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巧巧,王艳红,严云潇
(1.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四川 自贡 643000;2.宜宾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新型职业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相对于传统农民而言的概念。20 世纪90 年代,要求新型职业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1997 年温家宝在“跨世界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中提出“觉悟高、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完善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概括而言,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农民。“有文化”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有修养,拥有知识,能够知法懂法用法,能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懂技术”是指新型职业农民放弃传统耕种模式,通过现代科技和自己掌握的生产技巧提高产量,提高生产效率。“会经营”是指新型职业农民具备关于农业经营管理的能力,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获得经济收益。
中国具有深厚的农耕文化,“三农”问题直到现在依旧是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而农业发展带来农村进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飞速发展,传统农民将被社会淘汰,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新型职业农民在素质、技术、文化和生产经营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为农村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也将发展成为农村建设的关键。
和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突破了传统农民的“自给自足”,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着对科技的认同,立足市场需求,既继承了传统农民的优点,又弥补了传统农民的不足。新型职业农民和传统农民的最大差别在于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自主选择的“职业”,传统农民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
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划分为生产经营型农民、专业技能型农民和社会服务型农民3 种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具有如下特点。
1.3.1 具有对科技的认同
新型职业农民追求科技增产、科技创收,不像传统农民一样依赖自然环境,他们懂得通过科技途径解决问题。无论在生产环节还是销售环节,他们始终相信科技的力量。
1.3.2 具有较高的素质
新型职业农民的较高素质不局限在保持整洁、爱护生态环境,还体现在运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开阔视野,拥有全局意识和长远眼光,知法、懂法、用法,能够用法律维护自身利益。
1.3.3 具有责任意识和现代观念
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已经不局限在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方面,还要求他们明白权利和义务统一,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自觉履行社会职责,并为其行为承担责任。新型职业农民是传统农民朝着更好、更优秀方向发展的产物,他们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是集具有较高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了解经营管理理念于一身的现代农民。
武胜县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直接提高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水平,提高了农民生产技术水平,促进了农民转变生产经营理念,使农民懂得适应市场的需要不断转变生产经营方式。
在武胜县农民转型中,高洞村通过榜样示范、科学讲座、制订规划、举行培训启动和“示范村”授牌仪式、赠送图书、建立书屋等方式,收藏图书2 000 余册,培训600 余人,切实为该村培育了一大批支持乡村发展、推进农业进步、有技能、有理想的农民,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事业发展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开展。
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武胜县白坪乡建设了“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示范村”。当地政府和社会组织捐赠书籍,供农民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努力引导农民向有文化农民的方向发展。武胜县定期对农民开展科技讲座和培训,将新型职业农民纳入“村村通V 网”,方便新型职业农民之间沟通和交流。
武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技能培训为主,紧紧围绕粮油、果蔬、畜牧、水产、农机等开展专业培训,主要有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技术等轻简实用技术课程,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农民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使农产品卖出更好的价格。
武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建设了供新型职业农民之间沟通交流的书屋,供当地农民交流知识技术,互相帮助解决难题。引入了一家小型4D 影院,供农民增加娱乐活动。修建文化广场,供农民开展文化和体育活动。当甜橙成熟的时节,当地开展甜橙采摘节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新型职业农民有多重身份。一是农业生产者,直接参与到农业生产活动中,从事一线农业生产。二是股东,以土地入股,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参与农村经济建设,获得分红收益。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身份转变,助推武胜县乡村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使当地出现了农家乐、家庭果园、自行车租赁等热潮。
武胜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当地中老年人仍然存在迷信思想和落后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十字路烧香、倒饭,影响村容村貌;个别农民生病不及时就医而是请“大师”做法,延误了病情;老年人喜欢聚集在一起喝茶、打扑克牌、打麻将。通过走访发现,白坪乡高洞村有两家茶馆提供给老年人喝茶,里面存在打牌、打麻将的现象,暴露出高洞村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不足。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人类被赋予了一种特别的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如果缺乏精神文化,就不可能孕育出高水平的精神文化建设。武胜县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例如,高洞村村委会虽然设置了农村广播室,但广播相关设施设备经常损坏,不能正常使用。农家书屋里面的书籍总量偏少,并且没有持续更新,书籍借阅人员较少。缺少专门的书屋管理人员和借阅管理制度,没有借阅登记台账。
武胜县举办的文化娱乐活动带有很强的时令性,主要集中在节假日。例如,高洞村开展的文化娱乐活动以适时举办乡村旅游文化节、甜橙采摘节、巴人农家赛、自行车骑游赛和篝火晚会为主,但活动相对集中在高洞村所在的“橙海阳光”景区。高洞村文化活动种类偏少,总量偏低,呈现偶发性。近期最为流行的活动是广场坝坝舞,许多阿姨集中在广场跳舞。高洞村广场舞最初由几位舞蹈爱好者组成,逐渐壮大队伍,具有非常明显的自发性。
武胜县每个村均设有村委会,一般情况留1 名值班人员,其他工作者都下组。经常发生村民到村委会办事找不到值班人员的情况,村民只好再电话联系。基层管理不到位还表现在村民反映问题后不能及时处理,拖拖拉拉。高洞村村民曾反映书屋里专业技能书籍缺少,申请购买书籍,更新现有图书,但是购书申请一直未得到处理。
由表1 可知,武胜县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很多农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盖高楼、开汽车、养宠物、喝茶打牌就是美好人生,没有关注到自己的精神状态是否充实、家庭是否和谐美满、邻里关系是否融洽。农村依然有人持“读书无用论”,主要是教育投入不足导致的。
表1 武胜县人口受教育程度
根据武胜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武胜县老龄化严重,已经进入超高龄社会,详见表2。老年群体没有从事生产劳动的体能,每天过着悠闲的生活。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老年人将自己的土地留给家中子女耕种,自己不种地、不外出,生活结构十分单一,生活非常孤寂。
表2 武胜县人口年龄构成
老年群体常聚集在一起喝茶,特别是男性老年群体。在当地,茶馆消费人员绝大多数是男性老年群体。很多老年人聚集在一个大房间,喝茶、抽烟、聊天、打牌、打麻将。房间里空气流通不畅,空气质量非常差。很多到茶馆消费的老年人一坐就是一上午,中午吃了饭,下午继续打牌喝茶。茶坊地上全是烟头,茶坊厕所臭烘烘,但是老年人依然乐此不疲。
实施奖励机制能最大程度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的热情,也能很好地带动该群体发展,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带区。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招商引资,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平台。所谓木桶效应,即是短板制约了整体。可以通过优秀人才的带动,提高整体素质,将“短板”加长。
目前,高洞村已经成功吸引大学生和退役军人等人群创业。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创业。加强对当地人创业成功案例的宣传,利用对当地人的熟悉感,增强信任度。采用模范宣传模式,让大家看到转型先行者得到的好处,以身边的实例说话,增强农民转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实施成功人士牵引工程,坚持做到培训多面、形式多样,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工作。
在实施农民转型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乡村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可以因地制宜,实现二次利用。例如白坪乡高洞村可以将闲置下来的幼儿园改造成高洞村文化活动室,将学校改造为集宣传、教育、文化于一体的信息中心。利用现有基础设置,减少浪费,践行向节约型社会迈进的理念。坚持保存原貌、深度利用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活动,达到充实农民生活的目的。
武胜县旅游资源丰富,现拥有宝箴寨、沿口古镇、龙女湖、唐家大山等旅游景点。当地特色美食众多,有猪肝面、担担面、大河鱼鲜、三巴汤等。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可以注重培育文化新村、名人、名品,扩大村落知名度。
持续推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乡村V 网、宽带乡村工程等,加快农村宽带普及,提升农村网络速度,推进信息进村进户。完善信息沟通和交流渠道,充分利用村文化室、图书室等,以村委会为媒介,组织书法培训、广场舞比赛、农民夜校、留守儿童活动等,丰富村民生活,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为村镇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引进年轻力量,注入先进思想,让大学生饱满的热情带动村镇精神文明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普法宣法方面的优越性,加大对村民的法制教育力度,增强农民的守法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农村地区法制化管理水平。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推进送教下乡,吸引当地农民、村委干部、农业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的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象是农民,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而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经济收益,带领农民走向富裕。结合武胜县目前情况,应采取一切合法有效的措施,努力发展农村经济。应结合白坪乡高洞村国家4A 级旅游景区的区位优势,在旅游景区规划发展中,充分挖掘本村特色,将旅游产业化、产品化,将本村人文气息融入旅游业发展。扩展旅游交通线路,新建道路,让道路指引游客到来。政府应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宣传好的典型,形成你追我赶、共同发展的氛围,营造促进新型职业农民成长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