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金
(云南艺术学院)
哈尼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的民族,它是云南15个特有、跨境而居的民族之一,其最具代表性的舞蹈种类是“棕扇舞”。据文献记载,棕扇舞出现于距今至少有400余年前。早期出现的民间艺人对棕扇舞的语汇有继承和创新,直至建国之后,成立了云南省地方歌舞团,棕扇舞也经过加工和编创,开始走出云南,面向中国,登上世界舞台。现如今,棕扇舞走进了教学课堂和舞蹈比赛向着继承和发展的双向目标努力。
笔者在前来云南深入学习之前,首次接触到民间传统舞蹈“棕扇舞”是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终评中赏析到的作品《灵境》,其中白鹇鸟动态的仿生性舞蹈,道具棕扇颜色的对比和多样的构图,使得整个作品形成了古朴厚重的情感基调。也是因为此次首次对棕扇舞的赏析,笔者开始对哈尼族“棕扇舞”进行了深入了解及剖析,在文化历史之中了解棕扇舞道具的意义,在现代民族舞蹈编创的舞台中寻找棕扇舞道具的独特开发以及运用。
关于哈尼族的历史相关资料,史书上并未有详尽的记载,但是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音乐和舞蹈以及心口相传的文学传承至今。棕扇舞常在“昂玛突”“扎勒特”等传统节日及人生礼仪、祭祀等活动中出现,而棕扇舞的扇子用当地最常见的棕榈树叶子或是折纸所制成,其动作以哈尼族先民们打猎游牧之后聚集欢歌欢舞而形成的仿生性语汇,以及模仿动物图腾作为舞蹈元素,如“白鹇展翅”“山羊吃草”“老鹰叼小鸡”等,古朴不失大气,好似与大自然共舞,表达向往自然田园生活的情怀。
追溯民俗根源,棕扇舞起初是一种古代图腾崇拜的宗教祭祀舞蹈,它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其一,传说有一只白鹇鸟救助了一位饥寒交迫的老人,老人心存感激,之后每在怀念之时便总会拿起两片棕扇叶模仿白鹇鸟的样子跳舞。其二,白鹇鸟和哈尼族祖先发现了一个美丽富饶的居住地,老人死后,白鹇鸟将信息带给众神,并将老人的灵魂带回了祖先的家园。其三,哈尼族祖先一路南迁到哀牢山却遭受了一场瘟疫,濒临灭亡,此时,天神巡游至此,便以棕树叶为扇,对哈尼族村寨扇一扇,瘟疫就消除了,之后天神把用过的棕树叶插在哀牢山,长成了棕树,哈尼人便把棕扇作为护佑吉祥安康的保护物。虽然流传的版本众多,但其相同之处便是“棕扇舞”的核心动作形象——白鹇鸟。因此,哈尼人为了纪念“神之鸟”和祖先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哈尼人总会在老人过世后手持两片棕树叶舞蹈,男人模拟鸟类或动物,女人则是模拟白鹇鸟,哈尼人民用棕扇充当能为民族带来吉祥幸福的白鹇鸟的羽翼,各自起舞以表达对逝者的缅怀。
随着时间的推移,棕扇舞逐渐淡化祭祀成分,成为了群众自娱自乐的舞蹈,即逢年过节、庆贺新房、农事休闲等场域时哈尼人皆会载歌载舞。从现如今哈尼族人民的生活来说,棕扇时而象征美好的追求;时而象征祛秽迎表的心愿;时而象征善良奋进的美德。哈尼人手上的棕扇是哈尼人粗犷豪迈的风格特点;是哈尼族智慧的结晶;是哈尼人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品质。
作品《灵境》由云南艺术学院教师邓钰莹所创作,是一个现实题材哈尼族的舞蹈作品,具有适应生态文明要求、充满时代气息。讲述的是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时,原本生机盎然的棕榈树开始草木萧疏,富有灵性的白鹇鸟听到了来自大地的撕裂与哭泣,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沉重的叹息。灵鸟怀揣着内心的痛苦与恐惧,饱含着永不放弃的精神,飞越千山万水,衔来绿色的种子,努力唤起哈尼族人的希望,最终经过坚持重建绿色家园的故事。[1]
作品创作以“白鹇鸟”“棕榈树”作为两个主要形象,以物拟人、以人喻物,塑造哈尼族女人坚强不屈的民族形象及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整个作品最大的亮点是哈尼族代表性道具棕扇,编导巧妙的用双面异同颜色塑造大自然的景象,笔者也将对编导在作品中道具的作用和运用展开阐述。
1.非遗符号,文化象征
在西方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兴盛了一波符号学探究,它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索绪尔的结构学以及皮尔斯的实用主义,虽然符号学是西方外来概念,但是在中国舞蹈的创作之中,也不妨套用一下西方符号学的概念,阐述作品中“棕扇”符号性的特征。“棕扇舞”2011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舞蹈家在民间传统舞蹈的表演与创作中,在现代化大潮的驱使下产生了异变,使得“棕扇舞”的功能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棕扇舞”通过“棕扇”体现符号性,它汇集了哈尼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编导合理利用棕扇之下,有效地突显了舞蹈自身的风格,其具有文化标识,也能对人体动作起到限制性的作用,进而形成充满民族特色的作品,塑造具有哈尼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选择“棕扇舞”作为主题,将现实题材作为载体,在作品故事叙述中与民俗传说中白鹇鸟的形象、棕树的生态环境、人民的幸福生活,二者具有同质的审美追求。再者,棕扇在作品中不仅是哈尼族棕扇舞非遗符号的定位,它也是作品本体文化的象征。本体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是指作品中道具与舞蹈相结合的相关动作。如作品中舞者双手执棕扇,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身着黑色刺绣图案服装,进一步象征着哈尼族梯田农耕文化,是对哈尼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
2.舞动棕扇,价值呈现
“美感”是舞蹈创作中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哈尼族民间舞蹈创作者将民族日常生活中所运用到的生活用品——棕扇,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哈尼族民间舞蹈中的道具。棕扇彰显了哈尼族生活文化及舞蹈美感,将哈尼族人民勤劳、古朴的性格呈现,使观众能透过棕扇看到哈尼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让棕扇的利用使文化因素更具象化,丰富作品的舞蹈表演层次。此外,舞台上舞者利用肢体动作传情达意会显得单一,而棕扇的发现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都拓宽了舞蹈情感价值表达的渠道,充分挖掘棕扇道具的功能,提升舞者的舞台表现力,增强舞蹈艺术作品的表现力。
哈尼族舞蹈棕扇来源于生活,通过对棕扇的艺术加工,展现了哈尼族独特的审美情绪,蕴含着坚韧的民族精神。绿色的棕扇点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思想,多元化视觉的呈现,为作品带来视觉的冲击力和文化、历史上的渲染。棕扇在舞蹈情节的作用,是将零散的舞蹈动作连接成一部完整的舞段,从而使得内容连贯、形式紧凑。最后,棕扇也渲染作品哈尼族舞蹈的情绪和氛围,编导借助道具棕扇的舞动轨迹,合着鼓点的节奏和女性沉重的哈尼吟声,呈现出从内而外哈尼民族形体“质”和精神“美”的绽放。
1.多重意象,强调主题
20世纪以来,符号美学兴起,同时也进入了舞蹈研究领域。美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一切的艺术都是创造出来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2]将其结合舞蹈创作解读,就能运用到舞蹈中“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而主题是内容,道具是形式,也可以视作一个辅助性符号,将主题当中的具象或是抽象、能指或是所指的功能转换至舞蹈道具之中。
在作品《灵境》中,编导将棕扇作为创作的主要道具,打破了传统民间手持棕扇的颜色及样式,巧妙地设计成涂抹黄棕和绿色双面色彩的手柄棕扇,利用黄绿对比呈现草木荣枯的景象。在作品的开端,映入眼帘的便是用黄色棕扇朝上簇拥叠成的棕榈树形态,编导灵活地运用手腕左右松弛的晃动,结合身体快出快和的零碎节奏,将棕榈树凋零的惨状生动刻画。随着剧情推动至发展时,“白鹇鸟”用嘴衔着绿色的棕扇从奄奄一息的棕榈林中奋力涌出,那绿色的棕扇是整个作品的转折点,是生态自然的希望,是不屈不挠的精神。
从前半段严实遮面到满面迎光的转变,作品彻底进入高潮,场上大开大合的两次队形,一黄一绿扇面的切换,结合沉重的脚下动律和肢体张扬的风格语汇,表达大自然痛苦挣扎和喜悦自得的对比心理,也比拟出哈尼人与破坏生态邪恶力量奋勇斗争的艰而无畏的民族精神。进入尾声,编导用躺地和脚穿绿棕扇的现代动作语汇,呈现自然回归一片生机的景象,贯彻以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观,点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观的创作主题思想。
2.缘物寄情,深化内涵
塞席斯·布朗曾将绘画比作点金术:“艺术家们将点、线以及色彩转变为图像,最终通过作品达到同化观众的效果。”从此句话可以看出绘画艺术最终表达的并不是艺术家到底画得有多像所描绘的对象,而是在展现画家对理想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3]就此而言,在中国传统的山水墨画、诗词歌赋、琴声乐舞等优秀传统艺术的创作之中,始终将“缘物寄情”的哲学思想贯穿,以达到艺术家追求的精神境界。
作品《灵境》中,编导曾解放双手将黄色棕扇立于演员身前地面,将演员从拟棕榈树的物化切换成拟哈尼人的人化,他们用跪地挣扎的动作表示着大自然心中的痛苦,而立于地面的道具棕扇也从大自然凋零的植物转换成了阻碍自然生机的障碍,是对生态破坏的一种呐喊。之后演员重新手持绿色棕扇用躺地、滚地、上下舞动的肢体,在舞台描绘出了大自然回春的绿色,充斥着草木的芬芳,手中的棕扇也散发着生命的新鲜感,代表着哈尼人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最终表达云南少数民族善待自然、环境友好的民族生态文化。
综上所述,编导以棕扇舞基本动作作为情感的重要手段,运用棕扇朴实的色彩渲染舞蹈情感,强力塑造作品中棕榈树的坚强形象,映射哈尼族人民勤恳的品质,完美将“形”与“情”两种虚实的结合赋予在道具棕扇上,将“缘物寄情”的哲学思想运用在创作之上,以表达国家民族之“大情”和人民之“小情”。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传统的民间舞蹈是我国各民族、各地区在生活中所创造出的多元化、多风格的肢体艺术,是中国民族民间作品编创的“根”。舞蹈编导从传统民间舞蹈中汲取元素,加以创新发展,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元素融为一体,或是利用现代舞编创的思考手段,编创出民族民间作品,以实现舞蹈肢体动作、舞蹈肢体表达、舞台视觉呈现等方面更富有韵味和意境的内容呈现。
传统民间舞蹈在自身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之中,从未拘泥于舞蹈的种类或是人的肢体动作,而是尽量展现人们生活中的元素,从而使得舞蹈能作为一种体现人民性格、记录民族、地域生产状态的艺术。因此,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是将作品风格构建出与众不同的基础,是民族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感的呈现。现如今,随着现代舞种风靡中国,人们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传统民间舞蹈的生存与发展有一定的冲击,但是舞蹈编导可以将舞蹈作品为推广宣传手段,增强国人民族文化自信心,复兴民族文化。
现代意识是人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断奋斗的精神,编导在民间舞蹈创作过程中,应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意识相结合,以达到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但是在现代与传统的尺度把握上,应有寻找到一定的“平衡点”,在保存民族文化特色和继承传统民间舞蹈特色的基础上,借鉴现代意识,运用多元审美理念编创具有现代气息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现代意识能补充民族民间创作形式,在民间舞蹈的阶段性发展中,可以留下时代的脚印为未来的发展,增添绚丽一笔。
在舞蹈创作的领域中,编导们将舞蹈戏剧作为基础,其中舞蹈戏剧是在封建社会时期所形成的艺术形式,对此,应进行调整以更适应于现代化的民族思想意识,在内容的诠释之上,需要响应时代号召,保证时代精神的延续。本文章阐述的主要作品《灵境》,编导就将现代意识融入其中,运用传统舞蹈“棕扇舞”和习总书记总书记的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合贯穿作品,绿色的棕扇铺满舞台,表达着爱护自然和尊重大地的自然精神,点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观的创作主题思想。
本论文主要是对棕扇舞道具在舞蹈创作中的运用进行相关研究。首先,深入哈尼族民情土俗了解到棕扇舞的功能及作用种类繁多,它从唯一为祭祀所表演的形式逐渐发展成了多元化作用的一种舞蹈形式,是哈尼族的智慧结晶。其次,对于舞蹈艺术的创作而言,从分析《灵境》中出现的道具出发,目的在于探索道具在剧目中起到的作用,挖掘创作中棕扇巧妙地运用,寻找道具使用表象背后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入了解道具所传达的精神信息。
棕扇舞的道具运用不管是在民俗之中哈尼人对神灵的祈福还是作品编创中形象塑造或是情感表达的形式,它们皆具有民族的寓意性、象征性、造型性、技艺性的审美特征,所以对于少数民族而言,传统道具的新意创作无疑是对民族的肯定、传统的弘扬和精神的继承。总而言之,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提高,道具在舞蹈创作领域的思维活跃和观念创新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格局,在一批批大胆的艺术家手中必然会走出独出心裁的新意之作。
注释
[1]邓钰莹.云南少数民族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研究——以舞蹈《灵境》为例[J].大理大学学报.2021,6(05).
[2]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木知.外师造化 缘物寄情[J].中国艺术时空,2015,(0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