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才
手捧《海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阅读到《张莫天战斗》一文,我浮想联翩。
张莫天战斗发生在1947年3月28日上午。此前,靖江独立团和如皋独立团合作打了三仗:首战蒋家堡,再战朱家楼,三战车马湖。3月27日夜,靖江独立团率领一个营、两个主力连和特务队400余人,越过如(皋)黄(桥)公路线,长途奔波到张莫天村休整。当日清晨雾很大,能见度不足50米,经过一夜的急行军,战士们准备吃早饭后休息,突然与胡集、曲塘、塔子里、古溪等五路“会剿”该地区的国民党军2000余人发生遭遇战,陷入重重包围之中。靖江独立团刚到此地,人地生疏,但是不畏强敌,以一当十,浴血奋战。战场上枪声、手榴弹声四起,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四方。
为了掩护部队突出重围,战斗模范、三连副连长郑道甫挺身而出,带领“夹港口战斗功臣班”,利用有利地形奋勇抗敌。机枪手负伤后,他接过机枪,接连打出13夹子弹,最后英勇牺牲。班长吴小网腿部中弹仍坚持战斗,还用刺刀刺杀两个敌人后,英勇牺牲。
素有“硬骨头”之称的一连连长王希贤,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带领战斗力最强的二排勇猛出击,消灭了冲上来的先头敌人。坚持战斗数小时后,他被敌人枪弹击中腹部,肠子也流了出来。战友们要背他撤出战场,他用绑腿包住流出来的肠子,坚持战斗,说:“我不行了,你们要听我的命令,赶快撤退,跟上主力,保存有生力量,我掩护你们!”当敌人冲到他面前高喊:“举起手来!”他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这个排最后只撤出9人。
还有一贯作战英勇、抗日战争中两次负伤、屡建战功的一位姓季的副营长,在部队生死存亡的关头,带领一个排迎头痛击敌人,用连排手榴弹和刺刀顶住追兵,牵制敌人,掩护大部队突围,直到壮烈牺牲。随他一起的通信班长、通信员、侦察员、司号员等,亦壮烈牺牲。他们慷慨赴死,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同志们生还,表现出革命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靖江独立团全体指戰员从清晨血战到黄昏,终于胜利突出重围,保存了有生力量。此次战斗虽然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但我方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伤亡120余人,其中牺牲64人。
张莫天战斗结束后,当地干群将烈士遗体运送到谈家庄烈士墓地掩埋,同时安排好负伤的战士。靖江独立团奉命转移到莫家庄休整。军分区领导讲话,肯定了独立团全体指战员的英勇斗争。
我出生在战火纷飞年代,家庭贫困,父母靠当长工、短工维持全家生活。张莫天战斗当天,天气寒冷,我站在站窝中取暖,一直大哭不止。我妈当时想,平常在站窝里我从未哭闹过,今天怎么搞的?我妈把我抱出来,不一会儿,一颗流弹把站窝打得粉碎。我妈说你真是命大啊!当天黄昏后,有两个负伤的战士到我家中求救,我妈一看,二话没说,将他俩藏到东墙头用高粱秆挡住他们的身体。随后,我妈煮了几个鸡蛋,让两位伤员吃了,叫他们要挺住。第二天午后,还乡团到我家来搜查:“有没有看到新四军伤员?”因为我家与张莫天战斗地仅相隔一条河,敌人在我房前屋后用刺刀乱捣乱戳,并将刺刀架在我妈脖颈上,要我妈交出伤员来。她老人家毫不畏惧,说:“我没有看到。”最后,还乡团捉走了我家五只老母鸡,还牵走了土改分到的一头牛。当天晚上,我爸通过内线安排,将伤员交给我方交通站人员,避开曲塘和海安之敌占区,护送到莫家庄新四军休整地。
自从我懂事起,就知道我的家乡发生的这一次战斗。记得我上小学时,大约在1953年清明节,我们全体师生到谈庄小学操场上祭扫烈士。1959年冬,县民政局指定迥垛人民公社将分散的谈庄烈士墓,搬迁到现在张莫天烈士陵园。总共274具烈士遗骸,包括张莫天战斗牺牲的64位烈士,迥垛战斗牺牲的林阿兴、林炳兴弟兄俩,另外是塔子里和马泃狙击战中牺牲的208位烈士。当时将这些遗骸深埋于一起,筑成烈士墓一座,墓顶栽了一棵马尾松,墓前立的纪念塔高14米,意为一生一世为人民。
(编辑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