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
教育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领域涉入深水区、打响攻坚战的标志,而抓住教育评价改革,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用“顽瘴痼疾”这四个字来痛批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称其为“必须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尖锐地指出:“更严重的是,大家都知道这种状况是不对的,但又在沿着这条路走,越陷越深,越深越陷!”这充分表明,以“五唯”为突出代表的教育评价问题,是典型的“灰犀牛”挑战。
今天我想重点谈一个看法,那就是:为什么说现在正式建立一整套新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首先,是因为确立了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这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依靠党强有力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教育参与各方统筹协调,政府、社会、企业、家庭齐心协力,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偏离方向的教育评价体系。
其次,内涵式发展阶段,教育正走向以质量创新为核心的育人模式。中国的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超过百分之五十,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更代表着质的变化。这就要求要相应地提升教育理念,扩大教育功能,加强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多样化,也就对教育评价提出了与此前大不相同的综合要求。
第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竞争加剧,对中国自给自足的培養高层次人才、产出原创性科研的要求更加急迫。教育评价更需要走出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呼之欲出。
第四,经过力度极大并且持续施压的从严治党治吏,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与之前相比明显改善,人们对于法律制度的尊崇精神明显改观。这为评价体系中真正做到实名反馈、素质判断和综合评价等,带来了环境上的优化可行。
第五,大数据、区块链、模式识别等新技术,为过程数据采集、行为数据保真提供了更大可能,对人的行为实际的、多维度、长周期评价更为易行可靠。
最后,党中央对发挥制度优势、加快制度机制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教育制度的一项基本组成,教育评价体系的建设应重点突破并带动全局,这符合党的要求和社会期待。3D200AA2-3FAD-40FE-B4BD-C8EC9C04AB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