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济夫
流经山东省南部枣庄、滕州地区的薛河,古称薛水,是鲁南人民的母亲河。7300年前,她用甘美乳汁润泽了一个在河边高地定居的伟大母系氏族部落,创造了北辛文化;5000年前,她孕育了东夷任薛氏族,见证了薛国的诞生,创造了古薛文明;4000年前,造车鼻祖——奚仲受封于薛地,为薛国始祖。史前文化发达的薛河,还孕育了大小7座古城,其中存续时间最长、文化序列最清晰并被载入《史记》的当数东方古老薛国的首都——薛城。
薛河
《滕县志》载:“薛河,其源本西江,水出自宝峰山东诸山泉,南过青莲步、将军步,左过高山西,折过山亭,纳永丰、凤凰二泉,又西至于薛山名为薛河,受悟真岩茶泉,循悟真岩南至于云龙山会东江水;西流至吴戬山下伏不见,过铁脚山至柳泉涌出,至观山前潴为濯笔渊,至于云龙山入西江水同为薛河。南至于新蛟台折而西,经昌虑城南陶山下潴为刁潭;西纳玉花泉水又西纳沂河水、三山泉水,西南径丰山东过官桥,径薛城至于东邵,入于微山湖,旧经山阳湖,从金沟入泗。”这段文字详细记录了薛河的源头、流向和流域范围等。《兖州府志·河渠》亦载:“薛河在滕县城南四十里,源出宝峰山诸泉……迳故薛城南”“由三河口穿昭阳湖,于金沟入泗”。鲁南原野上蜿蜒流淌的古老薛河,简而述之:其源于枣庄市山亭区,上游为两支,一名西江,发源于山亭区水泉乡柴山前;一名東江,发源于山亭区徐庄乡米山顶。两支流在海子村东南汇合。薛河现今流经山亭、滕州、微山,在江苏省沛县金沟汇入古泗河,注入微山湖,全长150千米,总流域面积1203平方千米。
薛河在历史上是最早的运河。薛河两岸至今犹存众多名中带“仓”的村庄以及泊船的仓留坝和屯粮的晾米台等遗址。遥想当年,运粮的船队从薛河转入泗水,通往京城,何等壮观。400年前,为了保证京杭运河的漕运畅通,朝廷在薛河开支流注水入泇运河,形成十字河;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兴修水利,在北辛村东筑坝,开挖了新薛河。北辛文化发祥地,就成了新老薛河的分水岭、十字河的交汇点。十字河包括老薛河、薛沙河、新薛河3条河道。其中的老薛河,亦称老薛王河、运粮河。
薛沙河于南坝村入微山湖。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从官庄至黄甸开支河,造成水系紊乱,水灾不断。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三官庙以上1千米处薛河内打一石坝,遏薛沙河于彭口闸西北1.5千米仲口村入运河。上游河道弯曲,堤防残缺,下游无堤防,每到汛期,漫流入湖,汪洋一片,洪涝灾害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开挖上游新薛河河槽,复修河堤,治理下段支流,疏挖河道,消除了水患之害。1957年,济宁专署拨7台锅驼机用于沿河提水,有效灌溉面积9.58万亩。1965年春,羊庄公社在薛河内建成庄里拦河坝,最多灌溉2万亩。1970年10月,在薛河上游兴建石嘴子水库,蓄水量2617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95平方千米,总库容量207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4万亩。古老的薛河为新中国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北辛遗址
1964年,山东省文物普查中首次发现,在滕州市薛国故城东南5千米的官桥镇东南北辛村北首古薛河南岸,首次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遗址三面临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海拔127—131米,面积为7.5万平方米。1978年冬至1979年春,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考古所和滕县(今滕州市)博物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583平方米,出土大批陶器、石器等文物2000余件。据测定,该处遗址即北辛遗址,距今约7300年至8400年,是我国东部沿海、黄淮水域新石器时代中最早的遗址,是中华大地上人类生活最早的地域之一,是薛国先民的居住地,堪称古薛文化的发祥地。由于该遗址反映了自身特有的文化风貌,因此,这里的文化被命名为北辛文化,是山东大汶口文化发展的源头,将山东的史前考古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考古学家发现,当年,这里农耕比较发达,人们已可进行狩猎、养殖等;人们使用的单彩“红顶钵”,使其后东方原始文化中出现的彩陶有了渊源;从出土陶器底部发现了一对酷似鸟足的刻画符号,被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誉为“文字的起源”“文明的曙光”等。1982年,北辛文化被公布至全世界并被编入历史教科书。
北辛遗址所承载的内涵十分丰富,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和学术价值。1991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桥镇政府于1992年3月在北辛遗址处建起北辛文化遗址纪念碑亭。2006年5月,北辛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微山县水利清淤过程中,在薛河河底发现了树木和猛犸象牙齿的化石。猛犸生活的时代是地质第四纪的第一世,距今180万年至1万年,这说明薛河的河龄也有几万至几十万年。在那洪荒时代,薛河两岸草茂林密,动植物众多;人类缘水而居,捕获野果、动物和水生物,并筑巢穴,烧制陶器,磨制石器等。后来,在大官口村后的河沙中出土160多件文物,其中,考古价值最高的是4块唐碑。碑文介绍道,薛河南岸陈村有座伽蓝寺院,它是唐代兴佛的见证,石刻的残损是唐代灭佛的证据,碑文是唐代宗教信仰的实证。伽蓝寺,这座被考古人员从河底打捞出的1000多年前的古代文明和艺术结晶,如今仍闪烁在历史的长空。
薛国·薛城
5000年前的薛族部落联盟在薛河边立国,并建造部落围墙,这就是位于今滕州官桥镇和张汪镇之间的薛国首都——薛城,也是山东境内最早的城与国。初步探明,这里除地上现有的战国城、地下的西周城外,还有商代城和龙山城,薛国故城至今轮廓基本完好。
《路史》载:“薛之先祖出自黄帝,黄帝少子禺阳受封于任,为任姓。”其中的”任“,即古任城,今山东济宁。春秋时,薛宰在追忆自己的祖先时说:“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奚仲生活于夏禹时,因辅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于薛,成为薛国始祖,薛国乃薛姓发祥地。奚仲看中了河水、沃野、青山的生存环境,便在薛河北岸建薛都。奚仲、吉光父子善动脑筋,崇尚科学,创造舟车于山下,被尊为造车鼻祖,因此,这里是中国马车的诞生地。
谯周《古史考》载:“黄帝作车,引重致远,其后少昊时驾车,禹时奚仲驾马。”据此推测,以马驾车始于奚仲。奚仲创造的马车,从甲骨象形文“车”字形体结构看,由轮、轴、舆、辕等部件组成。4000多年前,当世界许多古老民族以牛、马为交通工具时,奚仲的马车已奔驰在中华大地,成为中华文明领先世界的标志之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形势解篇》客观评价:“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这就是说,奚仲设计创造的车结构合理,部件制作均有一定标准,驾驶灵便,坚固耐用。
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薛国故城官桥镇、张汪镇一带的皇殿岗村发掘出大面积的冶铜、冶铁遗址和实物,其中,铁制农具的种类、造型相当先进。滔滔流淌的薛河、一望无际的沃野、发达的农业经济、先进的冶炼技艺吸引了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国遂征战吞并了薛国,这里也成了齐国领土。公元前322年,齐威王将占领的薛地分封给自己的小儿子田婴,薛国从此结束了长达几千年的邦国历史。
田婴主政薛地,制定了赋税、徭役、法律,注重发展农业、手工业、冶炼业。田婴死后,田文(孟尝君)袭位继承了薛地,大规模修筑外城和内城,把这里作为都城,建造了辉映齐鲁的薛城。薛城相当庞大、繁盛,居民达6万余户。孟尝君的治理,农业、经济的繁荣及战略位置,引起卫国、楚国的觊觎。公元前279年,孟尝君病故,儿子争位,薛国无主,被楚国占领。后来,秦朝将薛国改薛郡;汉朝将薛城设为徐州刺史部治所;南北朝北齐时,2600岁的薛国“寿终正寝”。
考古学家发现,西周晚期,薛城已形成一座方形土城,总长度2750米,墙基宽度10余米。1993年,考古人员在这座土城中发掘出两万平方米的小城,考证为宫城。战国初期,齐威王封少子田婴于薛,田氏父子为加强军事防御,保护手工业、冶炼业,供养门客,建筑大城,将旧城、宫城包围在新城内。山东省考古人员根据勘探情况和地面遗存,测量出大城呈不规则方形,南墙长3010米,北墙长3265米,东墙长2480米,西墙长1860米。东、南、西各一门,北面二门,小城的南面二门。现在地面遗存的城墙断断续续高4~7米,墙基宽约20米,总面积约为68平方千米。《滕县志》载:薛城,在薛河北,周二十八里。田婴之子田文袭位后,续筑薛城。这种大城套小城,小城套宫城并留存有遗址的战国时期的古城格局为国内首见。1988年,薛城遺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挖掘薛国故城时,在薛比墓中有一盒饺子被保存下来,考古学家分析研究认为,它比唐朝的饺子早了1200年,比当时最早的记载早了700余年,因此,滕州薛国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特色美食水饺的起源地。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孟尝君作为齐国的宰相、薛国的国君,十分爱惜人才,有食客三千。据说,孟尝君曾叫食客冯谖去为他讨债,冯谖来到薛国后,立即杀鸡、宰牛,置办酒席,召集所有欠债人赴宴,暗中观察哪些人有还钱能力。对那些没有还债能力的人,冯谖当场烧掉了他们的债券,并说主君之所以借钱给大家不是为了牟利,而是想让老百姓安心生活,这些债从此不再要了。老百姓们感谢孟尝君的体贴和照顾,从内心盼望孟尝君长寿,于是跪地高呼:万岁!万岁一词由此诞生,薛城也成为此词的首创地,当地文化部门已将万岁一词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焚券市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毛遂自荐”“脱颖而出”等成语典故,均出自于这片土地,薛国故城西北部还有毛遂墓及陵园等文化遗产。
一条河流,打开了一部史书;一条河流,揭开了人类文明;一条河流,展示着古老薛国的辉煌!山东南部枣庄、滕州地区人民的母亲河——薛河,至今流淌,不仅为人们带来了珍贵的水资源,而且为鲁南人民乃至华夏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瑰宝。