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手段促进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2022-06-02 09:38:51舒扬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0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个性化教学模式

[摘           要]  信息化教学是当今学校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主要研究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化课程学习使用的信息平台,通过对不同课程教学平台的测试分析,提炼出不同课程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個性化学习差异,用体验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不同类型的学生去思考、发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    键   词]  信息化教学平台;个性化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059-03

一、导论

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文件中明确表示,要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在高职学校环境艺术设计类课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操作能力。由于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和模式设计,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接受课堂知识程度不高,创新意识缺乏。尤其遇到一些专业性强的课程,如环境勘查、市场调研、实际操作、毕业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被动。以下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基础不一致,课堂参与度不高

大多数学生为高职学生,专业基础、自律性比较差,只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授内容,而不做思考,也不做笔记,学习态度不够积极,课堂气氛沉闷,在课堂上他们有可能听不懂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进而逐渐放弃学习,在课堂上也不会专心听课,甚至有些学生还会旷课,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二)教师对课堂管理不够严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一些违反课堂秩序的学生不积极处理,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师生关系比较疏远,缺乏深入沟通

在学校,很多任课教师一般只和班级学生接触一学期的时间(专业课教师带多门课可能接触较多),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甚少,他们在课堂上可能只关注表现特别积极的学生和“问题”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教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了解较少,故与学生难以产生知识和情感上的共鸣。

(四)学院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学院课堂教学管理中,教师占主导地位,但学院的管理制度如果不够完善,对于违反课堂秩序的学生不能给予合理的处罚,对教师不会形成管理方面的压力,这样就不能充分调动教师课堂管理的积极性,也就不会有好的课堂秩序,更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教学考核方法单一

由于专业理论课程设置较多,缺乏实践教学,有些课程学生通过书本不能真正掌握一些专业技术要领,这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失,专业课程学不好。教师教学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变差。比如,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语言不够通俗易懂,教学方法简单,仅仅只是复述书上原文等,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淡,最终失去学习动力,在课堂上不好好听课,从而影响课堂秩序。很多时候会导致学生用应付的形式完成作业。

对课程性质不同的课程要运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1]。信息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是关键问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性、体验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分类及教学使用平台

(一)专业基础课程,采用教师引导、示范作业

环境艺术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刚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开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刚入学的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开启创意性设计思维能力的训练,它的课程不仅是之前学生学过的素描、色彩,还包括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创作能力,设计思维的培养才是设计类学生需要的基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大一的专业基础课程如建筑装饰识图与制图和CAD软件课程尤其重要,为大二、大三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理论性课程,采用学习经典课程,并用蓝墨云进行讨论

专业理论课程主要有环境艺术设计概论、中外园林史、现代设计史等。这些课程主要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专业,专业发展方向前景,设计原则、设计要素、设计的风格、设计历史、设计的程序等。这些设计理论课程不需要学生有太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是作为一个导论引导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而上这门课程的教师由于自身水平不足,侧重点不一,难免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所以推荐用大学慕课,重点院校精品课程的形式来给学生上课,再配合蓝墨云进行交流讨论,既解决了每门课上课教师不同的内容教法类似的问题,又增强了学生课堂的互动性,避免课程枯燥。

(三)专业实践课程,使用腾讯课堂、蓝墨云、微信群等教学平台

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实践类课程是学生的核心课程[2],既有理论知识学习,同时又有设计方案的制作,建议比如在家居空间设计、庭院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等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图案利用网络发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设备将学生的设计创作方案进行相互对比与思考,从而让设计能力强的学生在大屏幕的对比中提升学习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信心与动力,也能让绘图设计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对比中吸取其他学生的长处,完善自身的短处,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设计能力。同时也要关心基础较差的学生,因为有部分学生比较害羞,自尊心也比较强,这就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

(四)专业选修课程,选择使用腾讯课堂、蓝墨云、微信群等教学平台

专业选修课程一般由学校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来确定,作为一门知识拓展课程,可以与本专业有关,也可以是跨专业学习。每个学生选择的课程和兴趣不一样,有可能是平面设计课程如版式设计,也可能是摄影、插花,还可能是相关专业课程,如展示设计、家具设计等。因为类别比较多,所以教学平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五)毕业设计,使用视频剪辑等多种综合平台,录制毕业设计过程成果

毕业设计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大学专业学习的总结,也是学生走向社会、被社会验证专业能力的时候,不仅仅是考查专业知识能力,也是体现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动手创新能力的时候[3]。教师在上毕业设计课程的时候,要从选题开始就与实际项目接轨,让学生亲自去测量场地,了解周边环境,形成调研报告,可以使用网络收集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料。针对调研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初步设计方案,不断推进修改设计方案等,及时在微信等平台与教师沟通。确定方案后,通过技术软件手段,完善设计图纸,在此期间查询网上的一些软件制作课程,完成效果图和模型的制作。最后以展览展板、模型、设计动画视频、H5、微信等方式展示宣传设计成果。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全程记录、参与并制作学生上课的视频,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目前该项完成度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这也可以作为学生大学生活的一个纪录片,为他们的大学生活画下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也符合年轻人社交平台的使用习惯,如视频可以上传到微信、抖音、视频号、微博等平台展示。

三、学生个性化学习

(一)个性化需求原则

营造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民主、沟通、有效探讨教学成果。如在3Dmax课程中,在教师讲完基本软件操作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进行实训项目,从平面设计方案开始和教师沟通,一步一步推进设计方案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外向型学生也乐于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与软件操作能力。对于较内向的学生,通过查看他们的PPT方案,了解他们的想法,提出教师的意见,也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来沟通,让学生个性化的创意得到展示,多鼓励、表扬学生。

(二)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确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不一致,统一的目标会让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心里感到落差,觉得比不过别人做的作业。在此基础上,首先我们要了解每个班级的差异,先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在做室内空间设计时,不一定规定具体的设计项目,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基础去找擅长,对有兴趣的空间进行设计,允许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完成自己的设计方案。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相对严格一点,可以引导学生往更高层次发展,做一些拓展延伸的综合性设计。

(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1)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假设案例情景,如做餐饮空间设计时,假设学生是这个餐厅的老板,在此基础上,你怎么设计你的餐厅,或者你自身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就做什么样的风格。(2)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处理分歧问题、小组沟通合作的能力。(3)外出实践考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去材料市场、设计空间中体验,了解实践设计的尺度等,这样更具直观性,体验更深入,对于设计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也要考虑学生实际,不刻板化,要善于运用教学技巧来激发学生兴趣,多引入有趣的故事及生活中和網络上的热门实例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如手绘效果图课程,要求学生把练习过程用延时摄影记录下来,最后做成视频发到朋友圈。学生积极性提高,当视频制作完成时非常有成就感。当然,教师语言形象生动、幽默,教态自然大方,课件唯美,学生就会思维活跃、有很大兴致去参与课堂,这样教学效果也就好了。

(四)学生个性心理情感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00后”,自主思维意识更强烈,有自己的想法,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自尊心很强,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平常也比较多关注抖音、快手、直播、微信公众号等一些新的生活时尚潮流媒介,这也是他们日常使用发表言论感想、分享信息的平台。同时学生多使用手机、平板等工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在学习中对一些信息化的教学App能很快熟悉使用,兴趣浓厚。

四、体验式混合式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各平台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结合授课的要求和学生操作的方便,我们进行了优化组合[4]。腾讯课堂是使用流畅、交互效果较好的直播平台。它可以通过举手、提问、发讨论、投票、选择答案、屏幕的直播和打字功能等高度模拟面授过程。尤其适用于软件操作类课程,如CAD、photoshop、3D max、Vray、sketchup等软件。因为学生可以通过回放不断复习、操作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下课就忘记知识的情况;班级微信群的管理可以实现课程讨论和图片资料的及时推送,一些微信小程序也可以运用,如抽签小程序、接龙程序等,但文件资料有时间限制,过期就不能下载;QQ群的文件储存功能比较永久,不过现在学生使用的较少。蓝墨云班课是移动环境下的教和学设计的智能教学软件。交互功能齐全,便于班级管理,尤其是小组活动更易于开展,多种评价方式可选择,在学生作业和小组活动上优势明显。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学习的完整度,这种适合于核心课程的学习,如家居空间设计、软装设计、酒店设计等;中国大学慕课拥有优质的慕课资源,课程难度和深度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我们把慕课资源作为学生自学和知识拓展的补充方式,满足了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信息化手段的最终目的是适于学生体验运用,符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强化学习动机,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可以促进教学资源更新,促进师生关系改革,让学生“线上学”和“线下学”相结合、“课外学”和“课堂学”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为体验式、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针对性强、有效性强的平台测试,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和热情,营造自主学习氛围,为发展多维教学模式、开展多元化教学实践奠定基础,为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创新指明方向。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信息化手段作为课堂教学的高级工具,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案提供了思路和实证研究;加强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技能培养;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实际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五、小结

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新知识,更多的是要参与课堂的教学环节,既要提高各种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等内容的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又要掌握实操性强的课程动手能力,如学生汇报作业用卡点视频、延迟摄影剪辑、录屏等方式,加强设计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等。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方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位置,从学生的兴趣点、心理、情感状态、课程项目的难易程度等方面供学生选择。上课从体验调研到创意设计,互动交流、后期制作的整个设计环节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归纳、启发、协助和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获得信息,并进行讨论、归纳、完善,从而最终协助学生完成学习[5]。

参考文献:

[1]余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的实施[J].现代职业教育,2018(20):144.

[2]裘俊彦.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机械类专业实践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2):137-140.

[3]高艳春.高校艺术类学生大学英语创客式学习的模式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1):143-145.

[4]王丽华.腾讯课堂+雨课堂+蓝墨云班课组合的有机化学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20(7):190-192.

[5]陆慧.环境艺术设计课题制教学模式实验[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7(2):63-65.

编辑 薛直艳

①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东省教育厅青年创新人才科研项目“信息化手段促进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编号:2020WQNCX227);珠海艺术职业学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珠艺院〔2021〕58号)。

作者简介:舒扬(1990—),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个性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01-22 17: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