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共青团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坚定不移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聚焦主责主业,优化组织结构,机关化作风明显减少。减上补下,团市委机关精简行政编制30%;团市委事业单位由11家精简为6家;为每个乡镇(街道)和青少年较为集中的重点园区、楼宇、商圈等配备青少年事务社工,密切联系青年。
聚焦青年需求,优化运作方式,行政化依赖有所减轻。依托12345市民热线,建立“未诉先办”工作机制,打造青少年诉求分析和服务响应新路径新模式;巩固社区青年汇阵地,近三年平均每年开展活动2.2万余场,覆盖影响人数超700万人次;大力实施新兴青年群体成长计划,将新兴青年群体工作纳入市委党建工作;建立项目化工作機制,打破机关壁垒,跨层级、跨区域、跨领域统筹工作力量。
聚焦工作实效,优化队伍建设,贵族化现象基本消除。吸纳优秀青年到团市委挂职、兼职;市、区共青团、青联、学联、少先队代表大会、委员会委员中,基层一线比例符合改革要求;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突出担当作为、注重工作实绩、坚持人岗相适。
聚焦政治属性,优化工作思路,娱乐化现象基本消除。加强思想引领工作,注重把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激发出的正能量转化为思想政治引领的生动教材;严格入团标准、加强团内教育、合理控制团青比例,实施分批入队、加强红色教育,持续增强团员、队员光荣感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