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2022-06-01 07:47孙瑞瑞何艳冰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居节点环境

张 娟,孙瑞瑞,何艳冰

(河南理工大学a.能源经济研究中心;b.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0 引言

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村居民为满足其生产、生活和居住需要而进行相关活动的空间场所,关乎农村居民的福祉[1]。虽然近年来在农村内核系统与城市、资本等外缘系统相互交织作用下[2,3],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城市发展主导的遮蔽下,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住房条件偏差等问题依然突出[4],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为了从根本上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乡村发展不充分难题[4],自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再次明确指出“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可见,新时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衡量城乡融合的关键指标,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希腊城市规划学家道萨迪亚斯认为,人类聚居是人类与环境最密切、最具体的物质交换与情感交流的地理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5],由城市和乡村两大部分构成[6]。然而,由于农村发展长期滞后于城市,学者们一直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城市,农村人居环境被学者尤其是地理学者所忽视。20 世纪末,随着多功能农业及多元化农村在西方国家兴起,农村空间功能面临转型,农村人居环境开始成为西方学者关注的焦点,环境学、社会学、医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在健康卫生、基础设施、社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随着我国乡村振兴的全面开展和美丽乡村的持续营建,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逐渐吸引了国内学者的目光[7],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演化[8]与影响机制[5]、整治路径[9]与 转型 利 用[7,10,11]、支 付 意 愿[12]与影响因素[13]、人居环境质量影响[4]等方面,为我国农村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参考借鉴。然而,现有研究以探讨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为主,研究视角较为单一,缺乏更多其他类型农村的剖析;研究成果相对有限,研究内容以农村环境整治等实证现象判别为主,居住环境、居住空间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相对不足。

为了更清晰地识别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热点及时间推移,拓展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借助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梳理国际人居环境研究脉络,提取研究热点,以期对接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并为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研究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了尽可能保证文献获取的全面性,本文数据来源以Web of Science核心库为主,以Elsevier、EI 等数据库为辅,基于农村人居环境特征,分别以“rural settlement、rural living environment、rural inhabited environment、rural living space”等多个主题词在所有年份中进行检索,并根据参考文献进行追踪溯源,去除不相关文献和重复文献,共获得有效文献5429 篇,其中最早年份为1962 年,最晚年份为2021 年。

囿于传统阅读方法无法精准地识别研究热点和重要研究成果的局限,本文借助国际普遍使用的科学计量新工具——CiteSpace文献分析软件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识别研究进展,把握研究领域,挖掘热点文献。研究热点和研究进程的判别主要通过节点的大小和颜色进行区分。其中,文献出现的频次(或被引频次)越多,节点就越大;节点之间的连线则表示共现(或共引)关系,其粗细表明了共现(或共引)的强度。

2 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

2.1 研究热点推移

为厘清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的演进历程,以共被引文献和关键词为对象,基于共被引文献和关键词,绘制文献共被引时间线图谱。结果显示,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热点随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推移轨迹(图1),大致经历4 个阶段。为聚焦研究热点,选取出现频次70 以上的关键词为基点(图2),结合时间线图谱,提取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热点。

图1 1962—2021 年文献共被引时间线知识图谱Figure 1 Timeline knowledge graph of cited documents,1962—2021

第一阶段(1962—1985 年):聚落类型、居住形式。这一时期,西方国家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农村农业发展面临转型,住宅布局、居住形态引起学者的注意。最早关注农村人居环境的是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彼得·伯格[14],随后学者在探讨乡村聚落类型与居住形式[15,16]、居住类型对居民交往模式影响[17]、居民点体系规划[18]等时逐渐包含了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分析。其中,被引次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是Vermeer,他研究了美国密西西比地区农村居住环境对居民健康的影响[19],文献被引频次高达18次,成为这一时期具有奠基性作用的关键文献。但囿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这一时期农村人居环境关键词节点较为稀疏,年轮环普遍极小,研究成果有限。研究内容与聚落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明这一时期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发轫于农村聚落,表征了发达国家农村人居环境的研究方向。

第二阶段(1986—1996 年):环境污染、健康卫生。20 世纪8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农业逐渐从食品生产中分离,农村传统生产功能向休闲度假、消费和环境等现代功能转型[20],农村及其产品的重新定位提上研究日程[21]。在这一语境下,农村人居环境研究逐步升温,节点逐渐增多,关键词节点半径不断扩大(图2a)。从图2a可见,1986—1996 年children(儿童)、population(人口)、epidemiology(流行病学)、urbanization(城市化)出现频次最高,说明在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制约下,健康卫生和农村环境是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问题,研究内容集中于农业结构变动与农村社区转型[22-25]、乡村居住空间改造[26]、农村环境污染[27]、居民身心健康[28,29]、流行性疾病[30]等。伴随着农村功能转化逆城市化发展,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农村城市经济逐渐与乡村景观融合,以追求休闲的生活方式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为目的的绅士化开始向乡村蔓延[31],由此衍生出environment(环境)、community(社区)、United States(美国)、agriculture(农业)、ecology(生态)、migration(移民)等新热点的探讨。整体来看,这一时期农村人居环境研究成果不断增多,研究热点不断聚焦,研究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尽管这一时期英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农村出现了新的消费倾向,但是节点间的联系强度较弱,表明西方国家农村人居环境出现的新现象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物质或社会视角探讨乡村居住形式及其空间分布,呼吁关注农村空间环境和文化仍然构成研究主线。

图2 1986—2021 年农村人居环境关键词知识图谱Figure 2 Knowledge graph of keywords in rural human settlements,1986—2021

第三阶段(1997—2011 年):健康卫生、移居乡村、居住功能。1996 年,联合国人居会议指出要实现城市、城镇、乡村不同层级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助推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1997 年以来,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热点不断聚焦,health(健康)、children(儿童)、community(社区)、epidemiology(流行病学)、prevalence(流行病)、physical activity(体力活动)、population(人口)、environment(环境)等节点年轮环厚度增加,研究内容聚焦于农村定居扩张[32]、农村空气污染与居住环境[33,34]、居住环境对体力活动的影响[35,36]、乡 村 环 境 治 理[37]、农 村 儿 童 成 长[38]等问题,居住环境、健康卫生尤其是儿童健康依然成为这一时期关注的焦点(图2b)。

随着发达国家“逆城市化”进程加快,移居农村、消费乡村开始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农村社会经济形态和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之相伴生,2006 年以后urban-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城乡统筹发展)、population(人口)、migration(迁移)、rural(乡村)等节点急速扩增,研究内容触及农村居住资源整治与管理[39]、景观功能多样性识别和量化[40]、基础设施对移居的影响[41]、城乡移民[42,43]及其消费差异[44]、移居对农村居住空间的影响[45]、农村居住功能变化[46]等诸多方面,更加注重社区、居民等生活群体的探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也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出现了africa(非洲)、land use(土地利用)、management(管理)、policy(政策)、poverty(贫穷)等新的节点,地方学者对农村住房用地[47]、农民工迁移模式[48]及定 居 意 愿[49]、城 中 村 开 发[50]与 移 民 安 置[51]等问题进行了一定探索。囿于城市化进程制约,发展中国家更加注重对传统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以及乡城移民问题的探索,研究方向与发达国家早期研究方向基本一致。1997—2011 年,西方国家农村人居环境研究成果激增,研究内容由农村居住环境向城乡人口迁移、居住功能变化等方向转变,研究视角和研究尺度更加多元化,节点间的联线密度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农村人居环境问题,但囿于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侧重于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工移居城市等问题的探讨。

第四阶段(2012—2021 年):乡村性、移居乡村、适应性。2012 年以后,health(健康)、children(儿童)、urbanization(城市化)、prevalence(流行病)、physical activity(体力活动)、environment(环境)等节点厚度持续增加,表明传统研究领域依然是学者们关注的对象,但研究对象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随着发达国家“逆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田园风光成为西方国家上层社会和中产阶层的追求[52],多功能农业和多元化乡村成为时尚,rural(乡村性)、vulnerability(脆弱性)、countryside(郊野)、population(人口)、community(社区)、adaptation(适应性)等成为新时期的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研究集中于探讨城乡移居对农村环境的影响[42]性别与偏好差异[53]、农 村 社 区 适 应 力[54]、移 民 文 化 及 身 份 认同[55]、农村治理和复原依赖测度[56,57]等内容。由于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不同,研究方向有所分化,发达国家以休闲消费为背景探讨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在农村体制改革及新农村建设背景影响下,农村居民点时空特征[58]与演变因素[59]、聚 居 功 能 变 化[60]与 空 间 特 征[61]、宅 基 地 转型[62,63]、传 统住 宅 舒 适 性[64]等 问 题 较 突 出,研 究 热度不断抬升(图2c)。

综上可见,西方国家农村人居环境经历了从居住类型向空间布局,居住环境治理向健康卫生,城乡统筹再向城乡移民、城市化、社区适应性等领域过渡的研究历程。当前国际学界的研究热点是围绕以休闲消费为导向的农村居住环境变换与居住群体关系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2.2 学科领域推演

学科领域图谱呈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研究领域的演进过程,揭示了国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依赖关系。从图3 可见,1962—1985年,农村人居环境研究主要集中于Geography(地理学)、Business & Economics(经济学和公共管理)、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Planning &Development(规划学)等少数学科领域,节点间的连线较稀疏,表明在城市发展主导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还未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学科间合作强度低。随着西方国家农村经济转型,1986—1996 年农村人居环境学科的节点数量开始增多,Geography(地理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Public,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等节点厚度快速扩增,研究成果持续增加,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主流学科。同时,新增Anthropology(人类学)、Ecology(生态学)、Pathology(病理学)、Medicine(药学)等学科,研究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学科领域多元化,学科间融合共引关系初步呈现。

图3 1962—2021 年学科领域共现知识图谱Figure 3 Knowledge graph of discipline co- occurrence,1962—2021

随着西方国家“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引起了众多学科的广泛关注。1997—2011年,除了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Geography(地理学)等传统学科领域外,History(历史学)、Behavioral Sciences(行为学)、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Sport Sciences(运动科学)等社会科学也开始加入研究行列,学科节点明显增多,跨学科研究现象突出,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特点。2012 年以后,Environmental Sciences(环境科学)、Public,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等节点进一步厚度,节点数量显著增加,节点间连线进一步加密,表明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成为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各学科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协同联动性显著增强。

2.3 研究主题提取

突现文献是指某一时间维度内引用频次突增的节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表征了该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与热点,高被引文献则形成了该领域的研究基础[3,65]。本文基于文献共被引和突现文献混合网络图谱(图4),探测出研究期内18 个深色节点,即18篇期刊论文,研究内容涉及乡村地域、儿童食品健康、中国乡村、环境因素、空气质量、居住空间等方面,结合施引文献内容,并与相关专家深入探讨,最后提取出居住环境、居住主体、居住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四大研究主题。

图4 1962—2021 年文献共被引和突现文献混合网络知识图谱Figure 4 Hybrid network knowledge graph of cited and emerging documents,1962—2021

研究主题一:居住环境。居住环境一直以来是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的核心内容[6]。2000 年以前,绝大多数国家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农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学者们主要从微观视角探析农村环境中的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如邻里关系对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66],农村居住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的影响[67],住房环境对农村流动妇女生活的影响[68]等。随着技术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下延[69],追求舒适性、感受乡村文化等目的而迁居农村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70],农村自然环境的舒适度、邻里关系、对农村社区的依恋[41,75]成为城乡移居的内在驱动力,但大量城市人口的流入在带动农村内源性发展[71]的同时,也给乡村社会、文化、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导致地方文化逐渐消失[72]、居住环境不断恶化[59,73]、当地居民与外来者产生冲突[43]等。因此,不少学者对人口回升是乡村经济重生的机遇保持谨慎态度[74]。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农村功能转变显著,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居住格局[75]及利用模式[76]、空心 村 治 理[77]、宅 基 地 整 理[78]、人 口 变 化 对农村居住环境的影响[79]等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并触及旅游驱动下土地用途演变与利用模式[80,81]、城乡移居动机[82]等农村新现象。虽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及研究方法差距显著,但是共同之处在于都关注了后乡村时期农村人居环境的变化,而忽视了对社会文化、邻里关系等社会环境的探讨。

研究主题二:居住空间。居住空间是农村人居环境的物质载体,透视了居住环境的变化和居住主体的抉择,成为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等学科的传统研究内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交通、经济、市场、文化、政策等社会因素逐渐取代地形、农业等自然因素,成为聚落区位选择的首先影响因素基本原则[83],形成 了 中 心 地 理 论[84]、聚 落 等 级 结 构[85]、聚落位序—规模分布规律[86]、聚落选址理论[91]等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聚落形态是聚落形成及定居人口转换的空间结果[91],具有典型的地域差异性[87]和动态性特征[91]。然而,既有研究以小尺度分析为主,缺少宏观尺度的研究成果[95]。住宅是农村居住空间的重要表征,具有典型的地域差异性[88],地形、水资源等自然条件,种族传统、农业制度等社会条件和流动耕作、专门化农业等经济条件是居住空间差异的重要原因[96]。随着西方国家“逆城市化”发展,经济、市场、社会、技术等不断改变着居住结构与居住功能[16],农村住房呈现出城乡交融的都市带现象[89]。然而,由于居住空间具有传承性和固定性,不管居住功能如何改变,其饱含的思想和习俗等内在精神很难改变[90]。因此,国际学者侧重于探讨农村人居环境的“宜居性”,研究内容聚焦于聚落区位、聚落体系等聚落空间,忽视了住宅布局、城市化对住宅布局的影响以及住宅演化与变迁等问题的探讨。

研究主题三:居住主体。居住主体尤其妇女和儿童等弱势群体是农村人居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体力劳动的城乡差异[91,92]、驱动因素[93,94]、闲暇时间体力活动模式[95]、过敏性疾病[96,97]等本地居民的体力劳动与健康状况成为初期的主要研究内容。随着西方国家城市移居农村现象的不断涌现,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也由本地居民的单一群体向城市居民、本地居民等多元主体转变。然而,由于当地居民和城市居民在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居住区位、消费行为、生活愿景等偏好不同[98],两大群体在活动模式、住房特征、生活愿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99]。一般来说,当地居民普遍将农村视为生活空间,即使出现经济下滑、人口流失、医疗条件差等现象,当地居民的满意度依然较高[100];而城市居民则对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空间利用和休闲方式等有着更高的需求,当生活环境、基础设施等不能满足其需求时,重复迁居或返回的可能性增加[101]。尽管新生代农民努力在社区中营造地方感,试图增强迁居者的社会融合[102]和社会依恋[103],但人口阶级化风险依然存在[104]。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关注农户行为,与西方国家不同,其研究内容主要基于宏观层面探讨农村家庭对新农村建设的响应[105]、农村人口省际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106]、农村聚居地空间扩张与农村人口变化的关系[107]等行为,缺乏农民、农民工和大都市周边城市迁居者等微观主体的深入探讨。

研究主题四: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是衡量农村建设的重要指标,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农村地区经济不断衰退,通讯、医疗等基础设施陈旧现象较为严重,有效配备农村通讯设施[108]、合理规划公共设施布局[109]、重组农村社区服务[110]、提高农村地区舒适性[111]等问题受到了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发展中国家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下,教育资源、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等基础设施配备不足加速了农村地区分配不均[112,113],严重影响了公共设施的可用性和利用效率[114],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空间非正义。如在孟加拉国和非洲等国家的农村地区,医疗机构、饮用水等基础设施的配备与妇女地位密切相关,妇女地位越低,公共设施布局越稀疏[115]。因此,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配置与建设需要加强地方政府的干预[116]和文化引导[117]。由于城市化进程不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侧重点差异显著,发达国家关注设施设备的完善程度及舒适性,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加注重基础设施配备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但均忽略了对有效权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优化等问题的深入探讨。

3 结论与展望

3.1 结论

基于CiteSapce文献分析法,本文绘制了1962—2021年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知识图谱,对研究热点、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了梳理总结。主要结论如下:①研究热点不断推移。结合时间线图谱,农村人居环境研究大致可划分为4 个时期,每个时期研究热点有所不同。第一时期(1962—1985 年)的研究热点为聚落类型、居住形式,第二时期(1986—1996 年)的研究热点为环境污染、健康卫生,第三时期(1997—2011 年)的研究热点为健康卫生、移居乡村、居住功能,第四时期(2012 年至今)的研究热点为乡村性、移居乡村、适应性。可见,当前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是围绕以休闲消费为导向的农村居住环境变换与居住群体关系等进行的深入探讨和研究,研究热点逐步深入多元,研究视角不断下沉。②学科融合渐趋增强。随着西方国家“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居环境问题引起了地理学、环境科学、规划学、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历史学、生态学、病理学等众多学科的广泛关注。学科领域推演显示,研究节点逐步增厚,节点数量显著增加,节点间连线进一步加密,学科间融合联动性显著增强。③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四大主题,即居住环境、居住主体、居住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同,学者们的关注焦点及研究方法差距也十分显著。发达国家主要侧重于后乡村时期农村人居环境的“宜居性”,以及聚居个体的需求心理、行为机制、设施完善程度、舒适性等微观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住宅布局、城市化对住宅布局的影响,以及住宅演化与变迁等问题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注重从宏观层面关注农村聚居地空间扩张、农村家庭对新农村建设的响应等农户行为和农村基础设施配置与效率问题,而缺少对大都市周边城市居民的租赁、迁居等新现象的解读。

3.2 展望

未来国内学者应在对接国际农村人居环境研究热点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农村发展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理论体系,强化研究城市化对住宅结构及形态、基础设施、经济要素、社会关系等农村人居环境影响,以及农户对城市化进程响应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视角深入探讨农村、农民和大城市周边城市居民的租赁、迁居等行为主体的多元化需求,有效权衡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公平与效率,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形成适合于我国农村人居环境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人居节点环境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概念格的一种并行构造算法
结合概率路由的机会网络自私节点检测算法
采用贪婪启发式的异构WSNs 部分覆盖算法*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Crosstalk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antidiabetic drug action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