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雪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河南 南阳 474250)
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农村经济一直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村稳步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近几年,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很多优惠性政策,旨在促进各阶段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而优惠政策的落实并不足以推动农村经济在新时期下的发展,必须通过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才能从根本上最大限度挖掘农业特色资源,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科学调整,促进农业经济与先进技术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水平迈向新高。
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从长远角度考虑,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才能将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扩大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大力开展,必须将新理念成功融入农村经济发展各环节中,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更加节能和环保,打造农村独有的绿色品牌,有效解决污水排放问题,保证化肥使用的规范性和农药选择的科学性。
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可以合理分配农业生产资源,避免过度浪费生产资源,有利于实现资源节约,促进农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感,实现农村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农村物质资源较为丰富,不过各类资源整体利用率不高,未全面发挥资源所具有的优势,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应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的特色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合理利用农村资源,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全面发挥农村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在新时期下的稳步发展。除此之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在不断创新,走出了农村经济发展困局,应借助新技术、新设备、新理念,有效提升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
农民一直是农村经济得以不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农业经济管理方案全面落实的主力军。在新时期下,农村经济若想持续和稳步发展,必须充分调动农民潜在参与热情,才能实现高收益,有效改善农民被迫走入城市务工的局面。
优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全面落实与贯彻各项惠农政策,通过补贴方式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民才能乐于参与农村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农业经济管理从实际行动帮助农民解除生产中的后顾之忧,运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拓展农产品销路,使得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此基础上,更多人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从根本上全面激发农业经济各阶段发展所需的活力,为农村经济未来发展提供足够动力。
通常情况下,农民销售农产品往往是在农村附近进行,部分企业或代收人也会走进农村收集农产品,再进行销售。无论何种销售渠道,均不能提升农民生产效益与农民幸福程度。可见,农产品销售渠道较窄,对农民经济利益的提升有一定制约,使得农村经济增长较为困难。
现阶段,农村人口开始逐渐向城市方向转移,农村生产力随之下降,同时部分农业生产部门未能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依旧对农村经济各阶段发展保持着放任态度,农业经济管理得不到有效创新。
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现有人员自身实践经验不够丰富,不利于落实农村经济管理方案,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直接影响,暴露出人才储备工作不足的根本性问题。
目前,由于产业结构设计缺少合理性,农村经济发展较缓。部分农村的生产活动往往是对其他地区生产方式的一种模仿,产业建设也不合理,存在套用性,种植的农作物无法更好地适应当地环境,导致生产效率提升慢、产量低,影响农民生产效益。
为了推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从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入手,使得农村生产能够更快适应当前市场变化趋势,从而满足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真实需要。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必须总揽全局,大力发展新时期下的现代农业,高效利用人力和物力,从而实现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整体生产效益。
一是管理人员应意识到科技能够促进农业生产,从而运用科技力量实现高产目标。例如,在防虫、防害方面,需要借助高新技术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同时运用先进技术完成良种培育工作。二是加大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力度,借助全新的技术力量,全面推动农村各时期经济发展。三是考虑到农村与农业之间存在联系,对农业新技术加以利用,创新农业生产方法,从而提高农作物总产量。在此基础上,增加科技含量以提升农产品整体质量,所以必须发挥出科技所具有的力量,开展现代农业,运用新机械、新技术、新理念以及科技手段减少人力工作量,逐渐减少传统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民在逐渐增加科技含量的前提下获得一定幸福感,从而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极大程度推动农村经济快速与稳步发展,发挥农业经济管理应有作用。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是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可以为不同时期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安全保障,使得农村经济能在市场需求变化下健康发展。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必须带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创新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环节,优化经济结构管理体系。
首先,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鼓励工作人员走入农村,通过深入调查收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依托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完成全面性的实地调研。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及时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有效调整发展方案,对农村管理体系进行针对性指导,加大先进理念融入力度,使得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价值有进一步认识,有利于农村经济有效与合理发展。
其次,秉承因地制宜的科学原则,全面收集与综合分析当地气候特点、土壤成分、环境问题等实际情况,做到扬长避短,推动特色农业持续发展。
再次,结合地区特色与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及时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凭借农产品独有特点打造出特色品牌,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良性发展。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了解该区域各时期的发展情况,根据基本规则制订针对性管理决策,不仅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优化,也能全面挖掘农产品的潜在价值。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相关人员不仅需要重视科学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还应从不同角度考虑,以实现农业经济稳步发展过程与先进技术之间的深度融合。凭借“互联网+”思维,保证农业经济各阶段的发展能够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相契合。农业经济管理必须紧抓时代特色,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农业经济管理环节融入“互联网+”思维,使得新思维能够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应有作用。在具体工作中,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依托“互联网+”思维和先进技术,有效连接农业、农民与农村,逐一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其次,对于农产品销售渠道窄的问题,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挖掘农产品自身特点。为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建立专业的网站,大力宣传当地特色农产品,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大范围推广特色农产品,不断增强特色农产品自身影响力。
再次,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应考虑网络销售具有的优势,严把农产品质量关,秉承以质量求发展的科学理念,从而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销售服务,树立良好销售口碑和农村形象,不仅可以留住老客户,也能凭借极高影响力吸引更多新客户。有利于不断拓展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扩大特色农产品自身影响力、吸引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循环发展。
要想不断提升新时期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相关部门必须有针对性地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依托坚实的理论,深入分析农村各项资源优势,明确资源界定,有利于全面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良好发展,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重视规范农民行为,以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为中心,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农业生产所需的新设备与新技术,提高农民技术应用水平。
除此之外,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还应重视农业生产环境创建,帮助农民明确发展目标。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群众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农村经济信息没有全面了解和认识,过度依赖陈旧生产方式,未能借鉴科学生产经验,从根本上阻碍农村经济在各阶段的健康发展。农业经济管理正好能推动新时期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指明新发展方向,并拓展多条发展道路,农民才能带着科学理念为农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极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生产活动也给农民带来不同程度经济损失,各类纠纷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农业经济健康与稳步发展。同时,大力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农民之间的经济纠纷,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引导下走健康发展道路。农村应对自身特色进行全面与深入挖掘,打造个性化发展模式,从而极大程度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必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不断打造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一是重视品牌管理,凸显地方农业特色。农业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工作,持续关注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业生产、规划管理、市场监督和媒体宣传等多个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农业发展队伍,对农业特色产业开发进行专业指导,做好招商引资的全面准备,推动农村产业链延伸,也能更好地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二是重视农产品销售途径拓展。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必须以绿色产业发展为抓手,以乡村旅游为中心,借助网络平台完成产品大力宣传,刺激新时期下的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脚步,增强农村建设感染力,保证农村劳动力不会过度流失,从而创新发展思路,改变村容旧貌。三是充分挖掘并对乡村特色资源加以利用。由于农村文化、旅游与生态等内容不可复制,具有独特性,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必须对本地自然资源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当地人文资源,有意识地从绿色旅游、文化习俗等方面入手,做好生态开发,让生态旅游凸显出区域特色。例如,开展相关体验项目,宣传农业特色产品,同时重视产业研发,打造出特色口碑。除此之外,对于品牌管理,必须积极招商并有效引资,打造多元创收局面。
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参与和支持,人才储备工作可以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足够力量。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必须加强人员培训,全面完善人才储备方面的工作。
首先,提高财务工作人员整体水平,力求打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能加以利用,同时又具有农业知识的全能型财会队伍。在此基础上,农业经济管理部门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使得财务工作人员依托先进技术完成高质量的工作。
其次,加强组织保障,组建会计审计人才队伍,重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强化现有财务管理人员所具有的技能水平,通过全方位业务指导,不断提升管理人员能力。同时,加强与高校、会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联系,保证农村财务工作具有专业性。
再次,拟定人才吸纳政策,加大农业信息系统研发力度,保证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可行性,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
农业经济管理能全面利用农村各类资源,将农业经济效益扩大化,提升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增强农民幸福感,发挥出农业经济管理应有作用。因此,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与优化,需要工作人员带着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先进理念,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实现农业经济在新时期下的稳步发展。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部门需要从多角度考虑,从宏观与微观方面健全经济管理体系,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发展,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脚步,实现农业经济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