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炎
其他适用话题 奋斗;愛国;兴趣;战胜压力
人物时事速递
2022年3月,德国工程院第一位留德华人教授曾安平院士,决定全职加入西湖大学,任西湖大学合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讲席教授、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中心创始主任。曾安平回国前,是汉堡工业大学终身教授、生物过程与生物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生物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专业编著五本,专利(含申请)20多项,同时获得过海内外多项荣誉,包括中国国家(海外)杰出青年基金、美国医药和生物工程学院(AIMBE)会士(Fellow)、德国工程院院士等。
人物素描1 学习能力超群
曾安平没有读完小学,中学也是“半工半读”。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对知识的渴求总是无法得到满足,但强大的学习能力已经开始显现——1978年,他成为全校两位考上本科的学生之一,进入江西工学院(现南昌大学)无机化学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专业是石油化学工程,并于1984年提前硕士毕业。
曾安平的硕士导师,是中国石油化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林正仙先生。目光独到的林正仙先生建议曾安平:趁年轻,改学生物技术。于是,曾安平决定出国留学,在同济大学留德预备部一年的德语学习后,曾安平顺利通过了德国大学入学语言资格考试,来到布朗瑞克工业大学攻读生物化工博士学位。
人物素描2 “叛逆”助力成长
曾安平在布朗瑞克工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Deckwer教授,对博士生往往是粗线条的“放养”。这给年轻气盛的曾安平提供了“叛逆”的机会。
第一次,他选择将导师布置的课题改成发酵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其生物能量代谢定量化。半年后,当他拿着实验结果和一篇论文初稿向导师汇报时,导师除了惊呼一句“你都干了些什么”,并没有加以责备,反而理解他的兴趣和努力所在,默认并支持他。
后来,在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他,不顾导师的担忧,再次一头扎进实验室,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用双倍的努力走上德国大学教授这条崎岖之路。
2020年圣诞节前夕,由他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全德重点研发计划——“电生物合成技术的生物电化学及工程基础”正式启动。在德国生物化工、生物技术领域,这是第二个德国科学基金会重点专项,也是与碳中和密切相关的一个课题。他因此被评为德国工程院第一位华人教授院士。
【考场仿真试题】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超越自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曾安平没读完小学,中学半工半读,但他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并留学深造。在留学时,不安于现状的曾安平依然不走寻常路,展现出强大的学习力,不断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支撑这一切的,是曾安平不断超越自我加压奋进的力量,这值得我们好好学习。2827F5D8-C1DA-4E93-8FD2-46ABC46B9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