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传营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在开展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工作,通过建设全国规模的应急广播系统,为公共安全维护和智慧广电发展发挥出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应急广播系统正处于一个初期建设阶段,所以相关技术等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近几年,中波广播技术凭借着覆盖面广以及信号相对较强等一系列优势开始在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此,文章对利用中波广播技术实现应急广播的办法做出分析和探讨,为各地应急广播建设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广播;公共安全;中波广播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7.004
对于应急广播系统来讲,其在自然灾害以战争等情况下能够有效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信息宣传作用,所以其关系着国家公共安全以及社会维稳等各项工作成效,价值和意义都极为重大。而对于中波广播技术来讲,其在传输距离、覆盖范围以及群众影响力等多个方面都具备着相对较大的应急优势,所以目前此项技术成为了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为确保此项技术可以发挥应有作用,有必要对其价值及实现办法做出分析和探讨。
1. 相关概念分析
1.1 应急广播
对于应急广播来讲,主要指的是在面对一些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从国家层面借助广播系统向社会公众发布相应紧急消息,有效提供信息服务以及协助救灾救援等的一种极为关键的应急手段,属于国家应急体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2010年我国推出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便曾着重强调,在实际出现重大灾害性事件过程中,要能够及时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告。而想要真正地及時进行公告,相对较为简便的方式之一便是广播。现阶段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切实将广播当做是政府应急系统当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例如:美国、英国以及日本等等,同时收音机也成为了这些国家每个家庭几乎都必备的设备。
应急广播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具备着信息量大以及传播速度非常快的特点,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容易受停电产生的影响,并且具备着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可以在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件以及抗击疫情等一系列紧急事件当中有效发挥出重要价值和作用。可以说应急广播系统属于政府团结群众,进一步凝聚力量,快速战胜灾害的一个重要舆论阵地以及指挥中心。在具体应用应急广播过程中,不但可以开展消息方面的有效传递,还可以发布灾害预警以及对群众做出心理疏导还有应急动员等各项工作。对于我国来讲,应急广播所能够发挥的价值和作用更大一些,例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通过较为完善的应急广播系统,可以有效宣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方针,普及和推广先进文化和广泛普及科学知识等,这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乡村民众的综合素质,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等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1.2 中波广播技术
对于中波来讲,主要指的是频率处于300KHz-3MHz的相应无线电波,也可以称之为电磁波,其借助中波发射天线可以有效完成信号传递,一般可以分为地面波以及天空波两种主要传播方式。在实际传播过程中,两种形式同时存在,部分情况下能够给接收产生一定困难,所以传输距离通常为几百公里。自从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大力发展广播事业,这使得以中波发射台站为主打造而成的广播覆盖网络成为了我国相对较早建成的一个无线广播系统,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较为完善的调频广播系统已经建立,再加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个人多媒体终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使得人们开始对中波广播产生了一定的陌生感,对其渐渐疏远,但实际上中波广播台站系统一直在默默地工作着,持续不断地为我国边远地区、野外工作人员以及边防战士等一系列群体和地区传送着广播信息,其价值和作用仍然很大。现阶段,伴随着时代的持续发展进步,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也在不断地融合一系列新的理论以及新技术,促使其在实际传播过程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增。
2. 应急广播系统中中波广播技术价值分析
对于中波广播来讲,其具备着传输距离远、布点众多以及覆盖面积广等诸多优势,此外,由于我国大多数广播以及电视信号的传输基本上都是借助中波广播技术实现,使得中波广播技术有着极其庞大的受众基础。将其应用到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当中,如果出现了相对较为紧急的事件,便可以借助应急广播系统及时有效地向广大民众发出相应的应急指令,有助于民众及时了解和掌握事件情况,同时还能够开展应急预警、指挥、救援以及辟谣和疏散等各项工作,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更好地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中波广播本身具备着极强的抗干扰能力,所以其能够有效保证各类信息稳定传播,而且我国现有中波发射台具备着一定的场地优势、设备优势以及人力资源优势,这些对于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来讲还能够发挥出一定的成本优势。
3. 中波广播技术价值实现路径分析
3.1 双音多频技术
对于双音多频技术而言,主要指的是一种借助电话机发送相应被叫号码的通讯手段,其早期主要应用于电话通信领域,能够实现FSK调制等的有效应用。双音多频技术的技术原理是借助差异化的频率振荡源,再利用数字信号对其开展控制,从而完成数据通信。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当中,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消息接收验证适配器。对于该设备来讲,其IP信道板在有效接收到中波应急广播方面的指挥调度中心发布的相关信令之后,能够借助验证对节目开展解码工作。主控板能够将音频PCM码开展模数转换,借助以太网接口有效发送相应的切换命令。在此基础上,再经过预设时间方面的延时,有效地向中波应急广播编码调制器当中发送启动命令,这样便可以达到音频方面的高效传送的目的。
二是,编码调制器。对于中波应急广播当中的编码调制器来讲,其主要作用便是有效生成同时发送唤醒指令,借助音频信号方面的有效转换,来实现唤醒远端接收设备这一目的。
三是,音频智能切换器。对于该设备而言,其主要作用便是负责正常节目以及应急广播节目两者之间的快速切换,借助接收验证适配器发送的相应指令,可以有效地将两路信号分别送到主备发射机,当接收到启动指令之后,便能够将正常音频快速切换到相应的应急广播音频通道。
四是,音频内容对比服务器。此项设备可以对应急广播的实际播出质量做出有效验证,借助音频数据流还有适配器方面的数字音频流,再结合播出内容开展一致性对比工作,然后向指挥调度中心及时有效地上报报警信息。除此之外,在对比出现错误的过程中,可以对故障开展录播工作,以此来达到实时远程监听的目的。
3.2 数字水印技术
對于数字水印技术来讲,主要指的是借助信号数字化处理手段,在数据当中有效嵌入一系列隐蔽标记,同时利用专用检测器开展提取工作。终端的远程唤醒问题还有区域播出控制问题,属于数字水印技术在中波应急广播当中的两个核心内容。借助有效完成数字信令嵌入,能够实现广播体系方面的数字信号传输。此外通过对此项技术的合理运用,还能够达到对终端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具体实现原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首先,听觉隐蔽效应。主要指的是当相应的较强信号有效盖掉相对较弱的信号时,产生的一种被掩蔽者难以被听到的现象。借助模拟出掩蔽效应,能够有效获取到最小掩蔽临界值,如果变化到最小临界值时,可以取得听觉不失真这一良好效果。
其次,依托于人耳听觉模型的扩展频谱。结合通信系统当中提出的扩展频谱思想,合理地将其运用到数字水印技术当中,能够将窄带数据有效地扩展到相对较大的频带当中,这样可以促使数字水印序列能够与伪随机码之间开展相应运算,同时可以有效叠加到原始音频信号当中。
最后,借助人耳心理声学模式科学嵌入数字水印。结合人耳对声音方面敏感程度的差异性,在整个频率区域有效计算结果下,此时加入数字水印信息,实际上不会对人耳听觉质量造成任何影响。结合这一理论,可以搭建出一个人耳对特定音频方面的掩蔽曲线。对于数字水印技术,能够借助发射机,有效地将嵌入在相应控制指令水印的信息准确发射出去。而实际正常接收广播节目时,可以对水印信息开展检出工作,这样便能够达到区域控制的目的。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确保应急广播节目以及控制信息两者实现同步传输。除此之外,水印法本身的独特属性,还能够对信息的安全控制起到一个良好的保障效果。
3.3 中波数字广播技术
对于中波数字广播技术来讲,属于现阶段相对较为成熟的一种数字化技术。借助中波数字调幅广播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应急广播覆盖,其目前具备的主要优势如下:
一是,其拥有着打造中波数字信道应急广播单频网络方面的技术基础,可以对频率资源做出有效节省。
二是,能够达到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传播的目的,可以促使应急广播实际传播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三是,借助数字编码技术,还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改变中波广播的实际收听质量,确保不同距离的情况下实际收听效果能够保持一致。
四是,此项技术具备着发射功率相对较大以及覆盖面积广等相应优势,所以能够满足应急广播提出的远距离以及异地覆盖等相应要求。
五是,通过对信道规划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达到信令与业务之间的同步传输目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终端方面的响应效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号接收方面的准确性。
六是,借助数字技术开展的信令传输工作,能够便于开展区域控制以及身份认证,可以达到应急广播本身特有功能的相应要求。
对于中波数字广播来讲,其在结构方面主要可以分为:一是数字中波复用器,二是数字编码调制器,三是数字适配器,四是应急消息接受以及验证适配器等,所以能够有效达到自动化监控系统控制以及信息交互的目的。
4. 应急广播系统当中的中波广播运用研究
对于中波广播来讲,其属于应急广播系统运行过程中无线覆盖保障方面的一个关键组成内容。因为调频广播以及电视无线覆盖本身存在着局限于视距传输的问题,所以中波广播能够进行长距离传输还有接收便利性强的特点促使其在应急广播系统当中逐渐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其具体应用如下:
4.1 中波应急广播系统的构建分析
基于目前已有的中波广播系统,通过有效接入应急广播信号以及应急广播监管系统,便能够初步打造一个中波应急广播系统。现阶段,中波应急广播系统可以结合实际广播范围要求有效划分为单台站或者是多台站应急广播系统。
首先,单台站应急广播系统。对于单台站应急广播而言,其比较适用于一些应急事件地区范围相对较小的情况,借助临近的台站来对其开展无线应急广播。
对于单台站应急广播系统来讲,其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应急指挥中心,二是应急广播发布平台,三是发射台站当中的广播发射系统,四是应急广播监测平台等。其中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负责统一协调各个部门开展的应急工作;对于应急广播发布平台,主要负责将一系列应急指挥中心要求的相关应急信息快速地向着广播部门进行传送;对于发射台站主要负责接收指挥中心的相应指令,并且将应急广播发布平台当中的应急广播信号依照已经规定好的相应频率开展无线发射工作;对于应急广播监测平台,主要负责对一系列广播信号开展内容方面以及质量方面的监测工作,同时还需要实时地向指挥中心进行报告。
结合应急广播系统自身的基本组成来看,现阶段可以在目前已有的广播系统这一基础上仅仅需要在发射台站当中有效增加有关应急广播方面的专用信号接入通信通道以及应急指挥中心方面的独立通信通道,便能够达到发射台站应急广播系统方面的初步升级的目的。
其次,多站台应急广播系统。针对多台站应急广播系统而言,主要指的是由多个发射台站以及应急广播等构建而成的系统。这种应急广播系统比较适合用于一个范围相对较广的相应应急事件地区或者是同时出现同一应急事件的相应多个地区,其一般具备着多频率、多方向以及多语种等特点。其组成内容如下:
一是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负责统一部署一系列台站来对应急事件地区开展相应的应急广播工作。
二是应急广播发布平台。主要负责结合指挥中心的相关部署,有效地将个信号快速传输至发射台站。
三是各发射台站。主要负责结合指挥中心的相关部署,依照各自的频率有效地向应急事件地区开展无线广播工作。
四是应急广播监测平台。主要负责将各监测数据向着指挥中心开展实时有效地传送工作。
4.2 中波应急广播接收分析
首先,利用普通收音机进行接收。对于一个普通的收音机来讲,一般都会有中波广播方面的接收能力,例如:较为普遍的半导体收音机以及车载收音机等,基本上都可以对AM频段的信号进行有效接收。所以被困在相应应急事件地区的民众,只需要借助这些较为常见的设备便能够有效收听到应急广播信息,以此来配合救援或者是积极开展自救工作。
其次,利用架设应急天线的方式开展专业接收。如果处于相对较为恶劣的环境下,往往应急广播信号能够遭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此时可以借助在高处架设天线这种方法开展信号接收工作,如果是人员相对较为集中的区域还可以借助扩音器播放有效接收到的相应应急广播,这样可以促使更多人员快速听到相应的应急信息。
最后,做好应急广播方面的日常推广工作。对于应急广播来讲,其属于一种大部分情况下只有在应急事件出现时才会用到的广播,所以在平时基本上不会启用,为了确保其能够在应急事件当中切实有效地发挥应有价值以及作用。应该注重做好日常推广工作,确保民众能够熟知广播频率、接收方法以及覆盖范围等,从而保证中波应急广播在有效传送的同时也能够被有效接收。
5.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类自然灾害问题等出现的频率不断提高,这使得应急广播系统的价值和作用越发突显。现阶段应急广播系统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一项极为重要的项目,能够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对于中波广播技术来讲,其集多种优势于一身,切实将其应用于应急广播系统当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文章先是探讨了应急广播以及中波广播技术的概念,同时分析了中波广播技术在应急广播系统中的价值,并基于此探讨了应急广播系统建设过程中中波广播技术价值实现以及应用策略,以此来充分发挥应急广播系统功能,推动我国不断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玉文.基于广电网络的应急广播系统建设[J].广播电视网络,2021,28(11):53-55.
[2]马艳,李晓鸣,刘春江.应急广播快速传送通道应用分析[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1,48(10):89-91.
[3]欧阳书平,高力,王雪,张健.多层次布局 应急广播体系综合覆盖格局加快成型[J].广播电视网络,2021,28(09):22-27.
[4]姜貴膑,周蔚,古今,李健铭,谢龙,王明铜.应急广播系统多网络协同方案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1,48(09):93-97.
[5]王斌.对应急广播系统现状和未来建设的思考[J].电视技术,2021,45(08):36-38+55.
[6]李江龙.新时期中波广播发射技术与维护探究[J].技术与市场,2021,28(07):135-136.
[7]栾永丽.探析中波广播发射机天馈线系统的工作原理[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6):109-110.
[8]滕凡鹏.中波广播技术系统运行分析[J].数字传媒研究,2021,38(02):70-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