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艳
Q1:《鸿门宴》中樊哙的表演太精彩了,
风头盖过了所有人,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
《鸿门宴》是《史记》中著名片段之一,在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中,人物纷纷登台,通过人物自身的立身行事,将人物鲜明的个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鸿门宴》中出场的8个人物每个都被写出了“光芒”,樊哙之所以给人以风头盖过所有人的感觉,是因为写樊哙的笔墨比较集中(347字),而且是正面直接描写,属于明笔明写,产生“光芒万丈”夺人眼球的效果。作者如此表现樊哙当然更有写作手法与效果上的考量。明笔必不可少,暗笔更见高明。通过樊哙对比映衬其他人物则属于写作上的暗笔。暗笔是使叙述曲折有致、文笔详略得宜的手法之一。
浓墨重彩写樊哙意在映衬其他人。
以樊哙映衬项羽。樊哙带剑盾勇闯军帐、义愤填膺怒对项羽、经受考验饮斗酒啖生肉的勇悍行为无疑博得了项羽的另眼相看。力能扛鼎的项羽一向以勇力自恃。相声相应相气相求,两个“壮士!”将项羽欣赏勇力的性格衬托出来。另外樊哙一番“此亡秦之续耳”的数落,使“项王未有以应”,衬托出项羽以义自许的品质。纵观楚汉相争,项羽具有襟怀磊落、直来直去的性格。直率重义的人,往往憨厚正直,拙于巧辩为己护短,面对别人“义正词严”的数落往往忙于自责拙于反驳。
以樊哙映衬刘邦。樊哙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切合他的身份,且与刘邦形成鲜明对比。樊哙作为刘邦的参乘,仅为一小卒,“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堂堂项王自然不会因小卒不敬而杀之自损英名。而刘邦一系列谦恭、柔顺的言行无疑是自保的高明策略,身为统帅,刘邦不敬引来的必是杀身之祸。刘邦与樊哙一柔一刚相得益彰的表演使双方性格更加鲜明。
以樊哙映衬张良。樊哙的一番表演建立在对人心理精确把握的基础上。樊哙义正词严的数落,与刘邦之前同项伯、项羽的应答高度一致,这难道是出于偶然?这明显是出于精心的谋划,而能做出这样谋划的只能是张良,樊哙的表现无疑又衬托出张良的老谋深算。
以樊哙映衬项庄。范增暗使项庄以舞剑之名刺杀刘邦,但在项伯的掣肘下项庄毫无作为,而同为武士的樊哙则挽狂澜于既危。
司马迁一支生花妙笔,一石三鸟。明笔明写处浓墨重彩、紧张激烈、动人心弦,暗笔略写处耐人寻味、匠心独运。明笔易见,暗笔更锻炼阅读智慧。
Q2:《烛之武退秦师》中讲了一番“不仁”“不知”“不武”道理的晋侯是个怎样的形象?
《左传》写作本为记述历史,并不着意于人物刻画,但作者笔下人物却个个都很生动鲜活。烛之武的能言善辩、忠义爱国,佚之狐的慧眼识人、知人善荐,郑伯的虚心纳谏、知错能改,秦伯的当机立断、善谋利益,这些人物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晋侯的形象却有些“模糊”。如果从结尾处晋侯的“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一番话来看,他是个知恩图报、审时度势,信守诸侯间“守望相助”道義的人。但问题是文中晋侯的言行很不一。如果晋侯真是“守望相助”道义的维护者,他会因当年自己流亡时郑伯没有对自己以礼相助这件小事耿耿于怀而联合秦伯大肆伐郑吗?郑国作为小国依附大国图存是当时司空见惯的事,晋侯何以突然间就不能容忍郑国附楚的行为?如此看来晋侯所说的一番“不仁”“不知”“不武”说辞只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实际应该有其他方面的考量。
晋秦围郑发生在晋国争霸的背景下,霸者伯也,伯即诸侯之长,号令诸侯以行天子事。作为诸侯之长,自然应该有号召力,而“仁义”二字当然是最好的招牌。想当年齐桓公就是率领诸侯对抗夷狄存邢救卫而受诸侯拥戴的,晋侯出于自己道德声誉的考量,对秦伯单方撕毁盟约的行为以一番仁义道德的大道理对下属、天下做个交代也是明智之举。但原因不只于此。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公元前627年晋侯死,秦趁晋国国君新丧,想与当年留在郑国的三个将领里应外合伐郑(“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晋侯虽死却通过卜师郭偃向晋军发出伏击征郑秦军的指示(“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可见晋文公不肯追击秦军应该有时机未到的因素。由此可见晋侯一番仁义大道理后面潜藏着他善于隐忍、寻机而动、沉着冷静、审时度势的性格。如此格局的晋文公能够称霸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