欢在他家院子里的桐树上垒巢,鸟巢还特别低,抬手就可以拿到。平时,小鸟和他们一家人相处得很是融洽,可是有一天,一只桐花凤鸟很不幸地被他们家的花猫擒住了。幸好,苏轼兄弟及时将小鸟救了下来,但小鸟仍未成功逃生,浑身是血,小苏轼小心地将它捧在手上,却不知道怎么办。他身旁的伙伴怂恿他一起将鸟烤着吃掉。恰巧,苏轼的母亲来了,问清缘由后,教育他们,要心存仁爱,爱护众生。程夫人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她以一颗仁爱之心温暖着苏轼,影响着苏轼。其二,苏轼全家搬到了纱縠行新居,没想到,他们在这里发现了一笔意外之财,也就是窑藏的一坛金银。苏轼的母亲知道后,让人将其埋得更加严实。母亲用心良苦,让苏轼兄弟明白这种不义之财不能要。

苏洵27岁的时候开始发愤读书。苏轼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幼时聪敏但顽皮,不喜读书,苏洵在多次教育未果后,采用了在捉迷藏中巧妙教子的方式。从此以后,当苏轼他们在玩耍时,苏洵就故意躲着读书。孩子们发现他时,他便装模作样地开始藏书。这让苏轼兄弟非常好奇,觉得父亲肯定在偷偷看什么好书。于是,小兄弟俩便酝酿着偷书计划。果然,他们找到机会,赶紧偷了父亲的书,一本正经地读起来。其实,这正是苏洵的设计,兄弟俩果然中计了。于是,苏洵继续设计,兄弟俩继续中计。没想到,两个孩子从此爱上了读书,乐此不疲。苏洵教育孩子的方式非常高明,他善于发现和抓住小孩子心性的特点,并加以利用。这也从侧面帮助苏轼养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这个习惯在以后苏轼的人生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正是爷爷苏序的旷达、母亲程氏的谆谆教导、父亲苏洵的影响,使苏轼长成了洒脱随性、崇尚自然、机敏好学、刚正不阿的一代名家,也为他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呈像——人生转折处的历练

苏轼喜画,在他的画中,腐朽的树木、青翠的竹子、奇怪的石头十分常见,这或许与他年少苦读时的“门前万竿竹”有关。但是,他的画作都是心中物象的反映,只是借助那些枯木、怪石进行表达。在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中,笔墨不多,只有枯木一株,干偃枝曲,逆顺有势,倚石起伏,野趣横生。有人说,苏轼借死树与怪石的艺术形象来暗喻仕途的波折与生存的困难,他心中非常郁闷,这股郁闷之气从画的“枯”与“怪”可以看出来。但笔者认为那怪石条条的纹路恰似树木的年轮,纹路越多,沉淀越多,而石头后的嫩芽正是希望的代表,代表着即使饱经风霜,亦可以为国家作贡献,即使不在朝堂,亦可以为百姓谋幸福。枯木下半段虽然虬曲却显得刚劲有力,有如历经重重困难挣扎而生的人的身躯。那生长的枝叶,就像苏轼在前进的路上亦不忘传道授业,助他人一同冲破藩篱,直至云霄的浩然。

《潇湘竹石图》构图奇特,画中的石头就像一只蹲着的老虎。苏轼运笔虽然松散,却创造出了一种空灵的意境,清淡至极,石似卷云皴,实则无皴法,《枯木怪石图》中的虾蟆石也给人类似的感觉。画作中的枝叶不仅形态宜人,色泽更是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清新之感,更难得的是,其中还透着一股爽朗之气。画中之竹昂扬英挺。《潇湘竹石图》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细细品味,便能体会到苏轼的情感,还能窥见他独特的认知。A1C870ED-02F2-49FF-932D-973498E272D8

苏轼终生都卷在“党争”之中,随着“新旧党争”激烈展开,苏轼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以说自此走上了漫长的贬谪之路。自开始贬谪之日起,苏轼便期望可以在某处安一个家,即使这个家不是最初心里的模样。但自古贬谪便要吃苦,要经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又怎么能舒舒服服地过逍遥日子呢?因此贬谪可以说是吃苦受累的代名词,但因为苏轼的名声和性格,很少有人为难他,更多的人是为他打抱不平,故而会尽可能地给他更多的帮助,让他可以生活得舒服一些。即使苏轼真的被人为难,他也不会因此心生愤恨、郁郁寡欢。即使生活再困顿,遇事再不顺,他也会泰然处之,随遇而安。

在宋代,士大夫们很难在一个地方常住。因此,一般被贬谪的士人都是租房子住。但苏轼是一个特例,不管被贬谪到哪里,苏轼都打算于此定居,所以他都会造房子。苏軾在经济方面比较困难,他也希望有一天能够北归。尽管如此,无论在哪里,他都会为自己造一所房子,安家长住。苏轼算得上是四海为家,这一点在他的诗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的“家”总是不断变化的:“万里家在岷峨”,是他出生的地方;“家在江南黄叶村”,是常州宜兴之家;“家在牛栏西复西”,则是他在天涯海角的安身之家。他的家遍布大江南北,在这些家的附近,处处都有他帮过的人、修过的堤坝、筑过的桥。

三、万般磨难终成浩然之气

一路走来,苏轼将自己置于景致之中,抒发情怀,融入思想,完成了这幅传世之作《枯木怪石图》。现实中,政见得不到认可,他就将根深种,让枝丫腾飞,努力超越自己;画作中,即使苍凉,他的志向也不会改变。在这一路上,苏轼虽然几次被贬,但他并没有被击垮,无论政治环境多么恶劣,苏轼都不会躲躲藏藏,无论现实多么残酷,他都敢于面对。一直以来,苏轼都有自己的见解,不会随波逐流。他非常清楚自己的生命追求是什么,并坚定自己的追求。不同的人对待贬谪的态度也不同,秦观在悲哀的枷锁中愈沉愈深,黄庭坚在禅中悟道解脱了自己,苏轼则是英伟不屈,浩然立于这人世间。

苏轼喜欢在竹林中静思,沉浸在物我两忘的极乐世界中,超越各种是是非非,进入了不二之境。他找到了内心的安宁,实现了自我解脱。《潇湘竹石图》 画面上有一片土坡、两块石头、几丛疏竹,左右的烟水云山,渺无涯际。苏轼巧妙地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诉说着内心复杂的情感以及艰难的境遇,他难免会有悲哀之情、空寂之意,然而那“输泻跳蹙之势”,“汹汹欲崩屋”之水却表达了苏轼的哲思:痛苦与磨难终会过去,等待人们的将是幸福的彼岸与自由的天堂。

对苏轼来说,黄州是一个人生发生转折的地方。余秋雨曾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元丰四年(1081年),苏轼的生活陷入困境。幸好,马正卿向黄州太守请求:“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没过多久,黄州太守换人了。新任太守徐君猷对苏轼很同情,就给苏轼分了一块地,这块地就在黄州城东缓坡上。这块地一片荒芜,到处都是杂草、瓦砾。苏轼却十分高兴,和家人一起进行荒地整修,竟然开垦出五十亩田地。后来,他又买了牛,开始了他的农耕生活。苏轼以前从来没有干过农活,如今,种地虽然艰辛,他却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同时随着朋友的增多,他又盖了“雪堂”,以作放松与休闲。

黄州成就了苏轼。在这里,他帮助乡人开挖鱼塘、筑建水坝;他时常进行自我剖析,不断提升自己;他脱胎换骨,更深刻地理解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他发现了自我,获取了真正的个性自由。从表面上看,苏轼生活困顿,缺衣少食,可是,实际上,苏轼的日子却是有滋有味。白天,苏轼在地里耕种;晚上,他便享受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的苏轼,真实、自然,自由自在。

贬谪到惠州的苏轼,关心民瘼,为百姓做实事;解囊助修东、西新桥,推广先进的农具秧马,特别是水碓磨。绍圣二年(1095年)三月,在一次送别友人的途中,苏轼一行人来到了香积寺,到了这里,细心的苏轼发现寺下的溪水非常猛烈,在此处建造水碓磨相当合适,于是,他便建议造水碓磨。这样一来,人们便不用那么辛苦地碾米,因为碾米的劳动强度实在是太大了。那时的惠州并不是个“好地方”,农业非常落后,而且瘴毒流行,惠州百姓深受瘴毒之苦,却没有足够的医药。苏东坡看到惠州百姓受到瘴毒的折磨,非常心痛,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到处搜集药物。为了买到药方中的黑豆,苏轼还写信托广州太守王仲敏购买。

其实,在惠州时,苏东坡也是自身难保,有时候没有米吃,有时候没有酒喝。幸好,惠州太守和循州太守经常接济,给他送粮送米。但是,生活困顿的苏轼仍然坚守一颗仁爱之心。他在野外行走时,经常会发现一些死者的枯骨,他便想办法为这些枯骨建造丛冢。而且,苏轼还指导广州太守建造了自来水工程,使百姓不用再喝咸的自来水。

苏东坡在惠州的时候,有部分惠州官兵占用民房居住,因此出现了很多军队闹事的现象。苏东坡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赶紧给程正辅写了一封长信,进行利弊分析,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没想到,苏东坡的这个举动竟然顺利地解决了问题,百姓安居乐业,军队也不再违纪扰民。

1097年,苏轼又被贬谪到了儋州。儋州在海南岛西北部,气候炎热,到处都是毒蛇,猛兽处处可见,瘴疠和疟疾时有发生。面对厄运,苏轼依然能在短暂的失意后重新坚强起来。苏轼用三年的时间,改变了自己,改变了儋州。没有清洁的用水,他就打井;没有吟对的朋友,他就教书;民众迷信巫术,他就亲自寻草用药;民众不知礼节,他就开班传道授业。他在儋州自己开班教学,自己编写讲义,给学生们讲史书,尽心尽力地对这里的百姓进行文化教育。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很多学生都成为饱学之士。后来,苏轼北归后,他的很多学生都考取了进士,获得功名。苏轼凭着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培养了很多有才学之人,让人叹服。

改变自己和世界的,从来不只是乐观和豪放的精神,而是实实在在去拯救身处困境的人们,并在拯救他人之时,完成对自我的拯救以及对世界的改造。

四、结语

毫无疑问,苏轼的人生经历是非常独特的,也是不可复制的,这样的经历成就了他。苏轼将时代的重压化作生活的蜜糖,在挥斥方遒间抓住生活的点滴之美,他是真正掌握人生真谛的人,纵使历尽磨难,仍然热爱生活,真正在困顿中养出了浩然之气。苏轼的浩然之气催生了其艺术人生中独特的魅力,这样的魅力是绝无仅有的。在艺术史长河中,苏轼是永垂不朽的,在很多层面,他都是文人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朱玉书.朱玉书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

[2]苏晓晗,王艺雯.戏墨犹堪绝后尘:关于苏轼《潇湘竹石图》卷的考识[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7(3):72-80.

[3]魏铭童,徐辉.文人画最有力的提倡者:苏轼[J].美与时代(中),2019(7):54-55.

[4]朱刚.苏轼十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0.

[5]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张含笑,中国计量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语法结构与教学。A1C870ED-02F2-49FF-932D-973498E272D8

猜你喜欢
意味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印章的意味
美的意味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吟诗赴宴
曾侯乙墓冰鉴于现代冰箱再设计的启迪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意味”与“意境”之辨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