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探索

2022-06-03 19:03张天兰
速读·上旬 2022年3期
关键词:创意美术活动应用探索幼儿园

张天兰

◆摘  要:幼儿园教师在教学美术时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开发,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思维模式,便于幼儿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在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一些适合幼儿学习的生活化材料进行教学,锻炼幼儿的实践能力,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能够全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因此,本文重点分析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活化材料;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应用探索

一、引言

在幼儿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应用生活化材料的教学,创新教学内容,使幼儿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合理选择和应用生活化材料,发挥材料的作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需考虑到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化材料进行创作,教师及时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或者困惑,班帮助幼儿学习和创作。

二、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应用的意义

(一)有利于丰富美术活动素材

幼儿园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通常是购买美术活动素材,而现阶段,合理应用生活化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节省教学费用,选择不同的素材有利于丰富课堂形式,带动课堂气氛,有效提升美术教学效果。关于生活化材料,不仅涉及到纸张、塑料材料,还包括一些衣物和树枝小花等,这一系列的材料都能够为幼儿提供创作条件,满足幼儿对不同类型素材的需求,引起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幼儿处于初步的学习阶段,周边的新鲜事物都会引起幼儿的好奇,而将生活化材料应用到美术活动中,正是可以体现幼儿的这一特点,引起幼儿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打开幼儿的思维模式,创新美术活动内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单一或者固定的方式和素材进行教学,会逐渐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新事物和不同的素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兒园美术教学的发展,创新美术活动内容、形式。

(三)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现今社会越来越注重绿色环保,倡导生活材料再利用。充分发挥生活材料的价值,有利于环保理念深入幼儿内心,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合理将生活化材料运用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创造力,使幼儿真正参与到生活化材料的利用和选择中,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三、生活化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一)组织美术主题活动

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重视幼儿的具体情况,从而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主题活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其中,主动发现和体现出幼儿的闪光点。比如,可以设置以“盒子”为主题的活动,让幼儿可以找到不同类型、大小的盒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和幼儿进行交流,探讨盒子的具体活动形式,可以进行盒子变魔术等活动。而盒子是较为容易搜集的,也是比较常见的,多种特征不同的盒子都可以起到教学的作用。教师可以让幼儿整理和分类不同的盒子,并让幼儿介绍自己分类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好的掌握整理和分类的经验。同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在盒子上画画,使盒子变成自己喜欢的动物或者任一角色,根据盒子的大小、形状等特点可以进行裁剪、粘贴,使之成为小花、大树、小老鼠等鲜活的立体形象,通过幼儿的思考和创作,制作出不同的美术作品,使幼儿不仅可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综合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生活化材料需要尽可能的去户外进行搜集,使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同颜色的藏房为幼儿的美术活动提供一定的创作条件,展开一次心中最美藏房的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参观不同的建筑物,使幼儿学会在颜色上的运用,重点突出藏房的标志物,当然,也可以利用衣物、面具等材料进行创作。同时,根据季节、天气等环境的不同,比如,在下雨天,可以利用纸板、塑料袋子制作雨伞,在晴天里,可以利用布料创作单薄的衣物,在上面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色彩;以秋天为主题可以使学生搜集落叶、果核等户外材料,可以将这些不同的叶子制作成各种小动物或者作为粘贴画的材料。

(二)组织美术鉴赏活动

班级可以组织创意美术鉴赏活动,为幼儿创造美术学习的氛围,可以让家长参与到美术鉴赏活动中,使幼儿和家长能够一同进行创作。在组织创意美术鉴赏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提前确定相关内容,每组家庭选择一种材料或者两种材料进行创作,比如,纸盒、塑料袋、废旧衣物等,使家长和幼儿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生活化材料。活动中,可以由家长或者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理念,比如,利用纸盒制作的机器人的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小石头和瓶盖如何结合在一起制作的风铃等,不同家庭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提供幼儿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利用生活化材料组织创意美术鉴赏活动,幼儿不仅可以了解和学习到各方面材料的作用,而且可以丰富自己的创作理念,进一步提升幼儿在创意美术活动的创作能力。

四、结束语

生活中的材料是多种多样,是教师进行创意美术教学和幼儿学习的重要帮手,而应用不同的材料和废旧材料也会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是,教师需要教给幼儿选择材料的方法,使幼儿确立好主题之后,选择容易搜集到的材料进行创作,这些材料需要和幼儿创作的作品高度相似,有一定的贴合感。同时,在缺少主题的情况下,幼儿需要根据现有的材料或者教师提供的材料能够进行创作,比如,黑豆、可乐瓶、瓶盖等,教师需要引导和提示幼儿进行创作,需要根据材料的颜色等相关特点行美术活动。

总而言之,生活化材料有利于幼儿在美术课程上的学习和发展,打开幼儿的思想模式,提升幼儿的创造力。所以,教师需要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重视生活化材料的运用,创新美术教学内容,使幼儿能够灵活运用一系列的材料展开学习,从而提升幼儿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周边事物,提升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能力,丰富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阮梦玲. 生活化材料,构建中班创意美术活动的实践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1(36):1.

[2] 吴菊燕. 幼儿借形想象美术教学活动中生活化材料的有效运用探讨[J]. 考试周刊,2020(38):155-156.

猜你喜欢
创意美术活动应用探索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小班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材料的创新运用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移动互联网与农村语文课堂教学的对接应用探索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Midas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废旧材料在幼儿创意美术活动中的应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