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是充满希望的“中坚力量”

2022-06-02 13:09王运宝
决策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坚力量常住人口县城

王运宝

梳理、剖析县域经济与县域治理,是《决策》杂志创刊近30年来,始终关注的主题之一,不仅记录县域发展演变的轨迹,更时刻关注最新的动态。5月初,中办、国办发布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意见,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决策杂志新媒体平台也在第一时间推送全文。

深入中国城镇化的分层结构中会发现,县城是大中城市与乡村振兴之间的“中坚地带”,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枢纽和桥梁。

先从县域内部看,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选择就近就地转移,一些外出的农民工也开始返乡就业,在县城购房安家。向县城集聚的现象,在很多地方普遍存在,县城对农业农村转移人口的吸引力在上升。

再从县域周边看,一些超大特大城市暴露出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安全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生产生活向周边县城转移,促进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也在出现加速的趋势。县城位于“乡头城尾”,是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天然載体。

今后一个时期,农民进城仍是大趋势,但与之前的资源要素单向流进城市不同,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会成为常态。这样的大背景下,处在大中城市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县城,就是城乡要素跨界配置和产业协同发展的天然载体。

再次,县城是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县人口集聚中心。据统计,1470多个县的县城,目前常住人口约1.6亿人,390多个县级市的城区常住人口约0.9亿人,合计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30%。

如此庞大的人口生活在县城,急需完善县城的公共设施硬件,如管网陈旧老化、路网容量不足、老旧小区配套较差、停车场建设滞后、客运站设施落后等,都降低了县城对人口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同时,县城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县级医院和疾控中心救治能力不强,养老托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如何能让“老”县城焕发“新”活力?一是适合当地资源的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二是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提升,“一县一策”补齐县城发展的短板弱项,塑造县城居民高品质生活空间。

怎么做?中央已明确了“四提”的方向,即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

在具体操作上,要着眼于统筹县城的生产、生态、生活和安全,按需开展“增量建设”、着力开展“存量改造”,一方面是加强医疗、教育、文化、养老托育、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超前布局充电桩等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是改造提升百货商场、大型卖场和特色商业街,推动老旧小区和老化管网改造,完善垃圾污水处理收集体系。更进一步,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又可以吸引产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形成投资、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发挥乘数效应,是扩大内需、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有效举措。

方向已经明确,下一步直接面临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县城建设量大面广、资金需求巨大,但县级层面普遍财力不足。围绕最关键的“人、地、钱”三要素,中办、国办提出了含金量很高的支持政策。怎样用好用活政策,就看各地在执行中的智慧与巧劲。

“郡县制、天下安”,是从国家治理视角对县的精炼概括,也是几千年中国治理经验最经典的总结之一。如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县城同样是必须牢牢扭住的关键着力点。

猜你喜欢
中坚力量常住人口县城
在小县城仰望浩瀚星空
苏宁易购中秋数据:95后群体成为购酒中坚力量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
浅析新时期高校班集体建设的中坚力量
浅谈“和谐离退休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论如何推进高中学校民主管理
临城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探索
上海2008年常住人口1888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