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元代至明代青花瓷动物纹的变化*

2022-06-02 07:22谭克刚
陶瓷 2022年5期
关键词:龙纹麒麟青花

谭克刚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1 龙凤纹

运用“龙”作为装饰纹样的传统由来已久,其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由于龙是人们幻想中的产物,没有其实体,各朝各代的工匠大都根据自己的想象和体会去描绘龙纹,因此其造型形象也多种多样,每个朝代都会有自己的特色风格。而凤纹同龙纹一样用作装饰纹样的历史也十分久远,最早出现在商朝。凤的最初造型源自玄鸟,是我国古代东夷族的图腾,后来发展为商代偶像。

1.1 元代龙凤纹的纹样特点

元代的龙纹与之前朝代不同,逐渐蛇形化,即身体不断变长,而从状态上来说有升龙、降龙和行龙等状态。元代青花龙纹常见的有青花云龙、青花海水白龙、青花凸雕龙、印花龙等[1]。而凤纹在元代的使用往往是单独或者和其他兽纹搭配出现。

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元代青花云龙纹梅瓶(见图1),龙的身形细长,修以交叉的线条肌理作为龙鳞,龙头扁而长,张口露齿,两个龙角细长,与身体顺向,双眼炯炯有神。龙的鬃毛飘逸规整,如火焰一般。四肢较瘦,显得轻盈灵活。爪上有四趾,指甲锋利尖长,四周装饰有火焰、祥云,龙呈现出腾云驾雾,动态优美、身形矫健、姿态飞扬。

图1 元代青花云龙纹梅瓶

如首都博物馆藏元代青花凤首扁壶(见图2),将凤纹的纹饰与器型相结合,壶口较短,作凤首造型,凤冠上有波纹。凤的鼻子上顶着一颗珠子,壶的身上则绘以展翅之姿态,凤身以半弧形线条肌理作鳞,外部带有火焰花纹,翅尖则用较粗的线条表示。凤的形象盘踞在壶身上,底下绘有花草的装饰。与花草相结合,表现凤从百花中腾飞跃起的场景。

图2 元代青花凤首扁壶

1.2 明代龙凤纹的纹样特点

明代的龙纹更加威严,凤纹刻画更加细腻。

如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明代洪武青花云龙纹春寿瓶(见图3),龙的身形粗壮,以半弧形线条肌理作为龙鳞,龙头体积较大,双角直立,龙的鬃毛高低起伏,四肢粗壮,显得凶猛威武。爪上有五趾,趾甲十分锐利。肢干上的毛为飘带状,多为三根飘带,四周装饰有如意状的云纹。成化青花夔龙纹碗,绘有四条夔龙,龙的鼻子向上直立,张口露齿舌,并有两爪,爪上只有三趾。

图3 洪武青花云龙纹春寿瓶

如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明代宣德青花双凤纹盘(见图4),绘有双凤成对的纹样,凤头扁而细长,双翼舒展,羽翼层次分明,尾部细长流畅。明代成化青花凤纹鹤颈瓶,凤首较大,做工更加精细具体,凤的颈部略粗壮,翅膀上的羽毛富有层次,由外至内趋于变短。

图4 宣德青花双凤纹盘

1.3 元明两代龙凤纹的传承与变化

龙纹在种类上,元代和明代根据龙的姿态的不同都分为了升龙、降龙和行龙,而到了明代流行将夔龙纹运用于瓷器上,如宣德青花夔纹罐。夔龙是古代传说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且仅有一足,也有记载说是舜的二臣名,分别指乐官和谏官。夔龙纹在瓷器上的运用流行于明代,这是元代所没有的。

而在形象上,元代青花瓷器上的龙纹造型头部细长微扁,大都张口。而明代的龙纹形象形体更为丰满,显得四爪有力,凶猛强壮。凤纹在元明时期又有凤纹和鸾纹之分。凤纹在形象上,元代的凤纹形象多有飞翔之态,双翼舒展,体态饱满,大多不描有双爪。随手画来,浓淡得宜,明快流畅。而明代的凤纹形象描绘得十分细腻,作起舞状,体态灵动活跃。

在运用上,按照汉代的传统,元代的凤纹往往是和其他兽纹以组合搭配的形式出现,而到了明代,凤纹可以单独使用,配以其他底图。元代的凤纹并没有和龙纹结合出现,而是与其他奇珍瑞兽的纹饰组合出现。到了明代开始,龙凤纹开始结合在一起出现,呈现出龙凤呈祥的画面。

2 麒麟纹

麒麟也是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在《礼记》中有记载,和凤、龟、龙合称四灵,它的形象较为杂糅,混合了鹿、狮子等动物的特征,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鹿角、牛尾、马足是祥瑞的象征,早在战国时就已出现[2]。

2.1 元代麒麟纹的纹样特点

元代的麒麟纹使用次数较多,而且大多出现在大型器物上。

如震旦博物馆藏的元代青花麒麟纹玉壶春瓶(见图5),麒麟的身形矫健,以半弧形线条肌理作为鳞,麒麟的头较大、较宽,双角与身平行,胡须使用极细的线条表示。背上的鬃毛为高低起伏的火焰状,后足比前足壮实。蹄由长短分明的两片菱形组成。尾巴由波浪纹线条描绘,总体效果为火焰状。麒麟的奔驰之姿,体态优美。多搭配各种植物纹表现得飘逸洒脱、活灵活现、清新盎然。

图5 元代青花麒麟纹玉壶春瓶

2.2 明代麒麟纹的纹样特点

明代的麒麟纹形象生动,有奔跑和坐卧2种基本形态[3]。

如苏州博物馆藏的明正统青花麒麟纹菱口盘(见图6),麒麟的身形丰满,身上的鳞片用青花填满,头部扁而长,双角飘逸,头上的毛直立,胡须较短,张口吐舌。双目圆视,略为夸张。背上的鬃毛用相同的火焰形表示,四肢都较为粗壮,呈收缩状,蹄较尖,尾巴由细线描绘,像一把孔明羽扇。麒麟的周边装饰以祥云,花草等纹饰,给人以安逸之感。

图6 正统青花麒麟纹菱口盘

如天津博物馆藏的明正统青花麒麟纹罐(见图7),麒麟身形结实,身上鳞片呈鱼鳞型。头扁而长,双角向前,怒目圆视,头上的毛发直立。背上为连续的波浪花纹,四肢紧实。尾巴用细线描绘如羽扇,麒麟周围装饰有祥云纹饰。麒麟整体呈踏空之姿态,形象饱满。

图7 正统青花麒麟纹罐

2.3 元明两代麒麟纹的传承与变化

在造型上,元代的麒麟纹饰多为体态轻盈的奔跑状态,形象灵动,脚步较大,有踏风之感。而明代则有奔跑和坐卧两种造型,体态较为壮实。总体上元代的麒麟纹给人玲珑的感觉,而到了明代的麒麟纹则有厚重,威严之感。

3 狮纹

狮子因为并非是中国本地产物,因此在当时也属于奇珍瑞兽,工匠对于狮子的描绘也带有较为主观的色彩。

3.1 元代狮纹的纹样特点

存世的元代青花瓷器上狮纹并不多见,且所使用的都是雄狮[4]。

如河北省博物馆藏的元青花狮球纹八棱玉壶春瓶(见图8),狮子身形雄壮,体态健硕,狮子的鬃毛丰富,层次感强。四肢强壮,掌有五趾,尾巴挺立,线条流畅。狮子身上带有彩带,四周饰有火焰、方胜等纹样,周边装饰有飘带、双角纹、卷草纹。其装饰意趣浓厚

图8 元青花狮球纹八棱玉壶春瓶

3.2 明代狮纹的纹样特点

明代狮纹与绣球组成双狮绣球主题纹样还常与缠枝花卉、丛生花卉纹样组合形成花卉狮纹主题纹样[5]。

如江苏爱涛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的明代成化青花狮子滚绣球纹碗(见图9),狮子的前足抬起,体态憨厚。头上的毛发竖起,鬃毛总体上较少较短,双目略显呆滞,尾巴上的毛竖起。狮子的造型构思巧妙,对狮身的刻画也较为细腻。周边用绣球飘带作装饰,与绣球结合的画面动态感强。

图9 成化青花狮子滚绣球纹碗

3.3 元明两代狮纹的传承与变化

元代的狮纹流传较少,多使用的是雄狮,狮的头部刻画较为夸张,鬃毛多用圈纹且较长,造型多憨态可掬,狮子的尾巴线条细腻流畅,刻画精细。线条刚劲,狮子的形象雄壮健硕,狮爪强劲,爪都为四趾。元代双狮互动嬉戏而明代也有双狮互动。

到了明代,民间的狮子纹形象更加丰富、形态多变,装饰华丽繁琐,配以各种辅助纹样。明代的狮子则造型更偏意象化,形象有威严敦厚之感,而在嬉戏时形象憨厚可爱。

4 结语

通过对元明两代龙凤纹、麒麟纹、狮纹的青花瓷器皿的分析,从元代至明代动物纹纹样的形态的种类是更加丰富了,纹样的形态与搭配发生了变化,其次是动物纹风格发生了变化。我们要不断创新,在陶瓷的创作过程中不断摸索,不局限于以前的装饰方法,也可融入现代的元素。

猜你喜欢
龙纹麒麟青花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麒麟“破冰”
麒麟献瑞
传统龙纹图样的现代平面设计研究
青花
瓷器上的龙纹
对麒麟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Life of Student
浅谈元青花龙纹三式在器物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